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民法典,如何建設法治政府?

2020-12-20 北京日報客戶端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頒布,標誌著我國正式邁入民法典時代。這對法治政府建設提出了新要求,注入了新動力。

有限政府建設

有限政府是指在規模、職能、權力和行為方式等方面都受到法律明確規定和社會有效制約的政府。「權自法出、職權法定,法不授權不可為」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也是有限政府的核心要義。

民法典通過確認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及其他合法權益,確定公民私人自治的領域,劃定政府行為的禁區,為政府設定不作為義務。這既約束了政府創製規則的活動,也約束了政府具體的執法行為。一是政府在創製規則時,要嚴格遵循法律保留原則和法律優位原則,不能與民法典的規定相衝突,不得隨意創設限制或剝奪公民權利與自由或者為公民設定某種義務的規範,否則無效。

二是政府在具體的執法活動中,要嚴格遵循「法不授權即禁止」的原則,遵守民法典的規定,不得侵犯公民的人身權、財產權及其他合法權益。在現實生活中,諸多情況下只要政府履行不作為的義務,公民的權利和自由就有保障、就能夠實現。如政府不亂收費、亂攤派、亂罰款,公民的財產權就有保障;政府不違法實施拘留和採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公民的人身自由權就有保障。政府權力介入或幹涉公民權利的行使,必須有明確的法律規定,法律無明文規定的,政府便不得為之。

以行政審批為例,實踐中,行政權力膨脹擴張的突出體現就是行政審批過多,不斷擠壓、吞噬私權利行使的空間。為了治理審批亂象,我國不斷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並強化法治保障。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在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同時,提出了「放管服」改革思路,取得了積極進展。

民法典的出臺將有助於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及政府「放管服」改革,民法典確立了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遵循自願原則,民事主體按照自己的意願依法行使民事權利,不受幹涉。這表明,對民事主體而言,「法不禁止即自由」,在民事主體意思自治的領域,政府應保持謙抑性,不得擅自為之。

有為政府建設

如果說有限政府解決的是政府能做什麼和不能做什麼的問題,那麼,有為政府所關注的就是政府如何做好什麼的問題。可以說,「法不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就是對有限有為政府涵義的高度概括。

政府不僅不能越權和濫用權力來侵害公民的權利和自由,而且還要積極履行法定職責以保護公民權利和增進公民的利益,不得失職、瀆職。具體要求包括以下方面:第一,政府要加強同民法典相關聯、相配套的法規制度建設,並不斷總結實踐經驗,對相關的行政立法予以修改完善,以實現行政法規、規章與民法典的有效銜接。

第二,政府在具體的執法活動中,要全面履職,積極保護公民權益。一是政府要堅持行政為民,大力開展「減證便民」行動,全面清理煩擾企業和公民的「奇葩」證明、循環證明等各類證明。二是政府應積極履行保護和給付的義務,確認和保護公民的人身權益和財產權益。如政府應依法進行婚姻登記、收養登記和權屬登記等等。三是政府對基於特殊原因或處於特定條件下的個人或組織有提供救助的義務。如政府有關部門在自然人的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受到侵害或者處於其他危難情形時,應當及時施救。四是政府應對民事主體之間發生的、與行政管理活動密切相關的特定民事糾紛依法進行裁決,如對權屬糾紛的裁決、對侵權糾紛的裁決和對損害賠償糾紛的裁決等。五是政府應對具備條件的個人與組織依法予以許可。如經營許可、國有土地使用權許可等。六是政府應對侵害公民人身權或財產權的違法行為依法予以制止。七是政府要依法履行監管職責,維護公民權益或公共利益。

守法政府建設

民法典在確認和保護民事權利的同時,也具有促進政府權力依法行使的作用。即民法典不僅具有保障私權的作用,也具有規範公權的作用。要破除那種認為「民法典屬於私法,不能約束政府行使公權力行為」的錯誤認識。

政府率先守法、公正文明執法、尊重和保護公民權益,是實施好民法典的客觀必然要求。政府要把民法典作為行政決策、行政管理、行政監督的重要標尺,完善行政執法的自由裁量基準,全面推行執法全過程記錄製度,嚴格落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及執法公示制度,嚴禁違背法律法規隨意做出減損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或增加其義務的決定,發揮行政執法在保護公民權益、化解社會矛盾中的積極作用,保障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陳述權、申辯權和救濟權,規範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徵收與徵用、行政收費、行政檢查、行政裁決等行為,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確保在執法過程中切實維護各類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使人民群眾在每一項執法活動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誠信政府建設

民法典是私法領域的基本法,行政法屬於「公法」,公私法的相互融合是現代法律制度和法學理論的發展方向。民法典的很多精神和原則,如契約精神和平等、公平、誠信原則等均被行政法吸收,兩大部門法越來越呈現出融合發展的趨向。「誠信政府」的提倡和確立,正是民法中的誠信原則向行政法領域擴展延伸的結果。加強誠信政府建設需要標本兼治、多措並舉、持之以恆、久久為功。重點可從以下方面著力:

一是抓好思想觀念的「總開關」,夯實誠信建設的思想基礎。政府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要牢固樹立誠信觀念。二是關好制度機制的「安全閥」,扎牢誠信體制制度的籠子。要發揮制度機制的激勵約束作用,建立健全政府承諾的制度體系,形成「政府承諾+社會監督+失信問責」一體化。三是裝好誠信缺失的「警報器」,為推進誠信政府建設提供技術支持。要運用好網際網路、大數據等新興技術,建立健全預警機制,對政府的信用狀況進行監測、評價及預警,確保政府機關的行政行為全面接受社會監督;要通過大數據分析,對有失信行為的政府部門及時予以警示,督促其進行整改,以此不斷提高政府的公信力,不斷增強公民對政府的信賴。

責任政府建設

法治政府必定是責任政府。政府的權力要法定,責任也要法定,權力和責任要相統一,要將政府行使權力的活動置於責任的狀態之上,當其違法與不當行使職權,或不履行法定職責時,應依法承擔法律責任,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須追究,侵權應賠償。

民法典對違法與侵權責任做了規定,如根據民法典第120條規定,民事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根據民法典第222條第2款規定,因登記錯誤,造成他人損害的,登記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根據民法典第259條的規定,履行國有財產管理、監督職責的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造成國有財產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等。

總之,民法典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帶「典」字的法律,標誌著中國民事法律制度和國家法治的進一步成熟,為政府依法行政提供了基本遵循,助推政府治理進入良法善治的軌道,是中國法治建設發展的重要裡程碑,開啟了權利保護的新時代。

(作者為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作者 石佑啟

編輯 袁昕

流程編輯 劉偉利

相關焦點

  • 蘄春:學習《民法典》 推進法治蘄春建設
    、中國法學會婚姻法學研究會優秀成果一等獎、瑞典政府獎學金。 輔導報告中,劉徵峰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編纂歷程、重要意義、重大修訂等三個方面,以詳實的內容和典型的案例深入講解了《民法典》是一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是一部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大法
  • 貫徹實施民法典 推進法治中國建設
    這為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指明了方向。即將於2021年1月實施的民法典,是調整我國民事法律關係的根本大法,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是實現人民群眾美好幸福生活的重要法律保障。我們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全會精神,學習好、貫徹好民法典,為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堅強法律保障。
  • 山亭區:深入宣傳民法典 建設法治新山亭
    山亭司法行政在線點擊關注,了解更多法治動態 為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於深入學習宣傳《民法典》的有關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營造全社會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濃厚氛圍,為服務富裕秀美和諧的幸福新山亭建設提供堅實法治保障,山亭區多措並舉
  • 充分認識民法典的重大意義 全面加強法治社會建設
    文章指出,民法典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不斷開創依法治國新局面,將我國社會主義法治與依法治國理論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筆者認為,法治社會是法治國家、法治政府建設的社會根基,只有築牢這一根基,才能協調推進「三個一體建設」。
  • 助力鄉村法治建設 送《民法典》進鄉村
    為了讓民眾更好地理解並運用好這本書,11月5日,浠水散花法律服務所同散花法庭一起走進散花鎮紅蓮巢、郭畈等村,零距離為村民進行《民法典》解讀。》的重大意義,《民法典》的總體框架、基本原則、主要內容等進行了介紹。
  • ...好實施好維護好民法典為高質量高標準建設自貿港提供堅強法治保障
    省委書記劉賜貴主持學習會並講話,強調各級領導幹部要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帶頭學習好、實施好、維護好民法典,加快構建海南自由貿易港法治體系,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一流營商環境,為高質量高標準建設自貿港提供堅強法治保障。省委副書記、省長沈曉明,省政協主席毛萬春,省委副書記李軍出席。
  • 專家解讀民法典的意義及實施 | 切實推動民法典實施 著力加強法治...
    專家解讀民法典的意義及實施 | 切實推動民法典實施 著力加強法治公安建設 2020-08-10 19: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確保民法典有效實施 全力推進法治政府建設
    在題為《切實貫徹實施民法典 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權益》的報告中,張榮輝結合具體事例闡述了民法典的六大意義、六大亮點及六大關係。他指出,民法典的頒布是我國40年法制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的顯著標誌,標誌著我國公民權利保障進入嶄新階段,為社會生活提供了基本遵循,為政府踐行執政為民宗旨提供了路徑和方法,為社會文明進步提供階梯,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了堅實法律基礎,開啟民事權利保護新時代,譜寫中國之治新篇章。
  • 《民法典》的頒布實施與宗教法治
    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典」命名的基本法律,《民法典》的出臺既完成了一項重大的政治與立法任務,同時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從宗教法治建設視角看,它不僅把憲法關於公民基本權利保護的規定具體化了,還承接了《民法通則》《民法總則》已確立的宗教團體和宗教活動場所法人制度規定,並與《宗教事務條例》一起,共同構成宗教權益民事保護的制度框架。
  • 法官為教師授課,讓《民法典》「典」亮法治校園
    9月4日下午,宜賓市翠屏區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長孫家嶺受邀走進宜賓市第三中學校,以「《民法典》對教育管理者及公民個人的影響」為主題,為該校400餘名教職員工送上了一堂生動的法治教育專題講座,並向學校贈送《民法典》。
  • 法治公益學堂:學習《民法典》
    12月12日,北海市圖書館攜手北海市法學會開展法治公益學堂講座,與市民讀者一起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主講老師解讀《民法典》本期主要探討婚姻跟繼承相關條款,家庭是組成社會的基本細胞,婚姻是家庭最主要的構建和衍生方式,婚姻家庭關係與社會和諧穩定息息相關。
  • 廣東印發《關於貫徹實施民法典進一步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意見...
    民法典是依法治國的重要制度載體,不僅關係到群眾的日常生活,還關係到國家機關的職權行使、執法邊界。日前,廣東印發《關於貫徹實施民法典進一步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以貫徹實施民法典為重要抓手,進一步加強法治政府建設,有效提升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 56個民法典法治文化陣地「典」亮寧波大地(二)
    為全面推進民法典貫徹落實,切實做好民法典的學習宣傳和實施工作,寧波各地因地制宜打造了一批有亮點、有規模、有內容、有質效的民法典法治文化陣地,各級民法典公園、廣場、長廊如點點繁星遍布寧波大地,「典」亮市民的美好生活。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56個民法典法治文化陣地。
  • 平利司法、平利檢察聯合開展民法典進學校|這堂法治課 有「典」不一樣
    9月14日,平利縣司法局、平利縣檢察院聯合開展「民法典進校園」活動——走進城關初級中學,給師生送去一場精彩的「開學法治第一課」,平利縣初級中學 48個班,2842名學生、176名教師參加《民法典》宣講會。
  • 深圳法治政府建設巡禮16:深圳廣築普法陣地,深植法治文化
    讀創/ 深圳商報記者 張瑋瑋 通訊員 黃存真 塗世琳 文/圖 2021年1月7日,深圳為新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獻上賀禮,全國首個民法主題公園——深圳民法公園正式開園。這是深圳深耕法治文化陣地建設結出的一枚喜人碩果。
  • 【《民法典》學習】第一講丨楊宗科:《民法典》在法治體系中的邏輯...
    【《民法典》學習】第一講丨楊宗科:《民法典》在法治體系中的邏輯地位 2020-06-09 04: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法治嘉祥】走進民法典 | 看看民法典是如何從「吃穿住行」「生老...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總共1260條,下面小編將帶你走進民法典,分編分章總結50個你關心的問題。看看民法典是如何從「吃穿住行」「生老病死」各個方面影響我們的生活的。29. 70年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到期後怎麼辦?答: 自動續期。《民法典》第三百五十九條規定,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限屆滿的,自動續期。續期費用的繳納或者減免,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辦理。30. 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轉讓嗎?答: 可以。
  • 民法典是經世濟民、治國安邦之重器
    本版今日刊登三篇文章,從民法典對治國理政的重要作用、民法典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係,以及民法典時代行政法如何發展完善的角度解析闡釋,以期為充分認識頒布實施民法典的重大意義,有效實施民法典、發展我國民事法律制度提供理論支撐。
  • 小手畫海報 童心繪法治 看看孩子們心中的《民法典》~
    小手畫海報 童心繪法治看看孩子們心中的《民法典》~民法典影響著一個人全部生命和社會歷程,無論是尚未出生的胎兒,不諳世事的孩童,蓬勃朝氣的少年,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自己享有的權利和應盡的義務。、深度和未來,為進一步培養和強化青少年法治精神和法治思維,7月,區委法治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區司法局、區教育局、區稅務局、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聯合在全區中小學校開展了民法典、稅法主題宣傳板報(手抄報)比賽活動。
  • 青平:《民法典》正式實施意義深遠
    民法典對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對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鞏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依法維護人民權益,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等,都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制定民法典,是順應歷史進程和時代要求的必然選擇。黨的十八大以來,為順應實踐發展要求和人民群眾期待,編纂民法典被提上重要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