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第一太空人艾倫·謝潑德

2020-12-11 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

       艾倫·謝潑德是第一位遨遊太空的美國人。1961年5月15日,他乘坐時速8000多公裡的「自由7號」小型宇宙飛船代表美國首次遨遊太空,為美國贏得了一次重大的勝利,也因此成為民族英雄。當時,美國和前蘇聯為爭奪世界影響力進行著激烈的競爭,競爭使太空也變得灰暗。

  1957年,前蘇聯發射了第一顆電子衛星,即「斯普特尼克1號」。不到4個月的時間,美國成功地發射了第一艘宇宙飛船。然後,雙方開始爭奪誰能首先發射載人太空太空飛行器。

  1961年4月20日,前蘇聯太空人尤裡·加加林在太空飛行了108分鐘,繞地球飛行了一周,前蘇聯再次贏得了「太空競爭」。三周以後,美國也將37歲的海軍軍官艾倫·謝潑德送上了太空。

  艾倫·謝潑德1923年11月18日出生於美國小城新漢普塞爾東德維,1944年畢業於美國海軍學院。畢業後,很快就結了婚。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在太平洋的一艘驅逐艦上服過短時間的兵役。1947年,艾倫·謝潑德成了一名海軍飛行員。後來,做了試飛員。試飛員的工作是很危險的,但這有助於艾倫·謝潑德未來從事更大的冒險工作。

  前蘇聯發射人造衛星的成功促使美國加快了太空計劃。美國人決定儘快發射人造衛星,但第一次發射失敗了,火箭在發射時爆炸。但是,支持太空計劃的人越來越多,在國會上、在科學家中,都支持美國成立一個太空機構。很快,國會投票通過成立美國宇航局。美國宇航局的工作是擬定科學的太空探索計劃,它的首要目標是將第一位美國人送上太空。

  三個月後,一項命名為「墨丘利」的計劃誕生了,墨丘利神是希臘神話眾神的信使。工程師們一邊建造宇宙飛船,美國宇航局一邊物色太空人。

  美國宇航局想要軍機試飛員,因為軍機試飛員經常試飛新飛機,適應在危險的環境中飛行。1959年4月7日,美國宇航局選定了7名太空人。他們將成為第一批美國太空人,艾倫·謝潑德(Alan Shepard)是其中之一,其他6人是:Scott Carpenter, Gordon Cooper, John Glenn, Virgil Grissom, Walter Schirra和Donald Slayton。

  墨丘利計劃啟動後9個月,美國宇航局制定了從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的試驗飛行計劃。後來的兩年,又作了多次試驗飛行,但都沒有乘坐太空人。

  最後一次試飛是在1961年1月底,乘客是一隻名叫Ham的黑猩猩,飛船飛了700公裡飛越了大西洋。此次試飛發現了幾個問題,但Ham生還了,並在大西洋上著陸。後來,人們經常問艾倫·謝潑德是如何成為美國第一位太空人的。他開玩笑地回答說:「把黑猩猩攆出去,我坐上去,就成了太空人了。」

  在發射前幾天,才宣布選定艾倫·謝潑德為第一個遨遊太空的美國人。由於天氣惡劣,原定在5月2日或5月4日的飛行被迫取消。1961年5月15日星期五,艾倫·謝潑德再次鑽進了名為「自由7號」的太空艙,但他幾乎沒有可以活動的空間,謝潑德在裡面等了4個小時。天氣是延時的部分原因,雲層也會影響發射,最後還得檢查一下無線電通話。

  謝潑德等累了。於是,他告訴地勤人員趕快解決問題,發射火箭。地勤人員終於將問題解決了。

  火箭徐徐地升空。數以百萬計的廣播聽眾聽見了來自卡納維拉爾角的聲音:「我是艾倫·謝潑德。我將勇往直前,決不後退!祝各位好運!」

  火箭越升越高。5分鐘後,艾倫·謝潑德感到了太空的失重,他覺得自己飄了起來。「自由7號」飛了185公裡高,又重返大氣層。飛船降低了速度,在大西洋上著陸,著陸點離發射點約500公裡,15分鐘的飛行就這樣結束了。

  艾倫·謝潑德報告道:「一切都好!」一架直升飛機將他從著陸點送到了一艘待命的船上。

  這次飛行成功了。3個星期後,甘迺迪總統宣布了美國的一項新計劃,即到20世紀60年代末要將人送上月球,並安全地返回地球。

  1969年7月,夢想成了現實。但是,艾倫·謝潑德不是阿波羅登月之旅的首飛太空人。事實上,他差點沒能踏上月球,因為他的內耳出了毛病,被迫離開航天飛行幾年,後來經過手術終於重獲健康。此後,美國宇航局派謝潑德指揮「阿波羅14號」,「阿波羅14號」是1971年1月底發射的。Stuard Roosa和 Edgar Mitchell是「阿波羅14」的另外兩名成員。

  Roosa作繞月飛行,謝潑德和Mitchell在月球上著陸。他們採集了巖石和土壤,謝潑德還做了其它事情。他打了高爾夫球,並擊中了兩個。這很不容易,因為謝潑德穿著笨重的太空衣。

  阿波羅登月之旅是人類唯一一次踏上月球。1969年至1972年間,有12名美國太空人踏上了月球,艾倫·謝潑德排名第5。

  1974年,艾倫·謝潑德從美國宇航局和海軍退役,成了德克薩斯州休斯頓一家建築公司的董事長。後來,他自己開了家公司,取名為「7+14公司」,這源於他飛過「自由7號」和「阿波羅14號」。

  艾倫·謝潑德還和另一名太空人Deke Slayton合寫了一本書《攬月》,《攬月》講述了他們的登月之旅。謝潑德還領導了一個小組,為理工科學生籌集大學學費。

  艾倫·謝潑德,第一個遨遊太空的美國人,在與白血病苦鬥了兩年後,於1998年7月21日去世,享年74歲。(國家航天局網特約編譯 鄭明)

本文編輯:李遷

相關焦點

  • 科技日曆| 「美國太空第一人」逝世 他還是唯一在月球上打過高爾夫...
    而帶領美國進入太空的第一人,也被人們深刻地銘記在航天航空史的輝煌篇章之中。1998年7月21日,21年前的今天,74歲的「美國太空第一人」——艾倫·謝潑德(Alan Shepard)在加州逝世。艾倫·謝潑德(Alan Shepard,1923年11月18日—1998年7月21日),出生於美國新罕布夏州德裡,美國太空人,1961年5月5日乘坐「自由7號」宇宙飛船遨遊太空,是美國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太空人。
  • 從尿褲子到2300萬美元的豪華馬桶:人類太空廁所簡史
    【ALENG 自媒體】9月26日午間自媒體專稿,俗話說,人有三急。這三急,即使對於那些「膽大包天」,敢於踏足外星球的太空人來說,也不能例外。由於外太空環境的特殊性,以及太空飛行器的有限空間所限,人類太空人在外太空如廁一直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美國前太空人佩吉·惠特森(Peggy Whitson)在國際空間站上度過了655天的創紀錄時間,在談到太空生活的體驗時,她說,只有一件事無法令人懷念,那就是上廁所。那麼,在外太空生活的太空人到底是怎麼上廁所的?太空馬桶又經歷了一個怎樣的演變歷程,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從NASA「Crew-1」太空船的新命名,聊一聊美國航天史上的那些名字
    「Crew-1」C207號「龍」號太空船將被命名為「韌性」號 來源:NASA推特任務指揮官邁克·霍普金斯解釋了這個命名的意義,他說:「我認為我們所有人都同意,2020年是充滿挑戰的一年他進一步解釋說,這個名字也是對所有遭受困難但仍繼續履行使命的人表示敬意,「我們的家人,我們的同事,我們的同胞,我們的國際夥伴,我們的領導者在艱難的時刻都展現出了相同的特徵。」
  • 貝索斯的秘密冒險:將火箭發射到太空是他探索宇宙的「畢生追求」
    據《雪梨晨鋒報》報導稱,周二,亞馬遜CEO傑夫 貝佐斯旗下的太空公司10個月以來首次將一枚火箭,從位於德克薩斯州西部一家偏遠的場地發射到了太空的邊緣。這是藍色起源公司記錄的第13次太空之旅,向「讓遊客到達太空」的目標又邁進了一步。
  • 第三名太空遊客美國人奧爾森即將「奔向軌道」
    新華網北京9月30日電(記者潘治)按照被命名為「奔向軌道」的計劃,美國人格雷格·奧爾森將於美國東部時間30日23時54分(北京時間10月1日11時54分)搭乘「聯盟TMA-7」飛船升空,展開總計約10天的太空旅行。他將是繼美國人蒂託與南非人沙特爾沃思之後第三名以私人身份進入太空的太空遊客。
  • 太空人在太空都吃什麼?美國吃「牙膏」,中國讓人意外!
    現在的科學技術發展的越來越快,越來越多的國家向外太空發射了宇宙飛船、發射器等等,那麼中國也不甘落後,在2003年的時候,中國發射了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神舟五號的成功發射是我國航天史上的一座新的裡程碑,是我國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有一個偉大壯舉,它表明我國在航天技術方面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
  • 美國人耗費巨資研發太空筆,蘇聯人用鉛筆解決問題?
    《白宮群英》裡美國官員自嘲:「我們花費了數百萬美元開發能在零重力環境下使用的太空筆,知道蘇聯人怎麼做的嗎?他們使用了鉛筆。」後來NASA向一家美國公司採購專門的太空筆,價格僅2.39美元一支,蘇聯人也採購了同一款太空事業缺少合適的筆,這讓保羅·費雪(Paul C. Fisher)與他的公司費雪筆業看到了機會,投資了超過一百萬美元(沒有一分一毫取自NASA)研發太空筆。
  • 太空中廁所爆炸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來源:環球科學NASA用2300萬美元重金打造的太空馬桶(圖片來源:NASA)享受著穩定重力恩惠的地球人總是對太空中的失重生活充滿好奇。不過,太空飛行器中並不只有高端的科學研究,太空人同樣也要面對吃喝拉撒的生存難題。在數百千米高的失重環境下,大小便難道只能在空中自由飛舞嗎?
  • 生於臺灣 一華裔入選美國NASA登月計劃18名太空人名單
    據臺媒報導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公布「阿提米絲」(Artemis)登月計劃的18名太空人名單,其中一人是出生於臺灣的林其兒(Kjell N. Lindgren),他們將為登月計劃接受訓練。
  • 獨家專訪美國前太空人:我是這樣進入太空的
    當然,也包括曾兩次進入太空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前太空人麥可·馬斯米諾博士(Michael Massimino)。馬斯米諾曾在2002年和2009年兩次進入太空,這兩次的太空任務在美國的航空航天史上也都具有歷史性的意義。 馬斯米諾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詳細講述了兩次「升空記」。
  • 美國太空軍開始招兵買馬 發布徵兵廣告炫耀太空戰機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在正式組建數月之後,美國太空軍開始公開「招兵買馬」。據美國《星條旗報》網站6日報導,太空軍當天公布了第一個正式的招兵廣告視頻。而視頻中X-37B再次出鏡。專家認為,公開招兵意味著美國太空軍正在加速發展。而美太空軍時代,X-37B將具備現實的反衛星作戰能力。
  • 美國太空軍司令:中國在太空領域的跨越式進步引發擔憂
    【環球網報導】「中國(太空領域發展)從0到60,真的很快。」據《太空新聞》報導,美國太空軍司令約翰•雷蒙德12月17日宣稱,中國在太空領域的跨越式進步引發了(美國)「國家安全擔憂」。  報導稱,約翰•雷蒙德在當天的一場線上活動上說:「幾十年前,他們(中國)在太空領域中還不是大玩家,現在絕對是了。」
  • 美國的瘋狂太空計劃!
    美國國家宇宙委員會(USNCC)對此進行了大膽而又科學的預測,並向政府提交了一份題為《2010~2060年開拓宇宙新邊疆》的報告。在這份200餘頁的書中,寫下了人類面向未來50年開拓宇宙的雄偉理想。2020年開通宇宙公路什麼是宇宙公路?即以地球為出發點,把公路延伸到太空。宇宙公路是除了太空梯之外通往宇宙既安全又便宜的另一運輸手段。
  • 錢學森:被美國驅逐的科學家,卻為中國奠定了太空探索基石
    他的研究幫助發展出中國第一枚人造衛星發射時所用的火箭,以及作為中國核武器庫組成部分的飛彈,他被奉為國家英雄。但是在另一個超級大國那裡,那個他曾經學習和工作十多年的地方,他的重大貢獻幾乎沒有人記得。錢學森生於1911年,他的父母均受過良好教育,父親創建了中國第一個全國性的教育系統。錢學森在早年就顯示出天賦,後來也在上海大學以班級頭名畢業,獲得非常難得的美國麻省理工獎學金。
  • 三星的「太空自拍」氣球在美國密西根農場墜毀
    據the Verge報導,來自美國密西根州葛萊西奧特縣的南希·蒙比-威爾克(Nancy Mumby-Welke)上周末聽到她家農場外面一聲巨響,然後她在後院發現了一個巨大物體。她在臉書上發布了一張照片:「難以置信,看看天上掉下來的東西,它掛在了我們的樹上。」
  • 美國太空軍成員定名「守護者」,可這名字早被遊戲用爛了
    然而,Guardian一詞在太空科幻題材的影視劇及遊戲作品中,一直有著可觀的出鏡率。對於沉迷這些作品的人來說,太空軍的新稱謂顯得俗不可耐。「我好像活在70年代的一部糟糕的日本動畫片裡」科幻作品中帶有Guardian這個名號的生物或非生物,並非在所有情況下都站在正義一方,但一定有著令人印象深刻的強大戰鬥力。
  • 首個太空藝術品被美國弄丟了?剛進入太空18天就遇情況!
    首個太空藝術品被美國弄丟了?剛進入太空18天就遇情況!在去年12月的時候,由美國航天公司SPACEX研發的獵鷹9號火箭,把人類第一個太空紀念品成功送上太空,而對於這個項目,當時這家公司為其取名為「太空軌道反射器」,在一個和鞋盒大小的衛星裡彈射出一個菱形氣球,而且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給氣球充氣,讓氣球膨脹成為一個直徑有30米大小,跟著衛星一起圍繞地球運行,從形狀上看,就像是一個大寶劍在守護著地球
  • 繼美國、中國、俄羅斯之後,此國放言2022年將人送上太空
    在航天工程領域,只有美國、俄羅斯和中國這三個國家完成了載人航天飛船的發射。印度作為有發展潛力的國家之一,也意識到本國在航天工程方面的缺陷。要想躋身到世界強國的行列,在航天工程方面也勢必不能落人之後。因此,印度一再將載人航天計劃提上日程。
  • 誕生於太空科技的美國馬泰克和lifesDHA™
    誕生於太空科技的美國馬泰克和lifesDHA™2013-01-21 15:53:45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數千年來,深邃的太空一直深深吸引著人類的目光,由此產生了數不盡的傳說和故事。僅僅在二戰結束後,我們才擁有基本的太空技術,世界各國開始競相投入巨資進行太空研究。太空飛行和長期的太空生活對生命和人的影響一直是最重要的科研項目之一。海藻擁有完整的細胞結構,而且生命周期短,是一個非常合適的研究對象。美國國防和航空航天合作商Martin Marietta委託幾位科學家研究藻類在長期太空飛行的下的生長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