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虧18億,淨利降478%!國產奶粉第一股今賣樓求生!到底怎麼了?

2020-12-18 騰訊網

還記得貝恩美嗎?

來源:圖蟲

提及國產奶粉頭部企業,投資者腦海中往往會想到飛鶴、蒙牛、伊利、光明、新希望等。

但是,如果時間倒退到五年前,貝因美才是真正的王者,它才是被稱為「國產奶粉第一股」。

來源:圖蟲

曾經,貝因美打著「國產奶粉第一股」在深交所上市,光環絲毫不亞於如今在港交所上市的飛鶴奶粉。

不過,貝因美的奶粉王國,似乎正逐步式微,如今更要直接改名——努力擺脫奶粉這個標籤。

關鍵是,更名後的主營業務還要跟房地產相關領域扯上關係,這貝恩美到底怎麼了?

10月初,貝恩美公告,將公司名稱由「貝因美嬰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改為「貝因美股份有限公司」,甚至還增加了房屋租賃等主營業務,這一舉動引來投資者的廣泛關注,就連深交所也下發了問詢函。

貝因美改名、備受深交所質詢背後,隱藏了什麼?

深交所對貝因美的問詢函中,要求指出「過去12個月內新業務的營業收入及利潤等數據」,貝因美則在回復函中稱,公司更名是為了戰略調整,公司原有主營業務依然在未來主營業務的範圍內。

不過,在改名的董事會表決中,其二股東紐西蘭乳業巨頭恆天然一方投了反對票,理由是議案未經詳細論證,無法判斷其(地產業務的)合理性,貝因美需要集中精力解決當前主營業務面臨的問題。

奶粉主業混不行了?2年巨虧18億 ,為保殼甩賣29套房產

貝因美於1992年11月成立於浙江杭州;

2001年,貝因美開始進軍嬰幼兒奶粉市場;

2008年,得益於沒有涉及「三聚氰胺」事件,貝因美業績大增,並迅速崛起為國內奶粉一線品牌;

2011年,貝因美在深交所掛牌上市。

2013年其淨利潤高達7.21億元,同比上升為41.54%。

……

從年報來看,2011年上市後的前三年,公司扣非淨利潤還是很可觀的

——從4億元持續增長到接近7億元

轉折來了。

2014年

公司的扣非淨利潤驟降至5134萬元,2015年也僅為3559萬元。

2016年和2017年

連續兩年貝因美扣非淨利潤的虧損額分別達到7.99億元和11.4億元,公司也被ST處理;

2018年

因甩賣拋售資產而成功保殼,但扣非淨利潤仍舊為-2.17億元

2019年

前三季度淨利同比驟降478%,是同樣嚴峻的一年。

甩賣29套房產,貝因美保殼成功

2017年底開始,貝因美就開始密集變賣全國各地資產,力求保殼。

梳理公開資料得知,

2017年10月,貝因美將位於上海和杭州的7處房產公開出售,

12月,又將杭州、重慶、成都等7地的22套房產出售,估價1.03億。

在2018年1月,貝因美還試圖將全資子公司「豆逗工廠」進行出售,但遭董事會否決。

圖:來源wind

儘管通過上述財務數據看到,貝恩美靠甩賣房產在2018年成功扭虧,實現淨利4111.36萬元,但扣非後的淨利潤仍然為-2.17億元。

頻繁甩賣資產,也引發了監管層的注意。

2017年12月22日,貝因美就收到了深圳證券交易所關於貝因美出售房產的問詢函。

看來,2019年同樣是嚴峻的一年,對曾經的國產奶粉龍頭之一的貝因美來說

,保殼長路漫漫。

曾經的嬰幼兒奶粉翹楚,如今因為業績不佳,黯然失色。

國產奶粉競爭激烈:貝因美股價跌七成,實體電商銷售不佳

據央視財經的走訪調查,

在2018年市場份額排名前十的嬰幼兒配方奶粉中,排名前三的是雀巢、達能和飛鶴,貝因美並未進入前十。

而在2014年,貝因美的市場份額曾進入前三。這幾年間公司到底發生了什麼,讓原本的業內翹楚如今黯然失色呢?

從線上購物平臺來看

天貓超市中,嬰幼兒奶粉周銷量排在首位的是某款進口產品,周銷量超過1.6萬筆,而貝因美銷量最大的一款產品周銷量卻只有800多筆。

在京東超市,累計評論數排名第一的嬰幼兒奶粉,評論達到252萬條,而貝因美評論最多的一款產品僅為46萬條。

央視記者走訪了上海的部分母嬰店和超市後發現,售貨員極少向前來詢問的消費者提及貝因美奶粉,其上貨量也遠遠不及其他品牌。

圖:2015-2018年部分國產嬰幼兒奶粉品牌銷售增長圖

引用原文: 東興證券乳製品行業三部曲之二

古今篇:乳白色的三維升級,從產品變遷看行業明天

如圖可得知,近三年來銷售額增長最快是飛鶴,伊利,生源,君樂寶。貝因美和澳優則是在掉隊。

圖:部分國產嬰幼兒奶粉品牌圖

從二級市場看,

貝因美的股價在2013年到達高點後,至今已經跌去接近7成。

其實,這也不能只怪企業。行業數據顯示,2018年奶粉行業前五的廠家集中度為42.88%,比2012年提升了約14個百分點,國內奶粉品牌競爭太激烈了。

2017年和2018年,國產奶粉消費量甚至出現負增長。

還記得三聚氰胺事件之後,中國乳業經歷了多麼失落的10年。

10多年前,一罐三鹿奶粉讓正在穩步發展中的國產嬰幼兒奶粉蒙上了濃厚的陰影。就像亞馬遜熱帶雨林中的一隻蝴蝶抖動了下翅膀,為整個中國乳業掀起了一場暴風雨。

儘管多年來,國家也出了一系列相關文件來支持國產奶粉的發展,各大乳企也為行業聲譽修補做出不少努力,但在消費者心中,似乎國產奶還不及外國奶香。

曾有媒體報導做過調查,有70%左右的中國消費者表示不敢購買國產奶粉。

圖:進口奶粉擠佔國產奶粉市場

(來源:wind,中航證券)

10多年過去了,談起國產奶粉,尤其是國產嬰幼兒配方奶粉,還有很大一部分民眾心存懷疑、心有餘悸。

目前,在AH股的乳業可以做對標的企業是,

在A股上市的四家國產奶粉企業:

伊利股份、光明乳業、三元股份和貝因美。

在港股上市的乳企

蒙牛乳業、雅士利國際、飛鶴乳業。

從去年的廣告宣傳推廣費來看,A股的四家公司中,伊利股份該費用超過百億,光明乳業超過28億,三元股份超過8億元,貝因美最低,僅為1.62億。

從2018年的毛利率情況來看,貝因美毛利率為51.55%,雅士利為39.64%,伊利蒙牛等四家企業毛利率均在30%-40%之間。

圖,列舉伊利毛利率

綜上,貝因美還有幾個標籤:同行對比中,推廣宣傳費用最低、毛利率則是最高。

改名後,貝因美能改運嗎?經歷了失落的黃金十年,國產奶粉能重新換回消費者信心嗎?

今天就分享到這裡~老規矩留言區見!

★熱文回顧★

相關焦點

  • 兩年17.4億虧掉5年利潤,賣29套房自救,奶粉第一股崩盤在即!
    編輯/Dik刀哥很震驚,奶粉第一股,不行了!兩次行業地震,貝因美都是泥不沾身,並自此走上行業巔峰,長期佔據國產嬰幼兒奶粉市場三甲和中國本土配方奶市場佔有額第一的位置,也是前三甲中唯一的國產奶粉品牌,被譽為「國產奶粉第一品牌」。
  • 中國奶粉「第一股」,市值600億,雙11擊敗美贊臣 給國產「揚名」
    近兩年,有關國產奶粉的討論一直都存在著,讓很多新手寶媽寶爸們不知該如何選擇。難道怎麼國產奶粉就真的不行嗎?其實並不是這樣,還是有很大部分家庭信賴國產的,從銷量情況就可以看出來。有數據統計顯示,去年「雙11」,有一款國產奶粉就一路過關斬將,戰勝了美贊臣、惠氏等「奶粉巨頭」,進入了奶粉銷量榜前十,它就是飛鶴奶粉。
  • 國產品牌嬰幼兒奶粉一線城市佔有率僅有2%
    國產品牌嬰幼兒奶粉在一線城市佔有率僅有2%,其銷售絕大部分在二、三線城市,市場地位仍岌岌可危。資料顯示,多美滋、美贊臣、雀巢、雅培、惠氏這五大洋奶粉合計在華市場份額接近60%。在一線城市,洋奶粉更從2004年起就佔據主導地位,市場份額超九成。
  • 中國飛鶴(06186.HK):國產奶粉第一品牌的投資邏輯在哪?
    據市場最新招股信息披露,本次飛鶴赴港上市,計劃發行共計8.93億股股份,佔發行後股本的10%,並授予1.34億股股份的超額配售權,發行價格區間為7.5港元-10港元,預計將於11月5日完成定價,11月23日正式掛牌上市。數據顯示,2018年以營收近104億成為首個突破百億中國奶粉企業。
  • 國產最貴奶粉星飛帆助力飛鶴賣了137億!「更適合中國寶寶」有證據嗎?
    3月23日,飛鶴髮布在港交所上市後的首份業績單,2019年飛鶴賣了137.2億億元,其中以星飛帆為主要代表的高端奶粉營收達到94億元。在嬰幼兒奶粉行業步入寒冬的2019年,飛鶴憑藉著超高端星飛帆等產品,取得了32%的高增長,飛鶴已成為國產奶粉當之無愧的霸主。
  • 國產奶粉一桶400多,到底好在哪裡?奶粉越貴越好嗎?
    今天在知乎上刷到一個關於國產奶粉價格貴的問題,看了一圈答案,部分高贊答主報的都是奶粉的原價,如果有寶媽拿這些分享奶粉來選擇奶粉,那國產奶粉幾乎全線陣亡!這樣的死法國產奶粉太虧了。我是奶粉店員工,說一下奶粉店真實的現象吧。店裡主打國產奶粉,國產奶粉的一線品牌店裡幾乎全有,伊利,聖元,飛鶴,完達山,君樂寶等等,這些都是國產奶粉裡賣的比較不錯的。我拍了一下店裡的價格籤,價格籤是廠家統一提供的宣傳物料。是飛鶴賣的比較好的兩款。
  • 從8.7億降至3.8億,碧生源把自己搞「瘦」了,賣樓求生能否奏效?
    據2018年最新的財務報告顯示,碧生源的營業收入已從剛上市的8.7億下降到了3.8億,虧損數目再創新高。這家曾經家喻戶曉的減肥茶品牌,在2018年將自己位於北京的辦公大樓出售了,所得資金用於日常公司運營和償還貸款,情況慘烈讓人唏噓。
  • 中國梳子大王,18歲沒了右手,今帶著350個殘疾人,一年賣3個億
    難以想像,一把梳子,一年也能賣3個億。如果沒有記錯,超市裡買一把像樣的梳子不到10元,廠家的出廠價可能也就3塊錢,要賣3個億,意味著需要銷售1億把,而像梳子這種家家戶戶都有的耐用品,現在全中國一年也沒有這麼大的需求量,何來3億呢。
  • 從「臭豆腐第一股」到「豆製品第一股」,祖名股份賣豆腐年入10億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祖名股份曾掛牌新三板,被稱為「臭豆腐第一股」。一旦在A股成功上市,或將成A股「豆製品第一股」。這個靠「賣豆腐」年賺9000萬的企業,前身其實是一個小作坊。豆腐製作工藝繁瑣,磨豆腐是一項十分辛苦的營生。正是由於此,蔡祖明本無心再以磨豆腐為生,他嘗試過木匠、的哥,後來因為偶然的機會回歸祖業。1994年,蔡祖明創辦蕭山市華源豆製品廠。
  • 國產奶粉龍頭飛鶴,帶你穿越牛熊
    來源:投行大師兄有了娃以後,喝奶粉就成了剛需。但市面上國產的、進口的,各種奶粉眼花繚亂。作為職業投資人,我當然要從專業投研的角度來考察一下,到底哪家奶粉品牌最靠譜,畢竟孩子喝奶粉的時間就這麼幾年。即便遇到了疫情,也完全沒有阻礙上漲的趨勢:你要知道,這期間是美股史詩級熔斷、全球資本市場大崩盤的外圍行情,在這期間港股可是跌了18%。我在之前的文章裡反覆講到,只有真正的龍頭才會穿越牛熊。我們今天就結合剛公布的2019年的財報,分析一下現在國產奶粉的龍頭——中國飛鶴。
  • 連虧四年遭問詢,奶粉第一股貝因美何時重回前三甲
    連續四年巨虧三聚氰胺事件後,作為少數未被捲入的乳企,貝因美迅速崛起,並搶在眾多國產奶粉企業前上市。然而,隨著近年來業績的下滑,貝因美「奶粉第一股」的光環逐漸褪去。事實上,貝因美已經連續四年虧損,合計虧損額高達22.86億元。
  • "女鞋第一股"1年虧7年利潤放血甩賣 千元鞋賣89元
    原標題:「女鞋第一股」1年虧掉7年利潤,經銷商大甩賣:原價千元,現價89元2017年號稱「中國鞋業第一股」的星期六巨虧3.52億,不僅賠掉了過去7年的總利潤,而且公司也因為庫存太多,不得不放血大甩賣。
  • 天貓銷量第一 君樂寶開創國產奶粉新格局
    「銷量超過洋奶粉,國產奶粉開始揚眉吐氣。」君樂寶奶粉掀起的這股國產奶粉品質回歸潮正在愈演愈烈。就在君樂寶奶粉上市促銷100天,君樂寶奶粉創下了天貓平臺有史以來國產奶粉最佳戰績:官方旗艦店銷量當日排名第一,將眾多知名洋奶粉品牌遠遠甩在身後。
  • 飛鶴市值千億慘遭兩次做空,世界上最貴的奶粉還能翻盤嗎?
    飛鶴反超蒙牛伊利成「奶粉一哥」不知不覺間,我國奶粉領域的龍頭已經不是蒙牛或伊利,而是飛鶴。飛鶴誕生於1962年的黑龍江齊齊哈爾,說起來也是幾十年的老企業了。 2008年三鹿引爆的三聚氰胺事件對整個中國乳製品行業造成巨大衝擊,國產嬰幼兒配方奶粉更是事件爆發後的重災區。
  • 國產奶粉怎麼樣?深度解析賣的好的三款國產奶粉
    身邊的寶媽諮詢了一圈,有說國產好的,有說進口好的。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小慧決定先給孩子嘗試一下國產奶粉,卻因為讓人眼花繚亂的品牌,又陷入了糾結中。那麼面對眾多的國產奶粉品牌,到底怎麼選擇適合寶寶的奶粉呢,今天三張阿姨就給大家解析一下,目前市場上賣的比較好的三款國產奶粉。
  • 市場份額持續下滑,扣非利潤連虧四年,國產奶粉第一品牌貝因美走下...
    投稿來源:節點財經近日,素有「奶粉第一股」之稱的貝因美發布了2019年年度報告。年報數據顯示,在過去的2019年,公司淨虧損1.03億元,同比大幅下降350.73%,這意味著貝因美成功「摘帽」一年後,公司再次陷入虧損。
  • 這家國產奶粉用5年時間做到了全球增速第一
    」於是,君樂寶乳業在河北石家莊做起了嬰幼兒奶粉。而那一年,中國的奶粉市場實實在在的是「洋奶粉」的天下。2012年,中國嬰幼兒奶粉的規模是385.18億元,其中,排名前四的奶粉品牌均是洋奶粉品牌,僅這四家就佔據了中國嬰幼兒奶粉近半市場。
  • 詹克團賣樓,嘉楠或是買家之一? | 比特大陸系列18
    詹克團賣樓,嘉楠或是買家之一?詹克團曾在員工大會上表示,辦公樓值8億,賣6億,銀行貸款4億,還剩2億。但實際上應該辦公樓總價7億,向北京銀行貸款3.5億。有趣的是,剛剛收攏權力的中國礦機第一股嘉楠,因為重心全部遷往北京,正在進行招聘並尋求更大的辦公場所。接近設計園相關人士透露,不能排除嘉楠購買或租用集成電路設計園的相關房產。
  • 不想再做乳企,「奶粉第一股」貝因美要「活著做強」
    嬰幼兒奶粉將不再是貝因美的未來。11月2日,貝因美董秘金志強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現階段,嬰幼兒奶粉是貝因美公司為用戶提供的主要產品之一,但這塊食品業務不是貝因美的未來,更不是貝因美的全部。」就在前一天,貝因美創始人謝宏也表示,「不要再把貝因美當乳企」,並提出「活著做強」的目標。當下,想要走出乳業圈的貝因美,不禁讓外界質疑,貝因美真的在奶粉圈玩不轉了嗎?
  • 國產奶粉和進口奶粉有什麼區別?內行人告訴你真相
    同事家的寶寶三個月了,前段時間讓我陪她去超市買奶粉。有導購員推薦國產奶粉,同事看都不看一眼,直接走向了進口奶粉專區。我問她:「為什麼不看看國產奶粉?」她說:「國內汙染這麼嚴重,企業這麼不靠譜,誰看給寶寶喝國產奶粉!」說完這些,還給我普及了不少進口奶粉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