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傲!泉州美食再登央視《舌尖》!這次火的居然是……

2020-12-18 東南早報

泉州的吃貨們注意!

《舌尖上的中國3》在春節暖心回歸!

咱們泉州的美食再次登陸央視!

有石花膏、面線糊、土筍凍、海蠣煎……

相信很多人跟小編一樣分外驕傲

不得不說,央視小編實在太會吃了

這一碗

泉州人幾天不喝就會念不停

今天

小編就帶您了解這些美食的故事

01 泉州美食—石花膏

它叫海石花

也就是泉州人說的石花草!

一種長在低潮帶礁石上的食用海藻

性味甘,鹹,寒,具有潤肺化痰,清熱軟堅

可以做成好吃又降火的石花膏

在閩南地區

石花膏是夏日裡不可少的消署飲品

小時候的味道

泉州市民李女士說:「看了片子才知道,48年前,石花膏一杯才1分錢。聽我爸媽說,1985年左右,才2毛錢。我小時候,有5毛錢一碗的,也有1元錢一碗的。下午放學後吃上一碗再回家,覺得一天都很幸福。現在賣石花膏的店鋪多了,我反而更懷念小時候在推車上買到的味道。」

小時候

經常看見老闆娘在舊店門口洗石花草

把石花衝仔細的清洗多遍到基本無沙殼後

放入高壓鍋裡熬

把熬出來的膠液倒入大盆放涼後

放進冰箱冷藏待冷卻凝固成型

用石花刨

麻利的把石花刮成均勻的細條盛在碗裡

一碗清澈的石花膏裡

冰涼的蜜水、多樣的配料

這是閩南人最原汁原味的冷飲

送入口中,暑氣一掃而空

拍攝背後的故事

石花膏老闆丁秉正告訴記者,昨晚到今天早上,有不少慕名前來的遊客,有些遊客還要求和他合影留念。去年國慶前,《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劇組來到泉州,經過挑選後「看上」了石花膏、海蠣煎和面線糊。「在店裡拍攝了一周,正好是泉州最熱的一陣子。」他說。

每年四五月,惠安女採集石花草,清洗掉海鹽和海蠣殼,經過晾曬,石花草便能下鍋熬製石花膏了。一份石花膏,需要經過四五小時的熬煮、過濾,再經過12小時的天然凝固。正宗的石花膏,顏色偏黃,不同於用果凍粉煮出的味道。

「這是我第六次來泉州了!每次都要吃麵線糊、石花膏、薑母鴨和海蠣煎。不同店的面線糊,味道也不一樣,我已經找到自己最喜歡的那一家了。」來自武漢的朱小姐帶著父母到泉州過年。她說,自己對泉州豐富的宗教文化著迷,更喜歡泉州便宜又美味的小吃。

每年烈日當空的時候,躲在閩南老厝的石頭屋簷下,品嘗一碗既不稀有也不昂貴,只有冰爽沁涼的石花膏,這就是最實在的泉州生活。

02 泉州美食—面線糊

如果說有一種美食

能一秒勾起你對家鄉親人的思念

很多人頭腦中閃現的都是——面線糊

這就是鄉愁的味道

面線糊是咱泉州的傳統名點,呈糊狀,是由細面線、番薯粉製作成。先將水煮開,放入番薯粉和調料、面線。一般為早餐食用,也可以當做點心和夜宵,沾著油條跟馬蹄酥吃。味道鮮美,清甜爽滑,具有閩南地方風味。

03 泉州美食—土筍凍

還有來自泉州的神秘力量!

蟲子美食——土筍凍

大多數人對它的感覺是兩種極端

一種是愛得情深似海,一種是避之遠離

04 泉州美食—海蠣煎

海蠣煎,可謂是閩南美食的 「靈魂人物」

它口感香脆,內餡香滑

對於資深吃貨來說

能做上一道美味正宗的泉州海蠣煎

逼格馬上就tua tua~地飈上去

今天上午,在泉州中山路的一家知名小吃店裡,來自河南開封的遊客王先生正在品嘗海蠣煎。他說:「昨晚看了《舌尖上的中國》,立馬問了酒店前臺哪裡有海蠣煎吃。今天一早就過來了,配上牛肉羹,很好吃!面線糊已經吃過了,這幾天我們早餐和夜宵吃了好幾次面線糊。」

泉州這些美食也曾登上舌尖上的中國

在《舌尖上的中國2》裡,一道泉州蘿蔔飯勾起所有在外福建人的胃口,沙土蘿蔔、八分肥兩分瘦帶皮的肥肉,與香菇、海蠣、蝦幹同煮,濃濃的飯香,伴著蘿蔔清爽的口感,不禁讓人想起家鄉的美好和同鄉人的熱情。

《舌尖上的中國2》曾報導過泉州的亞佛潤餅皮。舊時,每到清明和春節前後,泉州人家家戶戶做潤餅菜以祭拜祖先。久而久之,潤餅成了當地有名的特色小吃。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導演陳曉卿早前接受採訪時表示,很喜歡牛肉羹、面線糊、土筍凍、蘿蔔飯。來泉拍攝時,曾一餐吃了淨重750克的蘿蔔飯,後來一度聽不得「蘿蔔」』二字,真吃傷了。

當然,泉州的美食遠遠不止這些,這次舌尖3再次推薦,為美食之城正名。這座城市有多好,只有你來過才知道。

最後,用舌尖3裡的一句話來結束吧。

所有的地方小吃,都是漫長歷史中的創造,製作和食用的方式,都蘊含著當地的文化背景和特有的審美。無論天南海北,人們對家鄉的滋味,都有刻骨的鐘愛和絕不掩飾的自豪。

以上部分圖片、視頻來源於網絡,請原作者聯繫獲取稿酬

作為轉究郎,小編感到無比自豪!

為泉州的美食點ZAN!

◆來源:東南早報(記者 李菁)綜合CCTV9、閩南好料、好奇於心

◆編輯:李安然

領導說了,

您點一個Zan

小編工資漲兩毛!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泉州,泉州美食分享
    在福建,有一個地方叫沙縣,沙縣小吃在中國可謂是遍地開花,小編今天介紹的不是沙縣,而是泉州。提到泉州,那就不得不說一檔超級火的美食節目《時間上的中國》,相信大家一定不會陌生,泉州就是一座被這檔節目點名多次的城市,所以可見泉州的美食之多。
  •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開播 泉州蘿蔔飯潤餅亮相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昨晚央視開播 泉州 蘿蔔飯 潤餅 亮相首集本報訊 (記者 王麗虹 實習生 王嘉馨)昨晚9點,《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下稱「舌尖2」)在全國吃貨們的翹首以待下終於被端上了央視一套的餐桌上。
  • 泉州這些美食上了《舌尖上的中國3》
    對於能吃愛吃懂吃的泉州人來說,這麼美味的紀錄片裡,怎能少了泉州美食的蹤影?繼蘿蔔飯登上《舌尖2》後,在昨晚播出的《舌尖3》第二集中,泉州人熟悉的再不能熟悉的兩大小吃,石花膏和面線糊再一次讓全國人民流下口水。
  • 泉州美食亮相《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 吃貨街頭尋味
    泉州美食亮相《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 吃貨街頭尋味 2018年02月23日 11:05   來源:東南早報
  • 泉州面線糊、潤餅或亮相《舌尖上的中國2》
    兩年前,央視紀錄頻道推出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風靡全國,牽動著無數人的味蕾與鄉愁。經過一年多的拍攝製作,《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以下簡稱《舌尖》第二季)將於本周五晚開播。與第一季相比,第二季將呈現更多地域的美食,其中包括攝製組來泉拍攝的面線糊、潤餅、牛肉羹等泉州名小吃。據透露,泉州名小吃等元素有望在第二季的第一集和第七集中得以呈現。面線糊潤餅牛肉羹泉州名小吃入選《舌尖》第一季的熱播,在全國各地掀起一股風潮。
  •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 網友力薦泉州名小吃
    一些熱心讀者想起近日《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正在網上徵集各地美食,便紛紛向央視攝製組推薦土筍凍、潤餅菜等泉州小吃,希望家鄉美食能有機會入選《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的拍攝。□記者 王麗虹網 上 讀者積極推薦家鄉美食昨日,記者在微博上搜索發現,不少泉州網友發微博或評論向@cctv9舌尖(《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攝製組官方微博
  • 舌尖上的中國之「古早味」的泉州美食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開播了,在第二集的後半段部分出現了石花膏,四果湯,面線糊等泉州大街小巷都可吃到的三樣美食。是每一個出門在外的泉州人記憶中家鄉的味道。除了節目中介紹的美食外,還有許多「古早味」的泉州美食是每一個出門在外的泉州人念念不忘的味道。首當其衝的應該是花生仁湯,這道在泉州的宴席中幾乎是頭牌,無論什麼宴席中幾乎都是第一道被端上來的菜。花生仁湯中的花生仁酥爛不碎,入口即化,湯色乳白,甘甜爽口,清甜爽口,滋補潤肺。
  • 泉州小吃潤餅蘿蔔飯昨登上舌尖上的中國2首集
    市民:蘿蔔飯上央視很驚喜  「隔著屏幕仿佛能聞到蘿蔔飯的清香,咱厝美食肯定引得全國觀眾都流口水。」泉州吃貨小戴看完《腳步》後激動地說,家裡常做蘿蔔飯,沒想到這麼地道的泉州美食也上了央視,上了「舌尖2」,讓全國觀眾都欣賞到了泉州的美食,驚喜感太強了。
  • 面線糊等泉州小吃有望亮相《舌尖上的中國2》
    經過一年多的拍攝製作,《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以下簡稱《舌尖》第二季)將於本周五晚開播。與第一季相比,第二季將呈現更多地域的美食,其中包括攝製組來泉拍攝的面線糊、潤餅、牛肉羹等泉州名小吃。據透露,泉州名小吃等元素有望在第二季的第一集和第七集中得以呈現。
  • 《舌尖上的中國3》沒看夠?「古早味」的泉州美食在這裡
    萬眾期待的《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播出了,但是似乎跟人們期待的不一樣。最近更是口碑一路下滑,引起人們的熱議。不少觀眾吐槽《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的「味道」變了,節目效果上不再如第一季和第二季。在豆瓣上,《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和第二季的評分分別是9.3分和8.4分,而第三季則下滑到5.0分。《舌尖3》第二集中出現的3道美食固然也是泉州的代表性美食。但是除了節目中介紹的美食外,泉州還有很多極具地方特色,不容錯過的美食。
  • 舌尖上的永春特色美食 泉州永春小吃美食介紹
    舌尖上的永春特色美食泉州永春小吃美食介紹 (/6) (共6張) 2014-09-29 15:23 來源:泉州網、德化網
  • 舌尖上的泉州——美食受熱捧 遊客尋味來
    [新聞頁-臺海網]臺海網10月3日訊 據泉州網報導  這兩天,泉州各類網紅美食店一到飯點,都排起了長隊。這其中,既有古早味十足的泉州本地美食,也有「賢合莊」「姜虎東」等外地美食,拿著手機穿梭在這些網紅美食點的美食主播們更成為常見的風景,成為泉州美食的線上宣傳大使。
  • 《舌尖》後蘭明路又登央視紀錄片《家鄉至味》強烈推薦中壩醬油
    (原標題:《舌尖》後蘭明路又登央視紀錄片《家鄉至味》強烈推薦中壩醬油)
  • 《舌尖上的中國》來泉拍攝 面線糊潤餅等小吃入選
    《舌尖上的中國》來泉州拍攝 面線糊潤餅等小吃入選早報訊(記者杜妮娜 傅恆)一碗鮮香四溢的面線糊,不僅僅是一種小吃,還代表著家的味道。近日,中央電視臺《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攝製組來泉拍攝面線糊、潤餅、牛排等泉州名小吃,不久將在CCTV9播出。【拍攝】草根面線糊小店 被央視選中去年,央視播出了《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讓節目中出現的中國美食徹底「火」了一把。
  • 紹興美食明晚再登央視!下飯神器,饞到流口水~
    怎能少了紹興   10月14日起   寶藏紹興將登上央視《美食中國》欄目   這回它帶來「醬、酒 、臭、鮮、老味」   五味「極致」   攪動各方味蕾   重新定義「美食」的精髓   首先登場的是《醬人匠心》   《美食中國》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中文國際頻道一檔欄目,
  • 舌尖上的美食之舌尖上的泉州,這是每一個小吃貨的必要打卡之地
    它就是泉州,那個上過多次《舌尖上的中國》的泉州。作為一個小吃貨,怎麼可以不打卡泉州呢?在泉州,美食遍地,而且這裡沒有像廈門一樣的巨大人流量,在這個,你可以安安靜靜地吃一頓飯,可以安逸地享受美食的內涵!很多大家熟悉的廈門小吃,比如面線煳、花生湯、蚵仔煎,其實都是發源於此。如果在廈門打卡的古早味、網紅美食不盡如人意,去泉州再吃一次,絕對能洗刷難吃的「罪名」。
  • 泉州蘿蔔飯亮相《舌尖2》 蘿蔔飯做法怎麼做好吃?
    泉州蘿蔔飯亮相《舌尖2》 泉州蘿蔔飯做法 怎麼做好吃?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以下簡稱《舌尖2》)在央視播出,泉州的潤餅和蘿蔔飯先後亮相,其中蘿蔔飯的介紹以「記憶中的古早味」為主線貫穿始終。而在節目的最後,出現了泉州石獅歸僑老人程世坤回鄉定居「擺桌」的場景。
  • 泉州牛肉羹打動《舌尖2》劇組 曾是「海絲」印記之一
    ……這畫面讓《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攝製組一行人嘖嘖稱讚。  入鏡的這兩個男人,是泉州市區塗門街一家老字號牛排館的店主黃財成、其子黃志峰。因為臨近清淨寺,每到回族的開齋節,店裡便人滿為患,回民紛紛來此享用他家的牛肉羹,這已經是塗門街一景。而作為《舌尖2》收錄的特色小吃之一,如今,店裡慕名而來的遊客越發多了,人們都知道,泉州人愛吃牛肉、牛肉做得好吃,是一日三餐中最代表泉州特色的傳統小吃之一。
  • 鼠粬粿麥餡粿潤餅菜 嘗嘗舌尖上的泉州清明美食
    原標題:鼠粬粿麥餡粿潤餅菜 嘗嘗舌尖上的泉州清明美食   舌尖上的清明美食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閩南人會備辦葷食、潤餅菜、金紙、香燭等祭品,敬奉祖先。閩菜大師程振芳表示,二三十年前,潤餅菜、麥餡粿、鼠粬粿等閩南小吃都是作為祭品擺上桌。
  • 上過舌尖上的中國,幫助百姓度過饑荒,泉州的美食你知道幾個?
    泉州這座美麗的城市,不僅歷史文化深厚,而且說到泉州的美食,很多都會忍不住的口水。泉州的美食不僅在舌尖上的中出現,還有幾樣是由鄭成功發明並幫助當地人度過饑荒的特殊美食。海蠣煎。這道菜在泉州這座沿海城市有著很大的名氣,同時還有很長一段歷史。在明朝末年的大將鄭成功帶領軍隊大戰荷蘭軍,荷軍怒急之下將城內糧食都藏了起來,斷了鄭成功糧食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