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老師,多少年後,有的老師被你逐漸淡忘,也有的老師會被你時常想起。在我的記憶裡,就有這樣的一位老師,對我的興趣愛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在初一的下半年剛一開學,我們的班主任就告訴我們,會有一位新的語文老師來給我們上課,而這位老師上的頭一次課就驚豔了我。印象中,這位老師五十多歲,衣著普通,其貌不揚,他走進課堂,與學生互道問候後,便開始在黑板上抄書,從段落分析到中心思想統統抄寫在黑板上,記得他整堂課上也沒說幾句話,只聽見粉筆在黑板上書寫時所發出的吱吱響聲。
現在回憶起來,我覺得他的教學方式是有問題的,因為他講解得實在是太少了。但即使這樣,他上的那些課,還是給同學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因為他的板書寫得實在是太好了,工工整整,漂亮整齊,比印在書上的那些字還要漂亮。
那一手好字驚豔了每一個學生,他用漂亮的書法「震」住了我們,使學生們對他佩服不已,在他潛移默化的影響下,班上很多同學開始練字。而一些同學更是將書法當成了終身的愛好。
但遺憾的是,這樣的老師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遇到,雖然教育部門總是在強調寫好板書是對每一位老師的最基本要求,但近年來由於在教學中大量使用多媒體,大量使用課件代替手寫板書,使很多老師忽視了這方面的練習。許多老師都說,不願意在練習寫板書上花費太多的時間,自已也少有書法方面的練習,所以字寫得難看,也不太規範。
其實,板書是老師實施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寫好板書更是關乎到一位老師的基本素質和形象。以前在教育界,板書被稱為最直觀,最形象的教具,漂亮規範的板書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和審美能力的培養都具有很大的影響。
老師在傳授知識,答疑解惑時,以一手漂亮的板書和書寫時瀟灑的恣態,能搭建起與學生交流的通道。記得我的那位語文老師在上課前寫板書時,我們總會圍繞在他的身邊,看他一筆一畫地在黑板上書寫。他用漂亮的書法培養起我們對他所講內容的濃厚興趣,每當他寫板書之前,總有同學將黑板擦洗得乾乾淨淨,因為這樣,老師的字才顯得更漂亮。此時,漂亮的板書已經成為師生間溝通的最有效手段。所以,當多少年過去後,我們同學中的很多人,都能十分清晰地記起這位老師。可惜在那個年代我們沒有智慧型手機,沒能拍幾張照片和幾段視頻,記錄下那些留在我們成長過程中的美好時光。
板書作為對教師職業的一項基本的,特殊的要求,早在民國時期就被教育部門列入到師範類學校應研修的課程標準之內,在1913年,師範學校就明確設置了板書課程。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國在師範院校內,掀起了大規模的「三字筆」(粉筆、鋼筆、毛筆)訓練,這些訓練使一大批教師能寫出一手好字。
記得在幾年前,清華大學舉行了一次板書比賽,這一普通的校內活動竟引來社會各界熱烈關注的目光,校方希望以這種形式喚起大家對書寫的熱情。很多人在看了這場活動之後,紛紛稱讚不已,覺得很有意義,認為一個老師能夠寫一手好字,對學生有著很大的影響,從傳承我國傳統文化的角度來看,也具有積極的意義。
板書的書寫儘管沒有形成體系,但卻有自身的特點。寫板書時,和寫毛筆字和鋼筆字是有區別的,板書在書寫時,全靠肘和臂,以臂帶腕,以腕帶指,力量最終聚於粉筆端。在寫板書時,應首先注重字的結構安排,結字訓練可直接依照優秀的經典字帖加以練習。板書在書寫時還要掌握節奏的變化,使書寫保持流暢自然的狀態。
當然了,我們並不能要求每一個老師都是書法家,老師們每個人的擅長領域也不一樣,有的人寫一手好板書,有的人卻是正常水平,這也是在情理之中。但寫板書時規範工整,易識易辨卻是對每一位老師的最基本要求,而做到這一點也並不十分困難。
希望每一個老師都能寫好板書,一手漂亮的板書,會激發起學生們對書寫的熱情,會在學生們的成長記憶中帶來非常深刻與美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