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評論該咋寫?

2021-02-08 漢語言文學考研大本營

文學考研不少學校初試的時候都會考到「文學評論與寫作」這門科目,或者是在某一具體科目(比如中國語言基礎)中出現一道給出材料要求寫作的題目。這種題型的分值一般在50—150之間,對於專業課高分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回答得好很容易出彩,回答得不好,甚至有可能造成整年考試的前功盡棄。目前涉及該考試類型的學校主要有:四川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山東大學、浙江大學、廈門大學、首都師範大學、蘇州大學、西南大學等。

不同學校命題的側重點有所不同,有的題幹給的是現當代的作家作品或者話題,體裁可能涉及散文、小說、詩歌;有的學校題幹給的則是對古代作家或作品的評論文字。兩種不同的題型對應著不同的複習策略和方案,本文會先講現代文的寫作備考方法,再講古文評論題型的寫作備考方法。早些年,四川大學文新學院考研學校官方是開設輔導班的(後來由於教育部嚴查,學校就不再舉辦類似課程了),課上會對考研的重點知識進行針對性的講解,包括文學評論與寫作這門科目的一些寫作技巧、閱卷標準等都有比較到位的評點。今天我們結合當年流傳下來的這些內部文檔,向大家介紹下寫作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

《中國現代經典短篇小說文本分析》,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劉俐俐老師主編。本書適合寫作入門,可以由此一窺文學評論的門徑,對該學科有個大概的感性了解,教材的體例屬於「原文+評論」。缺點是對考研答題不太適用:你可能看書的過程中有醍醐灌頂之感,但合上書本自己面對一篇文章時完全不知應該如何下手。換句話說:可能會跟老師產生共鳴,崇拜感油然而生,但可模仿性不強。

《文學批評方法與案例》,邱運華老師主編。這本書好處是前半部分理論部分非常豐富,如果掌握了這些理論內涵,在看到一篇考試文章後能匹配上對應的理論骨架,那麼寫作就會相對容易。缺點是需要費一些時間和功夫去積累,耗時相對較多。如果時間相對充裕,想要苦練內功,這本書是必備的。

《小說評論》雜誌。好處是裡面精選了不少名家評點,評論問題精準老練、一針見血,讀起來感覺非常享受。缺點是需要甄選相關文章,有的也不適合我們的考試。需要在整本書中「淘」到適合的內容,然後再去欣賞和研究。

《中國文學史》,任何一個版本的文學史教材都可以。我們的文學史教材內容相當豐富,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它有不同的用處。我們既可以直接用裡面提煉好的知識點,也可以積累背誦一些準確的術語;既可以模仿裡面詩詞鑑賞方面的套路,也可以深挖它對文學作品的評論。這是一個寶庫,大家可以多分析,多思考。

當然,如果有需要也可以看看這些文學評論寫作範文(點擊藍字)。

做好基礎理論的理解和儲備。可以參考上面的一些書目,總結出自己認為可能有用的理論進行背誦。多去分析和琢磨古代文學理論和西方文學理論,從中尋找它們跟我們平常看到的文章的連結點,試著以這些理論去解讀文學作品。
其實我們習慣的解讀文學作品的形式是文本分析,比如從作品的內容、結構、語言等方面去分析。這只是文學理論中的一種,是從文學作品的角度出發來剖析作品的方法,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從作者的角度、讀者的角度、寫作背景(即所謂文學四要素中「世界」)等方面去考量一篇文章。那麼這一步要做的,就是全方位地熟悉多種多樣的觀照文學的角度,去找到文學評論的學科特點,熟悉評論的方法和語言,關於理論內涵、框架結構、文章布局等,有一個相對感性的認知。把理論轉化為能力。這個時期可以對照著真題進行實際練習。直接拿歷年真題來進行練習,不要隨便找一篇自己覺得熟悉的文章,因為練過10來篇文章之後你會發現,真題中出現的題目基本上難度和特點都比較接近,它都會讓每個人有話可說,但是想寫得非常好又不容易。這個階段就是精細化地練習,可以對照著教材上的理論,手邊放上你能找到的所有資料和信息,盡最大可能把文章寫到最好。寫好之後,可以進行自我評價,把認為寫的出彩的地方,標出來進行總結,看是理論套的好,還是語句寫的準確,避免出現感覺不準的情況。如果你能非常明確地說出來文章中某部分好在哪裡,那基本不會偏差太多。相反,如果你只是覺得整篇還可以,但是好在哪裡又說不出來,多半只是自我感覺良好。必要的時候,可以把文章拿出來,給老師或者身邊的同學看看,讓大家一起幫忙分析一下。也許你整個方向都跑偏了,多一雙眼睛總可以幫你挑出來。考前最忌閉門造車,千萬不要畏難而放棄這塊分值。經過第二步的練習,你應該漸入佳境了。這個時候,再找一些真題來掐著時間練習。嚴格根據考試時間,看看自己在要求的時間內能寫到什麼程度,跟看書寫到底差多少。之後進一步去分析,是在破題的過程中花的時間太長,還是因為沒有事先列提綱導致寫作過程中思路斷裂,還是單純因為寫字速度慢。當有了這樣的分析之後,我們的能力會得到進一步提升。如果是自己要考的學校的真題已經在第二階段用完了,這個時候不妨使用其他兄弟學校的真題來練習。不要怕自己能力太全面,聽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然後識器。但是,到現在這個時期,如果大家文學評論與寫作還沒有怎麼複習的話,這樣的思路肯定是不太適用的了。就需要在每個環節上都提高效率,練習的內容可以稍微少一些,實操的部分可以多一些,靈活地進行一些變通。

好的標題可以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瞬間吸引閱卷老師的眼球,讓他忍不住往下讀。不好的標題會讓人看到的第一眼就對整篇文章有一個水平的判斷,甚至沒有去掃一眼正文的欲望。這個到底大家都懂的,那麼一個好的文學評論文章標題一般長什麼樣呢?

標題一定要能夠概括你正文中想表達的主要內容,讓人一看就知道你下面想說什麼,標題給出去,閱卷人自然就被你帶入了一個心理預設,這個預設跟他心目中的答案匹配度高,那麼自然容易引起他的好感。你的標題一定是要為中心服務的,不能讓人看後不知所云。不寫標題會扣分,無關標題同樣會扣分。

切忌在考場上寫諸如《論XXX的小說創作》或者《評作品XXX》這樣的大而空的題目。建議可以使用「大題目+副標題」的樣式,大標題中寫明你分析題幹的角度,可以明白地把相關的理論術語帶上一個,小標題則表明你是以題幹中的作品為例的。相信這樣的學術寫作慣例大家在論文中經常看到。

舉個例子:「平實語言中的深沉意蘊——評艾青《曠野》」。乍一看,你可能覺得,很普通啊,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確實,沒什麼了不起的。但是學術要的就是規範,而不是所謂的「文採」。對於我們考研而言,最重要的是客觀、規範、準確、不極端

我們推薦大家在寫作中採用「總—分—總」或者「總—分」的結構,文學評論的實質就是寫一篇議論文,那麼對應的三要素就都需要有了:論點、論據和論證。論點主要是從作品原文中來,結合我們儲備的文學理論,共同組合出一個能夠精確詮釋、解讀文本的點。論據就是文章中具體的語句,所以不要忽略在論述過程中恰到好處的引用,要堅決避免理論和內容兩張皮的情況出現。

這樣的結構會使文章結構清晰,構思起來不需要花費太多時間,無論對答題者還是閱卷者都是一種經濟高效的解決方案,因此比較推薦。有同學為使結構更加鮮明,可能還會在文章中列舉幾個小標題,然後一一進行評述。這種結構可能會使文章的框架宏大,但是掌握的好,可以從多篇文章中凸顯出來,更容易得高分。如果前期準備的比較多,考場上對自己提煉出的幾個要點又確實比較自信,可以嘗試。

大家一定要明白:文學評論絕不等同於文學鑑賞,鑑賞是感性的,評論則是理性的,這是兩種形態和特質的活動!所以,你的文學評論應該是具有學理性的,要有理有據,一定要體現出邏輯性,全文圍繞著一個中心展開,不能想到哪裡說到哪裡,要是一個整體,不能散亂。

在你的答案中,觀點是閱卷者最看重的,其次是語言的組織。文採並不是特別重要,只要能把一句話完整準確地敘述出來,清晰地傳達你的觀點,這就可以了。沒有人會去關注你的錦心繡口,因此這裡千萬不要顛倒了主次。當然,在觀點鮮明的基礎上多用一些成語、警句是好的,但是一定不要牽強,對於拿不準的句子不要冒險嘗試。

當提到自己的觀點的時候,可以用「筆者」這個詞語代替,不要用「我」這樣的第一人稱代詞,否則會顯得太過主觀。

字數方面沒有統一的要求和規定,有的學校會在試卷上明確寫出來。建議大家首先需要對自己的寫字速度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如果速度太慢,一定要提升上來。

之後拿幾套試題按照考研中的實際時間去模擬幾遍,對整張試卷的結構進行分解,按照分值計算出每道題應該花多長時間去回答。舉個例子,如果你要考的學校文學評論與寫作是專業課二中的一道題,分值佔50分,那你需要在這道題上花1個小時的時間。

之後要做的事情,就是努力提高一個小時內的寫字速度,並對這1個小時進行再次分解:破題需要多長時間、列提綱需要多長時間,寫完全部內容需要多長時間,如果規劃的時間內寫不完,其他題目能夠勻給這道題的時間是多少。所有這些問題,都應該做到心裡有數,避免打無準備之戰。

應該本著實事求是的批評態度,文章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既不能因為自己的喜好不同而輕易去否定某種特定風格的合理性,也不能因為喜歡某個作家而忽略他文章中的問題或瑕疵。總之,要做到:公正、寬容、合理、親善
以中外文學理論為基礎的理論支撐。這些理論主要涉及三個方面:首先是一些當代學者撰寫的通識性文學理論教程,如童慶炳老師的《文學理論教程》等。其次是古代文學理論,如《文心雕龍》《人間詞話》等。再次是一些外國批評方法和美學方面的理論。如原型批評、精神分析、文化批評等。
除了內容上的得體合理外,如果能更加重視文學性,注意自己語言的組織、句子的文雅、譬喻的貼切、形容的生動等方面,則會讓整個文章錦上添花。當然,這是一流的文章具備的要素,我們要儘可能向這個方向靠攏。
讀題就是對給出的原文進行閱讀,佔有材料並調查研究的過程,這個過程既要做到點面結合,又要做到深淺結合。「點」是指題目中給的文章,「面」是指作者的生平和其他作品的特色等。只有通過閱讀作品,才能把話說到點子上,切中要害,避免片面性和錯誤判斷。所謂「深」就是對作品的閱讀要深一些,挖的透一些,這樣才能產生真知灼見。閱讀方法一般可以採用「整體—部分—整體」的步驟,先通讀一遍,再對具體細節進行精讀,最後概括原文,探究重點內容在全文中的真實含義。總之,閱讀的目的是要獲得完整的本質認識,對作品的傾向和藝術性做出自己的理解與判斷。考場上時間有限,推薦大家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及時記錄下自己一些靈光閃現的評點和想法。所謂「破題」就是選擇和確立評論主旨的過程。在考場上千萬不能貪大求全,面面俱到。一旦題目定的過大,往往容易膚淺,使答案完全沒有新意和深度。同時,如果太小,又會在寫作的過程中感到捉襟見肘、舉步維艱。
在定題的過程中,要堅持不同體裁區別對待。體裁不同,確定評論中心的角度也應該不同。如:敘事文學的評論,評論的角度應該著眼於人物塑造、矛盾衝突等方面。抒情文學的評論,重點應該放到藝術境界、感情抒發等方面。同時,在破題的過程中,要儘可能挑選自己可能有創新的類型。評論必須從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出發,對於一篇作品,是分析人物形象,還是評論情節架構,是觀照思想意義,還是解析語言風格,都需要一雙慧眼。自己預先想好,後面在下筆時才會更流暢。行文過程中,時刻不要忘記自己的核心論點,一切的論述都是圍繞這個核心。對題目中文章的基本看法要明確清晰,一定要能夠自圓其說,形成自己的敘述宇宙。
要有明確、充分和有說服力的論據。文學評論的論據,主要應該從作品的人物、情節和藝術手法中對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和語言運用等方面進行深入細緻的具體分析。一切脫離原文的臆想都是無效的。最後,一定要有文學批評的當代意識。也就是說,能夠在寫作中綜合運用學過的文學理論知識、文學史知識、美學知識、修辭知識、語言學知識等,針對作品具體分析。不要把文學評論作為孤立的一塊內容,它跟整個考研複習的方方面面都是緊密相連的。一句話:它考的其實是考生運用已掌握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恰到好處地展示你的武器也是非常好的技巧。在當前這個階段,對我們今年馬上要考試的同學來說,一定要掌握事半功倍的複習方法,這裡僅舉一例:抓關鍵詞法。
你會發現,可能看了很多關於某個理論的材料,依然抓不住重點,不會用,這是什麼原因?因為你沒有理解它的實質是什麼。其實一個理論,它的內核只有一個,把這個核心找到,再進行合理的延展,就是完整的一個理論了。下面通過幾種理論簡單介紹一下。實質:把文學作品與它創作時的社會歷史現象、作者情況聯繫起來。關鍵詞:典型、典型人物、典型環境、具體性、個體性、豐富性、真實性、地域文化研究等。實質:研究現實生活中的作者和作品中隱含的作者、理想的讀者、現實的讀者、敘事的技巧、敘述的可靠與否。
關鍵詞:敘事的時間快慢、省略、概況、懸念、語無倫次的敘事、場景、延宕等。實質:從創作者心理的角度,分析作品中出現的情節和人物故事。關鍵詞:接受者心理的變化、人格結構理論、無意識的本我、現實的自我、超我、夢的理論、夢的象徵意義等。以上講的是比較全面的內容,主要是應對以現當代文章作為題幹的題目,對於以古代作品的評價作為考題的題型來說,準備起來更簡單。基本就是用中國傳統文學評論的觀點來準備即可,不需要看特別多的外國文學理論。中國傳統文學評論的內容這裡試舉幾例:儒家對審美主體與倫理人格關係、文學思想、審美性的基本觀點;道家虛靜文學思想;佛家心境美學;「辨味」法、妙悟法等。

相關焦點

  • 陳以侃:面對偉大的文學評論時,該如何書寫自己的評論?
    文學評論應該捕捉最真實的閱讀感受陳以侃首先談到了當下的評論寫作與過去的不同。陳以侃談到,當發現自己想評論的作家,被一些名聲昭著的大家寫過時,會有一種自己被完全束縛、完全籠罩的感覺,那些大家們無不兼具知識的淵博和感受的敏銳,比如詹姆斯·伍德、哈羅德·布魯姆,他們的文字讓自己很難相信還能寫出新的東西。
  • 堅守文學評論的時代價值
    文學評論應和文學創作一起「凝心聚力、同心築夢」,一道堅持文學自覺和文化自信,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堅守文學創作的道德高地,自覺承擔起繁榮文學創作的歷史使命,自覺抒寫真情為民的文學精品,為繁榮和發展文學事業貢獻力量。增強服務大眾的意識,文學需要走向社會、服務人民群眾。堅持服務大眾,把優秀的作品推介給讀者,歌頌人民、鼓舞群眾,是文學評論要樹立的價值導向。
  • 高三學子寫的文學評論,對高中生的文學鑑賞水平我表示相當服氣
    《有感席慕容》作文點評王紀金(教師,作家,獲葉聖陶教師文學獎,出版長篇小說《十七歲的青蔥年華》《召喚火麒麟》《真愛魔法》等)【點評】寫文學評論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往往頭緒紛繁,難以涉及指要,而小作者卻寫得行雲流水,條分縷析,令人嘆服。
  • 揭秘網購用戶體驗:50元一篇 讓咋寫就咋寫
    原標題:揭秘網購「用戶體驗」:50元一篇 讓咋寫就咋寫北京青年報9月11日報導,近年來,不少購物平臺、網站都推出了用戶「用後感」筆記分享功能,有不少用戶在對某產品持觀望態度時會翻翻他人寫的筆記決定是否「拔草」,有些產品也因為這些筆記從小眾產品變成了「網紅」產品。
  • 中文研究生入學考試中「文學評論與寫作」科目應該怎樣複習?
    目前涉及該考試類型的學校主要有:南京大學、四川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山東大學、浙江大學、廈門大學、首都師範大學、蘇州大學等。不同學校命題的側重點有所不同,有的題幹給的是現當代的作家作品或者話題,體裁可能涉及散文、小說、詩歌;有的學校題幹給的則是對古代作家或作品的評論文字。
  • 文學評論家自己動手寫長篇 60歲老男人總該「爆發」一次
    2016年9月9日訊,作為改革開放以來最具影響力的文學批評家之一的吳亮的長篇小說處女座《朝霞》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吳亮在京與格非、陳丹青等作家和評論家分享了自己年過六十才開始創作長篇小說的故事。我們每天吃飯在一起,經常有交流,他說,吳亮你也寫個長篇小說吧。」吳亮說,這個小說突然起念要寫,是在整整一年前,2015年8月上海書展結束後,他有點無聊,金宇澄又來找他,對他說「你可以動手了。」吳亮花了僅僅五個月就創作完成了這部長篇。「當時我不確定我能寫成什麼樣子,我從來沒有寫過長篇小說。假如我知道我能寫,我早就寫了。」
  • 文學論文摘要怎麼寫
    文學論文最重要的則是文學論文的寫作實踐,要求運用寫作理論來指導具體的作文,作者通過不斷提高觀察、分析事物和提煉主題的能力,能夠很好地體現作者謀篇布局
  • 會計的年、月、日,到底該咋寫?老會計這樣告訴我
    一旦擁有,財會無憂,點擊藍字,快速關注,只寫讓您受益的職場文章!會計的年、月、日,到底該咋寫?專業會計也不一定全知道,老會計這樣告訴我。年的寫法年份的書寫相對來說比較簡單,也不容易出錯誤,只要掌握了大寫的數字,就能夠把年寫好。比如2019年,大寫該咋寫呢?這個沒有什麼技術含量,直接寫就是了:貳零壹玖年。是不是很簡單啊。
  • 巴黎評論:手把手教你寫小說
    《巴黎評論·短篇小說課堂》,(美)洛林·斯坦恩、塞迪·斯坦恩主編,文靜等譯,人民文學出版社2019年6月版。 谷立立 自創刊以來,「作家訪談」一直是老牌文學雜誌《巴黎評論》最為人稱道的欄目。66年間,無數徘徊在文學門檻外的新鮮人藉由訪談,聆聽大師的心聲,仰望大師的身姿,夢想有朝一日躋身其中,成為頂級文學俱樂部的一員。問題是要實現如此宏願,僅僅靠閱讀幾篇訪談遠遠不夠。
  • 人生是什麼,文學寫什麼
    ——白先勇■人生是什麼,文學寫什麼文|lilya白先勇先生在《白先勇細說紅樓夢》裡開篇對《紅樓夢》第一回的解讀,就提出來「文學寫什麼」的大命題。《紅樓夢》從小到大看過不下數十遍了,但各種紅學評論基本很少看,也不太感冒各種揭秘紅樓夢的各種流派。在基於《紅樓夢》文本結構、寫作技巧這個角度來從文學本身談紅樓夢的創作動機,這種純文學的討論深得我心。我愛的是這部作品,愛的是裡面各色鮮活的人,愛的是曹雪芹這支妙筆。
  • 以唐小林為例:草根文學評論的困境與突破(刊2020年第1期《中國作家研究》)
    只有比較國外的作家怎麼寫骯髒的,同時結合上下文語境區別對待作家寫骯髒東西的出發點和選擇,確定哪些可以寫,哪些可寫可不寫,哪些完全不必寫;像庖丁解牛一樣,不「生剝活剮」,不「斧砍刀斫」,而由皮及肉、由表及裡、由筋及骨,「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依乎天理,批大卻,導大窾,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步步為營,層層辨析,這樣才會更有說服力。
  • 語文第四單元:學會評論|文學作品|寶應縣_網易新聞
    學習目標學習本單元,要能從對散文、小說、詩歌三種文體的評論中感悟到閱讀要有自己獨特的感受;要能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學習如何正確地對文學作品進行審美評價,說出自己獨特的感受,獨到的見解;能從自我的角度對文學作品進行審美評價完成習作;與同學有條理
  • 【文學評論】江銘記|空生崖畔花浪藉(一)
    我寫一篇數千字評論,一般得通讀全書,然後重點篇章再細讀,仍然思路模糊,則從頭再讀,如是再三,方可提筆。創作是靈崖仙姝,不可褻瀆;評論是夙世的虔誠,不可輕率。我讀吳至華的《野草齋文集》先後通讀過三遍,還是不敢提筆,從拿到這本書已經三個多月,一直在讀,越是讀得多了,越是不敢放肆筆墨。
  • 新華社今日:招個男老師咋就這麼難!評論道出原因
    今日,新華社發出一文,標題大大的寫著:招個男的咋就這麼難!如今就業環境,和男女比例等問題頻頻引起爭議,這篇針對教師招聘的文章可謂擊中兩大熱點,文章一出,評論中就出現了激烈爭議。來看看網友評論,曾經的男教師現身說工資太低養不了家,事實上,好一點的城市教師工資並不算低了,北上廣深這些大城市的教師待遇非常優厚,男性隊伍依然缺乏。
  • 評論:高考「作文盛事」不該曇花一現
    評論:高考「作文盛事」不該曇花一現 2015-06-09 10:19:38面對同樣一道題目,文章寫好了,就可能金榜題名;寫砸了,就是名落孫山。在這種制度下,一篇文章就可能決定「冰火兩重天」的兩種命運。科舉制度千百年來滲透影響,使得在中國的傳統社會裡,文章和文才備受推崇、極端重要。  今天的高考作文,雖然本質上與科舉制度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但從形式到內容,確實能讓人們依稀溫習那個綿延千年的舊夢。
  • 切實加強文學評論工作 推動當前文學批評健康發展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切實加強文學評論工作,12月3日至4日,中國作協加強文學評論工作會議在京舉行。現摘發部分同志發言,以饗讀者。
  • 賈連友新作《當代文壇名家紀實》李青石文學評論集《漢中文壇風景...
    漢中文化網 hzwhwang.com 訊 5月8日,漢中作家賈連友新作《當代文壇名家紀實》、漢中文藝評論家李青石文學評論集《漢中文壇風景》首發式在漢中城市書房舉行。首發式由漢中市文聯、陝西理工大學文學院主辦,漢中市作家協會、漢中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協辦。兩書均由西安出版社出版發行。副總編李宗保先生專程從西安趕赴漢中出席首發式。
  • 莫言:文學寫作要「盯著人寫」
    做客上海華東師大 開講「杏壇高議」第一講前天,作家莫言在華東師範大學作題為《寫什麼、怎麼寫》的演講,該演講也是華東師範大學黨委宣傳部主辦的「杏壇高議」的第一講。演講結束後,莫言受聘為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兼職教授。
  • 文學評論要實事求是,吹捧作者、欺騙讀者從哪方面都不利
    資料圖,王海欣 攝由此,我想到了文學評論對文學作品的鑑定和評價中的一些問題,也就是文學評論的一些問題。從事兒童文學編輯工作多年,讀過的好作品不計其數,讀過的好評論也很多,但近些年的一些兒童文學評論卻讓我特別失望。
  • 創作心得:怎樣寫評論
    評論要小中見。我這裡說的評論不是指社論,我這裡說的評論是以個人名義出現的、針對人民內部矛盾而發的評論,口氣不宜太大,應當是「四兩撥千斤」。長有長的功能,短有短的效力。作為捷才的評論員的評論,是難以寫得很長的,所以有一種評論冠了一個「短」字,叫「短評」。有人瞧不起短評,似乎不長就顯不出水平。這是沒水平的人說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