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1小時,堅持陪孩子做好這3件事!孩子將一天比一天優秀

2020-08-18 積極家庭教育

01

陪孩子閱讀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美國兒科學會呼籲:

從嬰兒時期給應該給孩子養成閱讀床頭故事的習慣,這對孩子日後學習成績起著重要作用。

每晚的睡前故事有利於孩子的智力開發,培養孩子的語言交流能力。

小新1歲多時,晚上睡覺前,我就開始給她講故事,剛開始的時候,是按照書上的故事講,比如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等等。

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像一張白紙,他們通過聽故事,來了解整個世界。

講故事的過程中,她的小腦瓜不停旋轉,會問各種各樣的問題,我都盡其所能給她回答。

如果真的回答不上來,也可以如實相告,並告訴她書中有答案,長大後可以多讀書。

後來,書上的故事已經不夠用了,就自己來編。

比如她不愛洗手,我就編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一隻小熊,它不愛洗手,它的手整天黑乎乎的。有一次,它出去玩,小貓、小狗、小雞,看見它的手很髒,大家都不和它玩……故事的最後,當然是以正能量結尾。

孩子稍大點,有閱讀能力之後,睡前的故事時光,可以變成閱讀時光。

可以和孩子共同閱讀一本書,也可以讓孩子自己看一本書,然後當小老師給你講。這樣,不僅鍛鍊了孩子的閱讀能力,還提高了孩子的表達能力。

孩子的認字水平有一定提高之後,不僅可以看故事書,還可以讓孩子讀一些百科全書,學一些科學、歷史、地理類的知識。

小新現在 就對一本袖珍版的世界地理之最非常感興趣,經常都能說出一些 我不知道的國家、河流、高山、城市等名字。

02

一天中的回顧總結

這點尤其重要。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一天中的回顧總結,對於人生的影響都是至關重要的。

學會在回顧總,發現自己的優點與不足,父母還可以在孩子的總結中更加了解孩子!

每天問孩子這三個問題,相信孩子內心將會更加充盈!

1.你今天快樂嗎?

這是被心理學家公認為最能拉近親子關係、解決孩子困惑的最好的問題。

每天睡前問一次孩子這樣的問題,花半小時跟孩子交流,孩子未來將會大不一樣。

一般從從孩子能用語言表達時開始,都可以問這個問題了。

我每每問小新這個問題,她總能說出一大堆讓人覺得好笑又溫暖的事情:

「寶貝,你今天開心嗎?」

「是的,我很開心,媽媽今天陪我玩了兩個小時,我全程大笑;

奶奶今天給我煮了一頓非常可口的飯菜,我一下子吃精光;

爸爸告訴我如何跟小兔子玩耍,我玩得很高興;

鄰居小朋友借給我一輛小推車,我推著在水泥地上奔跑……」

當然,也有不開心的時候:

「媽媽,我今天不開心,因為我有點倒黴。

我花了半小時創作的畫被朋友噴了水融化掉了;

我跟小朋友玩耍時不小心腳下一滑摔倒了,我哭了很久;

上課時我因為眼困,被老師批評沒有好好聽課;

我最喜愛的芭比娃娃今天不見了蹤影;

爸爸失信了,沒有陪我到書店買書……」

引導孩子回憶一天中快樂或不快樂的細節,認可孩子內心的快樂,聆聽孩子的 能煩惱,能讓孩子內心漸漸富足起來。

這個好習慣可以跟隨孩子的幼年、少年、青年甚至更遠,孩子不僅能每天感受到來自父母對自己的關愛,還會漸漸懂得如何與生活相處。

2.今天學習上有什麼收穫嗎?

對於孩子而言,學到的每一項新技能都想要趕緊讓家長看到,但是回到家後又不會立馬就給家長展示,就期待家長問自己,然後興高採烈的開始「表演」。

家長問孩子今天學到了什麼,不僅會讓孩子的表現欲得到滿足,而且也是使親子關係更加親密的方式。

作為家長可以時常問問寶寶見天都學到了什麼,既能給孩子鞏固知識,也能夠讓寶寶更自豪,有利於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如果寶寶回答出來了,寶媽要多誇誇孩子;

沒想起來也不要著急, 隨著問的次數穩定了,孩子也會漸漸習慣去回憶鞏固學習點。

3.有什麼需要爸爸媽媽幫助的嗎?

這個問題很有必要,因為有些孩子不像成人那樣善於表達,只有當父母問及,才會把自己的困難訴說出來。

孩子在幼兒園跟朋友鬧矛盾了不知道怎麼化解、

今天打破了課室裡的花瓶怎麼辦

.....

這些對於家長來說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在孩子心裡卻是一種莫大的困擾。

當孩子遇到這些困難了,需要幫助了,爸爸媽媽不妨適當告訴孩子該怎麼解決,怎麼解決才是正確的,這樣孩子也會在心裡漸漸形成一個正確的是非價值觀。

爸爸媽媽永遠是孩子堅強的後盾,只要孩子有需要可以找爸爸媽媽,爸爸媽媽會無條件的幫助孩子。

這也是在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很關心你,另外就是在告訴孩子生活中有些事情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要自己勇敢的面對。

03

表揚以及稱讚孩子

記得在《爸爸去哪兒》節目中,在晚上睡前,爸爸們都會對孩子一天的表現表示肯定。

王嶽倫睡前讚揚女兒學會謙讓:

《不可思議的媽媽》裡面,也向我們展示過幾個媽媽陪孩子睡前談心的溫馨。

鄭希怡誇女兒浸浸長大了,說女兒做了很多平常沒有做過的事情,比如做餅乾、洗衣服。

何潔告訴兒子七寶,你這麼小就去攀巖了,你很棒,你突破了自己,你會越來越棒的。

這樣的鼓勵,更能讓孩子有進步和努力的動力!

例如孩子性格急躁,不喜歡寫作業、喜歡玩遊戲、玩具衣服鞋子都亂丟...在孩子睡前,可以具體表揚孩子的進步:

1)你今天很棒哦,做作業的時候沒有生氣,而且都做對了,上課的時候肯定很認真,是不是呀?

2)今天你放學後沒有玩遊戲,而是主動幫媽媽摘菜,這樣子,媽媽做飯的速度就快了很多,太謝謝寶貝了。

3)晚飯之後你玩玩具,沒有到處亂丟,進步好大呢。下次玩了之後把他們都放進玩具箱就更好呢!

......

對於孩子來說,他們對自己的認知、評價,幾乎都是來自家長和老師的。

家長給予孩子的積極評價越多,孩子的自信心就會越強。

睡前對孩子的某件事進行具體的表揚,是一種正面的強化行為,會讓孩子朝著好的方向繼續發展。

孩子發現自己的點滴進步父母都看在眼裡,就會覺得自己是被重視,被關愛的,孩子的幸福感也會隨之增強。

對於孩子的陪伴,不一定是很多很多時間,也可以是在有效的時間內,做高質量的陪伴!

每天都有那麼一小時的時光,我們把自己交給孩子,也讓孩子把心交給我們,是一種親子關係的升華。

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即使不能24小時的陪伴,也能抓住談心時間,走向孩子內心。

為孩子排憂解難,他們將會一天比一天優秀,帶來意外的驚喜!

相關焦點

  • 不管爸爸還是媽媽,睡前陪娃一起做3件事,孩子將一天比一天優秀
    睡前一小時可以說是孩子學習的黃金時間,然而家長們總是會忽略這一時間段,草草地讓孩子睡去,殊不知自己錯過了培養孩子情商、提高孩子記憶力的大好時機。而晚上這一會將會是孩子最開心的時候。1、睡前陪孩子聊天溝通是親子之間增進感情最直接、最有效的工具,無論是爸爸還是媽媽晚上都可以陪孩子一起聊聊天,了解孩子這一天都幹什麼了,有沒有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或者遇到什麼困難等等。
  • 睡前一小時,父母能陪孩子做三件事,他會一天比一天優秀!
    很多職場父母,希望孩子在不經意間就能長大,變得懂事、聰明、優秀,但是,卻忽視了對孩子的陪伴。然而,陪伴是孩子成長中最需要的養料!高質量的陪伴並不是隨時隨地隨叫隨到。它講求時間,也講求方法。孩子長大進入社會之後,學習成績只是一個方面,最重要的是他的情商、行為處事與人際交往的能力。
  • 家長睡前常做這3件事,孩子不僅記憶力好,還一天比一天聰明
    我們常常說高質量陪伴可以讓孩子快樂成長,其實,高質量陪伴並不是要求你每天都陪伴著孩子,而是利用好時間去做有意義的事情,尤其是睡前時間,這是跟孩子交流和互動最佳時期。如果父母能夠利用好睡前的時間,堅持陪孩子做以下3件事情,不僅可以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還能夠提高情商。
  • 睡前堅持陪孩子做這四件事,幾年後孩子變化驚人
    這個時候如果父母的態度是尖銳的,那真的會刺傷孩子,也破壞親子間的親密感。3睡前的這段時光,除了是記憶的高峰期,更是一個人內心最寧靜,最渴望溫暖,渴望溝通的時候。如果父母能放鬆心情,順從孩子的成長規律,巧妙地利用這睡前一小時,做以下幾件事,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 睡前1小時,父母做對這3件事,男孩更優秀
    教育孩子需要父母全心全意,尤其需要把握好日常相處的細節。即使只是睡前的1小時,只要用心,也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效果。一開始,大家都很納悶,但在聽了周姐的解釋之後,倒也都理解了:「不好意思,孩子準備睡覺了,我得陪他。」儘管在單位擔任要職、工作繁忙,可每天睡前那一個多小時,周姐卻雷打不動全部給了娃。說起周姐的兒子,我們單位的人都知道,那可是一個妥妥的「別人家的孩子」。
  • 斯坦福媽媽育兒經:睡前常跟孩子做這2件事,他會一天比一天優秀
    其實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孩子們的教育問題就已經成為了很多父母的煩心事,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家的孩子能夠聰明、優秀,但對於大多數的新手爸媽們來說,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真的就是有心而無力,不知道到底要如何做。
  • 堅持睡前陪孩子做這3件事,3年後孩子變化驚人
    從現在開始,睡前陪孩子做這三件事,堅持3年孩子的變化會讓你驚訝,那個調皮搗蛋,沉迷手機的孩子會變成一個優秀自律,懂得感恩的好孩子。一起閱讀喜歡讀書的孩子,這一生的運氣都不會太差。晨晨喜歡讀小說,不管是怎樣的書目,讓孩子對讀書有喜悅和熱情,這是我堅持的初心。父母是孩子的榜樣,父母每天晚上捧著手機,孩子又怎麼讀的進去書?
  • 孩子睡前1個小時,父母陪他做4件事,再調皮的孩子也會變得自律
    導讀:孩子睡前1個小時,父母陪他做4件事,再調皮的孩子也會變得自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睡前1個小時,父母陪他做4件事,再調皮的孩子也會變得自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睡前1小時是記憶高峰期,父母帶孩子做3件事,能開發大腦長智商
    ,是孩子一天記憶力的高峰期科學家曾針對人體睡眠情況做過研究,睡前一小時,是一天中記憶力最高峰的時期,在這個時候能接收到新鮮的刺激,可以牢牢記住。臨睡前,家長帶孩子做好三件事,有利於提升智商1、陪孩子聊天雖然不少家長習慣在睡前給孩子講故事、讀繪本,哄孩子睡覺,但卻忽略了陪孩子聊天這一項,其實聊天也可以和其他事項同時進行的。
  • 家長在孩子睡前陪他一起做這些事情,孩子會一天比一天更優秀!
    你是如何陪孩子度過睡前的時光的? 大多數寶寶都是由媽媽哄睡,看到白天張牙舞爪的神獸寶寶乖巧地入睡,寶媽們仿佛覺得這個時候整個世界都安靜了下來,這才是當媽的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光。
  • 孩子睡覺前1小時,家長堅持帶他做這3件事,孩子會更聰明
    「從嬰兒期到兒童期,孩子人格形成的過程中,親子關係扮演著一個極其重要的角色。」——日本心理學家·詫摩武俊很多父母都會為不陪孩子找藉口:「我白天工作那麼忙,哪有時間陪孩子?」所以很多孩子的睡前1小時不是看電視就是在玩手機。
  • 孩子睡覺前1小時,家長堅持帶他做這3件事,孩子會更聰明
    「從嬰兒期到兒童期,孩子人格形成的過程中,親子關係扮演著一個極其重要的角色。」——日本心理學家·詫摩武俊很多父母都會為不陪孩子找藉口:「我白天工作那麼忙,哪有時間陪孩子?」所以很多孩子的睡前1小時不是看電視就是在玩手機。
  • 家長必讀:每天晚上睡前堅持做這三件事,孩子會一天比一天優秀
    心理學家指出:家長唯一的教育目標就是培養好孩子的性格,在孩子兩歲時,父母就要有意識、有目的的去實現這個目標。然而許多父母都本末倒置,覺得孩子的學習成績才是一切,認為就算其他方面都不做,也要讓孩子提高學習成績。
  • 睡前,家長堅持陪孩子做這「3件事」,不到2年孩子的變化明顯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相信很多孩子都喜歡聽父母講睡前故事,所以父母也買了很多繪本,每天睡前一小時,就講給孩子聽,睡前的這段時間,可以說是非常有利於增進親子交流和拉近親子關係。但是有時候父母講完故事了,孩子還不想睡還想接著聽;也有的孩子聽著聽著就睡著了,第二天就忘了講了什麼。寶媽群裡,有位寶媽分享了她的經驗,每天睡前一小時,堅持陪孩子閱讀、回顧一天的事情以及玩益智遊戲。從孩子6歲開始做起,不到2年,孩子的變化明顯。
  • 一天中有個教育孩子的黃金時間,父母做好三件事,小孩往往更優秀
    ,往往被父母們忽略了,那就是睡前1個小時,這是教育孩子的黃金時間。父母們把握好機會,堅持做3件事,其效率和質量遠遠超過你的預想,小孩將來往往也會更優秀。其次,睡前的談心還會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滿滿關愛,從而內心充滿安全感,這對建立好的親子關係十分有利,也不至於讓娃覺得沒有父母的疼愛,因此而變得唯唯諾諾,或性情暴躁。另外,睡前和孩子聊一聊天,對於其與語言能力的表達也很有幫助,在溝通、交流中,學會表明自己的想法和觀點,並能掌握交流的小方法,從而對於處理人際關係也能打下基礎。
  • 睡前1小時,父母做對這3件事,男孩更優秀
    導讀:睡前1小時,父母做對這3件事,男孩更優秀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睡前1小時,父母做對這3件事,男孩更優秀!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睡覺前1小時,父母堅持帶他做這3件事,孩子更聰明
    在孩子睡前一小時,你家孩子都在做什麼?玩手機還是看電視?聰明的家長絕對不會怎麼做,因為他們知道睡前一小時對孩子極為寶貴,在這個時間你對孩子做什麼,將會影響到孩子的情商和智商。她曾在一次採訪中提到過,自己每天睡前一小時會雷打不動的閱讀。曾有專家進行研究發現:「睡前一小時是教育孩子的黃金期,這段時間孩子大腦接受能力非常強,所以,這時候你對孩子做什麼,直接關乎到孩子智商。」
  • ​睡前,家長堅持陪孩子做這「3件事」,不到2年孩子的變化明顯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相信很多孩子都喜歡聽父母講睡前故事,所以父母也買了很多繪本,每天睡前一小時,就講給孩子聽,睡前的這段時間,可以說是非常有利於增進親子交流和拉近親子關係。寶媽群裡,有位寶媽分享了她的經驗,每天睡前一小時,堅持陪孩子閱讀
  • 孩子睡覺前1小時,父母每天堅持帶他做這3件事,孩子會更聰明
    聰明的家長絕對不會這麼做,因為他們知道睡前一小時對孩子極為重要,在這個時間你對孩子做什麼,將會影響到孩子的情商和智商。著名的央視主持人董卿,她曾在一次採訪中提到過,自己每天睡前一小時會雷打不動的閱讀。曾經有專家研究得出結論:「睡前一小時是教育孩子的黃金期,這段時間孩子大腦接受能力非常強,所以,這時候你對孩子做什麼,直接關乎到孩子的智商。」
  • 睡前陪孩子做好三件事,未來孩子會變得優秀,家長也會進步
    前言:睡前的時光,家長都不願意錯過,因為這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時間。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習慣,陪伴孩子睡覺前,會給他講故事。就是想趁著睡前的這點時間,通過陪伴增進親子感情,同時還能讓孩子掌握更多的小知識。說實話,即使是七八歲的孩子,他們在睡前也渴望能夠有父母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