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蟬一樣歌唱》 講述侗族村寨故事

2020-12-20 中國新聞出版網

  本報訊 由長江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作家協會、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集團)有限公司、通道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侗歌唱響中國夢——鄧湘子《像蟬一樣歌唱》新書首發式」,近日在湖南省通道縣坪坦中心小學舉行。


  長江少兒社出版的《像蟬一樣歌唱》講述了湘西南侗族村寨巖頭坳因高速公路開建帶來的由驚恐到歡欣的故事,在對湘西南侗族聚居地區獨具特色的自然風貌和民俗風情的生動描寫中,展現了國家經濟發展給少數民族地區生活面貌帶來的改變。


  首發式上,長江少兒社向坪坦中心小學贈送了「百年百部中國兒童文學經典書系」等一批優秀圖書,助力侗鄉孩子們的課外閱讀。長江少兒社總編輯周祥雄表示,今後,該社將努力讓更多的小讀者讀到這部優秀的作品,將侗族的傳統文化傳遞到更廣闊的天地。(閆松)







相關焦點

  • 《像蟬一樣歌唱》首發,從侗族孩子的視角展現時代變遷
    楚天都市報4月28日訊(記者徐穎 通訊員唐靚)4月26日,「侗歌唱響中國夢——鄧湘子《像蟬一樣歌唱》新書首發式」在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縣坪坦中心小學舉行,這部兒童文學作品由來自湖北的長江少兒出版社出版。《像蟬一樣歌唱》講述了湘西南侗族村寨巖頭坳因高速公路開建帶來的由驚恐到歡欣的有趣故事,在對湘西南侗族聚居地區獨具特色的自然風貌和民俗風情的生動描寫中,展現了國家經濟發展給少數民族地區生活面貌帶來的改變,以及鄉民樸實純良、高尚堅韌的人性。
  • 鄧湘子《像蟬一樣歌唱》新書首發式舉行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4月26日訊(龍若初 位倩倩)4月26日上午,由鄧湘子創作的兒童文學《像蟬一樣歌唱》新書首發式在坪坦鄉坪坦中心小學舉行。湖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著名作家馬笑泉,長江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兵,《花火》雜誌執行主編、新書《像蟬一樣歌唱》作者、著名作家鄧湘子,通道侗族自治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申遺辦主任楊慶生參加此次活動。 活動現場,坪坦中心小學的孩子們展示了精心排練的原生態舞蹈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們,並向他們敬獻紅領巾。
  • 《歌海》:法國攝影師閻雷珍藏30年的侗族故事
    我們先要等豐田四驅車修好,一切準備就緒才可以出發去侗族的土地上過春節。這段時間裡,西夢已經不耐煩,開始拍攝採訪這位編導。在西夢拍攝時,廣西電影製片廠的一位年輕女導演來了。初見之下,有如雷電轟鳴般令人難以置信,我便明白他倆之間有重要的故事正在發生。美麗的小玲一身西式著裝,非常優雅,在當年很少見,因為當時的年輕人還不像現在這麼自由。
  • 「我的扶貧故事」侗族村寨裡的文化宣傳隊丨從江縣貫洞鎮義務宣傳...
    我領頭組建了侗族文藝宣傳隊,還組建了「貫洞鎮侗族文化傳播團隊」把當地知名的侗族快手、抖音愛好者等年輕人集中在一起,利用新編侗歌、侗戲創編了宣傳黨的好方針政策、法律法規、脫貧攻堅故事、講文明樹新風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節目,帶領著當地的侗歌隊在各村寨表演,用發生在群眾身邊的好人好事、真人真事宣傳教育群眾感恩國家好政策,深受群眾喜愛。
  • 民族傳承|侗族大歌——清泉般閃光的音樂,掠過古夢邊緣的旋律
    侗族所處的村寨地域多數依山傍水,具有秀麗的自然環境,在侗族大歌中也經常出現百鳥疊鳴等多種帶有自然環境特色的音樂元素。侗族大歌中對大自然的生態環境聲音進行模仿,並形成了別具一格的民間復調形式。同時,在侗族大歌的歌曲命名中也利用了自然環境中的因素,如金蟬歌。
  • 貴州從江舉行侗族大歌百村歌唱大賽
    本文轉自【新華網】; 12月27日,參賽選手在貴州省從江縣侗族大歌百村歌唱大賽決賽上演唱侗族大歌。 當日,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舉行侗族大歌百村歌唱大賽決賽。此次大賽共有來自從江、黎平兩縣78支侗族大歌隊參加選拔賽,經過角逐有20支歌隊進入決賽。
  • 侗族青年歌手楊春念 與大自然和聲 9年走訪侗寨採集侗族單聲歌
    盛夏六月,貴州,《共唱祖國好》採訪組相約侗族青年歌手楊春念,她說「我唱歌是倒回來的」。 楊春念是貴州省車江侗寨人,侗家人人人會唱歌、時刻與歌相伴:吃飯要唱歌,談情說愛要唱歌;春日裡,上山勞動,唱《三月初三》;單身漢湊到了一起,唱《單身歌》……土生土長的楊春念青出於藍勝於藍,憑藉一把好嗓子進入當地中學的特色班,更在2003年考上四川師範大學音樂劇系。
  • 來廣西別只記得吃螺螄粉了,侗族文化之旅:這條小眾路線人少景美
    鼓樓,世界上最高最年輕的鼓樓作為侗族特的木構建築,鼓樓對於侗族文化有著很重要的歷史意義,坐落在廣西侗族村寨的這座三江鼓樓,它有27層的高度,這是世界上最高也是最年輕的鼓樓。關於鼓樓是從何時開始有的,這裡在侗族裡面沒有文字介紹,不過他們世代相傳的是有侗族村寨的時候就有鼓樓了,可見鼓樓的歷史悠久,與侗族文化緊密相連。鼓樓的木材都是用防腐木,用木鑿榫銜接,不用一釘一卯,可見侗族人的智慧。
  • 尋回遠去的侗族大歌 小夥伴努力賣橙救大歌
    與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樣,當下侗族大歌也面臨著傳承人老去、後繼乏人的困境。在以大歌聞名的貴州小村寨宰蕩,已經幾乎難覓年輕人的身影,青年楊成吉或許是碩果僅存的一個。由於妻子生產,他暫時留了下來,為一個完全由普通人組成的公益團體工作,記錄並扶助日益年老的歌師們教歌。作為項目的主要發起人,全職媽媽青曼盼望通過這樣的行動,完成一次精神的返鄉之旅。
  • 侗族_中國網
    清初實施「改土歸流」,清朝對侗族人民進行直接統治,土地日益集中,進入封建地主經濟發展階段。但是,侗族社會內部某些氏族組織殘餘,例如以地域為紐帶具有部落聯盟性質的「合款」,仍普遍存在。每個氏族或村寨,皆由「長老」或「鄉老」主持事務,用習慣法維護社會秩序。「合款」分大小。「小款」由若干毗鄰村寨組成;「大款」由若干「小款」聯合。「小款首」由寨內公推,「大款首」由「小款首」商定。
  • 花式過冬指南,貴州肇興侗寨,感受原生態的侗族新年
    感受別具風情的侗族新年,月也就是集體遊鄉做客,這是侗鄉一種社交習俗,就是侗族某一村寨的男女穿上節日在盛裝,到另一個侗寨做客,期間會對歌,這也是侗族男女找對象的一種方式。侗寨的女人,都將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
  • 有趣現象,貴州偏遠村寨,侗族「土土的國際化」,能跟外賓說英語
    比如在郎德上寨,西江千戶苗寨,肇興侗寨,甚至一些並不太出名的鄉村,你會發現非常奇妙的兩種畫面:一邊是青山綠水層層梯田,鱗次櫛比的古老吊腳樓,以及穿著苗族或者侗族服飾的女人男人們,在田間地頭,在吊腳樓間自然勞作穿梭,它讓你好像穿越到了幾十年上百年甚至更悠遠的時空裡;可是另一邊,卻有一個或者幾個,或美國的,或者歐洲的,或者澳洲的……,穿著現代的西方牛仔式的外國人,舉著相機沉浸在自己的影像世界裡
  • 侗族起源於何時?作為先秦「黔首」的後裔,有哪些獨特的習俗?
    羈縻州峒早期是以村寨的形式存在。而且當時的地理環境非常特殊,村寨與村寨之間有大小不同的「洞」,既能夠儲存食物又適合人們居住,《桂海虞衡志》記載:「羈縻州峒,自唐以來內附。分析其種落,大者為州,小者為縣,又小者為峒。」
  • 「蟬之歌」拿下99.08的全場最高分 嗓音是天賜答題靠苦功(圖)
    >     金黔在線訊在昨晚的比賽中,侗族大歌蟬之歌組合是最後出場的一組選手  比賽開始前,侗族大歌蟬之歌組合裡吳宇珍、楊春念兩位大學生分別接受了記者的採訪。此次比賽的綜合知識素質測試由她倆主答,其餘的隊員因此也信心十足。吳宇珍告訴記者,以前答題時,與民族結合不強,她雖然背了中央臺厚厚的一本書,還是心裡沒底。
  • 世界第一座侗族生態博物館—堂安寨,體驗原汁原味的民族風情
    「這裡具有深遠的史學價值的研究價值,具有侗族旅遊資源開發價值和人類保護價值,」讓人驚嘆的堂安到底有什麼神奇,今天我們來好好看看。堂安寨坐落在肇興以東7公裡的半山腰上,這是一個聚集了800多個侗族村民的寨子,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保存著原始而古老的侗族風情。
  • 「脫貧故事17+」侗族陸玉海:高鐵,讓「遠方」不再遠
    多彩貴州網·眾望新聞訊(記者 楊婧 楊昌鼎) 在先秦文獻中,侗族先民被稱為「黔首」。一般認為,侗族是由古代百越的一支發展而來,主要分布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銅仁地區,湖南省及廣西壯族自治區交匯處,以及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侗族少數民族風俗特色
    侗族高山茶在現代文化衝擊下,侗族傳統文化的生存空間越來越狹窄,「現代化」成為侗家年輕人有意無意追逐的目標。另一方面,以侗族大歌為代表的傳統文化風俗並沒有在侗家人的日常生活中消失。雖然歌會一年不如一年熱鬧,但仍會吸引侗族人熱情參與。
  • 黔東南黃崗侗寨「侗族非遺深度體驗遊」助推鄉村振興
    在侗族木質建築群落中,最有代表的就是鼓樓、花橋,在侗鄉,自古以來便有「有寨必有鼓,有河必有橋」的說法。  「侗族非遺深度體驗遊」以坐落於黎平大山深處的黃崗侗寨為核心,匯集當地侗族特有的侗族大歌、侗布、侗戲、侗族牛腿琴、琵琶琴等非遺元素,通過開展民族特色非遺主題旅遊線路實踐旅遊扶貧。
  • 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各民族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 貴州是多民族省份,除塔吉克族和烏孜別克族,53個少數民族均有分布。有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等17個世居少數民族,少數民族常住人口1255萬人,佔全省總人口的36.11%,全省少數民族人口總量在全國排第4位,是全國民族鄉最多的省份,民族團結創建工作至關重要。 2012年,國發[2012]2號文件明確提出將貴州建設成為「民族團結進步繁榮發展示範區」,這是黨中央、國務院賦予貴州的特殊使命。
  • 湖南有條長一百裡侗族文化旅遊長廊,地處交通要道,得名「通道」
    近幾年鄉村遊是旅遊業一大趨勢,在大城市待膩了的人們喜歡去郊外,去農村享受一下寧靜的生活,少數民族村寨尤其受歡迎,比如貴州的西江千戶苗寨、黎平肇興侗寨等保存完好的古老村寨異常火爆。今天老張就為大家推薦一處人少景美,保存完好的侗寨密集區,一條百裡長的侗族文化長廊,這裡不僅侗族村寨、侗族建築保存完好,規模大,而且,還是免費的。這條侗文化長廊位於湘桂黔三省交界處的湖南通道侗族自治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