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太空藝術品被美國弄丟了?剛進入太空18天就遇情況!

2020-12-18 科技小李光

先關注,後閱讀,您的關注是小編最大的動力哦!動動你的生財手點個關注吧!

首個太空藝術品被美國弄丟了?剛進入太空18天就遇情況!

在去年12月的時候,由美國航天公司SPACEX研發的獵鷹9號火箭,把人類第一個太空紀念品成功送上太空,而對於這個項目,當時這家公司為其取名為「太空軌道反射器」,在一個和鞋盒大小的衛星裡彈射出一個菱形氣球,而且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給氣球充氣,讓氣球膨脹成為一個直徑有30米大小,跟著衛星一起圍繞地球運行,從形狀上看,就像是一個大寶劍在守護著地球

而且更加神奇的是,這個類似於「大寶劍」的紀念品,能夠把陽光折射到地球上,憑著我們的肉眼就能看到,不過現在的我們已經不能欣賞到了,因為這個「大寶劍」被遺失了,當時它是在2018年12月22號的時候進入太空,充當保護者,而僅僅圍繞地球旋轉35天,因為一直沒人監管它,在2019年1月25號的時候,NASA工程師再次聯繫它的時候,發現通訊失敗,就這樣我們永遠的失去它了

可能對於這個情況各位小夥伴應該知道,在去年的時候,因為美國要修建墨西哥邊境牆的原因,導致美國政府關門35天,而在這段期間,所有的美國政府工作人員都被波及,大部分員工休假,而當時太空人NASA研究人員也處於休假狀態,為此對於這個太空中的藝術品,失去了跟蹤衛星定位,而衛星無法自主的給這枚氣球充氣,就這樣紀念品成為紀念,消失在太空中

而這個紀念品是由內華達藝術博物館的藝術家帕格倫設計的,當時為了打造這枚紀念品,總共花費了110萬英鎊,而且這個計劃是想要在太空中打造一個宇宙藝術畫廊,原本是想試試說,看看這個作品能夠在太空中存活多久,但沒有想到的是,第一個人類太空藝術品的命運是如此忐忑,剛被部署在太空18天,就遇到這麼奇葩的事情(美國政府遇到歷史上最長的關閉期)

而對於這件事情的發生,內華達藝術博物館就表示,因為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掌管著衛星和地面通信,還有軌道上的任務安排,但是因為他們的工作被停止,所以導致沒有人來給這枚稜形氣球充氣,才會出現後面的遺失情況,而當時政府被關門之後,這枚稜形氣球的信號已經非常微弱了,而當政府再次開門,它已經完成失去信號波動

而對於這枚人類第一顆太空藝術品的去向,不少網友也是眾說紛紜,其中爭議最大的就是,它是不是和太空其它碎片相遇,最終兩者泯滅在太空中,而負責設計的藝術家帕格倫非常憂傷的稱:因為這35天無人監控,它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就是會被地球引力捕捉,重新回到地球大氣層中,最終在大氣層中瓦解,對此你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那個被丟在太空,311天與世隔絕的太空人,回到地球後祖國卻沒了
    他曾經做過這樣一件事情,在一個風箏上綁了四十七支火箭並且自己坐上去,進行了太空遨遊。飛離地球,遨遊宇宙是人們的夢想。我們今天講的就是這樣一個太空人的故事。有一個太空人被遺忘在了太空,經過311天的漂泊之後終於回到地球,但當他回到地球後才發現自己的國家沒了的故事。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鮑魚大蝦進入「太空菜譜」(圖)
    點擊進入>>>   10月12日18時29分,獨自留在返回艙裡的航天員聶海勝在太空失重環境下把玩飄浮的相機攝影/新華  「神六」航天員睡覺時手臂要放進睡袋內防止「嚇」到自己———  從神舟六號載人飛船進入太空那一刻起,中國航天員費俊龍和聶海勝開始了在太空多天的生活。
  • 航天員的秘密:太空國旗、航天食物、太空筆……
    太空藻麥茶(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供圖)以第二個國家航天日為契機,北京天安門廣場邊的國家博物館正設立一場 「築夢太空」主題免費展覽。不到1克重的太空國旗此次展出了73件航天文物。其中包括四面國旗,大小不一。首先是湘繡手繡國旗,以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旗,每面不到1克重,紅旗綢由專供天安門國旗的紅旗廠特製。同展櫃還有神舟飛船上的「中國載人航天陶瓷藝術品搭載專用證物」。另一個展櫃有太空中的中國茶葉,傳統的中國文明象徵「絲綢、陶瓷、茶葉」在太空湊全。
  • 美國太空軍開始招兵買馬 發布徵兵廣告炫耀太空戰機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在正式組建數月之後,美國太空軍開始公開「招兵買馬」。據美國《星條旗報》網站6日報導,太空軍當天公布了第一個正式的招兵廣告視頻。而視頻中X-37B再次出鏡。專家認為,公開招兵意味著美國太空軍正在加速發展。而美太空軍時代,X-37B將具備現實的反衛星作戰能力。
  • 獨家專訪美國前太空人:我是這樣進入太空的
    美東時間5月31日,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從美國佛羅裡達州甘迺迪太空中心升空後19個小時完成與國際空間站的對接,兩位太空人赫利(Doug Hurley)與貝肯(Bob Behnken)通過開放的艙門進入太空站,與此前留在國際空間站工作的3位太空人擁抱問候。 整個過程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 美國第一太空人艾倫·謝潑德
    艾倫·謝潑德是第一位遨遊太空的美國人。1961年5月15日,他乘坐時速8000多公裡的「自由7號」小型宇宙飛船代表美國首次遨遊太空,為美國贏得了一次重大的勝利,也因此成為民族英雄。當時,美國和前蘇聯為爭奪世界影響力進行著激烈的競爭,競爭使太空也變得灰暗。
  • 波爾多紅葡萄酒也要進入太空了?
    繼西施佳雅紅葡萄酒在2005年順利升空,成為第一款太空酒以後,高柏麗酒莊紅葡萄酒也有望成為首款進入太空的波爾多紅葡萄酒!奧斯塔夫表示,「這是一個能夠適應失重狀態,進入太空的葡萄酒酒瓶,希望它能把人類獨有的文化傳播到地球以外的地方。」
  • 太空人進入太空中為什麼要帶槍?
    太空人進入太空中要帶槍?對,你沒有聽錯,確實是這樣的。我們國家的太空人是這樣做的、其他國家的太空人也是這樣做的。以前的太空人進入太空需要帶槍、現在的太空人同樣需要帶槍進入太空、甚至將來很長一段時間太空人進入太空也需要帶槍。
  • 太空行走可不是在宇宙空間中散步,為何女航天員太空行走少?
    例如,1984年7月25日,蘇聯的薩維茨卡婭成為世界太空行走第一女;美國的惠特森目前保持著女性以及美國進行太空行走次數最多的紀錄:10次,累計60小時21分;單次太空行走時間最長的是美國航天員女航天員赫爾姆斯與男航天員沃斯一起創造的,他們於2001年3月11日在太空行走了8小時56分鐘。
  • 太空垃圾多「撞暈」衛星 有必要制定「太空交規」
    自1957年第一顆人造衛星升空以來,人類已向太空發射了5000多顆各類太空飛行器,其中很大一部分已成為太空垃圾在近地軌道上飄蕩。目前,地面上能觀測到並記錄在案的空間碎片約有4000多萬個,形成約3000噸太空垃圾,仍在逐年增加。可觀測到的最大碎片與一輛公共汽車相當,最小的與一個壘球相當。  規避空間碎片幾乎成為各種太空飛行器、衛星和國際空間站的「規定動作」。
  • 第三名太空遊客美國人奧爾森即將「奔向軌道」
    新華網北京9月30日電(記者潘治)按照被命名為「奔向軌道」的計劃,美國人格雷格·奧爾森將於美國東部時間30日23時54分(北京時間10月1日11時54分)搭乘「聯盟TMA-7」飛船升空,展開總計約10天的太空旅行。他將是繼美國人蒂託與南非人沙特爾沃思之後第三名以私人身份進入太空的太空遊客。
  • 首個在太空行走的人類去世 | 科技早頭條
    1965年,列昂諾夫在執行「上升2號」載人飛行任務期間,出艙進行了12分9秒的太空漫步,成為首個在太空行走的人類。10年後,列昂諾夫再次進入太空,搭乘「聯盟19號」飛船與美國的「阿波羅18號」飛船對接,實現了人類歷史上首次由兩國合作的載人航天任務。列昂諾夫曾兩次被授予「蘇聯英雄」稱號。
  • 太空人被困太空311天,回來時國家已不存在,身體也到了極限
    特別是一些長期進行太空旅行的太空人,更是經歷了很多常人無法想像的辛苦,比方說前蘇聯的一位太空人,他被困在太空中311天,當他一個人面對孤獨的時候,更是難以想像。史上最倒黴的太空人這名太空人叫謝爾蓋·康斯坦丁諾維奇·克裡卡列夫,他曾經是一名前蘇聯出色的太空人,在1991年的春天,他和同伴們一起離開地球,去往空間站,當時他們的主要任務,是進行「換班」,因為空間站上的太空人都是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進行一次輪換,畢竟太空中輻射很高,而且情況多變,人類是沒有辦法永遠生活在其中的
  • 美國太空軍司令:中國在太空領域的跨越式進步引發擔憂
    【環球網報導】「中國(太空領域發展)從0到60,真的很快。」據《太空新聞》報導,美國太空軍司令約翰•雷蒙德12月17日宣稱,中國在太空領域的跨越式進步引發了(美國)「國家安全擔憂」。  報導稱,約翰•雷蒙德在當天的一場線上活動上說:「幾十年前,他們(中國)在太空領域中還不是大玩家,現在絕對是了。」
  • 世界首個「太空國家」舉行元首就職典禮
    在電影《機器人總動員》中,因為地球變成了一個「垃圾星球」,人類都移民到了一個太空中的空間站,在那裡建立了自己的「太空國家」。近日,世界首個「太空國家」舉行元首就職典禮。想要成為「太空國家」的居民?只要在其網站註冊就可以了。
  • 誕生於太空科技的美國馬泰克和lifesDHA™
    誕生於太空科技的美國馬泰克和lifesDHA™2013-01-21 15:53:45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數千年來,深邃的太空一直深深吸引著人類的目光,由此產生了數不盡的傳說和故事。僅僅在二戰結束後,我們才擁有基本的太空技術,世界各國開始競相投入巨資進行太空研究。太空飛行和長期的太空生活對生命和人的影響一直是最重要的科研項目之一。海藻擁有完整的細胞結構,而且生命周期短,是一個非常合適的研究對象。美國國防和航空航天合作商Martin Marietta委託幾位科學家研究藻類在長期太空飛行的下的生長情況。
  • 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太空人其實不是人,而是一隻狗,目前仍漂在太空
    所談論內容更多的,還是人類進入到宇宙中的事情。但是實際上,第一個來到宇宙中的生命體卻並不是人類。而是一直來自蘇聯的小狗,它的名字叫做萊卡。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太空人其實不是人,而是一隻狗,目前仍漂在太空。
  • 生於臺灣 一華裔入選美國NASA登月計劃18名太空人名單
    據臺媒報導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公布「阿提米絲」(Artemis)登月計劃的18名太空人名單,其中一人是出生於臺灣的林其兒(Kjell N. Lindgren),他們將為登月計劃接受訓練。
  • 第三名太空遊客即將「奔向軌道」
    新華社北京9月30日專電按照被命名為「奔向軌道」的計劃,美國人格雷格·奧爾森將於美國東部時間30日23時54分(北京時間10月1日11時54分)搭乘「聯盟TMA-7」飛船升空,展開總計約10天的太空旅行。他將是繼美國人蒂託與南非人沙特爾沃思之後第三名以私人身份進入太空的太空遊客。
  • 太空日記
    走近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走近中國最權威的幕後航天人,全方位探訪我國航天史上駐留時間最長的太空之旅。    【媒體推薦】    當無線電波載著人類歷史上首位「太空特約記者」的聲音穿越遙遠距離回到地面,人類的太空報導翻開了新的篇章,#太空日記#33天超10億次閱讀、數百萬條留言,在廣大中小學生中引發了新一輪的「航天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