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刺2018年高考數學,典型例題分析23:餘弦定理和正弦定理

2020-12-11 吳國平數學教育

考點分析:

餘弦定理;正弦定理.

題幹分析:

(Ⅰ) 在△APC中,由余弦定理得AP2﹣4AP+4=0,解得AP=2,可得△APC是等邊三角形,即可得解.

(Ⅱ) 法1:由已知可求∠APB=120°.利用三角形面積公式可求PB=3.進而利用餘弦定理可求AB,在△APB中,由正弦定理可求sin∠BAP的值.

法2:作AD⊥BC,垂足為D,可求:PD、AD和∠PAD的值,利用三角形面積公式可求PB,進而可求BD,AB,利用三角函數的定義可求,sin∠BAD和cos∠BAD的值.利用兩角差的正弦函數公式可求sin∠BAP=sin(∠BAD﹣30°)的值.

解題反思:

應熟練掌握正、餘弦定理及其變形。解三角形時,有時可用正弦定理,有時也可用餘弦定理,應注意用哪一個定理更方便、簡捷。

已知兩角和一邊,該三角形是確定的,其解是唯一的;已知兩邊和一邊的對角,該三角形具有不唯一性,通常根據三角函數值的有界性和大邊對大角定理進行判斷。

依據已知條件中的邊角關係判斷三角形的形狀時,主要有如下兩種方法:

1、利用正、餘弦定理把已知條件轉化為邊邊關係,通過因式分解、配方等得出邊的相應關係,從而判斷三角形的形狀;

2、利用正、餘弦定理把已知條件轉化為內角的三角函數間的關係,通過三角函數恆等變形,得出內角的關係,從而判斷出三角形的形狀,此時要注意應用A+B+C=π這個結論。

相關焦點

  • 衝刺2019年高考數學,典型例題分析134:正弦定理有關的題型
    考點分析:正弦定理.題幹分析:由(3+b)(sinA﹣sinB)=(c﹣b)sinC,a=3,利用正弦定理可得(a+b)(a﹣b)=(c﹣b)c,化簡利用餘弦定理可得A,再利用餘弦定理、基本不等式的性質、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即可得出.
  • 衝刺19年高考數學,典型例題分析195:正弦定理有關的綜合題
    典型例題分析1:考點分析:餘弦定理;正弦定理.典型例題分析2:考點分析:正弦定理.題幹分析:由條件和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列出方程求出c的值,由余弦定理求出a的值,由正弦定理和分式的性質求出ab/(sinA+sinB)的值.
  • 衝刺19年高考數學,典型例題分析271:正弦定理有關的題型
    典型例題分析1:已知△ABC的周長為√2+1,且sinA+sinB=√2sinC,則邊AB的長為   .解:由題意及正弦定理,得:AB+BC+AC=√2+1.考點分析:正弦定理.題幹分析:由題意及正弦定理,得 AB+BC+AC=√2+1以及BC+AC=√2AB,兩式相減,可得AB的值.
  • 在高考數學,掌握正弦定理和餘弦定理,才能拿下解直角三角形
    越是接近高考,我們更要認真對待高考數學複習課,做到精講精練,提高複習效率。如考生可以從典型的基礎問題或課本例題入手,通過一題多解、觸類旁通,或一題多變和舉一反三,進行有效的針對性複習,幫助自己查漏補缺,不斷提高學習成績。
  • 衝刺19年高考數學,典型例題分析260:餘弦定理有關的題型講解
    典型例題分析1:在△ABC中,角A、B、C的對邊分別為a、b、c,a(4﹣2√7cosB)=b(2√7cosA﹣5),則cosC的最小值為   .考點分析:餘弦定理.題幹分析:第一步:將原式變形,利用餘弦定理,將角化為邊;第二步:用a,b表示c;第三步:寫出cosC的表達式,並用a,b表示;第四步:利用基本不等式放縮,即可獲取定值.
  • 衝刺19年高考數學,專題複習278:正弦定理有關的典型例題 - 吳國平...
    考點分析;正弦定理.題幹分析:由正弦定理將sin2B=2sinAsinC,轉換成b2=2ac,根據餘弦定理化簡得:a2+c2﹣5ac/2=0,同除以c2,設c2=t,解得t的值,根據條件判斷a/c的值.
  • 餘弦定理知識點總結及典型例題
    餘弦定理的知識點及典型例題(更多資料和更詳細的例題解答和解題技巧,請關注+評論!如果對大家有幫助,歡迎轉發幫助更多學子!!!)餘弦定理和正弦定理是高中階段解三角形的理論基礎,上期分享了正弦定理的基礎知識和常見題型,本期小編和大家分享一下餘弦定理的基礎知識和基本題型及常用解題技巧。
  • 衝刺19年高考數學,專題複習2833:餘弦定理有關的例題講解
    題幹分析:求出∠BAC的餘弦函數值,然後求解BC的距離,通過求解三角形求解即可.典型例題分析2:在銳角△ABC中,AB=3,AC=4,若△ABC的面積為3√3,則BC的長是  .考點分析:餘弦定理;正弦定理.題幹分析:利用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求出A,再利用餘弦定理求出BC.
  • 23、正弦定理和餘弦定理
    1、正弦定理和餘弦定理2、正弦定理和餘弦定理3、實際問題中的常用角常用結論常用結論利用正、餘弦定理解三角形思考已知怎樣的條件能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已知怎樣的條件能用餘弦定理解三角形?解題心得1.已知兩邊和一邊的對角或已知兩角和一邊都能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正弦定理的形式多樣,其中a=2Rsin A,b=2Rsin B,c=2Rsin C能夠實現邊角互化.2.已知兩邊和它們的夾角、已知兩邊和一邊的對角或已知三邊都能直接運用餘弦定理解三角形,在運用餘弦定理時,要注意整體思想的運用.
  • 高中數學:三角函數及解三角形-正弦定理、餘弦定理應用問題複習
    技巧總結歸納:求解距離問題的一般步驟:(1)畫出示意圖,將實際問題轉化成三角形問題;(2)明確所求的距離在哪個三角形中,有幾個已知元素;(3)使用正弦定理、餘弦定理解三角形技巧總結歸納:解決高度問題的注意事項:(1)在測量高度時,要準確理解仰角、俯角的概念,仰角和俯角都是在同一鉛垂面內,視線與水平線的夾角.
  • 2016高考數學:正弦定理和餘弦定理
    2016年高三開學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高三的同學們是不是已經投入了緊張的高考一輪複習中,新東方網高考頻道從高三開學季開始為大家系列準備了2016年高考複習,2016年高考一輪複習,2016年高考二輪複習,2016年高考三輪複習都將持續系統的為大家推出。
  • 高考數學衝刺,專題複習,正弦定理有關的題型講解
    典型例題分析1:在△ABC中,內角A,B,C所對的邊分別是a,b,c,已知b=5a/8,A=2B,則cosA=  .考點分析:正弦定理.題幹分析:由已知及正弦定理,二倍角的正弦函數公式化簡可得cosB=4/5,進而利用二倍角的餘弦函數公式即可計算得解.
  • 23、正弦定理和餘弦定理
    1、正弦和餘弦定理考點一 利用正、餘弦定理解三角形[口訣記憶]斜三角形把我問,兩個定理有區分;餘弦定理多見邊,正弦定理角必現;邊邊角,解難辨,正弦值,先計算;等於1,九十度,大於1,矛盾出利用大角對大邊;邊角會聚綜合題,正弦定理來統一.
  • 2019高考數學:解三角形——正弦定理和餘弦定理的解題技巧和模型
    解三角形——正弦定理和餘弦定理的解題技巧和模型正弦定理、餘弦定理的每一個等式中都包含三角形的四個元素(三角形有三個角和三條邊,三角形的邊與角稱為三角形的元素),如果其中三個元素是已知的(至少要有一個元素是邊),那麼這個三角形一定可解.關於斜三角形的解法
  • 高考數學加油,每日一題衝刺,正弦定理有關的解答題
    典型例題分析1:已知△ABC中,內角A,B,C所對的對邊分別為a,b,c,且a+b=√3c,2sin2C=3sinAsinB.考點分析:正弦定理;餘弦定理.題幹分析:(Ⅰ)由已知式子和正弦定理可得c2=3ab/2,結合a+b=√3和餘弦定理可得cosC,可得角C;(Ⅱ) 由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可得ab=4,整體代入餘弦定理計算可得.
  • 高中數學複習資料正弦定理和餘弦定理知識+例題+練習講解PPT
    規律總結:1、正弦定理是一個連比等式,只要知道其比值或等量關係就可以運用正弦定理通過約分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2、(1)運用餘弦定理時,要注意整體思想的運用.(3)重視在餘弦定理中用均值不等式,實現a+b,ab,a+b三者的互化.
  • 高中數學:正弦定理與餘弦定理高頻考點+解題策略,附專題訓練!
    【距離2020年高考還有44天!】正餘弦定理指正弦定理和餘弦定理,正餘弦定理貫穿著整個高中數學階段,是非常重要的知識點,是三角函數中有關三角知識的延伸,是揭示三角形邊角關係的重要定理。正餘弦定理的邊角轉換功能在求解三角形面積,邊角值及判斷三角形形狀時有重要作用。正弦定理主要解決的兩類三角問題:一是已知二邊及其一邊的對角求其中一角的情況;二是已知一邊及其一對角求另一邊的情況。餘弦定理主要解決的兩類三角問題:一是已知三邊求其中一角的情況;二是已知兩邊及其一夾角求另一邊的情況.
  • 一般三角形中的正弦定理和餘弦定理
    現在我們利用三角函數作為工具來分析一般的三角形。一般三角形的正弦定理在一般形狀的三角形ABC中的其中一個頂點向對邊作垂線,可形成兩個直角三角形,在這兩個三角形中,根據直角三角形中斜邊與直角邊的關係,可得這就是一般三角形中的正弦定理,它表示了邊和對角之間的比例關係。
  • 寒假複習三|正弦定理和餘弦定理(高一二必備,高三一輪複習)
    在解三角形時,正弦定理可解決兩類問題:(1)已知兩角及任一邊,求其它邊或角;(2)已知兩邊及一邊的對角,求其它邊或角.情況(2)中結果可能有一解、二解、無解,應注意區分.餘弦定理可解決兩類問題: (1)已知兩邊及夾角或兩邊及一邊對角的問題;(2)已知三邊問題.
  • 衝刺2019年高考數學,典型例題分析63:與三角函數有關的客觀題
    典型例題分析1:在△ABC中,三邊長分別為a=2,b=3,c=4,則sin2A/sinB=   .考點分析;正弦定理.題幹分析:由已知利用餘弦定理可求cosA,cosB,進而利用同角三角函數基本關係式可求sinA,sinB的值,即可利用二倍角的正弦函數公式化簡求值得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