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三體-小遙
提起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在人們的普遍認知中,這是開創現代科學的重要理論之一。幾百年前,關於人類起源的激烈辯論正在進行,偏執的宗教派認為一切都是上帝創造的,而達爾文卻提出了人類是由猿猴進化而來的觀點。最終以達爾文的勝利告終,學術界卻並沒有因此停止探索。
進化論為人們提供了重要的線索,科學家們需要尋找更多的證據來鞏固該理論。在此基礎上,人們也發現了很多破綻,以至於生物進化論近年來飽受質疑。
第一個是過渡生物的問題。達爾文的進化論認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生物是在優勝劣汰的過程中不斷進化的,所以脫離原始形態的過程也必定留下痕跡。
然而科學家們通過不斷觀察發現,在研究古生物的過程中很難找到過渡生物。雖然沒有一蹴而就的事情,生物進化更不可能如此,但是這已然成為進化論的一個致命漏洞,如果想讓它站穩腳跟,找到更多的過渡生物才是關鍵。
第二個是生物進化的時間問題。達爾文認為生物進化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它們必定經過上億年的進化。地球有46億年的歷史,但是生物進化的初始時間沒有任何人能夠確定。
這關係到地球早期生命的出現與演進,同樣由於年代久遠而無法找到答案。一旦確定了時間,進化論就能夠擁有更加有力的論據,人們的研究也會輕鬆很多。
第三個是自然選擇和遺傳機理的問題。雖然目前人們廣泛認可融合性遺傳,也就是孩子將繼承父母雙方的某些特點,而不是單方面的遺傳。
以人類的繁衍為例,如果父母雙方中有黑人存在,在人種雜居環境下出生的孩子可能擁有介於二者之間的膚色;如果孩子出生在純黑人的環境中,即便父母雙方中有一方為白人,孩子仍然擁有黑色的皮膚,這完全不符合融合性遺傳,反而更偏向於自然選擇。
總而言之,進化論在人們的探索過程中顯露出很多漏洞,科學家們試圖通過先進的科技來尋找更多線索和證據,進一步驗證該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