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牛肉羹打動《舌尖2》劇組 曾是「海絲」印記之一

2020-12-20 閩南網

海絲故事NO.12 一碗羹

手打的牛肉 打動《舌尖2》劇組

去年9月,《舌尖2》劇組在黃財成店裡拍攝現場(資料圖片)

  閩南網8月19日訊 兩個都是200多斤重的重量級男人,用盡力氣,一遍又一遍用刀背反覆揙打著大塊大塊的牛肉……這畫面讓《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攝製組一行人嘖嘖稱讚。「那可真正是『牛人』呀!」大伙兒當場敲定,要的就是這個感覺。

  入鏡的這兩個男人,是泉州市區塗門街一家老字號牛排館的店主黃財成、其子黃志峰。因為臨近清淨寺,每到回族的開齋節,店裡便人滿為患,回民紛紛來此享用他家的牛肉羹,這已經是塗門街一景。而作為《舌尖2》收錄的特色小吃之一,如今,店裡慕名而來的遊客越發多了,人們都知道,泉州人愛吃牛肉、牛肉做得好吃,是一日三餐中最代表泉州特色的傳統小吃之一。

  可以不誇張地說,福建全省,數泉州的牛肉小吃店最多。僅泉州市區的牛肉店就有兩三百家。但鮮有人知道的是,牛肉之所以在泉州這麼火,追溯起來也是「海絲」印記之一,正是宋元時期許多阿拉伯人、蒙古人、波斯人、回族人紛紛湧來泉州,受到他們的飲食習慣影響,泉州人才開始烹煮牛肉。

尋味

  遊客來泉州,關帝廟是一定要去逛逛的,再參觀一下旁邊清淨寺的伊斯蘭教寺廟遺蹟,然後到旁邊找家老字號牛排館,一碗牛肉羹下肚,才算真正走完了塗門街。

  《舌尖2》來拍攝之前,黃財成的牛排館,一直是熱鬧之所。尤其是因為店面臨近清淨寺,每到回族的開齋節,牛排館裡便人滿為患,回民紛紛到店裡享用他家的牛肉羹,成了塗門街一景。

  大約去年年初,微博上許多泉州網友,隔三岔五地@CCTV9舌尖,推薦泉州美食。口碑效果明顯,去年9月,《舌尖2》透露,擬到泉州拍攝第七集《三餐》,講述一日三餐中最代表泉州特色的三道傳統小吃:牛肉羹、面線糊、潤餅菜。

  攝製組一行興衝衝地扛著器材就來了,可是一進門,看到黃財成的店裡裝修偏於現代化,大家都困惑起來,「我們片子裡追求的是原生態的感覺,最純樸的味道,有嗎?」

尋景

  好奇於這家店的口碑,攝製組走進了廚房。

  當看到黃財成和兒子黃志峰,兩個各200多斤的重量級男人,正用盡力氣一遍又一遍,用刀背反覆揙打著大塊大塊的牛肉時,大家都驚呆了,「那可真正是『牛人』呀。」攝製組當場敲定,要的就是這個感覺!事實證明,這畫面最終也成了他們泉州此行最滿意的鏡頭。

  鏡頭下的那口瓷缸看起來特別古樸,特別是導演們得知,這口缸用了幾十年,是兩代人堅守的祖業時,又是一陣讚嘆。

  黃財成告訴導演們,家裡這門手藝始於清宣統二年,他繼承這門祖傳手藝,已有40多年了。每天清晨五六點,就得來店裡製作、抓打、攪拌牛肉,堅持純手工製作,他說,雖然費時費力,但這樣能保持牛肉羹原始原汁的味道。他很欣慰,兒子黃志峰雖然年輕,卻願意繼承這份傳統,如今陪他一起經營牛排館,是個很得力的好手。

相關焦點

  • 泉州鹹飯和牛肉羹,堪稱「絕配」,津津有味遊鯉城
    接著分享我的泉州行。大家是不是對泉州不太了解?泉州又稱鯉城、刺桐城、溫陵,是我國著名的僑鄉和臺胞祖籍地。雖為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從知名度和旅遊觀光來說,遠遜於近鄰廈門,顯得過於低調,我們慢慢來探尋古城的妙處吧。
  • 泉州美食再登央視《舌尖》!這次火的居然是……
    去年國慶前,《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劇組來到泉州,經過挑選後「看上」了石花膏、海蠣煎和面線糊。「在店裡拍攝了一周,正好是泉州最熱的一陣子。」他說。他說:「昨晚看了《舌尖上的中國》,立馬問了酒店前臺哪裡有海蠣煎吃。今天一早就過來了,配上牛肉羹,很好吃!面線糊已經吃過了,這幾天我們早餐和夜宵吃了好幾次面線糊。」
  • 舌尖上的泉州,泉州美食分享
    在福建,有一個地方叫沙縣,沙縣小吃在中國可謂是遍地開花,小編今天介紹的不是沙縣,而是泉州。提到泉州,那就不得不說一檔超級火的美食節目《時間上的中國》,相信大家一定不會陌生,泉州就是一座被這檔節目點名多次的城市,所以可見泉州的美食之多。
  • 泉州塗門街一日遊,領略「海絲」古城的魅力
    落地泉州,不論是在公交車上問乘客,還是問計程車司機,泉州哪裡最好逛,答案絕對統一無誤:塗門街!位於泉州市區中心地帶的塗門街,是一條極具「海絲」特色的商業街,街頭建築既秉承閩南古式傳統,又兼有現代理念巧思;既有各色小吃及購物商場,也有匯集宗教文化的廟宇群。今天就來逛逛塗門一條街吧!
  • 泉州美食亮相《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 吃貨街頭尋味
    2月21日晚,泉州人的朋友圈被《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二集裡的泉州片段刷屏了。  片段剛剛播完 遊客連夜尋泉州味道  「你們店還在營業嗎?」《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二集剛剛播完,就有來泉過年的遊客打電話到丁秉正的店裡,想要吃上一份清涼可口的石花膏。丁秉正告訴記者,有不少遊客慕名前來,有些遊客還要求和他合影留念。
  • 泉州面線糊、潤餅或亮相《舌尖上的中國2》
    兩年前,央視紀錄頻道推出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風靡全國,牽動著無數人的味蕾與鄉愁。經過一年多的拍攝製作,《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以下簡稱《舌尖》第二季)將於本周五晚開播。與第一季相比,第二季將呈現更多地域的美食,其中包括攝製組來泉拍攝的面線糊、潤餅、牛肉羹等泉州名小吃。據透露,泉州名小吃等元素有望在第二季的第一集和第七集中得以呈現。面線糊潤餅牛肉羹泉州名小吃入選《舌尖》第一季的熱播,在全國各地掀起一股風潮。
  • 面線糊等泉州小吃有望亮相《舌尖上的中國2》
    面線糊等泉州小吃有望亮相《舌尖上的中國2》 qz.fjsen.com 2014-04-16 09:48   來源:東南早報    我來說兩句 泉州小吃有望亮相《舌尖上的中國2》 包括面線糊、潤餅、牛肉羹等本周五晚
  • 舌尖上的中國之「古早味」的泉州美食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開播了,在第二集的後半段部分出現了石花膏,四果湯,面線糊等泉州大街小巷都可吃到的三樣美食。是每一個出門在外的泉州人記憶中家鄉的味道。除了節目中介紹的美食外,還有許多「古早味」的泉州美食是每一個出門在外的泉州人念念不忘的味道。首當其衝的應該是花生仁湯,這道在泉州的宴席中幾乎是頭牌,無論什麼宴席中幾乎都是第一道被端上來的菜。花生仁湯中的花生仁酥爛不碎,入口即化,湯色乳白,甘甜爽口,清甜爽口,滋補潤肺。
  • 石花膏、土筍凍、面線糊等亮相《舌尖上的中國》
    四果湯  泉州網2月22日訊 (記者 李菁)石花膏、面線糊、海蠣煎、土筍凍上《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啦!前晚,泉州人的朋友圈被《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二集裡的泉州片段刷屏了。  片段剛剛播完 遊客連夜尋泉州味道  「你們店還在營業嗎?」前晚,《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二集剛剛播完,就有來泉過年的遊客打電話到丁秉正的店裡,想要吃上一份清涼可口的石花膏。丁秉正告訴記者,有不少遊客慕名前來,有些遊客還要求和他合影留念。去年國慶前,《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劇組來到泉州,經過挑選後「看上」了石花膏、海蠣煎和面線糊。
  • 「海絲泉州」 亮相文博會贏得喝彩
    刺桐古船、「一帶一路」商貿品、「海絲」主題文創產品……4日至7日,第十三屆海峽兩岸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廈門舉行,泉州「文旅軍團」以「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為主題,通過創意十足的布展,成功將主題館打造成一艘乘風破浪前行的刺桐古船,打響「海絲泉州」品牌,亮點紛呈,贏得喝彩。 「雲端」搭臺,文化築橋。
  • 石花膏面線糊等上《舌尖上的中國》 刷屏泉州人朋友圈
    去年國慶前,《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劇組來到泉州,經過挑選後「看上」了石花膏、海蠣煎和面線糊。「在店裡拍攝了一周,正好是泉州最熱的一陣子。」他說。  在泉州,石花膏是消暑品,泉州的街頭巷尾,不乏販賣石花膏和四果湯的攤點及店鋪。潤滑帶著彈性的口感,配上蜂蜜水、仙草、芋泥、豆類及各種水果,清甜可口。即便是冬天,石花膏、四果湯依舊是泉州人喜歡的甜品。
  • 閩南特色小吃之泉州牛肉羹:做法其實很簡單,看一遍就能學會
    泉州牛肉羹是泉州小吃中受人喜愛的一種,牛肉羹有軟羹和硬羹之分,最大的區別在於牛肉是剁碎了還是切片,我的做法偏向硬羹,更有嚼勁!家常做法可以用清水,家中如果有牛骨高湯則是最好的!具體怎麼做呢,請繼續往下看!
  • 《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自曝被泉州「蘿蔔飯」吃傷
    原標題:《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來晉開講 在泉州拍攝時 被「蘿蔔飯」吃傷 本報訊 昨日下午,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以下簡稱「舌尖」)總導演陳曉卿攜新書《至味在人間》現身晉江戲劇中心高甲劇場「牛肉羹、面線糊、土筍凍、蘿蔔飯這些我都非常喜歡。」開場不久,陳曉卿就表達了對閩南美食的喜愛,並笑稱「在來泉州拍舌尖2時,曾一餐吃了淨重750克的蘿蔔飯,後來一度聽不得『蘿蔔』二字,真吃傷了。」「閩南保存了1000多年的美食樣本。」
  • 海絲泉州旅遊商品元宵特賣會火熱開辦
    閩南網訊 (閩南網記者 黃紫燕)2月9日,由市旅遊局主辦的2017年海絲泉州旅遊商品元宵特賣會於新門文旅街區火熱開辦。為期4天的海絲泉州旅遊商品元宵特賣會將截止於2月12日(正月十六)。此次特賣會設40個展位,有百餘種泉州農特產品、地方名點、傳統工藝品、文創商品等旅遊商品。屆時,市民和遊客可以邊觀賞花燈邊選購泉州特色伴手禮。
  • 石花膏、海蠣煎、土筍凍、面線糊亮相《舌尖上的中國》
    石花膏、海蠣煎、土筍凍、面線糊亮相《舌尖上的中國》 一大撥吃貨泉州尋美味前晚,泉州人的朋友圈被《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二集裡的泉州片段刷屏了。片段剛剛播完 遊客連夜尋泉州味道「你們店還在營業嗎?」前晚,《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二集剛剛播完,就有來泉過年的遊客打電話到丁秉正的店裡,想要吃上一份清涼可口的石花膏。
  • 舌尖上的中國2 福建泉州潤餅蘿蔔飯(圖)
    資料圖PZB瀟湘晨報網  4月18日晚,在觀眾的萬眾期待中《舌尖上的中國2》終於拉開大幕。相比於第一季,《舌尖上的中國2》中更加突出了大社會下的人文關懷,渲染了當代中國變遷中鄉愁情感。瀟湘晨報旅遊頻道就此盤點了在第一集《腳步》中重點描述的城市和美食,讓您在重溫中,再次體會由「舌尖」所折射出的細膩感情。
  • 《舌尖上的中國》泉州鹹飯稱霸鹹飯界
    那我換個說法說,醬油拌飯那樣,相信就都明白了吧~鹹飯是福建泉州的一種傳統菜,也是一種米飯的煮法,作為泉州人,就說說究竟怎麼又快又方便煮出好吃的鹹飯吧。和白米飯比較,鹹飯算是很美味的食譜:它不需要額外再準備配菜,倒也省了主婦許多麻煩。在閩南,幾乎所有掌勺的主婦都有自己拿手的一兩道鹹飯。
  • 泉州海絲藝術公園:海絲新景觀 文化新地標
    這也是一個充滿情懷的平臺,是亞藝節和海絲藝術節繽紛活動的場地,更寄託著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城市—泉州以文化和藝術對話世界的夢想。位於泉州臺商投資區百崎湖畔,海上絲綢之路藝術公園·亞洲園於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暨第二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期間開園迎賓。
  • 海絲藝術公園亞洲園泉州開園 航拍美照搶先看
    11月7日訊,作為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暨第二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活動場地之一,位於泉州臺商投資區的海上絲綢之路藝術公園·亞洲園各項工程已開始全面掃尾,公園進入清理和布展階段。明日下午,海絲公園將正式開園迎賓,開啟海絲起點城市泉州以文化和藝術與世界對話的新曆程。
  • 來領「海絲泉州」通關文牒 集齊印章領禮品遊古城
    原標題:來領「海絲泉州」通關文牒 集齊印章領禮品遊古城   來領「通關文牒」 集齊印章領禮品遊古城   「海絲泉州」通關文牒首發儀式將於10月1日舉行,首發團即日起接受報名   10月1日上午9:00,「海絲泉州」通關文牒首發儀式將在市區西街肅清門廣場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