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推出面向雲計算、大數據業務的全能型存儲AS13000

2020-12-15 美通社

北京2014年5月7日電 /美通社/ -- 近日,浪潮召開系列存儲新產品發布會,會上浪潮推出了全新AS500系列、AS1000系列、AS8000系列及AS10000系列四大系列新產品,展示業界領先的解決方案及創新的產品技術理念。浪潮AS13000是AS10000高端海量存儲系列產品的典型代表,是一款全能型產品,多方位折射了浪潮高端核心技術和創新理念,可以滿足雲計算、大數據及未來數據中心業務的應用。

隨著雲計算技術的逐漸成熟,雲計算業務也從概念推廣發展到落地實施,在此過程中,雲計算業務在服務類型和商業模式方面也湧現出大量創新,傳統IT應用系統開始與雲計算相結合。雲計算應用模式的發展變化也吸引了應用業務類型的快速增加以及業務規模的迅速擴大,大規模的業務應用帶來了海量規模的數據存儲需求、面向海量數據的高性能IO需求、以及相關的數據冗餘保護和軟硬體故障情況下的數據可靠性保護需求,這就需要有全能型的產品來滿足各種複雜需求。

面對持續變化的IT基礎設施建設需求,浪潮存儲始終以客戶應用需求為中心,堅持技術創新和理念創新,不斷推出適應時代要求的存儲新品。在2008年雲計算剛剛起步時,浪潮存儲基於國家863科技攻關項目「海量存儲系統關鍵技術研究課題」的技術突破,就推出了支持高性能IO、海量存儲空間需求的AS3000和AS10000海量存儲系統,並且以PB級別的容量成功部署應用到國家廣電總局、勝利油田、超算中心等關鍵業務應用系統中,其中AS10000系列產品的發布,標誌著我國在高端存儲領域實現了零的突破,打破了國外廠商長期以來的市場壟斷和技術壟斷。

針對雲計算、大數據業務應用環境中對存儲系統的新增需求、以及浪潮在航空航天、石油勘探、金融電信、生命科學、動漫渲染、教育科研等眾多領域的行業經驗,浪潮存儲緊緊把握用戶存儲需求發展趨勢、積極開拓前沿技術,並於近日成功發布海量存儲系統的最新代表產品AS130000,此產品突破了多控多活控制器設計架構、全局共享緩存核心技術,實現了對在線橫向擴展的控制器集群設計架構支持、並且實現了在線擴容/縮減特性,能夠較好的擬合雲計算、大數據業務應用對存儲系統的動態可擴展需求,並實現了海量存儲存儲系統軟體對硬體平臺依賴性的分離、遵循了雲計算時代的軟體定義存儲設計理念。

AS13000作為AS10000系列的最新產品,採用控制器集群設計架構、支持動態在線Scale Out橫向擴展,提供SAN/NAS/Object混合類型數據的統一存儲、支持完全跨平臺應用的並行訪問,以其100PB級存儲容量、100GB級聚合帶寬、1000 0000級的IOPS並發訪問、以及軟硬體故障時的數據自動修復機制可以滿足雲計算、大數據應用對於存儲系統的高可靠、高性能、在線動態擴展容量和性能的需求。

AS13000作為海量存儲系列中的統一存儲平臺,能夠提供全局統一命名空間的集群NAS存儲服務、也可以提供業界先進設計理念的高性能、橫向擴展的SAN存儲,對於雲計算時代的新型業務應用、還可以提供對象存儲服務。針對種類繁多的業務應用對存儲系統的不同需求(如高帶寬低延遲、大容量高延遲、高並發高帶寬等),AS13000支持構建統一的大容量高速共享緩存池、以及多存儲介質的存儲分級,融合40Gb/56Gb萬兆和Infiniband高速傳輸網絡以及FC傳輸協議滿足多種類的存儲需求。

根據云計算和大數據應用對存儲系統的持續訪問需求,AS13000支持存儲系統的在線擴容/縮減,通過自動構建的數據副本和數據修復機制,較好的滿足雲計算環境中軟硬體故障下的數據持續可用、保障了存儲系統的用不宕機。


相關焦點

  • 數據糾刪碼機制:面向雲時代的冗餘保護
    【IT168 評論】隨著雲計算應用滲透到人們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基於雲計算、大數據的應用業務已經大規模的落地實施,作為數據存儲中心的海量存儲系統有力的支撐了雲計算業務的應用和快速發展,海量存儲系統平臺也就成為雲計算建設過程中必須規劃、並首先要落地實施的工作。
  • 晉級挑戰者背後,浪潮存儲的創新與突破
    早在2017年2月,浪潮存儲開始採用全新的軟體內核平臺,藉助於浪潮在伺服器領域的業界領先設計能力,存儲的硬體也走上了平臺化發展路線,並在同年推出了G2存儲平臺。G2平臺一經推出就轟動了業界。浪潮存儲G2平臺,基於一套涉及感知、架構、管理的智能體系,實現硬體、軟體、算法以及多服務模型的高效協同。
  • 智存智算有道 釋放數據價值 浪潮雲海Insight V6強勢來襲!
    近日浪潮雲海創新論壇2020(IIF2020)在山東濟南隆重舉行,為打造安全、穩定、高效的企業級大數據基礎軟體,會上浪潮推出最新升級的企業級大數據平臺軟體浪潮雲海Insight V6,旨在幫助用戶快速構建智能、高效、敏捷、安全的大數據處理平臺,為企業數位化
  • 為全場景應用打Call,威騰電子的新存儲平衡術
    以車企為例,過去主要是OA、研發應用等業務;如今,車聯網、App、營銷、自動駕駛、智能製造、物聯網等應用迅速湧現,不同應用對於數據需求千差萬別,也給存儲帶來了極大挑戰。的確,隨著5G商用加速、雲計算走向成熟、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加速落地,以及新基建政策的推出,產業數位化的提速步伐前所未有,基於數據的場景創新已經具備了充分條件,未來有望迎來百花齊放。
  • 浪潮CEO王恩東:大數據將經歷資源化、商品化、生態化三階段
    10月26日,在兩年一度的Inspur World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浪潮集團執行總裁王恩東提出了「邁向數據社會化(only data)」的核心理念,認為數據資源化——數據商品化——數據生態化是三個必經階段,「計算+」是原動力。在業界提出的基於雲計算所提倡的智慧計算的基礎上,浪潮進一步擴展了智慧計算的內涵和外延,將其定義為一種全新的、未來的計算類型。
  • 浪潮聯手Esri推出GIS雲解決方案,構築雲上智能地理空間
    比如面向商業組織的市場情報搜集與分析,商場如戰場,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再比如結合氣象、地理信息的大數據服務,既可指導農林牧副漁的生產,也可以為特定險種貢獻分析價值......行業雲先行者的金剛鑽早在2010年,浪潮就在國內市場首次提出「行業雲」概念。
  • 青雲QingCloud與浪潮信息聯合發布新一代微型雲數據中心
    7月25日,由青雲QingCloud主辦的Cloud Insight Conference(CIC)2019雲計算峰會在北京舉行,會上青雲QingCloud與浪潮信息聯合發布了新一代微型雲數據中心——青立方Qing3 Rack易捷版,為企業提供雲+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的一站式交付與運維管理,降低企業數位化轉型的門檻,全面適用於軟體定義數據中心、桌面雲、混合雲、IoT邊緣計算等場景
  • 浪潮大數據亮相2016年第七屆中國雲計算學術大會
    12月16至18日,2016(第七屆)中國雲計算學術大會(The 7th Chinese Conference on Cloud Computing,CCCC2016)在長沙召開。浪潮作為科技部雲計算與大數據重點專項的承擔單位,獲邀參會並做學術報告。會上,浪潮數據與商業分析產品部總經理王相成代表課題組做了《大數據開放共享技術及應用實踐》的專題報告。
  • 南華附二醫院:一次三維CT產生上千小文件,浪潮分布式存儲給3D醫療...
    但是,3D醫療影像對於數據量和性能的要求遠遠超過2D影像。南華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簡稱南華附二醫院)採用浪潮分布式存儲AS13000,通過目錄分片、小文件聚合等技術提升訪問性能,應對3D PACS系統小文件爆炸式增長帶來的壓力。
  • 浪潮大數據分析平臺專題及常見問題 - CSDN
    在大數據時代,這些廠商開始加大在高可擴展計算、非結構化數據處理、以及與業務運營集成的實時處理(即操作型商務智能)等方面的投入和創新。例如,SAS 在 2012 年推出了基於內存計算的高性能數據分析方案,核心部件包括:SAS 高性能分析伺服器、SAS 可視化分析和 SAS DataFlux 數據流處  理引擎。SAS 高性能分析伺服器採用庫內分析和內存計算兩種解決方案。
  • 優刻得大數據分析:幫助用戶輕鬆完成面向海量數據的建模工作
    當前,數字洪流時代已經到來,優刻得作為國內領先的中立雲計算服務商,早於2017年就正式提出「CBA」發展戰略,在紮根雲計算領域的同時,兼顧大數據、人工智慧產品研發,並於今年正式推出無伺服器的新產品USQL數據湖分析。作為一款可擴展性強、成本低廉、計算與存儲分離的新型大數據分析產品,優刻得USQL數據湖分析可幫助用戶輕鬆完成面向海量數據的數據建模工作。
  • 浪潮計算+大數據 克服大數據「摩擦力」
    對於計算+與大數據之間的關聯,浪潮雲和大數據事業部總經理張東在IPF15大數據與應用分論壇上,對大數據業務做出了非常明確的定位,「未來80%以上的計算能力都會在數據處理上,計算和數據這兩個概念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大數據業務是浪潮的核心業務,圍繞計算+大數據將是我們重要的計算方向。」
  • 科技戰「疫」壓測新基建,浪潮存儲亮出「七種武器」
    正如浪潮存儲產品線總經理李輝所說,這次新冠疫情可以視為一次壓測,我們已經切身感受到基於雲計算、大數據、AI的「新基建」帶來的社會效應。懂懂筆記認為,新基建帶來的機遇,不在於基建本身給經濟帶來的拉動作用,而是通過數位化基礎設施的建設,加速傳統行業的數位化、智能化轉型,進而推動數字經濟的發展。
  • MWC2019上海:數據中心新選擇 浪潮1U雙路伺服器NF5180M5
    日前,浪潮在MWC2019上海(世界移動大會)攜手合作夥伴成立5G實驗室,並發布首款VCO(Virtual Central Office)整體解決方案。這是一種面向電信和分布式邊緣雲數據中心部署的多供應商NFV解決方案,被電信服務商廣泛應用於小區、企業及移動服務。
  • 阿里雲專業技術認證ACP之雲計算、大數據、雲安全介紹
    個人獲得阿里雲的專業技術認證,可以提升對雲計算、大數據、雲安全等產品的專業能力,證明在雲計算、大數據、雲安全等領域的能力,並獲得職業發展。阿里云云計算專業認證(ACP級-Alibaba Cloud Certified Professional)是面向使用雲計算產品的架構、開發、運維類人員的專業技術認證,主要涉及雲的計算、存儲、網絡、安全類的核心產品。
  • 浪潮集團系統軟體總監、雲計算產品部總經理張東:接雲落地 行業為先
    未來的雲計算中心大概劃分幾個層次:一是底層基礎的架構層,也就是硬體。現在很多數據中心用傳統搭建基礎,用軟體把它兜起來,但這不一定是未來雲計算的必然模式,也就是說對於雲計算數據中心要有專用的伺服器、專用的存儲設備、專用的網絡設備,來滿足數據中心高性能、大並發、彈性擴展、高可靠性、節能環保、便捷管理。
  • IDC公布三季度中國存儲市場數據,浪潮全快閃記憶體儲躍居中國第二
    本季度浪潮全快閃記憶體儲銷售額躍居中國第二,市場增速61%,5倍業界平均增速;同時浪潮混快閃記憶體儲同比增長320%,領漲中國市場。全閃市場保持活力的根源在於企業實時數據持續高速增長。隨著5G、大數據以及人工智慧等技術在各行業不斷滲透,企業對於數據實時性的需求日益增加。報告顯示,到2023年,實時數據在全球數據圈的佔比將達到25%。
  • 華雲數據延續BATH 雲計算業務憑什麼融資5000萬美金?
    原標題:華雲數據延續BATH 雲計算業務憑什麼融資5000萬美金?   i黑馬近期消息,2010年創辦的中國雲服務提供商華雲數據,於2014年年初獲得了海納亞洲領投、英特爾投資跟投的5000萬美金B輪融資。  從雲計算誕生開始,它就與傳統IDC行業是「敵對關係」。
  • 2021新年伊始 雲計算平地三驚雷 都是啥信號?
    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來臨,時任浪潮集團副總工程師的孫丕恕看到了伺服器的發展潛力,帶領團隊遠赴新加坡,於1993年開發出中國第一臺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IA架構(10CPU)SMP2000小型機伺服器,被稱為「中國伺服器之父」。 2010年,時任浪潮集團董事長的孫丕恕帶領浪潮率先向雲計算、大數據運營服務商轉型。
  • 雲計算上下遊廠商介紹:國內外雲計算IAAS服務商
    作為 IaaS 在實際應用中的一個例子,The New York Times 使用成百上千臺 Amazon EC2 實例在 36 小時內處理 TB 級的文檔數據。如果沒有 EC2,The New York Times 處理這些數據將要花費數天或者數月的時間。而Iaas也就是我們接觸最早接觸最多的雲計算服務業務,很多早期IDC轉型後都提供了雲計算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