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名太空遊客即將「奔向軌道」
新華社北京9月30日專電按照被命名為「奔向軌道」的計劃,美國人格雷格·奧爾森將於美國東部時間30日23時54分(北京時間10月1日11時54分)搭乘「聯盟TMA-7」飛船升空,展開總計約10天的太空旅行。他將是繼美國人蒂託與南非人沙特爾沃思之後第三名以私人身份進入太空的太空遊客。
-
第三名太空遊客成功返回 旅遊收穫說不完(圖)
> 點擊進入>>> 北京時間11日上午9時,奧爾森同俄美兩名太空人乘坐 與奧爾森一同返航的是俄羅斯太空人克裡卡廖夫和美國太空人菲力普斯,他們2005年4月15日乘坐「聯盟」號載人飛船飛赴國際空間站,在空間站上工作了179天,克裡卡廖夫因此還創造了在太空累計停留803天的世界紀錄。 另據日本媒體報導,俄羅斯宇航局載人航天項目主管克拉斯諾夫10日透露,34歲的日本富商極可能成為國際空間站的第四位遊客。
-
神六飛天成功 中國人何時也能上太空去旅遊?
太空遊的費用? 太空文化考察是10多萬人民幣,太空國際空間站旅遊則要2000萬美元。 一次太空夢幻旅遊價格從幾萬到幾千萬美元不等。在美國進行為期16天的太空文化考察,每個人所需的費用大約為十幾萬人民幣。 而亞軌道飛行和軌道飛行費用昂貴。
-
嫦娥五號即將大功告成!美媒又說酸話:中國太空技術離美國差遠了
如今,"嫦娥五號"已經離開月球,順利完成第一次月地轉移軌道的修正,距離安然返回地球又近了一大步。該探測器由軌道器、著陸器、返回器和上升器四個部分組成,同時配備各種先進科研設備,可以直接在月球表面採集土壤,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中國將成為美國、前蘇聯後,第三個從月球帶回月壤的國家。
-
SpaceX成功將人類送入軌道 太空成為億萬富翁新遊樂場
太空旅遊並不是全新的概念,已經有7人支付了進入軌道空間的費用,儘管自2009年以來尚沒有人嘗試過。他們通過俄羅斯的太空計劃搭載火箭升空,但看起來美國公司將在未來的商業太空旅行中走在前列。
-
18位太空人獻身太空,只有他1人飛到冥王星,即將飄出太陽系
宇宙就猶如「水中月,鏡中花」,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為了進入外太空,無論是科學家還是太空人,都已經拼盡了全力。不過,太空人卻是一份極其危險的工作,他們不僅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還要有隨之為之獻身的準備。實際上,太空探索源於美蘇爭霸,二戰之後的美國和蘇聯各自對地底和外太空發起衝擊。
-
美國搞地下核爆 將井蓋送入了太空軌道?
1957年7月19日,在美國的「普拉姆勃勃行動」中,一位攝像師正在拍攝爆炸後升起的蘑菇雲據《每日郵報》報導,1957年10月,蘇聯將「伴侶號」(Sputnik)人造衛星送入太空。雖然美國在4個月後,也發射了自己的第一顆衛星「探險者一號」,但是蘇聯被廣泛認為是首個將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送入地球軌道的國家。不過近日,一位天體物理學家認為,美國可能早已在無意中搶先蘇聯的斯普特尼克一步。只不過,美國送入軌道的不是人造衛星,而是一個井蓋。在1957年5月至10月期間,美國科學家在內華達州的沙漠中進行「普拉姆勃勃行動」,其中就包括一系列核爆炸測試。
-
美國太空軍開始招兵買馬 發布徵兵廣告炫耀太空戰機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在正式組建數月之後,美國太空軍開始公開「招兵買馬」。據美國《星條旗報》網站6日報導,太空軍當天公布了第一個正式的招兵廣告視頻。而視頻中X-37B再次出鏡。專家認為,公開招兵意味著美國太空軍正在加速發展。而美太空軍時代,X-37B將具備現實的反衛星作戰能力。
-
嫦娥五號即將結束太空之旅 第一次月地轉移軌道修正順利完成
嫦娥五號即將結束太空之旅 第一次月地轉移軌道修正順利完成時間:2020-12-15 19:1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嫦娥五號即將結束太空之旅 第一次月地轉移軌道修正順利完成 昨天,正在回家路上的嫦娥五號探測器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成功打了下方向盤,通過第一次月地轉移軌道修正建立了更為精準的返鄉路線
-
25 萬美元遊太空,維珍銀河為首批遊客啟動培訓計劃
11月16日消息,據外媒報導,維珍銀河公司(Virgin Galactic)本周啟動了「太空人準備計劃」(Astronaut Readiness Program),並與美國運動品牌安德瑪(Under Armour)展開合作。安德瑪是維珍銀河公司官方太空人制服的合作夥伴,首批付費太空遊客將在太空旅行中穿上這些制服。
-
美國公布南極超清圖:不為人知的科考,聖誕節遊客即將啟程
NASA是美國航空航天局的簡寫,也被稱為美國宇航局或太空總署,不僅負責制定並實施美國的太空計劃,同時還是國際最權威的科研機構之一。上個世紀90年代至今,NASA攜手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在南極開展了近千項科學研究,可以說是碩果纍纍!
-
太空遊客史上首次出艙漫步將在2023年實現
25日消息,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俄羅斯能源火箭公司(RSC Energia)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已經籤署了有史以來第一份太空遊客出艙漫步的合同。該項目定於2023年進行。聲明指出,「能源火箭公司與太空探險公司(Space Adventures)籤署了一份關於2023年2名太空遊客乘坐聯盟MS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俄羅斯艙進行短期考察的合同」。預計,考察期間「一名太空遊的成員將與俄羅斯專業太空人一同進行太空行走」。
-
太空垃圾或致同步衛星軌道報廢【2】
資料圖片:電腦模擬的太空垃圾照片。 據美國宇航局估計,地球周圍尺寸超過彈珠的軌道碎片在50萬塊左右,尺寸超過板球的碎片在2.2萬塊左右。 美國和俄羅斯各自都有先進的太空監視系統,能對相關太空垃圾進行嚴密跟蹤,並及時發布預警,使太空飛行器採取有效的技術手段「躲」過太空垃圾。歐洲航天局也在對所有在近地軌道上運行的太空垃圾進行編目,以便更好地掌握它們的動向。 預測哪些碎片將與運行中的太空飛行器發生碰撞需要精準地建模。
-
「龍」飛船完成首次商業載人航天飛行 太空旅遊離我們還有多遠?
「龍」飛船完成首次商業載人航天飛行,太空旅行的商業化時代或將開啟。太空旅遊離我們還有多遠?在經過約27.5小時飛行後,美國東部時間11月16日晚11時許,搭載4名太空人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龍」飛船飛抵國際空間站並與之順利對接。
-
科技日曆| 「美國太空第一人」逝世 他還是唯一在月球上打過高爾夫...
而帶領美國進入太空的第一人,也被人們深刻地銘記在航天航空史的輝煌篇章之中。1998年7月21日,21年前的今天,74歲的「美國太空第一人」——艾倫·謝潑德(Alan Shepard)在加州逝世。美國總統柯林頓稱讚他是「美國最偉大的太空人之一」。2011年4月20日,NASA追授前航天員艾倫·謝潑德「太空探索大使」榮譽稱號。1923年11月8日,謝潑德出生於一個銀行家家庭,1944年在安納波利斯海軍學院獲得學位,二戰期間曾在太平洋上的「科格斯韋爾」號驅逐艦上服過役。謝潑德是1959年美國航天航空局最初指定帶美國進入太空時代的7名水星太空人之一。
-
波音公司開建宇宙飛船 2015年推出太空旅遊
波音的太空遊大門最早將於2015年打開,最可能的旅遊路線是從佛羅裡達州的卡納維拉爾角到國際空間站。可與「聯盟」號競爭歐巴馬政府提議依靠私人公司將宇航局的太空人送入軌道。2010年,波音和拉斯維加斯的畢格羅宇航公司贏得一項價值1800萬美元的合約,負責一種可搭載 7名乘客的太空艙的初步研發與測試工作。
-
東觀丨利用太空軌道運兵,美軍的真實目的是?
近日,美國軍方宣布,將與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合作,研發軌道運輸載具,做到一小時內將作戰物資和部隊運往全球任何地點。利用太空軌道運兵,美軍就是想進行更快速部署,同時躲避傳統的防空火力。選擇馬斯克作為合作夥伴,是因為SpaceX的運載火箭和飛船在技術上已經非常成熟。太空探索公司先前已經展示了將獵鷹9系助推火箭垂直降落到海上無人駕駛艦上並重新使用的能力。但它從未降落過運載全部有效載荷的火箭,而且新火箭的運載能力是先前的四倍。
-
來杯太空雞尾酒!近地軌道品酒簡史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9日消息,2019年11月初一個寒冷的早晨,美國諾斯洛普·格魯門公司的安塔瑞斯火箭(Antares)從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位於維吉尼亞州的瓦勒普斯飛行設施發射升空。
-
美「太空班車」正式啟航!SpaceX載人「龍」飛船順利升空
中新網11月16日電 (陳爽) 當地時間15日晚19時27分,在美國佛羅裡達州的夜色中,伴隨著巨大的轟鳴聲,4名太空人搭載由美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研發的載人「龍」飛船,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
-
每一顆都有自己的功用:那些爭先恐後奔向太空的衛星...
其中,科羅廖夫大膽採用三節捆綁式 R-7 火箭,成功地將世界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斯普特尼克 1 號送入軌道。衛星上配有兩臺無線電廣播發射器,它們持續工作了 23 天,連續不斷地將beep的聲音從太空傳送給地球人,這無疑是科學上的重大成果,但是,設計者科羅廖夫的名字卻不為人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