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味準確的來說,是一種茶水分離的狀態,需要強調的是,它和「淡味」是不一樣的。
淡味指的是茶湯濃度低,而水味則是茶葉的內含物質沒能和水融合在一起,茶味和水味就像兩股不相融的力量同時出現在口腔中。
還是無法體會的朋友,可以試試在衝好的茶湯中直接加入一些白開水,跟平時泡茶的最後幾泡茶對比一下,就能明白什麼是水味,和茶湯淡有什麼區別了。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水味為什麼會出現,如何避免出現這種現象。
一、水質過硬
硬水中含有較多可溶於水的鈣鎂化合物,在衝泡普洱茶時,往往茶葉內含物質還未完全析出,水就達到了飽和,導致有一部分內含物質無法溶解,故而出現茶水分離的現象。
生活中常見的硬水有井水、自來水,在泡茶時候要儘量避免使用。
對應的是,軟水的溶解度更高,茶葉內含物質能夠充分在水中溶解達到茶水渾然一體的效果,所以選用水質較軟的礦泉水、山泉水是避免水味的基本操作 。
二、水溫過低
茶在水中的溶解度和水溫也是成正比的,如果泡茶水溫偏低,則茶的內含物質溶解量小,導致茶味不足,水味重。
有些茶友可能被會擔心沸水會損傷茶葉,破壞茶葉中的維生素。
但實際上,好茶是不怕高溫的。
茶葉本就通過高溫炒制,沸水的溫度對茶來說並沒有什麼損害,而茶中的維生素穩定性也是很高的,高溫下損失程度很有限。
三、季節因素
做茶的季節如果雨水較多,比如夏茶。茶葉中更容易出現水汽,並且水汽在短期是難以充分散發的,泡出的茶湯會有一股水悶味。
所以你買的是當年新壓制的夏茶,可以存放一段時間再喝,或者是選擇製作工藝信得過的品牌。
而春茶一般都是在明前、雨前採摘,故而水味出現的機率更小。
四、茶葉受潮
如果茶葉儲存環境的溼度過高,茶葉就會吸附空氣中的水分。
有時幹茶看起來沒什麼變化,但口感變得單薄,茶水不融合,可能就是受潮的原因。
如果只是單純水味重,沒有其他的黴味異味,說明茶葉受潮還不算嚴重,或者是在製作的時候乾燥不夠徹底。
這種情況可以參考之前我寫過的一篇拯救受潮茶葉的文章:普洱茶受潮還能不能喝?教你三招拯救受潮普洱茶
五、醒茶不充分
讓沉睡或者陳封的茶葉通過空氣和水分的接觸甦醒過來,重新煥發茶葉的本質,以便於衝泡飲用,此過程稱為醒茶。
如果醒茶不徹底,茶葉的味道就無法完全釋放出來。所以用沸水醒茶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步驟。
最後要說的是,水味其實並不是一個多麼惡劣的口感缺陷,通常情況下用正確的方式存放衝泡普洱茶就能避免,大家最好不要因為水味而去輕易否定一款茶,多了解其中原因,才能讓自己在喝茶這件事上逐漸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