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生活質量都提高了,對於汽車的需求也越來越高。有少人早早的考上了駕照,但是對車子卻並不是很了解。眾所周知學校裡學的現實生活中不一定用得上,就像駕校學的在路面上也不完全相同。再加上現在司機的數量已經呈進行突飛猛進的上漲趨勢,對於路況來說各個城市也會大不相同。
可是對於老司機來說每個人的駕駛習慣都不相同,作為一個新手司機簡直非常困惑,為什麼有些問題老司機和駕校教練說的都不一樣呢?尤其對於這個「亙古至今」一直在討論的:在汽車制動時到底是先踩離合還是先踩剎車的問題上。不少人都說如果搞錯了,很有可能出現危險,並且對愛車也是一種損害,那麼到底該聽誰的呢?
首先制動這個詞大家都明白,在制動的時候踩剎車是必不可少的。不過踩剎車會出現一種情況,就是把剎車踩死了,於是車子就會馬上進入熄火的狀態。這時候熄火的情況我們通常稱之為「憋熄火」,這種情況下對車子的傷害非常大,並且如果操作不當車子還會出現側翻等情況。所以把剎車踩死的方式慎用。
其次是離合器,根據駕駛的需求踩下或鬆開離合器踏板,使發動機和變速箱暫時分離或結合,從而切斷或傳遞發動機向變速器輸入的動力。
所以在制動時到底是先踩剎車還是先踩離合呢?通常情況下,駕校的教練會告訴我們先踩離合,後踩剎車,最後再換低檔位。並且很多人都是嚴格按照此順序執行的,因為如果不這樣可能駕考就過不了。但又會經常聽到老司機們有不一樣的答案,導致很多人都有點蒙。
實際上這個方法對於駕校來說是正確的,因為駕校的車速都是經過調節的,所以沒有問題。但對於這個問題,是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解答的。因為車速不同,所使用的方法也會有所不同。
比如車速過快時,要先踩剎車後踩離合。因為先離合會先失去發動機的動力,然後車子會隨著慣性前進,這使得車子踩剎車可能也難完全停住。但是如果先剎車後離合,還可以起到一定的制動作用,在車速過慢時再踩離合。不過在車速過慢時,就要先離合後剎車,防止車子熄火。原來這樣才是正確的,大家都明白了吧。
所以這個問題是需要根據情況來判斷的,而且這種情況情況也只有手動擋汽車需要注意,不知道大家記住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