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19年碳排放配額分配方案

2020-12-20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大氣網訊:日前,上海發布《上海市2019年碳排放配額分配方案》。全文如下:

上海市2019年碳排放配額分配方案

根據《上海市碳排放管理試行辦法》(滬府令10號)有關規定,為科學合理確定2019年本市碳排放交易納入配額管理單位(下稱「納管企業」,詳見《上海市納入碳排放配額管理單位名單(2019版)》)碳排放配額,規範有序開展配額分配和管理,特制定本方案。

一、配額總量

根據本市2019年及「十三五」碳排放控制目標和要求,在堅持實行碳排放配額總量控制、促進用能效率提升和能源結構優化、平穩銜接全國碳交易市場的原則下,按照納管企業碳排放控制嚴於全市總體要求,確定本市2019年度碳排放交易體系配額總量為1.58億噸(含直接發放配額和儲備配額)。

二、分配方法

本市採取行業基準線法、歷史強度法和歷史排放法確定納管企業2019年度基礎配額。在具備條件的情況下,優先採用行業基準線法和歷史強度法等基於排放效率的分配方法。

(一)行業基準線法

對本市發電、電網和供熱等電力熱力行業企業,採用行業基準線法。

1. 發電企業(純發電及熱電比小於100%)

根據不同類型發電機組單位綜合供電量碳排放基準、年度綜合供電量以及綜合修正係數,確定企業年度基礎配額。計算公式為:

企業年度基礎配額=單位綜合供電量碳排放基準×年度綜合供電量×綜合修正係數

2. 電網企業

根據單位供電量線損率基準、年度供電量以及電力排放因子,確定企業年度基礎配額。計算公式為:

企業年度基礎配額=單位供電量線損率基準×年度供電量×本市電力排放因子

3. 供熱企業(純供熱及熱電比大於100%(含))

根據不同類型供熱設備單位綜合供熱量碳排放基準和年度綜合供熱量,確定企業年度基礎配額。計算公式為:

企業年度基礎配額=單位綜合供熱量碳排放基準×年度綜合供熱量

發電、電網及供熱企業各參數選取方法詳見附件1。

(二)歷史強度法

對主要產品可以歸為3類(及以下)、產品產量與碳排放量相關性高且計量完善的工業企業,以及航空、港口、水運、自來水生產行業企業,採用歷史強度法。

1. 工業企業

根據企業各類產品的歷史碳排放強度基數和年度產品產量,確定企業年度基礎配額。計算公式為:

企業年度基礎配額=∑(歷史強度基數n×年度產品產量n)

n為產品類別。

歷史強度基數,一般取企業各類產品2016年至2018年碳排放強度(單位產量碳排放)的加權平均值。當三年內碳排放強度持續上升或持續下降,且累計變化超過30%,取2018年碳排放強度數據;不滿足上述條件,但年度間碳排放強度變化超過20%,取其變化後各年度碳排放強度的加權平均值。

年度產品產量為經第三方核查機構核查且經有關部門審定確認的企業2019年度各產品產量。

滿足一定條件下,企業年度基礎配額可根據原材料投入的歷史碳排放強度基數和年度原材料投入量來確定。

2. 航空港口及水運企業

根據企業歷史碳排放強度基數和年度業務量,確定企業年度基礎配額。計算公式為:

企業年度基礎配額=歷史強度基數×年度業務量

歷史強度基數,取企業2016年至2018年單位業務量碳排放的加權平均值。

年度業務量為經第三方核查機構核查且經有關部門審定確認的企業2019年度業務量數據。

3. 自來水生產企業

根據企業歷史碳排放強度基數和年度供水量,確定企業年度基礎配額。計算公式為:

企業年度基礎配額=歷史強度基數×年度供水量

歷史強度基數,取企業2018年單位供水量碳排放數據。

年度供水量為經第三方核查機構核查且經有關部門審定確認的企業2019年度供水量數據。

(三)歷史排放法

對商場、賓館、商務辦公、機場等建築,以及產品複雜、近幾年邊界變化大、難以採用行業基準線法或歷史強度法的工業企業,採用歷史排放法。計算公式為:

企業年度基礎配額=歷史排放基數

歷史排放基數,一般取企業2016年至2018年碳排放量的平均值。當三年內企業碳排放量持續上升或持續下降,且累計變化幅度達到以下標準的,取2018年碳排放數據:2018年碳排放量在500萬噸以上且碳排放量變化超過100萬噸、2018年碳排放量在100萬噸至500萬噸之間且變化幅度超過30%、2018年碳排放量在100萬噸以下且變化幅度超過40%的。不滿足上述條件,但年度間碳排放量變化超過20%,取其變化後各年度碳排放量的平均值。

三、配額發放

(一)直接發放配額

市生態環境局依照上述方法,根據企業2018年因含碳能源(天然氣除外)消耗導致的直接排放佔其總排放量的比例,確定其2019年度的碳排放直接發放配額數量(具體計算方法見附件2),通過本市配額登記註冊系統免費向納管企業發放。

對於採用歷史排放法分配配額的納管企業,2019年度直接發放配額一次性免費發放至其配額帳戶。對於採用行業基準線法或歷史強度法分配配額的納管企業,先按照2018年產量、業務量等生產經營數據的80%確定2019年度直接發放的預配額並免費發放,待2020年清繳期前,根據其2019年度實際經營數據對配額進行調整,對預配額和調整後配額的差額部分予以收回或補足。企業產品產量、業務量等生產經營數據的確定口徑和方式,以各企業《配額信息表》為準。

(二)有償發放配額

2019年度有償發放配額採用不定期競價發放的形式。市生態環境局將根據碳市場運行情況,對2019年度配額總量中的部分儲備配額組織開展有償競買,具體事宜另行通知。

四、配額清繳與抵銷機制

納管企業應通過配額登記註冊系統提交與其經市生態環境局審定的上年度碳排放量相當的配額,履行清繳義務。配額不足的,應通過本市碳交易平臺購買補足;配額有結餘的,可以在後續年度使用,也可以用於配額交易。

納管企業可使用符合要求的國家核證自願減排量(下稱「CCER」)進行配額清繳,每噸CCER相當於1噸碳排放配額。CCER所屬的自願減排項目應是非水電類項目,且其所有核證減排量均應產生於2013年1月1日後。CCER使用比例不得超過企業經市生態環境局審定的2019年度碳排放量的3%,其中項目所在地位於長三角地區以外的CCER使用比例不得超過企業經市生態環境局審定的2019年度碳排放量的2%。

五、有關情況處理

納管企業於本方案公布前已解散、關停或遷出本市的,市生態環境局不再對其進行碳排放配額管理。

納管企業生產經營發生重大變化、核算邊界無法確定的,市生態環境局暫不對其發放2019年度配額,對於已發放2019年度配額的,予以收回。上述企業必須按規定報送碳排放報告、監測計劃等,待核算邊界和排放狀況穩定後再對其開展配額分配。

電力熱力行業企業碳排放基準及相關參數

一、發電企業

(一)單位綜合供電量碳排放基準

參考《常規燃煤發電機組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GB21258-2017),並綜合考慮本市發電企業碳排放情況確定。詳見下表:

表1 2019年度發電企業碳排放基準

註:表中未列出的燃煤機組裝機容量級別,參照低一檔容量級別基準。

(二)年度綜合供電量

根據企業年度實際供電量和年度供熱量確定。計算公式為:

年度綜合供電量=年度實際供電量+年度供熱折算供電量

年度供熱折算供電量=年度供熱量/熱電折算係數

其中,年度實際供電量和年度供熱量按照《DL/T1365-2014名詞術語電力節能》和《DL/T904-2015 火力發電廠技術經濟指標計算方法》的相關定義和規定計算獲取(無論是否採取特許經營模式,脫硫、脫硝等環保設施消耗的電量均應計入生產廠用電量)。年度供熱折算供電量根據企業實際年度供熱量折算得出。對於燃煤、燃油電廠供熱,熱電折算係數取7.35×107千焦/萬千瓦時;對於燃氣電廠供熱,熱電折算係數取6.50×107千焦/萬千瓦時。

(三)綜合修正係數

綜合修正係數=冷卻方式修正係數×環保排放修正係數×負荷率修正係數

1. 關於冷卻方式修正係數。對於燃煤電廠,如採用閉式循環方式冷卻的,其冷卻方式修正係數取1.01;如採用開式循環方式冷卻的,其冷卻方式修正係數取1。對於燃氣及燃油電廠,冷卻方式修正係數取1。

2. 關於環保排放修正係數。對於燃煤電廠,如達到《燃煤電廠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DB31/963-2016)控制要求的,其環保排放修正係數取1.01;如未達到控制要求的,其環保排放修正係數取1。對於燃氣及燃油電廠,環保排放修正係數取1。

3. 關於負荷率修正係數。對於燃煤電廠,負荷率修正係數根據各電廠機組性能及年均負荷率確定。對於燃氣及燃油電廠,負荷率修正係數取1。

二、電網企業

(一)單位供電量線損率基準

參考《中國電網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試行)》,綜合考慮本市電網企業碳排放情況確定,單位供電量線損率基準為5.80%。

(二)本市電力排放因子

根據《上海市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與報告指南(試行)》(SH/MRV-001-2012),本市電力排放因子為7.88噸二氧化碳/萬千瓦時。

(三)年度供電量

年度供電量為經第三方核查機構核查且經有關部門審定的企業2019年度供電量數據。

三、供熱企業

(一)單位綜合供熱量碳排放基準

參考《工業鍋爐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GB24500-2009)和《分布式供能系統工程技術規程》(DG/TJ08-115-2008),並綜合考慮本市供熱企業碳排放情況確定。詳見下表:

表2 2019年度供熱企業碳排放基準

(二)年度綜合供熱量

根據企業年度實際供熱量和年度發電量確定。計算公式為:

年度綜合供熱量=年度實際供熱量+年度發電折算供熱量

年度發電折算供熱量=年度發電量×熱電折算係數

其中,年度實際供熱量參照《DL/T 904-2015火力發電廠技術經濟指標計算方法》的相關規定計算獲取。年度發電折算供熱量根據企業實際年度發電量折算得出,熱電折算係數為3.6×107千焦/萬千瓦時。

附件2

直接發放配額相關參數

1. 對於基於排放效率分配的企業,前三年各類產品碳排放強度(單位產量碳排放、單位業務量碳排放等)持續下降的,對於基於歷史排放法分配的企業,前三年碳排放量持續下降的,按表3中相關參數確定企業直接發放配額。

表3 直接發放配額相關參數(適用於滿足上述條件的企業)

註:1. 工業企業指本市納管企業中,除電力熱力外的所有工業行業企業。

2. 表中a為企業含碳能源消耗(天然氣除外)導致的直接排放佔其總排放量的比例。

2. 對於其它企業,按表4中相關參數確定企業直接發放配額。

表4 直接發放配額相關參數(適用於其他企業)

註:1. 工業企業指本市納管企業中,除電力熱力外的所有工業行業企業。

2. 表中a為企業含碳能源消耗(天然氣除外)導致的直接排放佔其總排放量的比例。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2225家電力企業被下達碳排放配額!生態環境部正式文件下發
    文 | 國際能源網/光伏頭條 光頭君【國際能源網 訊】2020年11月20日,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公開徵求《2019-2020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配額總量設定與分配實施方案(發電行業)》(徵求意見稿)及相關文件意見的通知;2020年12月30日,生態環境部辦公廳正式發布《2019-2020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配額總量設定與分配實施方案
  • 上海市納入碳排放配額管理單位名單(2019版)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大氣網訊:日前,上海發布《上海市納入碳排放配額管理單位名單(2019版)》。共涉及企業313家。詳情如下:上海市納入碳排放配額管理單位名單(2019版)1 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2 寶鋼特鋼有限公司3 寶鋼日鐵汽車板有限公司(原寶鋼新日鐵汽車板有限公司)4 上海實達精密不鏽鋼有限公司
  • (3月2-5日網絡)「企業碳排放核算與核查實踐」高級課程培訓通知
    為做好碳市場基礎數據收集與履約工作,生態環境部印發了《關於做好2019年度碳排放報告與核查及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名單報送相關工作的通知》(環辦氣候函[2019]943號)、關於印發《2019-2020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配額總量設定與分配實施方案(發電行業)》《納入2019-2020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配額管理的重點排放單位名單》並做好發電行業配額預分配工作的通知(國環規氣候〔2020〕3號),要求重點排放單位核算並上報
  • 周小川:要明確碳排放配額的價格形成機制和計算規範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周小川:要明確碳排放配額的價格形成機制和計算規範11月25日,博鰲亞洲論壇副理事長周小川在「2021《財經》年會」上表示,中國要如期實現碳中和任務艱巨,面臨很多挑戰,需要做很多工作
  • 黃有光:如何有效管理碳排放?給生態環境部的幾點建議
    1.附件1第八條【配額分配方式】:「排放配額分配初期以免費分配為主,適時引入有償分配。」讓配額可以進行交易,顯然是符合效率的。不過,筆者認為不應該免費分配,應該馬上引入有償分配。配額是稀缺的,而排放是會造成危害的,因此應該一開始就不要免費分配。這除了沒有效率,還會引起各種困難,甚至滋長貪汙行為等。
  • 發電企業碳排放權交易技術指南(徵求意見稿)
    3.1控排企業 emission regulated enterprise被碳排放權交易主管部門作為重點排放單位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發電企業。3.2排放配額 emission allowance政府分配的碳排放權憑證和載體,簡稱「配額」。
  • 深圳碳排放履約率創新高 綠色低碳發展進入新階段
    截至今年7月1日,深圳碳市場已累計成交碳排放配額1572.88萬噸,成交金額5.44億元,是國內碳排放配額流轉率居前的交易場所。每天不斷刷新的碳交易數字,已被視為深圳踐行綠色低碳發展觀的重要窗口。&nbsp&nbsp&nbsp&nbsp深圳市636家碳交易管控單位中已有635家按時足額履行了2015年度碳排放履約義務,完成率為99.84%。
  • 百億碳排放費!火電巨頭如何應對?
    2013年以來,中國相繼在深圳、北京等地建立了八個區域碳市場,全國碳市場預計明年開始運行,火電是納入其中的首個行業,火電行業全年碳排放總量約40億噸,屆時所有火電企業都必須在碳市場履約其碳排放配額。後續將納入其他八大高耗能行業,碳排放量將超過50億噸/年。
  • 日本計劃2025年禁售燃油車,碳排放方案或效法加州
    最近幾年,亞洲的日本、中國和韓國都在先後宣布了降低碳排放的堅定目標,這些國家層面的決策為企業和銀行推動減排以控制全球變暖提供了驅動力。與此同時,德國、挪威、美國和加拿大的部分地區也已經或計劃對傳統燃油汽車實施銷售限制。
  • 未來競爭將聚焦碳排放空間
    實際上,碳中和概念的提出最早始於民間,是公民自發形成的對減少碳排放的個體性措施,以對自身碳足跡產生的成本進行付費的行為。然而,這些問題背後都脫離不了一個現實問題,即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競爭始終存在,在碳排放增量空間有限的情況下,如何用好存量空間發展,就成了全球各國必須正視的可持續競爭力問題。  碳排放空間實際上並不存在,而是地球的碳承載能力,如果一旦超過極限,人類將面臨最嚴重的生存問題。因此,大到國家,小到企業、個人都有對未來生存發展空間的責任問題,這事關國家、組織或者個體的競爭資格。
  • 華水資源環境與碳排放研究團隊2018年度工作總結
    ,主要研究領域為地理學視角和多要素耦合角度的碳排放與區域低碳發展研究。、工業企業碳排放績效及配額分配等領域開展了研究工作。研究簡介如下:1、基於「水—土—能—碳」關聯視角,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開展了農業水土資源開發的碳排放效應研究;2、分析了中國城市碳排放的空間格局,通過構建計量模型對城市碳排放的影響機制進行了定量解析,並探討了城市碳排放不同類型區的特點和空間差異;3、從能源消費、企業用地、水資源消耗和廢棄物排放等多要素角度開展工業企業碳排放績效評價,並初步開展了城市工業行業的碳配額分配模擬
  • 2019年度深圳市碳排放權交易管控單位名單
    詳情如下:深圳市生態環境局關於做好2019年度碳排放權交易相關工作的通知各管理局,各有關單位,各有關核查機構:根據《深圳經濟特區碳排放管理若干規定》、《深圳市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市政府令第262號)的規定,啟動我市2019年度碳排放權交易工作
  • 英國高鐵部署Bentley數位化解決方案,大幅度降低碳排放
    為了實現該目標,MottMacDonald和SYSTRAJV在歐洲最大的基礎設施項目高鐵2號線(HS2)中利用數位化進步,創建了支持BIM的 門戶網站,為項目團隊提供在線工具來評估設計對全生命周期中碳排放的影響。    HS2是一條長530公裡的新高鐵線,建成後,從英國的曼徹斯特、利茲和伯明罕去往倫敦的客容量將增加,火車運輸服務更加可靠。
  • 澳洲移民配額分配完畢:新州、昆州、北領地率先更新州擔保政策!
    根據澳洲移協會發布的信息,各州和領地2020/21年度+移民配額已經分配完畢。新州、昆州北領地分別於昨天和今天率先更新了州擔保政策,看來各州擔保重新開放已經安排上了,州擔保申請正式開始!新州根據新州昨日公布的最新消息,新州已經獲得了2020-21財政年度的全部提名名額的分配。
  • 分配方案在這
    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等10部委聯合發布《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2019年)》,提出「優化機動車限購管理措施」以促進汽車消費。5月,廣東省出臺《廣東省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實施方案》,明確要求廣州、深圳要優化汽車消費環境,逐步放寬汽車指標。
  • 澳洲16萬移民配額保持不變!各籤證分配計劃出爐!
    眾所周知,由於今年的特殊情況,澳洲聯邦移民部遲遲未公布新財年的移民總體配額,各州別也無法開啟各移民類別的州擔保,目前澳洲移民處於停滯狀態。在本周關於澳洲20-21財年移民配額內政部終於傳來新消息官宣!澳洲內政部宣布,20-21新財年移民配額暫定16萬,和上一財年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