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故事17+」侗族陸玉海:高鐵,讓「遠方」不再遠

2020-12-20 眾望新聞

多彩貴州網·眾望新聞訊(記者 楊婧 楊昌鼎) 在先秦文獻中,侗族先民被稱為「黔首」。一般認為,侗族是由古代百越的一支發展而來,主要分布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銅仁地區,湖南省及廣西壯族自治區交匯處,以及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侗族服飾多種多樣,有左衽、右衽、對襟;有布扣、銅扣、銀扣;有褲裝、裙裝;喜青、藍、黑、白各色;有頭飾、頸飾、胸飾、腰飾、首飾、腳飾等等。其中頭飾達50餘種,以銀飾為主。

侗族地區被人們稱為「詩的家鄉,歌的海洋」。年長者教歌,年輕者唱歌,年幼者學歌,歌師傳歌,代代相傳,成為社會風習。

侗族大歌,是侗族音樂中的精粹,是中國少數民族地區特有的一種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自然合聲的民間合唱形式,在音樂上形成了復調結構與表現手法。其完整的多聲部結構是中國目前所發現最完美的民間合唱,被譽為「天賴之音」,「清泉般閃光的音樂,掠過古夢邊緣的旋律」。2009年,侗族大歌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琵琶歌、攔路歌,也是侗族音樂的優秀代表。

走進黔東南州黎平縣肇興侗寨,群山環繞、流水潺潺。藍天白雲下,三棟6層高的侗族木質幹欄式建築點綴其間,三三兩兩的遊客進進出出。

「這是寨子裡為數不多、可以接待大型團隊的雲閣度假酒店。」

酒店大廳,一個帶著黑框眼鏡,年輕、乾淨而帶著文藝氣息的侗族小夥熱情地接待了記者。

他是酒店老闆陸玉海。

「我從一大早就開始忙了,這兩天訂房的特別多,有幾個旅遊團要過來,山裡涼快,空氣又好。」陸玉海說,自從高鐵開通後,接待的廣東遊客越來越多。下一步,酒店也會把重心放在廣東市場上。

2014年,從貴州民族大學旅遊管理專業畢業的陸玉海,在港中旅集團貴州分公司當導遊,旺季時收入過萬,令不少人羨慕。

不過,年輕的心,總是不甘於一成不變。在辭職休息了一段時間後,陸玉海考上了黔東南州黎平縣旅發委,在事業單位端起了「鐵飯碗」。

2014年12月28日,貴廣高鐵通車。毗鄰從江北站的肇興侗寨搭上了發展的「高鐵」,社會生活日新月異,旅遊業的發展也上了一個臺階。

看到鄉村旅遊的蓬勃之勢,學旅遊管理專業的陸玉海有點按捺不住了。

2015年夏天,喜歡挑戰的陸玉海,咬牙作出了一個讓周圍人很不解的決定:辭掉工作,在肇興開酒店。

創業初期,他沒有想到的是家人成了最大的「攔路虎」。「擁有一份體面的工作,拿著穩定的薪水,父母覺得該知足了,創業風險太大。」陸玉海很是無奈。

與父母「周旋」的同時,他悄悄地開始與創業夥伴在肇興侗寨景區裡選址。

資金短缺,報建程序長,租賃物權屬有爭議……當這些實際而又具體的問題一個個接踵而至時,他體會到困難和挫折遠比想像中多得多,這讓陸玉海差點失去了信心。

從項目報建到裝修完工,他整整花了兩年多時間。酒店由3棟樓組成,建築面積達3000多平方米,擁有71間客房,設有多種不同房型,設計簡約,在舒適雅靜的空間裡融入了侗族文化元素。

「我們酒店依山傍水,鬧中取靜,推開窗戶就可以看到村頭美麗的田園風光,遊客可以隨時隨地與大自然來一場親密的邂逅。」陸玉海介紹道。

為了讓更多的遊客感受到地方民族文化,他又和合作夥伴成立了貴州哆嘎月吔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專門為遊客提供當地民俗文化導遊等延伸服務和傳統長桌宴等個性化體驗項目。

自從高鐵開通後,肇興侗寨接待的廣東遊客越來越多

「我希望通過酒店開發,搭建起一個好的文化傳播平臺,讓客人來了以後,不僅吃住,還可以通過一些有參與感和體驗感的項目,了解我們侗族的民族風情,聆聽侗族大歌。」陸玉海說,他們將做好每一個細節、服務好每一個遊客的經營理念呈現在住宿和餐飲上,加之侗寨大力發展農旅融合、鄉村振興,雲閣度假酒店吸引了一大批回頭客。

「我一直在外打工,看到如今家鄉旅遊搞得有聲有色,也回來發展。銷售當地臘肉、辣椒、幹木耳等特色農產品,並從中獲得不錯的經濟收入。」村民陸龍秋興說。

「近年來,依託貴廣高鐵的輻射效應和日益完善的交通區位,肇興完成了村寨房屋立面改造、停車場、旅遊步行道以及汙水處理、道路硬化、村寨亮化等建設項目,寨子的旅遊環境得到極大改善。」肇興鎮黨委書記譚克明說,現在大家都知道,只有好的環境才能吸引遊客,留住遊客。

據譚克明介紹,自2014年底以來,肇興侗寨景區接待遊客達600餘萬人次,遊客接待量同比增加53%,實現旅遊總收入約1.5億元。「十三五」期間,肇興鎮共有1134戶4765人實現脫貧,2019年底實現了10個貧困村全部出列。

主創:楊 婧 楊昌鼎

一審:王 琰 魯 禕

二審:彭奇偉 邵夢洋

三審:譚 莉

相關焦點

  • 一張高鐵票,飽覽「最美山水線」 「中國速度」 讓詩和遠方不再遙遠
    一張高鐵票,飽覽「最美山水線」 「中國速度」 讓詩和遠方不再遙遠金羊網  作者:王丹陽 黃婷 黃準延  2020-10-07 開通6年
  • 「我的扶貧故事」侗族村寨裡的文化宣傳隊丨從江縣貫洞鎮義務宣傳...
    我領頭組建了侗族文藝宣傳隊,還組建了「貫洞鎮侗族文化傳播團隊」把當地知名的侗族快手、抖音愛好者等年輕人集中在一起,利用新編侗歌、侗戲創編了宣傳黨的好方針政策、法律法規、脫貧攻堅故事、講文明樹新風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節目,帶領著當地的侗歌隊在各村寨表演,用發生在群眾身邊的好人好事、真人真事宣傳教育群眾感恩國家好政策,深受群眾喜愛。
  • 人工智慧的「苟且」與「遠方」
    上述兩個原因或多或少讓人工智慧暫時擺脫了聚光燈的關注,也讓我們有更多的理性去看待這個過去幾年被譽為「改變人類命運」的技術,到底是一次面向遠方偉大徵程的開始,還是又一次從寒冬到盛夏再到寒冬的短暫更替。遠方的風景依然令人嚮往事實上,關於人工智慧的「遠方風景」已經被重複了六十多年。
  • 坐著高鐵看中國:貴廣高鐵助力沿線經濟騰飛
    「十一」期間,央視新聞新媒體推出大型主題報導《坐著高鐵看中國》,走進貴廣高鐵廣西段,講述高鐵與民族團結、脫貧攻堅、生態文明、旅遊經濟等方面的壯鄉故事。  廣西三江是全國首個開行始發動車組列車的少數民族自治縣、國家級貧困縣。
  • 奇葩說「遠方的哭聲」,我在這部新片裡聽到了
    辯題是:「博物館著火,你要救一幅名畫,還是救一隻小貓」。這個議題看似遙遠而抽象,但實際上囊括的範圍卻是大有內容。 節目中,黃執中把辯題上升到了「遠方哭聲」的高度。回到「哭聲」。這部影片講的,其實就是一個「遠方哭聲」與「近處哭聲」的問題。女主名叫凱薩琳,在英國的情報機構工作。不要一提到情報機構中就腦補諜戰大片。
  • 央視大型主題報導《坐著高鐵看中國》走進貴廣高鐵廣西段
    ■本報記者黎兆齊 通訊員林祥雲 王林   昨日,央視大型主題報導《坐著高鐵看中國》直播活動走進廣西,探訪貴廣高鐵廣西段,多視角展示在高鐵「加速度」下快速發展的壯美廣西,講述廣西高鐵與民族團結、脫貧攻堅、生態文明、旅遊經濟等方面的故事。
  • 福州的「九龍城寨」,遠在遠方的三遠村
    " 遠東、遠中和遠西村並稱「三遠」,是福州城區內最大的棚戶區,被人稱之為「九龍城寨」。它混亂、無序,但也是一個承載希望的驛站。 △「三遠」棚戶區 在「三遠」旁側,是城市高樓、公園、河岸,車輛沿著寬敞的道路移動,與城市宣傳片裡的鏡頭不無二致......它似乎變成一塊巨大的補丁
  • 這裡,有煙火氣,也有詩和遠方|恩施民宿與脫貧故事⑨
    2019年,恩施州全面總結民宿產業在推動脫貧攻堅工作的積極作用和典型經驗,選取州域內100家重點民宿進行深入剖析。支點財經聯合恩施州文旅局,陸續推出一批特色民宿,講述「民宿與脫貧的故事」。這裡,有煙火氣,也有詩和遠方|恩施民宿與脫貧故事①這裡,有煙火氣,也有詩和遠方|恩施民宿與脫貧故事②這裡,有煙火氣,也有詩和遠方|恩施民宿與脫貧故事③這裡,有煙火氣,也有詩和遠方|恩施民宿與脫貧故事④這裡,有煙火氣,也有詩和遠方|恩施民宿與脫貧故事⑤這裡,有煙火氣,也有詩和遠方|恩施民宿與脫貧故事⑥這裡
  • 「脫貧攻堅·村村道」黎平縣下洋村:傳統村落裡的脫貧故事
    下洋村是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6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之一。2019年,由省委統戰部、省民宗委、省文化和旅遊廳決定的第四批「貴州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名單出爐,全省共有242個村寨獲此殊榮,黎平縣德化鄉下洋村榜上有名。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金果致富新莊村
    通訊員 龔衛國 唐瓏瑜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黃巍6月23日清晨,芷江侗族自治縣大樹坳鄉新莊村,村主任田年髮帶上剪子、捆枝繩等工具,來到他聯繫的貧困戶龍啟林家的葡萄園裡,查看葡萄長勢,指導生產。2017年,新莊村以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為契機,重點發展高山刺葡萄產業,積極探索「合作社+貧困戶」模式,將貧困戶利益緊緊聯結在產業鏈上,鋪築起村民穩定增收、快速致富的高速路。新莊村黨支部書記曾凡雙介紹,村裡在2017年成立了綠佳特色水果專業合作社。
  • 群眾不脫貧 幹部不脫身——省統計局駐通道侗族自治縣雙江鎮羅武村...
    紅網通訊員 楊秀 劉強 周哲煊 吳乾 通道報導夏,滿眼蔥鬱,放眼通道侗族自治縣雙江鎮羅武村這片土地,從田間地頭、農家小院,到扶貧車間、產業基地,到處活躍著幫扶工作隊的身影,他們日夜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讓曾經的「落伍村」在2019年11月20日,迎來了開天闢地的歷史性時刻,這個貧窮了上千年的侗家山寨終於脫貧出列啦
  • 網激動PO網「臺中高鐵巧遇曾莞婷」
    記者潘慧中/綜合報導曾莞婷除了拍戲、上綜藝節目,近來更升格為服飾品牌的老闆娘,生活忙碌仍不忘和粉絲互動,她30日曬出搭高鐵的自拍照,沒想到不久後就引來部分網友告訴她:「女神你被人拍到~上爆廢公社了!」(圖/翻攝自Instagram/vicky_7155) 照片中,可以看到曾莞婷紮起辮子頭露出瓜子臉,身穿紅色滾邊的白針織衫,在Instagram限時動態時而嘟嘴賣萌、時而展現羞澀笑容,她好奇地問粉絲:「你們想知道我要去哪嗎?給你們猜猜看。」曾莞婷結束工作後PO照報平安。
  • *《高鐵事故》死亡人數增至40人 遇難者「頭七」家屬路祭
    *《高鐵事故》死亡人數增至40人 遇難者「頭七」家屬路祭
  • 雲上的「解憂」餐廳|百家故事
    #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剛來小金做刑警時,張飛接觸的是「死亡」,跟著法醫師傅,出現在各種刑事案件現場。後來,2016年,成為老營鄉甘家溝村扶貧第一書記後,他接觸「生」。全村27戶貧困戶,108人。他了解每戶村民的情況,調解糾紛,也發展產業,真心實意地想幫村民脫貧。「脫貧」不像想像的那樣輕鬆。
  • 創邑:你離有趣的靈魂,只差一家「故事商店」
    開放的三個月裡,故事在路邊發生,每個人都可走進「故事商店」講故事,「一日店主」將成為故事的聆聽者、創造者、見證者。在眾人的期待中,「故事商店」於8月15日正式「營業」,當晚我們以路邊派對的方式邀請了首批進駐的「一日店主」和社區朋友們相聚一起,在黃昏時刻跟隨店主們的音樂、瑜伽互動逐漸打開彼此,喝著啤酒聽著音樂,分享著店主們帶來的美食,為其中一名店主慶生,為「故事商店」開燈儀式倒數。
  • 日本兩大名校創辦人「福澤諭吉」與「大隈重信」的故事
    今天就來介紹時代巨人的友誼小故事以及相關景點,一起來認識這兩位大人物吧!▋世界上唯一的花束獻給遠方的你關於福澤諭吉和大隈重信的友情有著這麼一段故事。1901年福澤諭吉過世的時候,婉拒所有的鮮花和奠儀,唯獨收下了來自大隈重信的鮮花。
  • 脫貧故事裡的小黃花
    (中國減貧故事)脫貧故事裡的小黃花中新社大同7月29日電 題:脫貧故事裡的小黃花作者 楊佩佩時值七月,山西大同黃花進入採摘季。有著600年種植史的大同黃花成為當地脫貧故事裡的「致富花」和走向小康生活路上的希望之花。
  • 這個著名旅遊地,只有1000米,全是古建,還有侗族特色美食
    黎平以侗族特色飲食為主,侗族嗜好酸味,自古便有「侗不離酸」的說法,所以到黎平一定要嘗嘗這裡的酸味菜、醃肉、醃魚、味道獨特,不可不嘗。特色美食有白蘸肉、紫血肉、牛癟、烤魚、酸湯魚、油茶、侗果。,辣,好吃的醃魚應該是鹹甜適中,微酸,因此在侗族地區又稱「酸魚」。
  • 「秋田縣田澤湖」美景與溫泉的鄉村饗宴
    位在仙北市的「田澤湖」有著浪漫的傳說,秋天是賞楓勝地,春夏也能看到遠方山上的雪景。是秋田縣的必訪景點,「樂吃購!日本」就要帶你看看「田澤湖」的魅力!▋日本第一深的田澤湖秋田縣是由以前的「出羽國」和「陸奧國」的一部分所組成。
  • 畫師遠田志帆公開繪製的「紫羅蘭永恆花園」插圖
    畫師遠田志帆公開繪製的「紫羅蘭永恆花園」插圖 動漫 178動漫整編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