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花膏、海蠣煎、土筍凍、面線糊亮相《舌尖上的中國》

2020-12-20 東南網泉州頻道

石花膏、海蠣煎、土筍凍、面線糊亮相《舌尖上的中國》 一大撥吃貨泉州尋美味

四果湯

早報訊 (記者 李菁)石花膏、面線糊、海蠣煎、土筍凍上《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啦!前晚,泉州人的朋友圈被《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二集裡的泉州片段刷屏了。

片段剛剛播完 遊客連夜尋泉州味道

「你們店還在營業嗎?」前晚,《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二集剛剛播完,就有來泉過年的遊客打電話到丁秉正的店裡,想要吃上一份清涼可口的石花膏。丁秉正告訴記者,有不少遊客慕名前來,有些遊客還要求和他合影留念。去年國慶前,《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劇組來到泉州,經過挑選後「看上」了石花膏、海蠣煎和面線糊。「在店裡拍攝了一周,正好是泉州最熱的一陣子。」他說。

在泉州,石花膏是消暑品,泉州的街頭巷尾,不乏販賣石花膏和四果湯的攤點及店鋪。潤滑帶著彈性的口感,配上蜂蜜水、仙草、芋泥、豆類及各種水果,清甜可口。即便是冬天,石花膏、四果湯依舊是泉州人喜歡的甜品。每年四五月,惠安女採集石花草,清洗掉海鹽和海蠣殼,經過晾曬,石花草便能下鍋熬製石花膏了。一份石花膏,需要經過四五個小時的熬煮、過濾,再經過12小時的天然凝固。正宗的石花膏,顏色偏黃,不同於用果凍粉煮出的味道。

「這是我第六次來泉州了!每次都要吃麵線糊、石花膏、薑母鴨和海蠣煎。不同店的面線糊,味道也不一樣,我已經找到自己最喜歡的那一家了。」來自武漢的朱小姐帶著父母到泉州過年。她說,自己對泉州豐富的宗教文化著迷,更喜歡泉州便宜又美味的小吃。

在中山路的一家知名小吃店裡,來自河南開封的遊客王先生正在品嘗海蠣煎。「前晚看了《舌尖上的中國》,立馬問了酒店前臺哪裡有海蠣煎吃。昨天一早就過來了,配上牛肉羹,很好吃!面線糊已經吃過了,這幾天我們早餐和夜宵吃了好幾次面線糊。」

相關焦點

  • 石花膏、土筍凍、面線糊等亮相《舌尖上的中國》
    四果湯  泉州網2月22日訊 (記者 李菁)石花膏、面線糊、海蠣煎、土筍凍上《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啦!前晚,泉州人的朋友圈被《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二集裡的泉州片段刷屏了。前晚,《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二集剛剛播完,就有來泉過年的遊客打電話到丁秉正的店裡,想要吃上一份清涼可口的石花膏。丁秉正告訴記者,有不少遊客慕名前來,有些遊客還要求和他合影留念。去年國慶前,《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劇組來到泉州,經過挑選後「看上」了石花膏、海蠣煎和面線糊。「在店裡拍攝了一周,正好是泉州最熱的一陣子。」他說。
  • 石花膏面線糊等上《舌尖上的中國》 刷屏泉州人朋友圈
    四果湯  石花膏、面線糊、海蠣煎、土筍凍上《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啦!前晚,泉州人的朋友圈被《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二集裡的泉州片段刷屏了。前晚,《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二集剛剛播完,就有來泉過年的遊客打電話到丁秉正的店裡,想要吃上一份清涼可口的石花膏。丁秉正告訴記者,有不少遊客慕名前來,有些遊客還要求和他合影留念。去年國慶前,《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劇組來到泉州,經過挑選後「看上」了石花膏、海蠣煎和面線糊。「在店裡拍攝了一周,正好是泉州最熱的一陣子。」他說。
  • 泉州美食亮相《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 吃貨街頭尋味
    原標題:石花膏、海蠣煎、土筍凍、面線糊亮相《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 一大撥吃貨泉州尋美味  石花膏、面線糊、海蠣煎、土筍凍上《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啦。
  • 泉州美食再登央視《舌尖》!這次火的居然是……
    有石花膏、面線糊、土筍凍、海蠣煎……相信很多人跟小編一樣分外驕傲去年國慶前,《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劇組來到泉州,經過挑選後「看上」了石花膏、海蠣煎和面線糊。「在店裡拍攝了一周,正好是泉州最熱的一陣子。」他說。
  • 泉州這些美食上了《舌尖上的中國3》
    繼蘿蔔飯登上《舌尖2》後,在昨晚播出的《舌尖3》第二集中,泉州人熟悉的再不能熟悉的兩大小吃,石花膏和面線糊再一次讓全國人民流下口水。《舌尖》挑選的石花膏和面線糊,可謂泉州最具代表的兩種街邊美食。這類紅藻類植物跟海蠣等殼類生物長在海裡礁巖上每年四五月間惠安女等閩南沿海居民會乘坐漁船到人跡罕至的孤島上採摘石花草採集石花草需要等到退潮需要彎著腰用工具把它從礁石上刮下來極為不易採摘回來更加複雜的工序開始了
  • 舌尖上的泉州,泉州美食分享
    在福建,有一個地方叫沙縣,沙縣小吃在中國可謂是遍地開花,小編今天介紹的不是沙縣,而是泉州。提到泉州,那就不得不說一檔超級火的美食節目《時間上的中國》,相信大家一定不會陌生,泉州就是一座被這檔節目點名多次的城市,所以可見泉州的美食之多。
  • 屏南5道硬菜拿下《舌尖3》大篇幅報導...
    《舌尖上的中國3》對屏南的藥膳   給予了極大篇幅的描述宣傳!你看了嗎?   霞浦一年中最美的時節,就是秋收紫菜之際。  石花膏、土筍凍、海蠣煎,來到泉州,一定要嘗的泉州味道。
  •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 網友力薦泉州名小吃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 網友力薦泉州名小吃 qz.fjsen.com 2013-04-10 07:48   來源:泉州晚報    我來說兩句 一些熱心讀者想起近日《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正在網上徵集各地美食,便紛紛向央視攝製組推薦土筍凍、潤餅菜等泉州小吃,希望家鄉美食能有機會入選《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的拍攝。
  • 面線糊等泉州小吃有望亮相《舌尖上的中國2》
    面線糊等泉州小吃有望亮相《舌尖上的中國2》 qz.fjsen.com 2014-04-16 09:48   來源:東南早報    我來說兩句 泉州小吃有望亮相《舌尖上的中國2》 包括面線糊、潤餅、牛肉羹等本周五晚
  • 舌尖上的中國3雖然被吐槽,但它推薦的這款手工面線是真好吃!
    舌尖3第2集播出的時候,菜菜辦公室裡掀起了一陣關於去福建泉州吃吃吃的狂熱討論辦公室裡唯一的福建妹子,瑟瑟發抖(別緊張,誰說要吃福建人了)。講真,泉州小吃也真的太多了,光舌尖提到過的就有土筍凍、海蠣煎、石花膏(四果湯)、面線糊、鹹飯、鼎邊糊,還有我去吃過的薑母鴨、滷麵、沙茶牛肉······沒有一道不好吃,說著說著就饞了。
  • 舌尖上的美食 海蠣煎
    閩南,臺灣,潮汕三地基本同根同源,在臺灣它最早的名字叫「煎食追」,是臺南安平地區一帶的老一輩的人都知道的傳統點心,是以加水後的番薯粉漿包裹蚵仔、雞蛋、蔥、香菜等食材所煎成的餅狀物。海蠣煎做法和步驟主料 海蠣配料 白蘿蔔 青大蒜
  • 海蠣煎、沙茶麵、土筍凍譯成英文怎麼說?Meat Dumplings、leek box又是啥?
    對於海蠣煎的翻譯,似乎爭議並不大。比如廈門市翻譯協會秘書處的廖老師與潘維廉教授看法一致,翻譯成Oyster Omelet,煎的海蠣餅。而在鷺江賓館的英文菜單上,則選擇了煎炸(fried)來烹飪oyster(海蠣)。潘維廉教授說,其實omelet就是fried,任選一個用就好。除了烹飪手法,烹飪時所加的調料在翻譯同一種小吃時,也被賦予了它的使命。
  • 東山島最好吃的海蠣煎合集
    海蠣煎,作為東山島的夜宵之王,對於本地人來說,鮮美的蚵仔與瘦肉、雞蛋、白菜絲、青蒜絲等輔料,和著糊漿翻炒,淋上精心調製的醬料,撤上本地的胡椒粉,多種口感交融,細膩又豐富,刺激舌尖和味蕾
  • 泉州市資訊|泉州最好吃的海蠣煎小店,看到老闆單手操作,顧客們有點...
    泉州市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泉州最好吃的海蠣煎小店,看到老闆單手操作,顧客們有點慌了中國可以說是世界上的美食大國,在食物的造詣上可以說是非常高的泉州作為東南沿海的小城,近幾年隨著亮相春晚,海上絲綢之路等一系列活動漸漸開始嶄露頭角,吸引了不少人前往這座古城旅遊。而對於吃貨們來說,旅遊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吃一下當地的小吃,否則就像是白來了一樣。而說到泉州街頭小吃的「霸主」,那必定是海蠣煎無疑了。泉州是沿海城市,海鮮物產豐富,海蠣也是個大肥美,做法也多種多樣,不過最後還是海蠣煎得到了大家的喜愛。泉州做海蠣煎的小店很多,到底哪一家最好吃呢?
  • 《舌尖上的中國》來泉拍攝 面線糊潤餅等小吃入選
    《舌尖上的中國》來泉州拍攝 面線糊潤餅等小吃入選早報訊(記者杜妮娜 傅恆)一碗鮮香四溢的面線糊,不僅僅是一種小吃,還代表著家的味道。近日,中央電視臺《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攝製組來泉拍攝面線糊、潤餅、牛排等泉州名小吃,不久將在CCTV9播出。【拍攝】草根面線糊小店 被央視選中去年,央視播出了《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讓節目中出現的中國美食徹底「火」了一把。
  • 上過《舌尖》的石花膏、野生東山小管…火爆廈門的榮先森首次開到...
    到店的時候已經下午一點半,沒想到還是要等位,翻翻菜單看到主打的是閩南風味的海鮮,好多菜都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用腳投票這回事兒還是靠譜的。復古閩南風的設計風格,把廈門傳統花磚和時髦的黃銅元素融合到一起,細節心機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