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藥妝圍剿歐萊雅

2020-12-19 虎嗅APP


最近,全球化妝品龍頭歐萊雅公布了上半年的業績,銷售額同比下降11.7%,淨利潤更是同比大跌21.8%。


在歐萊雅的四大部門中,活性化妝品是唯一業績增長的部門,銷售額同比增長9%,旗下的藥妝品牌理膚泉、修麗可、適樂膚均取得了兩位數的增長。相比之下,大眾化妝品部、高端化妝品部、專業產品部都出現了明顯下滑。



理膚泉、薇姿作為針對敏感肌人群的藥妝品牌,一直是歐萊雅的兩大超級單品。例如,理膚泉去年在全球銷售規模超10億歐元,在中國區的年銷量約15億人民幣。但這款王牌產品正受到中國國產品牌的強力衝擊。


國內藥妝龍頭貝泰妮旗下的薇諾娜,去年銷量超過20億,已經超過了理膚泉;上海家化旗下的玉澤自去年開始爆發,在今年一季度增速超500%,全年銷量預計將從3億增長到10億左右。


與此同時,注重實際效果和性價比的化妝品「成份黨」在知乎、小紅書、豆瓣等平臺上崛起成為影響消費者購買決策的KOL,越來越多人知道,國產、便宜的維A酸,在抗衰老上的效果可以秒殺歐萊雅小黑瓶、雅詩蘭黛小棕瓶。歐萊雅甚至不得不掉過頭來也生產A醇產品。


快速崛起的國產化妝品,無疑正在從外資品牌上收復更多的市場份額。就在近幾年,曾經流行一時的韓妝品牌愛茉莉、菲詩小鋪、悅詩風吟,都已陸續敗走中國。


如今國潮崛起、千帆競發,有哪個國產品牌具有持續增長的能力,可以把歐萊雅拉下王座呢?


一、歐萊雅做對了什麼


化妝品是一個產品生命周期短、高度依賴營銷拉動銷售的行業。自主研發一個品牌,不僅需要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還存在很高的失敗風險,因此,自己搞研發不如直接買別人的。歐萊雅之所以能成為化妝品行業龍頭,主要原因無疑就是併購。


歐萊雅成立於1907年,創始人歐仁·舒萊爾畢業於巴黎國立高等化工學校,他打造出的無害染髮劑——Oréal染髮劑一炮而紅,成為歐萊雅集團打造化妝品帝國的第一塊基石。


此後,歐萊雅開始通過外延收購向護膚品、香水、藥妝等領域擴展。1928年,歐萊雅收購Monsavon香皂;1954年歐萊雅通過與薇姿籤署技術協議進軍藥妝行業;1964年通過收購蘭蔻打開香水、護膚品市場,並藉助蘭蔻高貴典雅的品牌形象進軍高端化妝品市場;1970年收購碧歐泉,進一步打造品牌高檔化形象。


之後,歐萊雅繼續在美發、護膚、美妝、香水等領域攻城略地,收購了赫蓮娜、理膚泉、科顏氏、美寶蓮等知名品牌,打造出覆蓋頂級品牌、中高端品牌到大眾品牌的化妝品帝國。



產品矩陣龐大所帶來的優勢顯而易見。例如,歐萊雅的玻色因專利到期了之後,市場上的低端競品就會井噴,對歐萊雅的玻色因產品形成衝擊。但是歐萊雅可以憑藉其厚重的專利積累和產品矩陣,換一種新成分推向市場。別人一個爆款之後銷聲匿跡,而歐萊雅總能有爆款。


此外,在敏感肌護膚領域的早早布局,對大單品薇姿、理膚泉的成功塑造,也幫助歐萊雅提升了用戶粘性,保持增長勢頭。薇姿、理膚泉等均為皮膚學級護膚品的代表品牌,這類產品專門針對敏感肌、痘痘肌等特定膚質人群,俗稱「藥妝」。藥妝通常以醫學理論為指導,具有較強的功效性和針對性。


敏感肌的皮膚反應性高、耐受性差,更容易緊繃、發紅甚至過敏。敏感皮膚有先天性和後天性之分,後者主要由保養不當、濫用化妝品、太陽暴曬等因素有關。當前受空氣、環境、壓力等多重因素的影響,敏感肌等皮膚問題的發生率攀升,對藥妝的需求不斷增加,而且用戶更換其他產品的成本非常高。


2019年,包含薇姿、理膚泉在內的活性健康化妝品部門貢獻了歐萊雅8.9%的收入,2020年上半年經濟蕭條的情況下,更是成為唯一逆勢增長的部門,用戶粘性之強可見一斑。


簡單來說,歐萊雅通過大量併購和部分自主研發,旗下品牌覆蓋護膚、彩妝、藥妝、美發、香水等各領域。從貴婦級品牌赫蓮娜,到走平價路線的美寶蓮,總有一款能打動你掏腰包。而針對敏感肌人群的薇姿、理膚泉,則負責讓你不停掏腰包。


這麼好的生意,這麼明顯的策略,中國玩家又怎麼會缺席呢。


二、時代變了


作為一家成立於1907年的百年老企業,歐萊雅曾經創造了歷史上最早的「廣告詞」,開創性地使用贊助、街頭營銷等方式,並持續與雜誌合作推廣品牌,提升品牌影響力。


這些營銷方式在網際網路時代到臨之前收效顯著,歐萊雅被成功打造成世界知名的化妝品品牌。當時消費層面存在極大的信息不對稱,人們對品牌的認知更多通過媒體營銷渠道,聲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銷量。


然而,進入網際網路時代之後,移動網際網路崛起,小紅書、知乎、抖音等社交媒體平臺重塑了信息的傳遞方式。以知乎、小紅書上大量有關護膚品的討論為例,知識的傳播途徑越來越扁平化,消費者可以越來越快得接受更多化妝品知識和市場教育,「成分黨」興起。


歐萊雅旗下的蘭蔻、YSL、阿瑪尼都是美妝博主的寵兒,各種護膚品測評、口紅試色筆記充斥小紅書、抖音等平臺,在小紅書搜索歐萊雅可以搜到27萬+篇筆記。


但由於蘭蔻、阿瑪尼等品牌普遍定價較高,尋找它們的平價替代品也成為了小紅書上的一大熱門。許多美妝博主都熱衷於替學生黨尋找阿瑪尼、YSL口紅的平替,稚優泉、橘朵等國產品牌因此廣受推崇。


國產品牌在社交媒體上也大有口碑逆轉之勢,完美日記、橘朵、Girlcut等品牌紛紛被稱讚國貨之光,「平價且好用」是美妝博主們最常用的關鍵詞。


更加豐富的選擇、更加理性的消費者加速了品牌溢價的消解,歐萊雅、雅詩蘭黛等品牌的光環被減弱。一個明顯的例子是,在大量熱門帖子出現後,歐萊雅和雅詩蘭黛也需要跟著國產推A醇產品。


A醇也就是視黃醇,是維生素A大家族之中的一員,在人體內通過轉化為a酸發生作用。A醇在抗老、祛痘、美白等領域都有不錯的效果,這樣的「萬能」成分自然被眾多美妝博主強推。


博主們推出了「早C晚A」等美妝功課,給出了預防a醇不耐受的教程,還為a醇找到了煙醯胺這個最佳拍檔,來提升抗老、美白的效果,同時提高皮膚耐受性。



面對社交媒體颳起的「A醇風」,寶潔、聯合利華等大公司也都不甘落後,紛紛向中國人民學習,推出A醇產品,比如Olay的超A瓶和露得清的維A醇晚霜,均在小紅書上收穫了眾多測評和點讚。歐萊雅旗下的理膚泉也推出了A醇精華、A醇眼霜,主打抗老功效。


另一方面,高速發展的醫美在不斷蠶食美容護膚市場。近年來,國內的老齡化趕上了消費升級的浪潮,雙重驅動力下醫美行業迅猛發展。2014~2018年,我國醫美產業規模年增速保持在30%上下,2018年市場規模達到1448億元人民幣,2022年有望突破3000億元。



因此,「成份黨」的崛起,以及能「一鍵解決問題」的醫美,不但把曾經有品牌光環的外資品牌拉回了跟國產品牌的同一起跑線,而且還很可能會吃掉部分抗衰老產品的市場。


三、得敏感肌得天下


在近兩年的國產化妝品潮流中,玉澤、薇諾娜這兩大敏感肌護膚品的表現無疑既出眾又有持續性。其中,薇諾娜是目前國內藥妝龍頭,2019年營收20億元。而上海家化旗下的玉澤在一季度的增速甚至超過500%,今年預計年銷量突破10億。



薇諾娜、玉澤的增長固然部分受益於疫情期間火爆的線上銷售和618大促,然而,網上銷售的火爆只是表象。曾經的服裝淘品牌茵曼、裂帛等同樣增長迅猛,線上年銷售規模破億,紛紛登上雙十一服裝榜單,但在線下品牌大舉入駐線上之後迅速敗下陣來,地位逐漸下滑。


實際上,薇諾娜、玉澤高速增長的真正原因,在於敏感肌人群的不斷增多和用戶的高粘性。


受空氣、環境、壓力、刺激性食物等多因素的影響,肌膚敏感等皮膚問題發生率逐漸提高;同時,頻繁化妝卸妝、濫用護膚品、微整醫美等因素也為皮膚屏障帶來一定壓力,皮膚屏障修護需求快速增加。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黃種人中肌膚亞健康狀態的佔70%,其中60%的都市女性表現為敏感肌膚。也就是說,亞洲有近半數人群處於長期或階段性皮膚敏感狀態中。


小紅書、知乎等平臺所進行的不斷市場教育,也催化了消費者對敏感肌問題的關心和皮膚改善的需求。2020年6月小紅書平臺護膚話題筆記數量顯示,敏感肌是用戶最關心的話題之一。



消費者對化妝品的安全性、專業性要求更高,驅動了國產藥妝品牌迅速崛起。更有利的是,藥妝品牌針對特定的皮膚不穩定人群。這些用戶對於適用於自己的產品具有很強的依賴性,且不會輕易更換,因此用戶粘性非常高。


加上如今年輕人996的多,加班熬夜也是家常便飯,對皮膚的傷害可想而知。年輕人996賺的辛苦錢,又不得不拿出來很多花在化妝品上,不知不覺形成了一種內循環。


相關焦點

  • 「藥妝」違法 歐萊雅們怎麼辦?
    而後一步進入中國的理膚泉、修麗可卻在藥妝品牌中拔得頭籌,再加上2017年歐萊雅就以 13 億美元收購了加拿大 Valeant 公司旗下的三個平價藥妝護膚品牌,此次進入中國市場的適樂膚(CeraVe)就是其中之一,另外兩個分別為AcneFree和Ambi。至此,歐萊雅便逐漸完成了其高中低三檔藥妝品牌矩陣,覆蓋了不同層面的消費者需求。
  • 藥妝集體「逃離」 歐萊雅將如何「兵發」渠道
    「中國女性的護膚步驟非常複雜,會使用很多不同的產品,更換護膚品的頻率也特別快」,Brigitte Liberman說,歐萊雅對市場的研究就是從渠道和消費習慣開始的。  自1998年帶領薇姿品牌來到中國,18年來,歐萊雅集團已經穩坐中國「藥妝」市場頭把交椅。
  • 歐萊雅將藥妝品牌「適樂膚」引進中國 聯合皮膚科醫生做營銷
    歐萊雅將藥妝品牌「適樂膚」引進中國 聯合皮膚科醫生做營銷來源:聯商網2019-01-11 13:13歐萊雅將一個新的品牌適樂膚(CeraVe)引入中國。1 月 10 日,它在上海舉辦了發布會。當時歐萊雅花費 13 億美元從加拿大生物醫藥公司 Valeant 手中買下了CeraVe,還有另外兩個品牌: AcneFree 和 Ambi。適樂膚將補充歐萊雅的藥妝品牌矩陣,歐萊雅中國的活性化妝品部門已經有了理膚泉、薇姿和修麗可三大藥妝品牌。適樂膚可能將成為部門中最低價也是最可能走向大眾市場的品牌,考慮到它的平均價格比理膚泉低40%。
  • 歐萊雅藥妝渠道混亂 薇姿被指水貨泛濫
    法國化妝品巨頭歐萊雅旗下品牌薇姿同樣有一個令人嚮往的發源地。資料顯示,法國中部有個叫VICHY的千年歷史小城,那裡獨有聞名遐邇的溫泉水,據說長期使用,能增強皮膚天然防禦功能。於是在上個世紀30年代,便有溫泉治療中心的皮膚醫生和美容學家獨具慧心,將VICHY 鎮的溫泉水融入美容護膚的高科技產品,獨創了這個以溫泉水為元素打造的藥妝品牌。
  • 第一個進入中國的藥妝品牌薇姿重新定位,歐萊雅說藥妝需要更多嘗試
    中國藥妝市場的最新動向可能就是歐萊雅集團旗下藥妝品牌薇姿在時隔多年之後終於推出了一款新品。這個叫做「89火山能量瓶」的新產品其實是一款肌底液,官方說法是消費者在護膚過程中先塗抹肌底液再上精華的吸收效果更佳。
  • 歐萊雅花13億買下三個護膚品牌,擴大平價藥妝版圖
    歐萊雅宣布以 13 億美元收購加拿大生物醫藥公司 Valeant 旗下的三個藥妝品牌:CeraVe, AcneFree 以及 Ambi。這是繼去年 7 月它 之後又一個收購案例。圖片來自 歐萊雅圖片來自 亞馬遜圖片來自 亞馬遜AcneFree 和 Ambi 比較小眾。AcneFree 主要針對痘痘肌膚,可作為非處方的皮膚藥。總體而言,三個品牌的價格都比較親民(單個產品一般在 15 美金以下),渠道也比較類似:都主要在北美地區的藥店和超市出售,相對而言 CeraVe 鋪貨更廣一些。
  • 藥妝遭強監管背後:歐萊雅、屈臣氏讓皮膚醫生專家背書
    高速成長的藥妝市場,被迎頭澆了一盆冷水。隨著居民收入和購買能力持續提高,愛美的姑娘們越來越關注護膚或美妝產品的升級,如果買的是「藥妝」,便平添了更多心理暗示:嚴苛的「藥物」標準、過敏測試,有治療和修復功效……無怪乎中國藥妝市場高速成長。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2017年中國藥妝市場規模達到625億元,年增速在20%左右。
  • 歐萊雅藥妝渠道混亂:逃出藥店闖進商超 薇姿被指水貨泛濫
    傳統來說,大陸消費者喜歡逛商場,但並沒有無事進藥店逛的習慣,心中也無「藥妝」的概念,到藥店買化妝品的消費習慣並沒有培養起來,這也是中西消費習慣的差異所致。  專櫃並無專業醫師  幾乎所有化妝品品牌在打天下的時候都必然遵循一個法則,就是講一個故事或利用豐富的文化背景作為包裝。法國化妝品巨頭歐萊雅旗下品牌薇姿同樣有一個令人嚮往的發源地。
  • 天貓醫美藥妝節點燃9月美妝盛宴,四大藥妝品牌成當家花旦
    藥妝,顧名思義是指從醫學的角度來解決皮膚美容問題的化妝品。2018年9月11日—21日,以「就藥你美」為主題的天貓醫美藥妝節火爆開幕,旨在倡導正確護膚理念,傳播藥妝護膚知識,提高藥妝行業知曉度。
  • 薇姿推出藥妝行業首款肌底液 中國藥妝市場潛力巨大
    護膚安全意識逐漸深入人心,中國消費者對藥妝產品的功能訴求正變得更加多樣化和細分化。7月19日,歐萊雅集團旗下全球藥妝品牌薇姿正式推出新品薇姿89「火山能量瓶」。這是歐萊雅首次將醫學界的「暴露組學」概念引入皮膚學領域。據薇姿中國品牌總經理蔣婭贇介紹,該款產品經過130餘次實驗,篩選了100多種成分,首次將礦物火山溫泉濃縮至89%濃度。
  • 「藥妝」「EGF」要涼涼!各大電商平臺掀起產品下架接力賽
    一時間,昔日與「藥妝」概念掛鈎的各大企業紛紛轉變口風。定製了彩妝與藥妝「兩妝一品」戰略的嬌蘭佳人表示,將積極配合國家的各種管理制度,不會對任何產品宣稱是「藥妝品」。歐萊雅旗下主打「藥妝」概念的適樂膚CeraVe、理膚泉、薇姿等品牌在「肥田」流失的同時,還撞上了「虎口」。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歐萊雅「藥妝」部門收入達到12.31億歐元,同比增加11%。
  • 電商平臺掀起「藥妝」下架潮
    1月10日,國家藥監局發布的《化妝品監督管理常見問題解答(一)》指出,化妝品宣稱「藥妝」「含有EGF」均屬違法行為。  1月14~18日,中國食品藥品網、《中國醫藥報》曝光一些電商平臺以及化妝品涉及「藥妝」的違法行為。
  • 屈臣氏店員以「藥妝概念」介紹產品 或涉嫌違法
    值得一提的是,藥妝也受到了相關上市公司的關注。此前,包括雲南白藥等公司都紛紛加碼這一領域。  不過,記者在採訪時,卻發現這些企業不再以藥妝形式包裝產品。一家曾發力藥妝市場的上市公司董秘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產品早改稱功能性護膚品了。「藥妝一直都是不合規稱呼,行業規定也從來沒有藥妝這個說法。這一次只不過是監管部門又強調了一遍」。
  • 國家藥監總局重拳整治「藥妝」市場
    01「藥妝」資訊1月10日,歐萊雅集團宣布旗下品牌適樂膚(CeraVe)正式登陸中國市場。在全球多個國家的市場定位為「藥妝」的適樂膚被宣稱為歐萊雅(中國)活性健康化妝品部的第四位成員。同時,基於藥妝市場逐年增長,品牌間為在競爭中拔得頭籌,也熱衷於利用差異化營銷塑造明星產品,在市場、消費者與品牌三方共同作用下的國內藥妝市場,雖然起步較晚、規模較小,背後也隱藏著十分可觀的經濟利益。現狀:消費結構升級帶動藥妝品類興起,且化妝品市場細分趨勢愈加明顯,隨著果酸類、維C等成分盛行,消費者對於具有預防或輔助治療肌膚問題的藥妝有了更高的期待。
  • 嚴監管「藥妝」被打回原形?業內人士稱擦邊球仍可打
    來源:證券日報近年來,藥妝在消費者、尤其是女性消費者的受歡迎度日益提升。藥妝,因為有了「藥」字,讓這個化妝品的分量和身價倍增。 近日,國家藥監局卻對藥妝潑了一盆涼水。值得一提的是,藥妝也受到了相關上市公司的關注。此前,包括雲南白藥等公司都紛紛加碼這一領域。 不過,記者在採訪時,卻發現這些企業不再以藥妝形式包裝產品。一家曾發力藥妝市場的上市公司董秘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產品早改稱功能性護膚品了。「藥妝一直都是不合規稱呼,行業規定也從來沒有藥妝這個說法。
  • 歐萊雅集團一季度財報:口紅不好賣,藥妝熱銷!國內市場逆勢增長6.4%
    「天貓618」獲取《2020天貓618超級晚會營銷方案》周四,法國美妝巨頭歐萊雅集團(L』Oréal Group)公布了第一季度關鍵財務數據,銷售額同比下降 4.8%。歐萊雅表示,因為中國市場已經出現復甦跡象,對未來持樂觀態度。
  • 電商屏蔽「藥妝」 線下實體店推銷忙
    電商屏蔽「藥妝」 線下實體店推銷忙 2019-01-18 09:16:05 來源:北京青年報 繼京東、蘇寧關閉了「藥妝」搜索後,淘寶也將「藥妝」這一搜索詞屏蔽。
  • 渠道 歐萊雅18年中國藥妝路:渠道再下沉
    作為歐萊雅集團活性健康化妝品部的全球總裁,Brigitte Liberman來到江蘇省南通市,除了走訪商場,她還會直接去消費者的家裡,看看中國消費者護膚的使用步驟、使用方法和感受。這樣的走訪,是歐萊雅集團管理層每年必須要做的事。
  • 「敏感肌護理」是藥妝的新解藥嗎?
    從歐萊雅正強化其「活性健康部門」,上海家化重啟以藥妝定位的玉澤,屈臣氏、嬌蘭佳人、T3C等紛紛加推自有藥妝品牌來看,儘管「藥妝」一詞仍處在灰色地帶,但這些商業先驅們無不卯足勁,先幹了再說。BIOFILA貝膚泉;英國植物藥妝品牌lubatti露芭緹;韓國時尚輕藥妝品牌AIP艾伊派;以及「精簡護膚主義」定位的日系藥妝品牌COSCURE珂思蔻。
  • 歐萊雅屬於什麼檔次?
    歐萊雅算是平價化妝品,算中低端的品牌。但是歐萊雅公司有好多子牌子,是高中低各種牌子都有的大公司。大名鼎鼎的蘭蔻和科顏氏都是歐萊雅旗下的牌子。護膚品牌 HR(赫蓮娜)、Lancome(蘭蔻)、Biotherm(歐泉)、Kiehl『s(科顏氏)、Yue-sai(羽西)、L』Oreal Paris(巴黎歐萊雅)、Garnier(卡尼爾)彩妝品牌YSL(聖羅蘭)、GiorgioArmani(阿瑪尼)、Shu Uemura(植村秀)、Maybelline(美寶蓮) 、CCBPARIS(巴黎創意美家)、NYX藥妝品牌Vichy(薇姿)、La Roche-pos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