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告訴你:我們該如何學會記憶和遺忘「上」

2020-12-16 頓飛心理工作室

記憶有時候會辜負我們,我們經常會遇到想要回憶的東西卻無法在頭腦中再現,比如學習的知識定義、聚會時一個人的名字。同時有些想要遺忘的人或事物卻久久不能忘懷,比如一段悲傷的過往。

記憶的內容是多元的,是多元化形式的經驗在人腦中的反映。所謂多元化,可以是經歷過的事物(學過的知識、 聽過的故事),經歷過的情感(被拒絕、驚喜、妒忌),操作過的動作(騎自行車、駕駛汽車、平衡木)。 多元化讓記憶表現得豐富多彩,譬如說:形象記憶(日本相撲的輪廓)、情景記憶(童年的遊戲)、情緒記憶(第一次表白的興奮),邏輯記憶(概率和數理統計的一個公式),運動記憶(桌球扣殺的快感)等。

當然奇妙的是,有的記憶我們是有意識地去實現,比如考試時我們看到試題,就要有意識地回憶課堂所學的知識。寫日記時,我們會有意識地把一天的情景進行再現並記錄下來。

而有一些記憶卻是我們沒有注意到的。我們見過的人,沒有企圖記住,但是在你的腦中已經有了存儲。我們行走在路上,嬰兒時平衡的記憶已經無意識地在發揮作用了。這些有意識進行的記憶叫做外顯記憶,而無意識的稱之為內隱記憶。

值得慶幸的是,我們有很多提高記憶的策略,讓我們更清楚更持久去記住我們想要記憶的東西。譬如:聯想,所謂聯想,就是把不同的事物建立了相關的聯繫,聯繫可以是在其他領域方面。另一個是組塊技術,比如電話好嗎:136;還是139,比如身份證,110105(朝陽區)還是110103(崇文區),通過組塊技術,提高了我們的記憶水平。

另外,舉例法也是一種好的應試記憶法,對一個概念進行舉例可以加深你的記憶。比如,想記住心理學中解決問題的影響因素「遷移」這個概念,那麼你可以舉例說明:學會普通心理學更加有助於領會其他專業的心理學知識(比如發展心理學、變態心理學),就是正遷移。學會騎三輪,那麼對於學騎自行車反倒更加困難,這叫負遷移。

另外從遺忘的規律的角度,我們可以防止遺忘,從而加強記憶。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是對記憶與遺忘進行實驗研究的創始人。他採用無意義音節作為記憶的材料,用節省法來檢查記憶保存量。實驗研究的一項成果就是遺忘的規律,繪製出記憶數量的時間函數——著名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揭示出遺忘的進程不是均衡的,即遺忘發展是「先快後慢」。也從心理學角度說明了複習和回顧的重要性!

( 待續 )

相關焦點

  • 如何科學記憶?高效記憶的三個原則,告別遺忘,內化知識
    如何應用科學記憶規律來戰勝遺忘?我要和大家介紹三條戰勝遺忘的規律。在沒有間斷重複之前,時間是我們的敵人,時間越久我們遺忘得越多;而有了間斷重複以後,我們和時間的關係發生了徹底的改變,我們和時間「化敵為友」,徹底和解了,時間越久記得越牢了。當你和時間是朋友的時候,時間和你是「鐵哥們」的時候,威力是無比巨大的。
  • 《心理學百科》解讀,第十講:「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如何高效記憶
    大家好,今天是「倚龍的讀書俱樂部」關於《心理學百科》解讀的第十講,今天我們來講一講著名的艾賓浩斯關於如何高效記憶的研究。一、《心理學百科》解讀第一模塊即將學完首先,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今天的這一講,是整個《心理學百科》解讀第一模塊—「心理學源起」的倒數第3講,也意味著大家快要完成第一模塊的學習了!
  • 「知識科普」心理學之記憶 | Memory
    可見,無論是左腦還是右腦,都有負責記憶的腦區。記憶是一項複雜的大腦機能,除了對其生理基礎的研究之外,對記憶的定義和看法,現代心理學也有著不同的觀點。其中最為主流的觀點是認知心理學的記憶理論:認知心理學把記憶看成一系列彼此區別,但又相互依賴的記憶系統,一般可分為感覺登記(感覺記憶/瞬時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三個子系統。在信息加工模型中,感覺登記指知覺的刺激消失之後保留非常短暫(不到1秒)的心理表徵(表象,聲音等)。
  • 「Anki」可以成為你的記憶宮殿
    DIY 程度更高,複習機制更好的記憶軟體,那麼你不妨嘗試一下「Anki」—— 一個讓你盡情探索記憶宮殿的軟體。,Anki 的算法會根據使用者複習卡片時的熟悉程度來推算下次再次把卡片呈現給使用者的時間間隔,這個時間間隔是符合「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因此 Anki 能增能夠較好地幫助使用者進行記憶。
  • 和你聊聊生活中的「感覺」:我們該不該相信我們的感覺「上」
    這裡有兩個要點,一是直接作用,二是反應個別屬性「如顏色、光線、聲音等」。記得盲人摸象的故事嗎?每個人只是感覺到事物的一部分,而沒有了解全局,所以有時候跟著感覺走,是會犯錯誤的。但是感覺經過知覺,然後在回歸到感覺,這個力量就很強大!很容易理解,感覺分為內部感覺和外部感覺。
  • 能幫你記住一切的「記憶神器」:Anki 使用指南
    最後,已經在日本留學的他,給這款軟體賦予了一個日語名字——Anki(即日語的「記憶」。)儘管套著「Flashcard 類」軟體的殼,但 Anki 獨特地卡片和牌組,是在將陌生的知識轉化為一個便於你自己理解的形式。而通過它學習和複習知識,不僅是在完成短期的背誦任務,更是長期性地培養了我們大腦記憶力。
  • 心理學:「遺忘」並沒有你想像得那麼可怕
    記憶和遺忘在人們的印象中好像一直是綁在一起出現的,上一篇給大家解釋了與你印象中不同的「記憶」,這一篇就開始了解一下遺忘吧,其實遺忘也跟你想像中的遺忘不太一樣~心理學中,遺忘指的是:識記過的內容在一定條件下不能或錯誤地恢復和提取都叫遺忘。按照信息加工的觀點,遺忘是信息提取不出或錯誤提取。關鍵詞:識記,提取,提取不出。
  • 打卡教師招聘:心理學的知覺和記憶2個高頻考點
    昨天講到了心理學的感覺內容和知覺的一點入門部分,今天需要完善知覺的重點內容和記憶部分,下面跟隨攸攸一起學習哦。圖爾文將長時記憶分:情境記憶【事件記憶】;語義記憶【原理規則】;根據信息加工和儲存內容分:陳述性記憶【是什麼為什麼】;程序性記憶【做什麼怎麼做
  • APA與APS之惑:心理學的「劍氣之爭」
    例如,一種常見譯法將APA譯為「美國心理學會」,將APS譯為「美國心理協會」或「美國心理學協會」。 那APA與APS究竟有何不同呢?既然有了大名鼎鼎的APA,何苦還要再成立一個APS?這些問題可能曾讓包括筆者在內的不少人困惑,幸運的是Robin Cautin的一篇長文(見文末)可以緩解此惑。
  • 艾賓浩斯記憶遺忘曲線
    這條曲線告訴人們在學習中的遺忘是有規律的,遺忘的進程不是均衡的,不是固定的一天丟掉幾個,轉天又丟幾個的,而是在記憶的最初階段遺忘的速度很快,後來就逐漸減慢了,到了相當長的時候後,幾乎就不再遺忘了,這就是遺忘的發展規律,即"先快後慢"的原則。觀察這條遺忘曲線,你會發現,學得的知識在一天後,如不抓緊複習,就只剩下原來的25%)。隨著時間的推移,遺忘的速度減慢,遺忘的數量也就減少。
  • 艾賓浩斯記憶法·遺忘曲線
    :費曼學習法」微積分你記得多少?遵循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所揭示的記憶規律,對所學知識及時進行複習,這種記憶方法即為艾賓浩斯記憶法。       對所學知識和記憶效果及時進行複習和自測是艾賓浩斯記憶法的主要方式。這條曲線告訴人們在學習中的遺忘的規律是:遺忘的進程很快,並且先快後慢。觀察曲線,你會發現,學得的知識在一天後,如不抓緊複習,就只剩下原來的25%。
  • 日語一字多音,我們該如何記憶?
    我相信大家在學習日語的過程中,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我們會發現日語中的一個字在不同的語境中會有不同的讀音,我之前聽我的日本留學小夥伴說過,最讓他崩潰的是「生」這個字,比較常見的就有 「せい」「ぜい 」「しょう 」「じょう 」「そう」「い 」「う」「なま 」等讀音,據說通過電子詞典查詢
  • 記憶的遺忘特性告訴了我們什麼?
    人類有著記憶的能力自然也有遺忘的本領,就像人會吸氣自然也會呼氣。人不能沒有呼吸,也不能沒有記憶與遺忘人的記憶是將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等等記錄在自己的大腦中,這些記憶或許是圖像,或許是文字,或許是影像,也或許是一種情感,但是不論它是什麼
  • 心理學:1分鐘教你學會過目不忘的方法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1885年德國柏林大學的艾賓浩斯提出了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記憶分為長期記憶和短時記憶。短時記憶的特點是臨時輸入大腦大量內容,但是遺忘速度快。長期記憶是大腦有意識選擇的結果,難以遺忘。
  • 心理學:孩子記憶力不好?關於「遺忘」那些事兒!
    記憶和遺忘在人們的印象中好像一直是綁在一起出現的,上一篇給大家解釋了與你印象中不同的「記憶」,這一篇就開始了解一下遺忘吧,其實遺忘也跟你想像中的遺忘不太一樣~心理學中,遺忘指的是:識記過的內容在一定條件下不能或錯誤地恢復和提取都叫遺忘。按照信息加工的觀點,遺忘是信息提取不出或錯誤提取。關鍵詞:識記,提取,提取不出。
  • 為什麼我們記性不好? 如何改善我們的記憶力?
    即使,你以為自己準確地記住了所有事,事情也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得扭曲。我們的記憶為什麼如此糟糕,如何能改善這一點?科學對記憶的探索從未停止。我們知道,很多人以不同的方式在與記憶做鬥爭。我曾把商品遺忘在小賣部裡,還忘記過自己的5位QQ密碼!更糟糕的是,想不起童年那些美好的回憶,或是大學時代某個特別的同學。
  • 【心理學知識碎片】之「內隱記憶」
    過了一段時間之後,這位醫生再次見到該患者,對方顯然已經忘記了曾經見過他,但是,卻說什麼也不願意再跟他握手了。這說明,儘管患者對先前經歷過的事件沒有任何有意識的記憶,但這一經歷確實影響了他的行為。關於「內隱記憶」的研究,就來自於對這些遺忘症患者。
  • 從心理學角度如何定義「情緒」?教你解讀面部表情的含義!
    從心理學角度如何定義「情緒」?情緒是一系列主觀體驗的統稱,它是多種複雜的感覺、思維和行為表現綜合產生的生理與心理狀態。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很少直接用「情緒」這個詞,而是用一些更加口語化的詞彙來表達類似的含義,例如:「感覺」「心情」「情感」等等。遇到不開心的時候,我們常常會說「今天心情很糟糕」,而不太會說「我的情緒不太好」,或是說「我感覺很難過」,而不是「我有難過的情緒」。
  • 心理學簡史
    現在的眾多天文觀察,發現宇宙確實在膨脹,也從邏輯上驗證這種假說。而最初的這一點被稱作「奇點」。人類通過數學的工具,大致計算出,從當前到「奇點」,宇宙的歷史大約長達138億年。如果問你,人類歷史從哪一刻開始?換句話說,人類的「奇點」發生在什麼時候?你會如何回答?
  • 如何運用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規律,提高學習和記憶效率?
    一、艾賓浩斯遺忘曲線主要說了一件什麼事?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說的是:當我們學了一個知識並記住之後(暫時記住),很快就會開始遺忘,而且在記住後的兩天內就會遺忘一大部分;要想減少遺忘,就要在「特定」的時間內重複溫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