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瘋狂太空計劃!

2021-02-15 敖評

敖評(commenter)一個與眾不同的思想平臺。有深度,有溫度;有營養,有影響。點擊標題下方藍字 敖評 免費關注,相約每晚。

  問題:如何才能每天都收到這樣的文章呢?    答案:只要點擊標題下 敖評 關注即可

在未來50年,人類在徵服宇宙的道路上將取得多大成就?美國國家宇宙委員會(USNCC)對此進行了大膽而又科學的預測,並向政府提交了一份題為《2010~2060年開拓宇宙新邊疆》的報告。在這份200餘頁的書中,寫下了人類面向未來50年開拓宇宙的雄偉理想。

2020年開通宇宙公路

什麼是宇宙公路?即以地球為出發點,把公路延伸到太空。宇宙公路是除了太空梯之外通往宇宙既安全又便宜的另一運輸手段。迄今為止,這些公路的出入口僅限於美國的卡納維拉爾角和前蘇聯的拜科努爾等幾個地點,而且費用高得驚人。如果人類想要更好地控制太空,就必須開發更便宜的並且從任何地方都能起飛的運輸手段。



在2020年,Zeus航空太空梭能從普通機場起飛,它可採用改變動作的方式飛行,即:從起飛到速度達到4馬赫這一階段時,採用吸收外部氣體並壓縮之的滑輪噴氣引擎;在高空速度從4馬赫增加到12馬赫期間,採用壓縮外部氣體速度能的超音速燃燒衝壓噴氣引擎;衝出大氣層後採用火箭引擎。這樣在不同的速度和高度時分別採用了最佳的動作方式,就能達到節省能源和費用的效果。

這種Zeus航空太空梭是未來專門運送旅客的。為了能把貨物運往太空還要開發兩級火箭式貨物運輸機。貨物運輸機採用無人駕駛的自動方式,其第二級軌道器還可以作為客機使用。火箭式客機在效果和費用方面都比不上航空太空梭,但實現它的技術困難要少得多,因此,USNCC也把它作為一種方案提出來。

2025年運行宇宙驛站

在啟用太空梯與宇宙公路之後,人們還會在通往宇宙的路途中建立一些宇宙驛站。第一個停車驛站是地球太空港,人類可以乘Zeus航空太空梭在這裡降落後換乘宇宙聯絡船。太空港不但是聯絡船的停留地,也是推進劑的補給地。地球太空港真正開始活動恐怕要到2025年以後。


一旦宇宙驛站建成應用,那麼太空港會向兩個方向伸出長長的索道,這就會出現一種非常有趣的現象:由於潮汐力的作用,軌道上運行的細長物體會產生向兩端託的力,因此,從向下(即向著地球的方向)一端放出物體,就會落向地球:從向上一端放出物體,就會上升。如果從下索道發射航空太空梭,從上索道發射聯絡船,那麼兩者不使用能量,也可以轉移到人們期望的軌道上。

2030年在月球上建工廠

為了在2025年重返月球,將在環繞月球的軌道上建立月球太空港,從地球太空港出發的聯絡船2~3天後即可到達月球太空港(人們在那裡可以換乘月球登陸船)。聯絡船有客運和貨運兩種,以液氫和液氧為推進劑,如果裝上腳還可成為登月船。為解決聯絡船從月球到地球的減速問題,可利用空氣阻力達到減速。因此,在聯絡船的底部可以裝上陶瓷製的像大器皿那樣的空氣制動器。


建設月面據點所需要的物資和人類生活所必須的氧氣、水、食品等,可逐漸利用月面取得的資源。月面基地具備自給自足的條件後,人們可以在上面建設工廠,並將其發展為殖民區。預計月面實驗工廠的建設將於2026~2027年開始,月面工廠的建設將於2030年開始。根據USNCC報告書的設想,隨著大規模月面工廠的建設,在地、月系統的太空開發中也要用到月球資源:把在月面製造的產品送往太空固然好,但把月巖原封不動地送到太空去製作產品也許更有用。因為月巖主要由矽酸鹽組成,處理月巖就可以取得人類呼吸和火箭推進劑必不可少的氧氣。月巖也含有鐵、鎳、鎂、鈦等金屬資源。

在月球上建地下賓館

如果月球太空港建成,不僅是太空人,科學家與許多技能工人也將陸續登月。與此同時還會建造月球賓館。在月球上建造賓館最為理想的位置應是那些晝夜溫差小、生活環境穩定的地方。


同時,考慮到距月球地表深93釐米以下的地方受太陽溫度變化影響小,因此,月球賓館的初步設想是,利用月球的熔巖隧道建在地下的月球賓館,將建立一個維持生命的環境調節系統,使空氣保持在與地球相同的一個大氣壓,室溫控制在18℃~24℃之間。第一座月球賓館將設有200間客房和供客人用餐的餐廳、休息室等,賓館的牆面設有能看到賓館周圍和宇宙景色的銀幕。每個客房都設有浴室、廁所、電視和電視電話並配有健身設施。在重力和加速度只有地球1/6的月球上,桌球和網球必須加重質量,同時還應在桌球臺周圍和網球場上鋪滿有吸附力的地毯,人們的鞋底也要裝有吸附器用來增加引力。

另外,在封閉式月球農場裡還可栽培小麥、水稻、土豆、番茄等。由於那裡的空氣中含有相當於大氣中8倍濃度的二氧化碳,使得植物生長周期縮短一半並又能獲得3.8倍的收穫量。當然,月球牧場還將飼養那些已經適應了月球環境的動物,如微型豬、微型雞、羅非魚、蝸牛等。屆時,人類的登月旅行將不再是夢想。

2040年建立火星據點

把火星作為月球之後的開拓目標。儘管火星的環境比月球更容易親近(火星有相當於地球1%的大氣,同時也存在水;自轉周期是24小時37允也有四季的變化,表面重力是地球的38%)。


但相比月球基地,火星基地距離地球要遠得多,因而在火星開拓的初期就要自給自足。還有為預防在火星上發生緊急事態(救援隊從地球趕到火星需要一年以上的時間)就必須同時建立兩個火星基地,以便互相支援幫助。

這樣看來,火星基地不僅要在火星表面建立,而且在其衛星福波斯和德莫斯上也要建立。這兩顆火衛和小行星一樣,可能也含有很多有用的物資。另外,人們還可以在火星衛星的軌道上建設作為火星門戶的太空港。根據USNCC報告書的預測,火星基地雛形將於2030~2040年間建成,而真正的火星基地建設,恐怕要到2050年代初。

2050年建成宇宙巡迴航母

隨著航空技術的發展,人們在50年後到月球去旅行,也許會像現在乘飛機到國外旅行一樣容易。但要飛往火星卻絕非易事,因為旅途就要5~7個月以上的時間。

宇宙巡迴航母是跨越地球和火星的軌道、環繞太陽旋轉的宇宙船。根據以往的概念,火星宇宙飛船首先在地球附近加速後轉移到環繞太陽的軌道,到達火星附近減速並轉移到環繞火星的軌道。


但這樣每一單程都要加速和減速,非常浪費能量。而宇宙巡迴航母就避免了這樣頻繁的加速或減速的問題(它只在地球和火星之間行駛)。

乘坐宇宙巡迴航母的旅行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因此,船內的設施必須很齊全。船內要建立人造生態系統、再生氧氣和水,並栽培植物、糧食的一部分用以自給自足。而且,宇宙巡迴航母必須保證能自給自足航行幾年,因為萬一接近火星時移乘和補給失敗,那麼到下一次接近期間的漫長時間都要單獨航行。 

相關焦點

  • 美國為"太空軍"計劃立下小目標:建立月球永久基地
    美國總統川普此前於去年12月籤署1號太空政策指令,要求美國宇航局(NASA)重新聚焦於載人航天項目,重返月球。報導稱,該機構正在研發新型重型火箭,即「土星5號」級航天發射系統,以便將「獵戶座」太空艙送往月球及更遠。此外,該機構正從多家航空航天承包商處徵求關於在月球軌道上建立小型太空站(「深空門」)的設計,旨在為最終登陸月球並進一步向深空進發提供研究基地和奠基石。
  • 《坎巴拉太空計劃》成為美國高中物理課年終作業
    《坎巴拉太空計劃》成為美國高中物理課年終作業 時間:2013-06-03 03:35:50 來源:3DM新聞組-Adrian
  • 美國第一太空人艾倫·謝潑德
    艾倫·謝潑德是第一位遨遊太空的美國人。1961年5月15日,他乘坐時速8000多公裡的「自由7號」小型宇宙飛船代表美國首次遨遊太空,為美國贏得了一次重大的勝利,也因此成為民族英雄。當時,美國和前蘇聯為爭奪世界影響力進行著激烈的競爭,競爭使太空也變得灰暗。
  • 美瘋狂的全球WiFi計劃拉開序幕!5G已落後?
    所以,美國肯定會先發制人,關閉GPS系統,對伊朗的飛彈給予重創,這樣可以讓美國的損失減到最小!關於通信系統,毫無疑問,美國是這方面的佼佼者,美國畢竟擁有全球最多的通信衛星,數量之多無人能及!對於美國來說,雖然現在即將到來的是5G時代,但是美國一直想要打造的全球WiFi計劃一直在進行著!
  • 生於臺灣 一華裔入選美國NASA登月計劃18名太空人名單
    據臺媒報導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公布「阿提米絲」(Artemis)登月計劃的18名太空人名單,其中一人是出生於臺灣的林其兒(Kjell N. Lindgren),他們將為登月計劃接受訓練。
  • 面對某些國家野心勃勃的太空武器發展計劃?中國在未來的太空領域該...
    俄媒稱,早前,美國候任國防部長詹姆斯·馬蒂斯表示,美國應該投資進攻性太空武器。據西夫科夫推測,美國可能把「裝備雷射武器的作戰太空飛行器」,以及被用於從太空以高超音速攻擊敵人領土的核彈藥引入軌道。  這就始終面對的威脅已經擴展到了太空領域,發展防禦「太空武器」的戰術和裝備也就成為了擺在解放軍面前的重要議題。  個別國家謀求太空絕對優勢,奉行太空控制政策,著力防範所謂「中國太空威脅」,其致力太空對抗、剝奪對手太空行動自由的意圖和能力不可低估。在這方面,我們可能要不理睬所謂的東西,按計劃發展空間事業就最好了。
  • 美國冷戰蠢蛋計劃:核彈炸月球展示武力,地球裝發動機躲蘇聯飛彈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美國和蘇聯為了從各種方面領先可謂無所不用其極,其中便包括美國的兩項如今看來極為愚蠢的計劃。在近日美國的解密文件中,一項機密計劃得到公布:在阿波羅登月成功後,讓太空人在月球表面施工,並將核彈在月球表面進行引爆。或許很多人會好奇,這種毫無頭緒的計劃究竟是想要達到什麼目的,竟然想用核武器轟炸月球。
  • 以探測器為「鏡頭」,用太陽當「鏡片」,NASA在挑戰全太空?
    曾經,美國電影中各種驚世駭俗的橋段令我們無比震驚,就像是外星人入侵、星球大戰這類似的場景讓人看的非常過癮,但是現在看來,其實那些電影就那樣,看多了也就感覺一般般。不過,我們知道這些電影的很多橋段多是基於現實的計劃,就比如美國曾提出的「星球大戰」計劃,還有一些什麼「水瓶座計劃」這一類驚人的太空計劃。現在,美國人民又來了,他們提出了要把太陽當成望遠鏡來使用。是的,沒有看錯,這是美國宇航局正式提出的計劃,並不是科幻電影、假象計劃,美國人的瘋狂計劃足以顛覆人們對望遠鏡的傳統印象。
  • 美國太空軍司令:中國在太空領域的跨越式進步引發擔憂
    【環球網報導】「中國(太空領域發展)從0到60,真的很快。」據《太空新聞》報導,美國太空軍司令約翰•雷蒙德12月17日宣稱,中國在太空領域的跨越式進步引發了(美國)「國家安全擔憂」。  報導稱,約翰•雷蒙德在當天的一場線上活動上說:「幾十年前,他們(中國)在太空領域中還不是大玩家,現在絕對是了。」
  • 美蘇冷戰有多瘋狂?將流浪狗、猴子送上太空,它們最終下場如何?
    美國、蘇聯這兩大超級強國冷戰曠日持久,長達幾十年,期間兩國在各個領域展開了瘋狂的競賽,而蘇聯不落下風,尤其是在航天領域蘇聯實力比美國有過之而無不及。我們都知道,全世界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是蘇聯太空人加加林,早在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乘坐著東方一號宇宙飛船繞地球一周,成為了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地球人。眼看蘇聯佔了上風,美國自然也不甘示弱,1969年7月21日,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首次登上月球,並說出了那句世人皆知的話:「這只是我一個人的一小步,但卻是整個人類的一大步。」
  • 俄羅斯計劃在太空拍電影,明年派女演員前往太空
    品玩11月17日訊,據騰訊新聞援引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6日報導,俄羅斯航天集團制定了一份2021年國際空間站飛行計劃(草案),計劃顯示,俄羅斯將在國際空間站拍首部太空片,俄羅斯女演員將與一名太空遊客一同前往國際空間站,拍攝首部太空故事片。
  • 美國阿波羅計劃和蘇聯的「聯盟」登月計劃
    美國阿波羅計劃和蘇聯的「聯盟」登月計劃中國發射的「嫦娥」五號探月器升空,在月球著陸採樣,將在本月中返回的消息,再次讓中國的航天工程舉世關注。繼美國、蘇聯之後,全世界第三個有能力到月球採樣的國家,也將是44年以來第一個到月球「挖土」的國家。
  • 首個太空藝術品被美國弄丟了?剛進入太空18天就遇情況!
    首個太空藝術品被美國弄丟了?剛進入太空18天就遇情況!在去年12月的時候,由美國航天公司SPACEX研發的獵鷹9號火箭,把人類第一個太空紀念品成功送上太空,而對於這個項目,當時這家公司為其取名為「太空軌道反射器」,在一個和鞋盒大小的衛星裡彈射出一個菱形氣球,而且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給氣球充氣,讓氣球膨脹成為一個直徑有30米大小,跟著衛星一起圍繞地球運行,從形狀上看,就像是一個大寶劍在守護著地球
  • 美媒:美國太空軍首獲軍事基地 設在佛羅裡達州
    參考消息網12月11日報導據美國軍事網站12月9日報導,美國佛羅裡達州兩個執行太空任務的重要空軍基地,已正式更名為美國太空軍基地。美國太空軍司令約翰·雷蒙德在推特上補充道,這兩個基地的更名將開啟一個「新時代」,「讓它們與其關鍵任務相匹配」。然而,此次更名尚未得到議員批准。今年早些時候,太空軍開始利用一項太空任務對空軍進行調整,並稱其將把相應的空軍基地更名為太空軍基地。
  • 太空人會不會在太空發瘋?與世隔絕環境中性格體現淋漓盡致
    事實上,這是航天競賽剛開始時,一些美國空軍心理學家想像中的太空人形象。這些心理學家指出,太空人若非瘋狂無畏,怎麼會願意被發射到太空中呢?這些醫生說的當然不對。他們對太空環境不夠了解,言論缺乏真憑實據。
  • 第三名太空遊客美國人奧爾森即將「奔向軌道」
    新華網北京9月30日電(記者潘治)按照被命名為「奔向軌道」的計劃,美國人格雷格·奧爾森將於美國東部時間30日23時54分(北京時間10月1日11時54分)搭乘「聯盟TMA-7」飛船升空,展開總計約10天的太空旅行。他將是繼美國人蒂託與南非人沙特爾沃思之後第三名以私人身份進入太空的太空遊客。
  • 俄羅斯計劃上太空拍電影 招募25-40歲女性
    俄羅斯計劃上太空拍電影1905電影網訊 日前,俄羅斯國營電視公司第一頻道與俄羅斯聯邦航天局(Roskosmos)聯合宣布,要打造一部真正上太空拍攝的電影。最終將選出兩人,一人主演,一人擔任替補和動作替身,都將接受嚴格的上太空訓練。影片計劃明年10月在國際空間站開拍。
  • 美國副總統:美國在太空競賽中處於領先地位 但中俄競爭日益激烈
    華盛頓12月10日電 美國副總統彭斯在國家太空委員會會議上表示,始於50年代的太空競賽還在繼續,儘管來自俄羅斯、中國的競爭日益激烈,但美國仍處於領先地位。彭斯說:「太空是一個真空世界,但就國家安全而言,那裡並不是真空。
  • 美媒:拜登高級顧問敦促美國在太空領域與中國合作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曉雅】美國當選總統拜登還沒上任,團隊內尋求與中國合作的呼籲就來了。中國嫦娥五號載譽歸來之際,美國「政客」新聞網當地時間20日報導稱,拜登的一些高級顧問敦促美國在太空領域與中國進行合作。
  • SpaceX計劃將NASA與私企衛星同時送入太空 2018年初發射
    【TechWeb報導】2月2日消息,據外媒報導,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獵鷹9」火箭計劃於2018年初將美航天局和銥星通訊公司的衛星同時送入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