福祿貝爾曾說,「遊戲是兒童期最純淨也最具心靈性的活動,同時更是人類整體向外的表達方式。」
愛玩遊戲是每一個孩子的天性,同時,遊戲也是最先開發孩子各項能力的基礎。1歲半孩子的4個生長發育指標,媽媽這樣陪玩,提高孩子綜合能力。
1歲半的孩子要達到的4個發育指標,寶媽要做到心中有數,你知道嗎
1歲半孩子的生長特徵
1、孩子的運動發育
在孩子1.5歲時,已經具備做一些大運動以及精細動作的能力了。針對大運動,孩子已經可以做獨立跑跳,倒退走,自由蹲起,揮臂丟東西等動作了。
針對精細動作,孩子已經可以做握筆,捏物品,翻書等動作了。同時,孩子也會更加喜歡探索和觸摸事物。比如,為了拿到高處的某個物品,會藉助小椅子等等。因此,這個時候,家長也需要對孩子的行為多加看管,以防發生意外。
2、孩子的語言發育
每個孩子的說話時間各不相同。對於說話早一些的孩子而言,1.5歲已經能用幾個字詞來表達自己了。針對說話稍微晚一些的孩子來說,1.5歲也已經能夠說幾個簡單的詞了,語音可能還會存在一些小偏差。
比如,會把「爸爸」說成「papa」等等。同時,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對身邊事物的聲音也會很敏感,總會喜歡學一些物品的發音。比如,鞭炮;打雷聲;小貓小狗叫等等。
3、孩子的生長指標
出於性別特點的不同,男孩要比女孩生長得更快。原因很簡單,因為男孩普遍在小時候都要比女孩更好動,運動量也就會比女孩更多,各器官發育自然也就會比女孩更快。
研究數據也曾表明;1.5歲時,男孩的身高範圍在77.2-87.4cm,體重在8.9-13.5kg,頭圍在44.9-49.9cm。而女孩的身高範圍卻是在75.3-86.2cm,體重在8.2-13kg,頭圍在43.7-48.8cm。
4、孩子的社會認知
1.5歲是孩子自我意識的萌芽期,已經具備聽懂話的能力了。比如,媽媽說想要吃橘子,孩子就會有意識地去給媽媽拿橘子;爸爸的手機響了,孩子就會有意識地去給爸爸拿手機;家裡有人想要看報紙,孩子就會有意識地去拿報紙等等。
同時,孩子也會明白「點頭」和「搖頭」的含義,以及一些基本肢體語言的含義。比如,鼓掌;握手等等。
1-1.5歲可以陪著孩子玩的親子遊戲
1、增強孩子認知的遊戲
提升孩子的認知能力,父母可以藉助一些生活中的小物件。比如,家長可以藉助家裡的老照片,讓孩子辨認照片中的人分別是誰;也可以利用一些物品的圖片讓孩子對應找出現實中的物品等等。
同時,父母還可以藉助找不同,配配對,將物品分類的小遊戲來逐漸提高孩子的認知水平。這樣孩子不但能夠體會到快樂,還能夠活躍大腦思維,孩子自然也就會變得越來越聰明。
2、增強孩子肢體協調的遊戲
孩子多種感官的聯動對開發孩子的各項潛力有著巨大的幫助。因此,父母可以利用一些小遊戲來激發孩子的各項潛能。比如,穿珠子的遊戲,促進孩子的手腦聯動;投籃遊戲,提高孩子的肢體協調性;家裡人一起玩擊鼓傳花,增強孩子的反應能力等等。
久而久之,孩子的各項能力也就會有非常顯著的提高,思維也就會變得更加敏捷,頭腦也會變得更加靈活。
3、增強孩子語言能力的遊戲
想讓孩子的語言能力能夠有很大的進步,家長不妨可以利用好每天對孩子講睡前故事的時間。父母可以在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向寶寶提問。
比如:「這個黃色的是什麼呀?小兔子吃的是什麼?」,問得最好是一些寶寶知道的物品、能說出的詞彙。
如果寶寶不太能說的話,也可以換成:「寶寶這裡面哪個是小兔子最喜歡的食物啊?你指給媽媽看好不好?」
這樣不僅能夠增加與寶寶的互動,還能夠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認知能力,讓孩子變得願意動腦思考,長此以往,自然也就會比同齡人更加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