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顯示:中國近10年出現逾5000個新詞折射社會變遷

2020-12-13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網北京10月15日電(記者吳晶)根據中國教育部15日發布的《2014年度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中國自2006年開展年度新詞語調查,近10年中共提取年度新詞5264個,這些詞語記錄下了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

  據中國傳媒大學教授侯敏介紹,與漢語現有詞語以雙音節居多不同,這5264個新詞語以三音節居多,佔46.26%,雙音節和四音節的分別佔21.56%和22.89%。而之所以三音節佔優勢,與這些年來多利用詞語模造詞有關,以後綴「族」新造的詞語有333個,「~門」162個,「~哥」69個,「~客」65個,「微~」212個,「被~」66個,「雲~」57個。所有新詞語中利用詞語模造成的有1300多個,佔整個新詞語的25%左右。

  侯敏表示,年度新詞語往往在第二年時就有三分之一不再出現,成為「隱退詞」。另外,表達事件的詞語多、表達新概念的詞語也多,是這一時期新詞語的特點,這也是相當一部分新詞語很快隱退的原因之一。

  根據《2014年度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一大批反映社會百態的詞語活躍在社會語言生活中,成為年度社會變化的記錄儀。「法」「反腐」「失」「馬航」分別領銜年度國內字、國內詞、國際字、國際詞,「漢語盤點」作為新的文化品牌活動繼續展示其獨有的魅力。

  專家指出,這10年是中國社會轉型期,又是網絡文化尤其是自媒體開始盛行的時期。從網絡論壇,到博客、微博,最後發展到微信,媒體的變化也帶來了語言的變化。在調查博客語言使用狀況時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現象。例如,「社會」「問題」「國家」在男性網絡使用詞前位,而女性高頻詞則是「女人」「男人」「愛情」「孩子」。此外,在網絡時代,數量多、使用小眾化成為新詞語的一大特點。同時,傳播快、消亡快、生命周期短也是這一時期新詞語的特點。

  報告同時指出,中國語言生活熱點頻發,網絡語言上廣播電視節目、進教科書、入詞典等問題引起社會熱議,網絡語言粗鄙化需要治理,規範網絡語言的必要性逐步得到社會認同。

相關焦點

  • 新詞折射社會文化變遷
    29日,教育部、國家語委在京發布2017年中國語言文字事業發展狀況、《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18)》(綠皮書)、《中國語言政策研究報告》(藍皮書)等,詳解2017年語言文字事業、社會語言生活的新進展、新面貌。1.
  • 現代漢語詞典收錄新詞反映社會變遷
    新版《現代漢語詞視頻:新現代漢語詞典收錄房奴雷人等新詞來源:CCTV新聞頻道典》歷時5年修訂,增加單字600個,新增詞語3000個。增加單字600個 新增詞語3000個中國辭書學會會長、《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修訂主持人江藍生介紹,距離上一版修訂已過去7年,新版詞典中的新詞新義新用法充分反映了中國新時期特別是近幾年來湧現的新事物、新概念、社會生活的新變化和人們的新觀念。
  • 王士元:演化語言學研究折射人類社會變遷
    演化語言學研究折射人類社會變遷——訪語言學家王士元  王士元,當代語言學家,1966—1994年擔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語言系教授,曾創立俄亥俄州立大學語言學系和東亞研究學系,並擔任兩系的首位系主任
  • 與時代發展如影隨形 "流行語"折射中國社會變遷
    中新社北京一月十二日電 題:「流行語」折射出的中國社會變遷  中新社記者 周兆軍  二00六年中國報紙、廣播、電視十大流行語今天上午在北京發布。主持這項評選活動的北京語言大學應用語言學研究所所長張普說,「語言的變化折射出社會的變化,流行語的變遷也總是與時代的發展如影隨形。」
  • 新華社:從淘便宜到買品質 十年雙11折射中國消費變遷
    新華社上海11月11日電 題:從「淘便宜」到買品質 十年「雙十一」折射中國消費變遷路新華社記者高少華、龔雯2009年11月11日,淘寶商城以「光棍節」促銷名義首創十年來,「雙十一」早已超出一場普通的全民購物狂歡,它所代表和折射的是中國經濟轉型、社會消費升級的巨大改變和生動縮影。買多少:交易額持續攀升凸顯中國巨大消費潛力一次創意營銷,開啟了一場商業傳奇,在吸引無數眼球的同時,持續飆漲的交易額也印證著中國網絡消費的無限潛力。
  • 教育部發語言生活狀況報告 10年提取5264個新詞
    「微~」等模造詞引熱潮  今天上午,2014年度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在京發布,這是教育部、國家語委連續第十次向社會發布年度語言生活狀況。去年,「法」、「反腐」、「失」、「馬航」等熱詞成為年度社會變化的記錄儀。  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發展,「~門」、「~哥」等後綴新詞引發熱潮,網絡詞彙大量湧現又迅速隱退。
  • 中國5000年來氣候變遷與王朝興衰的規律
    例如,公元 1000 年到 1200年的南北宋,中國氣溫趨冷,蘇軾誦杏花詩中的「關中幸無梅,賴汝充鼎和」便可為證。 而宋之前的唐代,不僅都城長安冬天沒冰沒雪,唐開元 19 年,揚州甚至出現雙季稻的記載,竺可楨據此推測,處於中國第 3 個溫暖期的隋唐,當時的平均溫度比魏晉南北朝高攝氏 3 度左右。
  • "新詞酷語"湧入《現代漢語詞典》:漢語"新陳代謝"如何取捨?
    新華社上海7月17日專電(孫麗萍、劉亭利)「雷人」「給力」「宅男宅女」「PM2.5」「北漂」「微博」「八卦」「PM2.5」「糾結」「山寨」……日前,商務印書館歷時7年修訂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收錄大量新詞酷語,引發社會各界強烈關注和熱議。
  • 豐乳肥臀折射遠古社會變遷
    破解最早裸女雕像的內涵
  • 2019年這些刷屏的新詞熱詞記錄社會鏡像和時代變遷
    高頻詞聚焦熱門話題,從社會文化的鏡像中窺見鮮活網民生活比較新近發布的幾份漢語流行語榜單,能發現不少共性,許多詞語反映出民眾共同關心的議題,成為社會文化的一種鏡像。透過流行語榜單,可以窺見鮮活的中國網民生活百態。一個以年輕人為代表的群體——「飯圈女孩」,用追星的話語與熱情創造出的「守護阿中哥哥」等熱詞受到年輕人追捧。
  • 從「淘便宜」到買品質 十年「雙十一」折射中國消費變遷路
    新華社上海11月11日電題:從「淘便宜」到買品質 十年「雙十一」折射中國消費變遷路新華社記者高少華、龔雯2009年11月11日,淘寶商城以「光棍節」促銷名義首創「雙十一」購物節,當時很多人都沒有想到,這一天會成為影響未來消費的「大日子」。
  • 李春玲:社會變遷背景下中國青年問題研究
    李春玲:社會變遷背景下中國青年問題研究 2017年05月10日 10:10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李春玲 字號 內容摘要:社會學的青年研究雖然涉及青年發展的各個方面,但這一時期的研究重點卻十分突出,
  • 從年度熱詞看社會變遷
    來源:經濟日報每年6月份,教育部和國家語委都會向社會發布年度語言報告。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語」不同。今年,教育部和國家語委發布了《中國語言文字事業發展報告》《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中國語言政策研究報告》《世界語言生活狀況報告》《上海語言生活狀況報告》《中國語言服務發展報告》等幾份報告。
  • 從年度熱詞看社會變遷
    每年6月份,教育部和國家語委都會向社會發布年度語言報告。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語」不同。今年,教育部和國家語委發布了《中國語言文字事業發展報告》《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中國語言政策研究報告》《世界語言生活狀況報告》《上海語言生活狀況報告》《中國語言服務發展報告》等幾份報告。
  • 看政府工作報告那些「熱詞」「新詞」「暖心詞」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國務院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打贏脫貧攻堅戰」、「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兩新一重」、「留得青山,贏得未來」、「生命至上」,這些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熱詞」、「新詞」、「暖心詞」,既彰顯了濃厚的「民生情懷」,又折射出為民惠民新思路,迅速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
  • 《中國供應商調查報告》顯示更多中國大陸廠商計劃在2007年提升...
    受訪供應商對出口高增長持更加樂觀態度 香港3月27日電 /新華美通/ -- 環球資源 (Nasdaq: GSOL) 第四份半年一度《中國供應商調查報告》(China Supplier Survey)結果顯示,76%受訪中國大陸製造商計劃在2007年提高產品出口價格,而在2006年上半年底出版的第三份調查則顯示只有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背景下的中國社會結構變遷
    從社會結構變遷的角度來看,大致可分為四個主要階段:  (一)第一階段:1949年-1956年  這個階段是我國的新民主主義社會階段,社會結構上的特徵是形成了「四大階級」格局。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隨著人民民主政權的建立,通過改造舊社會,建立新政權,我國社會階級階層結構得到了重構。
  • ...電子書、按摩儀、平衡車」——大學開學「三大件」折射70年變遷
    新華社北京9月1日電題:從「被褥、臉盆、暖壺」到「電子書、按摩儀、平衡車」——大學開學「三大件」折射70年變遷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舒靜、宋佳、李嘉瑞高校開學季即將到來,51歲的李佳興衝衝準備給剛考上大學的兒子購置生活用品,但都被婉拒了:基本用品學校都配齊了,「快遞也很方便」,沒必要大包小包帶很多東西
  • 瞭望 | 高考作文題折射社會變遷
    事實上,作文,是最能考查考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一道考題,是「為國掄才」分量最重的一把尺子,更是社會進步、時代變遷的一面鏡子。    細數恢復高考40年的作文題,算上全國卷和各省卷,一共出現了數百道。透過這一面面鏡子,可以看出中國不斷前行、追逐夢想的腳步。
  • 2019年度熱詞出爐 從年度熱詞看社會變遷
    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長田立新表示,這些年度字詞、新詞語、流行語、網絡用語,映刻時代印記,折射家國情懷。社會發展催生語言熱點「漢語盤點」活動至今已舉辦14年。在國家語委指導下,「漢語盤點2019」繼續「用一個字、一個詞描述當年的中國與世界」,鼓勵全民用語言記錄生活,描述中國視野下的社會變遷和世界萬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