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觀丨利用太空軌道運兵,美軍的真實目的是?

2020-12-19 西部網

為了實現在全球範圍內快速運送物資、投送部隊的目的,五角大樓最近想了個新點子。

近日,美國軍方宣布,將與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合作,研發軌道運輸載具,做到一小時內將作戰物資和部隊運往全球任何地點。

△英國《每日郵報》圖解用火箭運輸軍用物資的流程:攜帶物資的火箭從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升空,在不到一小時的時間內,降落在7652英裡外目前由美國運營的阿富汗巴格拉姆機場(黃色箭頭),這一任務目前使用C-17貨機運輸需要15個小時(橙色箭頭)

安全和準確著陸如何確保?

利用太空軌道運兵,美軍就是想進行更快速部署,同時躲避傳統的防空火力。選擇馬斯克作為合作夥伴,是因為SpaceX的運載火箭和飛船在技術上已經非常成熟。

太空探索公司先前已經展示了將獵鷹9系助推火箭垂直降落到海上無人駕駛艦上並重新使用的能力。但它從未降落過運載全部有效載荷的火箭,而且新火箭的運載能力是先前的四倍。

△埃隆⋅馬斯克站在」獵鷹「重型火箭前

除了速度以外,通過火箭運送軍用物資的一個主要優勢是,與空運貨物不同,目前通過太空軌道飛越另一個國家不需要相關國家政府的許可。

但是問題在於,即便是SpaceX這種技術實力雄厚的公司,也無法保證每一次降落絕對平穩和安全。如果是投送貨物,即使失敗,最多是財產損失。但如果是投送部隊,飛行器在太空軌道中或者是再入大氣層後出了故障,「太空傘兵」的下場可就悲慘了。

總部位於倫敦的國際戰略研究所的航空航天專家道格拉斯·巴裡(Douglas Barrie)在接受《泰晤士報》採訪時指出,人類已被安全送入太空,因此通過太空軌道運送貨物不是問題,但挑戰是如何使火箭飛船安全降落。「他們準備如何降落?是通過降落傘或者實施帶控制的降落嗎?如何確保飛船能降落到正確的地方?」

美國安全世界基金會專家維多利亞·薩姆森在接受採訪時也對這一計劃提出質疑。包括:「這些飛船將在哪裡發射、在哪裡降落?是否能在盟國的領土上建造太空基地?」

另外,SpaceX的「獵鷹」系列運載火箭和「龍」飛船,雖然可以重複使用,發射成本相對較低。但與飛機運輸相比,軌道運輸的費用仍舊是天文數字。

△SpaceX的「獵鷹」火箭可以重複使用

據報導,這不是太空探索公司與美國軍方的首個合作項目。此前,太空探索公司獲得了一份價值1.49億美元的五角大樓合同,為軍方製造飛彈追蹤衛星。根據這份合同,太空探索公司將在其華盛頓工廠製造四顆裝有廣角紅外飛彈跟蹤傳感器的衛星,這個工廠為其」星鏈「網際網路項目製造衛星。

今年8月,太空探索公司獲得了美國國防部一個10億美元項目40%的合同,為美國太空部隊進行新火箭發射,該項目其餘60%的合同發放給了「聯合發射聯盟」。

編輯:田珂

相關焦點

  • X-37B第六次升空 美太空軍「高調」首秀有何目的?
    但不知是巧合還是故意而為之,X-37B的製造商波音公司罕見透露,X-37B到達預定地點後,將在地球軌道上釋放其攜帶的人造衛星,並且還將測試「把太陽能轉化為微波能量」,然後回傳至地面。業內分析認為,如果這該技術試驗成功,美軍可直接在地球軌道上利用人造衛星癱瘓對方的通訊設施,在電子戰獲得絕對優勢。
  • 美軍擔心近地軌道出現「堵車」,轉變思路,打造低軌道飛彈防禦網
    自上世紀80年代提出「星球大戰」計劃開始,美國就在太空競爭領域加大了投入。特別是近年來,美國在軌道衛星網建設上不斷提速。根據美國福布斯新聞網8月28日報導,美國空軍AFWERX創新實驗室與 「超級地球觀測者」公司在8月份達成了協議。按照協議內容,該公司將按照美國空軍的要求重點研發小型超低軌道光學成像衛星。
  • 日本成立宇宙作戰隊,目的僅為清掃太空垃圾?專家王亞男:天真!
    太空因其具有多方面的價值,日益成為國際競爭的新戰場。為了搶佔先機,美國在全球率先提出並成立首支太空軍部隊。按照美軍的意思,太空中有美國的存在是遠遠不夠的,還要讓美國主導太空。而常年作為美國小跟班的日本,也緊跟美軍步伐,開始加緊自己在太空中的部署。
  • 外媒:美太空軍得名「守護者」,將成為美軍新獨立軍種
    外媒:美太空軍得名「守護者」,將成為美軍新獨立軍種 紅星新聞12月19日消息,據CNN新聞報導,當地時間周五(12月18日),在白宮慶祝美國太空軍成立一周年的活動上,美國副總統邁克·彭斯揭曉了太空軍成員的正式稱號
  • 看得更清楚,避開近地軌道「擁堵」……一文看懂美軍為何看重超低...
    【環球時報記者 石留風】據美國福布斯新聞網8月28日報導,8月早些時候,一家位於舊金山的小型創業公司「超級地球觀測者」,宣布贏得美國空軍AFWERX創新實驗室的研發合同,美國空軍將支持該公司小型超低軌道光學成像衛星的設計工作。
  • 太空垃圾或致同步衛星軌道報廢【2】
    低地球軌道的碎片以大約每小時2.8萬公裡的速度飛行,即使尺寸很小,也能給衛星造成巨大破壞,同時對太空人的安全帶來致命威脅。在已經編目的太空垃圾中,大約有70%位於距地面約2000公裡以內的低地球軌道,時刻威脅著各種衛星的安全。更為可怕的是,地球周圍的太空垃圾雲仍在不斷擴大。 不過,凱斯勒表示,太空垃圾問題目前仍處在可控制範圍內,因為衛星操作人員能夠採取預防措施,防止衛星發生相撞事故。
  • 太空垃圾多且「繁殖」 人類或失去同步衛星軌道
    原標題:太空垃圾多且「繁殖」 人類或失去同步衛星軌道  太空本是廣袤無垠的空間,卻由於人類活動頻繁而日益擁擠。科學家們擔心,越來越多的太空垃圾威脅各種宇宙探索活動,若不儘早解決可能令人類徹底失去地球同步衛星軌道。
  • 話宇專欄丨日本太空清潔公司累計融資過億,衛星星座是最大客戶?
    至於新一輪的資金的用處,Astroscale 公司表示他們計劃利用這筆錢來繼續推進幾項目前正在進行的項目。 首先,Astroscale 開發一顆名為 ELSA-d 的技術驗證衛星,並在 2020 年初由聯盟號火箭發射升空。ELSA-d 由「目標飛行器」和「軌道會合機動飛行器」兩部分組成,用以演示會合和近距離作業。
  • 東亞上空日本衛星搭美軍設備,東風發射將遭24小時不間斷監視!
    12月18日,日本國家空間政策辦公室和美國太空軍籤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決定在日本準天頂導航衛星上搭載兩臺美國航天與飛彈系統中心研製的有效載荷,分別於2023年和2024年從日本種子島航天中心發射升空。美國太空軍首腦將這份備忘錄稱為「歷史性」的。
  • 第三名太空遊客美國人奧爾森即將「奔向軌道」
    新華網北京9月30日電(記者潘治)按照被命名為「奔向軌道」的計劃,美國人格雷格·奧爾森將於美國東部時間30日23時54分(北京時間10月1日11時54分)搭乘「聯盟TMA-7」飛船升空,展開總計約10天的太空旅行。他將是繼美國人蒂託與南非人沙特爾沃思之後第三名以私人身份進入太空的太空遊客。
  • 新型太空製造業:利用太空環境製造地面產品
    在太空行業蓬勃發展的形勢下,一家名為瓦爾達(Varda)的新生公司,獲得900萬資金,大膽地開啟了又一類型全新的太空製造業——利用太空獨特的環境製造地面需要的物資。知名的大公司如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火箭實驗室(Rocket Lab)、藍源(Blue Origin),以及剛起步的相對論太空公司(Relativity Space)、SpinLaunch等,包括剛成立的伊文(Aevum)公司,提供各種發射升空的技術,從巧妙的「高速旋轉彈射」升空、到使用無人機投放物體進入軌道等各種技術,都在大幅降低人造物體升空的成本
  • 「星球大戰」利器——國外智庫稱中國太空作戰武器發展迅速
    共軌式反衛星武器方面,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發布《2018年度太空威脅評估報告》稱,中國近年來多次開展近地軌道和地球同步軌道交會接近技術試驗。而根據公開信息,中國迄今為止尚未開展共軌式太空目標毀壞性攔截試驗,同時也沒有證據表明上述交會接近技術未來將用作反太空作戰行動,而非情報搜集或其他目的。
  • UFO被美軍披露,究竟有何目的?我國中科院:來者不拒,開鍋!
    站在地球上,人類從沒放棄對天空的探索,無論是太空望遠鏡還是衛星和新型探測車,都是我們現在探索太空的重要工具。而且因為人類對地外文明的好奇,自古就有著許多外星來客的傳聞。但在當前美國處於疫情的水深火熱之下,美軍卻實錘證實了UFO的存在,究竟有何目的?
  • 直徑190米摩天輪,可以接待400人,太空旅館預計2025年在軌道建成
    如果地球上的目的地無法滿足您的旅行欲望,那麼在未來幾年內,去太空旅館去體驗生活,看不一樣的風景,可能會進入你的日程表。馮·布勞恩空間站的設計師,計劃在太空中建造一個名副其實的度假勝地。這裡透露了更多的讓人驚嘆的設計細節。
  • 地球軌道上太空飛行器數量快速增長 清理太空垃圾要動真格的
    近期,歐空局和「清潔太空」公司籤訂合同,將在2025年發射世界上第一個太空垃圾清潔衛星「清潔太空一號」。   採用「吃豆人」方式捕捉   目前,人們已經提出了許多清除太空垃圾的技術路線,而利用太空飛行器將太空垃圾抓取後帶離軌道的主動清除技術發展得最為成熟。
  • 太空浪子迷失太空,漂泊半個世紀,找到了回地球的軌道
    到了預定軌道,「探測者2號」與半人馬D火箭脫離之後,半人馬火箭引擎關閉,隨後排出了剩餘的推進劑,將自身送入了太陽軌道。此後,半人馬D火箭就開啟了其在太空的「歡樂之旅」,在今年8月之前幾乎被人完美遺忘,但是就在8月份,有天文學家們使用全景巡天望遠鏡 Pan-STARRS 快速反應系統在夏威夷發現一個神秘的物體在太陽的軌道上。
  • 第三名太空遊客即將「奔向軌道」
    新華社北京9月30日專電按照被命名為「奔向軌道」的計劃,美國人格雷格·奧爾森將於美國東部時間30日23時54分(北京時間10月1日11時54分)搭乘「聯盟TMA-7」飛船升空,展開總計約10天的太空旅行。他將是繼美國人蒂託與南非人沙特爾沃思之後第三名以私人身份進入太空的太空遊客。
  • 環球聚焦點丨「嫦娥」翩然落月「中國再次展現太空領域領先國家的...
    多國媒體:中國再次展現太空 領域領先國家的實力 美聯社 報導說,從太空中收集樣本是許多太空計劃越來越關注的焦點,而中國對這項技術的掌握,再次展現其在太空領域領先國家的實力。 報導還指出,與上世紀60年代的美蘇太空競賽相比,中國的太空計劃推進得更為謹慎。 英國廣播公司
  • 面對某些國家野心勃勃的太空武器發展計劃?中國在未來的太空領域該...
    俄媒稱,早前,美國候任國防部長詹姆斯·馬蒂斯表示,美國應該投資進攻性太空武器。據西夫科夫推測,美國可能把「裝備雷射武器的作戰太空飛行器」,以及被用於從太空以高超音速攻擊敵人領土的核彈藥引入軌道。  這就始終面對的威脅已經擴展到了太空領域,發展防禦「太空武器」的戰術和裝備也就成為了擺在解放軍面前的重要議題。  個別國家謀求太空絕對優勢,奉行太空控制政策,著力防範所謂「中國太空威脅」,其致力太空對抗、剝奪對手太空行動自由的意圖和能力不可低估。在這方面,我們可能要不理睬所謂的東西,按計劃發展空間事業就最好了。
  • 「太空爪」現世,歐洲計劃首次清理軌道垃圾
    本周,歐洲空間局(ESA,European Space Agency)確定了一項 2025 年的發射任務:清理太空,這將是史上第一次捕獲並處理軌道上的太空垃圾的任務。與瑞士初創公司 「清潔太空」(ClearSpace)籤署了總額為 8600 萬歐元的合同,委派該公司製造一款特殊衛星 「清潔太空 - 1」(ClearSpace-1),構造近似於一顆小型衛星,該設備會用爪子抓牢太空垃圾,並將其護送至較低軌道,二者一同進入大氣層並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