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山東7月30日電 近日,為期兩天的山東省小學數學「教研大講堂」如期舉行。本次會議以基於數學文化的「數與代數」專題教學為研討主題,旨在推進實施山東省基礎教育教學改革重點項目《數學文化教學促進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發展的研究》,探索「數學文化融入課堂」的教學策略,交流各地市「基於數學文化教材單元教學研究」典型經驗。會議分別由威海、臨沂、濟南三個地市的小學數學教研員主持,來自全省各地市、縣區小學數學教研員、數學骨幹教師近3萬人同步在線參加了會議。
本次會議聚焦青島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兩位數乘兩位數》單元,分別展示了來自威海、臨沂、濟南三個地市的數學團隊基於數學文化的研究成果。作為威海市的代表,高區團隊在會上分享了1節課例展示和4個專題報告,系統介紹了我市小學數學團隊在數學文化和單元整體教學研究方面的階段性成果。
會議伊始,由高區大嵐寺小學梁娟校長執教單元起始課《兩位數乘兩位數(口算)》,本節課創造性地運用了點子圖來揭示算理、算法的本質,將乘法口訣和十進位的由來等數學文化內容有機融入到計算教學中,充分彰顯了數學的科學價值和人文價值。隨後,高區第三小學王曉萍老師做了《基於數學文化的單元教學設計》交流展示,深入闡釋了如何整體把握單元教學內容、確立多維單元教學目標和系統規劃單元教學活動等研究成果。接著,高區教研中心於華靜老師做了《基於數學文化的教材分析框架與改進研究》的專題報告,詳細介紹了教材分析框架的研究緣起、研究歷程、探索成果和效果反饋,從一線教師的實際需求出發,開發出了一套條目清晰、方便運用的表格式分析框架。基於此研究框架,高區瀋陽路小學的賀言霞和高區第二實驗小學的畢欣榮兩位老師分別做了單元整體數學文化分析和教材修訂建議的交流分享。
最後,山東省教科院徐雲鴻主任以《做研究型教師,從優秀走向卓越》為題進行了大會總結,對威海、臨沂、濟南三個團隊的研究和展示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贊可;並結合實例,圍繞教師數學文化的研究和專業成長,重點講解了研究什麼、怎樣開展研究、怎樣提煉研究成果,為下一步實驗學校的數學文化研究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可操作性建議。
本次線上會議,在全省範圍內展示了威海市小學數學團隊「數學文化融入課堂」的典型經驗和實證研究,從「數學文化的教材分析框架」「數學文化融入教材」「單元整體教學分析」「課時教學設計」等方面完整系統地介紹了開展數學文化研究的基本範式,凸顯了威海小學數學團隊的研究特色,呈現了我市基於數學文化的單元整體教學研究的豐碩成果,獲得了全省小學數學教師的一致好評。
近年來,我市小學數學團隊深入推進「小學生深度學習的教學策略實踐研究」項目,以「基於深度學習的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為抓手,將課題研究、學科教研與課堂教學緊密結合,立足學科,紮根課堂,深入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教學研究精準指向小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發展,切實提升了小學數學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水平。本次會議展示的「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成果正是在我市前期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數學文化研究的內容進行的創新性設計。(通訊員 威海市教育教學研究中心 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