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三伏天的來臨,氣溫越來越高,大多數人來說蝸居在家裡,天天空調打開,早上起不來,晚上睡不著,身體疲倦無力,在刷牙的時候還會出現黏膩感、有噁心的感覺;看著鏡子中的自己,面色暗淡無光,沒有光澤,吃飯時還常常沒有胃口,飽腹感較強烈……這些表現通通是溼氣導致的。
溼氣的來源分為內外,外部的溼氣是指由於氣候的潮溼、室內的潮溼和經常淋雨形成的,而內部的溼氣是跟我們的臟腑功能有直接關係。這兩者是互相作用的,外部的溼氣會加重內部的溼氣,內部的溼氣過重又會引起外部的溼氣,所以,想要身體內部的循環穩定運行,就要及時的排除溼氣。
一、溼氣「元兇」,這些你有中招嗎?
1、熬夜、過度工作
在《脾胃論》這本古書籍中有記載:勞倦則脾先病。如果脾受了損傷,身體內部的水谷運化就會受到影響,從而會加重體內的溼氣。在過度的工作後,我們的脾會變得虛弱,身體越來越疲倦,容易生病,體內的器官運行較為紊亂,所以會給溼氣進入身體的機會。
注意:工作也要注意勞逸結合,科學研究表明每天23點前是睡覺的黃金期。我們要在23點前進入睡眠狀態,保證自己的作息充足。
2、貪涼或口味重
喜歡吃涼食或者生涼的食物,又或者喜歡吃重口味的食物,過於辣,過於鹹,這些都會給我們的腸胃增加負擔,這些食物會導致我們的胃動力不足,身體的代謝緩慢,最終會增加體內的溼氣。
建議:選擇清淡的食物食用,在烹飪時儘量選擇全熟,涼性的食材適量的加一些生薑降低涼性。
3、久坐不動
長時間坐在椅子上不活動會導致供血不足,加重了人的乏力感和肌肉的酸疼,導致體內的溼氣無法正常的排出。
建議:平時每隔一小時就起身活動,放鬆一下身體,拉伸筋骨。
二、三種「零食」放開吃,溼氣也怕它們!
1、紅薯幹
紅薯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這些都可以輕鬆地被人體吸收。如果臉色暗淡和皮膚乾燥的人,平常多吃它,會變得更有氣色。紅薯幹是經過蒸煮以後的紅薯,所以紅薯幹裡面的食物和膳食纖維會更加豐富,便秘人群可以多吃它。
2、胡蘿蔔
胡蘿蔔是改善溼氣的「秘方」,胡蘿蔔中的胡蘿蔔素可以中和毒素。新鮮的胡蘿蔔的排毒和排溼的效果會更加明顯,平時將其打成汁,添加少量的蜂蜜等物,既好喝又排溼氣。
3、堅持喝水
夏季對水的需求較大,在清淡飲食為主的夏季,選擇喝紅豆薏米茶不免為一個好點子。紅豆薏米茶中的紅豆、薏米、赤小豆、大麥、橘皮、苦蕎、芡實、梔子、甘草,全部選取日常可見的食材,紅豆可以增加腸胃的蠕動,促進排尿,達到排溼的效果,其他的科學配方,讓排出溼氣的性質更為溫和,適用的人群更廣,更為人接受。
橘皮:消炎、殺菌、去風寒、助眠安神、促進尿液的排放。
芡實:又名雞頭米,可補脾止瀉、除溼止帶。
赤小豆:又名紅豆、紅小豆,可利水消腫,清熱解毒。
將這些食材一起熬製成茶或者直接添加在水中服用下去,如果你覺得準備起來浪費時間,可以選擇已經搭配好的茶包。
有需要朋友們可以點擊下方↓↓↓卡片獲取
結語:溼氣的排放是一個較為長期的過程,在堅持飲用紅豆薏米水後,可以健脾、益氣,在調和五臟六腑的基礎上,揪出溼氣,從而達到根除溼氣的效果。不僅如此,堅持飲用還能夠改善睡眠狀況,緩解身體的疲勞感,增加氣血,從而提高人的精氣神,讓我們顯得更為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