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氣是中醫提出的一種理論,其認為如果一個人體內溼氣過重,就會生病。但是溼氣並不能通過表面看出來,網上有傳聞說可以通過雞蛋來檢測體內的溼氣,具體方法是讓煮雞蛋在皮膚上滾動,一直滾動至雞蛋冷卻。如果雞蛋表面出現暗褐色,且有一些凹凸的小疙瘩,證明體內的溼氣過重,需要及時祛溼。
那麼這種方法是否有效呢?
眾所周知,煮雞蛋在剝開外殼後,雞蛋表面是十分光滑的,而且顏色是奶白色的。所以有的人會以為雞蛋在皮膚滾動後發生的變化,是因為吸出體內溼氣的原因。其實不是,雞蛋在放涼後,雞蛋的顏色就會發生變化;而且雞蛋的顏色也與雞蛋的酸鹼度有關:學會化學的朋友都會知道一個道理:當溫度高時,酸鹼度就會偏高,雞蛋就會偏鹼性;相反,溫度低時,酸鹼度偏低,雞蛋就會偏酸性。雞蛋酸鹼度不同,顏色自然會發生變化。
所以,用雞蛋在皮膚表面滾動,能測出溼氣這個說法並不靠譜,更別說這個方法可以去除體內的溼氣了。
可雞蛋是不是完全不能夠祛除體內的溼氣呢?
答案是不。但雞蛋要有好的祛溼效果,需要借用艾葉的力量。方法非常簡單:就是在煮雞蛋的水裡面加入艾葉,在食用的時候,還可以把煮雞蛋的艾葉水一起喝掉。
艾葉營養價值高,有滋補陽氣的作用,可以提高免疫能力。雞蛋可以為我們補充能量,兩者相結合,祛溼效果更好。艾葉煮雞蛋對於祛除體內溼氣的這個方法,需要多使用一段時間,效果要比在皮膚上滾雞蛋要好得多。如果不習慣用艾葉煮出來的雞蛋味道,還可以用這兩樣東西去煮湯,只是要少放鹽和少放油,要保持清淡口味,才能出來效果。
艾葉煮雞蛋的祛溼效果好,而且方法簡便。但不能貪圖方便,在短時間內持續食用艾葉雞蛋,所謂物極必反,所以要保持頻率:一星期2-3次即可。要想體內溼氣減少,除了可以吃艾葉雞蛋,再就是多運動,通過排汗來排除體內的溼氣,運動可以舒緩壓力,活絡身體內的血液,進而排出身體內的溼氣。還有就是要注意休息,不要熬夜,加重體內的溼氣。
通過上面的介紹,相信大家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大家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