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人類來說,顛覆人類認知的歷史事件,一件是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說」,另一件則是麥哲倫環球航行證明地球是圓的。可是還有一件鮮少被人知道的是,1831年,一艘名為「小獵犬」號的英國軍艦開始了它的第二次航行,在這艘軍艦上跟隨著英國海軍一同出發的,還有一名叫做達爾文的年輕人,他是一名博物學家。
可能大家會好奇,為何不說達爾文是一名科學家?因為在19世紀,人們對自然科學有著極高的興趣,特別是地理學科的發展,讓「博物學」變成了最熱門的領域,達爾文便是眾多那個時代特有的「博物學家」之一,他和眾多博物學家之一,跟隨著船隻去往世界各地,每到達一個新的地方,達爾文就會收集各類新奇的動物,一方面來製作標本,另一方面,也通過挖掘化石,來豐富自己的素材寶庫。
在結束了跟隨「小獵犬」號全球航行的二十多年後,達爾文提出了一個至今仍然被很多人質疑,並且從發表開始,就一直迎接著各方評論的理論——進化論,一開始,達爾文在進化論中表示,人是由猿類進化而來的,因為和當時人們奉為真理的《聖經》相牴觸,所以,後來達爾文不得不刪除了關於人類起源的這個章節。可是,他的理論卻仍然被後世研究者,人們遵循著達爾文的理論,研究著人類和猿類之間的關係。
最早,達爾文進化論中,被人們質疑的致命漏洞是,達爾文表示,地球上的生物進化,經過了至少上億年的時間,可是在當時,人們計算地球的年齡,認為地球最多也才有幾十萬年的歷史,顯然,這完全不符合達爾文所謂的生物進化理論,一直到進入了21世紀,伴隨著地質學的發展,地球的真實年齡也被計算出來,科學家表示,地球的年齡大約在46億年左右,這才讓達爾文的進化論開始站住了腳。
不過,對於人類起源的問題上,達爾文的進化論仍然存在著致命的漏洞,這是因為關鍵環節的化石仍然是缺失的,科學家們無法拼接出完整的人類進化脈絡,人類是如何從猿類變成人類的,中間的過渡環節,缺乏對應的生物化石,同時,伴隨著現代科學的研究,很多事實也都與進化論中的觀點相悖,因此,才會有觀點認為,進化論其實一直誤導了人類研究的方向,或許它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錯誤。
在地球上,寒武紀生命起源是一個無法解釋的未解之謎,達爾文在進化論中也表示,沒有辦法找出多門類生物的祖先。不過,對於支持進化論的科學家來說,它實際上是可以存在並且成立的,只不過因為生物在地球上進化的時間太久了,人類只能通過化石等去梳理進化脈絡,同時,技術層面也存在局限性,因此,才會讓進化論看起來好像存在著許多的致命漏洞,可其實未來這些都是可以找到科學論證的。
簡單來說,任何的科學理論只要你去深究,它都會存在一定的漏洞,雖然進化論對於人類起源的問題,的確存在著很多的缺陷,但是也沒有證據表明,它就是錯的。大家覺得達爾文的進化論真的誤導了我們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