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學子寫的文學評論,對高中生的文學鑑賞水平我表示相當服氣

2020-12-16 王紀金的文字江湖

《有感席慕容》作文點評

王紀金

(教師,作家,獲葉聖陶教師文學獎,出版長篇小說《十七歲的青蔥年華》《召喚火麒麟》《真愛魔法》等)

【點評】寫文學評論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往往頭緒紛繁,難以涉及指要,而小作者卻寫得行雲流水,條分縷析,令人嘆服。文章主要從人品、文品兩個方面來解讀席慕蓉其人其詩,兩方面既獨立,又相互交錯,人品決定文品,文品雜糅人品。人品表現在席慕蓉單純性靈的寫作,詩風清新;文品從席詩三大主題來把握:愛、青春、思鄉。文章的解讀不是凌空而談,而是緊扣席詩的文本生發。文中大篇幅地引用席詩佐證,既使得文章內容豐贍,文採燦爛,凸顯了作者深厚的文學底蘊。

有感席慕容

高三 張超豪

席慕容是一面旗幟。

她行走在青春與愛裡,用細膩而深情的筆描摹著,從而收穫了愛與被愛。

在詩集《在黑暗的河流上》的前言中,席慕容寫道:「因為我從來不以寫作作為自己的事業,所以可以離開企圖心很遠很遠,不受鞭策,不趕進度,更沒有誘惑,從而能夠獨來獨往,享受那在創作上難得的完全和自由。」誠如斯言。正是不以寫詩為職業,所以席慕容才能在光怪陸離的世俗之外開闢出一塊難得安靜的田地,靜靜地一個人品味文字的馥鬱。而同樣是因為如此,她也避免了將商業與文學掛鈎的道路,詩風清新感人,沒有一絲的塵世的汙染,具有極強的耐讀性。

愛,是席詩永恆而沉重的主題。席慕容畢生追求一種至高無上而又純潔的愛。這種愛,比天高比水長,它是一種境界。或者說,它是人們在世俗之中追求的一種毫不汙濁的理想。在《一棵開花的樹》裡,她寫道 :「當你走近,請你細聽/那顫抖的葉是我等待的熱情/而當你終於無視地走過/在你身後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在這首詩中,詩人將自己作為一棵樹的形象而存在,從而藉助樹的口吻含蓄而委婉地將內心的那一片潮水般的感情傾瀉出來,使人們在感受悲涼的同時也感受著真實。其他的佳作如《距離》《悲喜劇》《苦果》等,無不以席慕容獨特而成熟的韻味一次又一次地敲擊著讀者的心靈,令人心潮澎湃,久而不息。

青春,是席詩另一個廣闊而深遠的主題。自古以來,關於青春的名言佳句層出不窮、俯拾皆是,比如歡快旋律裡迴旋著惆悵的《青春舞曲》「美麗小鳥飛去無影蹤,我的青春小鳥一樣不回來」以及那句古詩:「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回味青春,大多是感慨時光的流失,嘆恨人生的苦短,席慕容亦不例外。但是,她又在青春這個主題裡添加了許多愛的顏料,讓其抹上了一點淡淡的憂傷與哀愁。正如她自己所說:「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在《古相思曲》中她寫道 :「在那樣古老的歲月裡/也曾有過同樣的故事/那彈箜篌的女子也是十六歲嗎/還是說,今夜的我/就是那個女子。」一句古樂府詩「只緣感君一回顧,使我思君暮與朝」便引得席慕容以其冷靜而溫柔的性情為我們吟出這樣一篇靈活表達思念青春的詩篇。讓我們在品味詩篇本身的美的同時,也不由自主地驚嘆於席慕容奇異而大膽,合理而脫俗的想像力。而另一篇《邂逅》更是以時光流逝所改變的東西來吸引讀者仔細地玩味 :「你把憂傷畫在眼角/我將流浪抹上額頭/你用思念添幾縷白髮/我讓歲月雕刻我憔悴的手 。」最後,席慕容在《千年的願望》中一語道出了自己永遠渴求但卻必無法實現的夙願 :「總希望/二十歲的那個月夜/能再回來/再重來那麼一次。」

席慕容的祖籍是內蒙古,生於四川,原名是穆倫席連勃。她於1954年赴臺,因此與當代臺灣許多的詩人一樣,她也有著自己難以磨滅的常常令她夜不能寐的鄉愁。只是,她不像余光中那般的直抒胸臆,而是一貫地繼承自己的風格,用淡然的筆調把鄉愁描在紙上,把溫情和感懷融在憂鬱裡,詩歌也因此有了愛的色彩:

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 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 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惘 仿佛霧裡的揮手別離 離別後 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 永不老去 ——席慕容《鄉愁》

一幅明朗的月夜歌笛圖緩緩展開:月華如練,笛聲若水,天藍地黑,山高月小。在這樣的一個曠達而悠遠的意境裡,我們又怎會不能真實地感覺到一個流落女子的那顆飽含深情的心?

席慕容是一位大師,她把世間的萬物以「愛」的形式表現出來,往往把讀者的心與自己的心緊緊的連結在一起,仿佛拆開就是永遠的失去。步行在愛與陽光裡,任誰都會覺得席慕容是一位女神,是一位能給人以溫暖的美麗女神。

相關焦點

  • 文學評論該咋寫?
    我們的文學史教材內容相當豐富,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它有不同的用處。我們既可以直接用裡面提煉好的知識點,也可以積累背誦一些準確的術語;既可以模仿裡面詩詞鑑賞方面的套路,也可以深挖它對文學作品的評論。這是一個寶庫,大家可以多分析,多思考。當然,如果有需要也可以看看這些文學評論寫作範文(點擊藍字)。
  • 高職高考|語文/文學常識與文學鑑賞/單選題練習
    你是萍,……憑——憑什麼打我的兒子?③一語未了,只聽後院中有人笑聲,說:「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④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C.頸聯具體寫自己的思想矛盾。D.尾聯寫期盼好友的來訪。 正確答案:A所在章: 第二部分 文學常識與文學鑑賞知識點: 第二章 文學鑑賞答案解析:頷聯有「春愁黯黯」,當然不會是「景美情歡」。 45、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下面兩題。
  • 堅守文學評論的時代價值
    當下的文學創作在數量上蔚為大觀,達到了現代文學無法比擬的創作速度和數量,質量可圈可點。作為對文學創作的肯定文學評論,用文學的方式主動有效地去建設思想文化陣地,不斷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運用歷史的、人民的、藝術的、美學的觀點評判和鑑賞作品,倡導說真話、講道理,營造開展文藝批評的良好氛圍。
  • 袁行霈:中國文學的鑑賞
    一、滋味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文學鑑賞離不開對語言的咀嚼和玩味。讀懂是第一步,但僅僅讀懂還不夠,要能欣賞語言的巧妙、語言的美。中國有句成語叫「咬文嚼字」,似乎有點貶義。但文學鑑賞不能不學會「咬文嚼字」。
  • 英美文學考研——文學選段賞析訓練營(有批改訓練)
    大家自己在寫文學鑑賞或者解答題的時候,可能會比較多的碰到下面幾個問題:1)第一次拿到一個文本,不知道應該如何入手進行分析?2)感覺標準答案的文學鑑賞很好,背誦的難度也很大,如何準備文學鑑賞呢?3)怎樣判斷自己的文學鑑賞寫的好還是不好?
  • 《名作欣賞》引領我走上文學鑑賞寫的之路(徐景洲)
    正因為太鍾愛這份雜誌,且又研讀得太久太深,對於如何改進刊物,便產生了一些想法,於是就給編輯部寫了一封建議信,沒想到竟用一個頁面的篇幅刊登出來,不僅對我的建議多有採納,還給我寫來了熱情洋溢的回信,讓我激動不已,也由此與《名作欣賞》結下更深緣分,而這更深的緣分,就是文學欣賞的寫作——因為當我把《名作欣賞》當教參使用時,最大的受益者其實並不是學生,而是我自己。
  • 中文研究生入學考試中「文學評論與寫作」科目應該怎樣複習?
    我們的文學史教材內容相當豐富,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它有不同的用處。我們既可以直接用裡面提煉好的知識點,也可以積累背誦一些準確的術語;既可以模仿裡面詩詞鑑賞方面的套路,也可以深挖它對文學作品的評論。這是一個寶庫,大家可以多分析,多思考。
  • 西方文學經典鑑賞(十)|西方文學 經典_網易新聞
    西方文學經典鑑賞課程介紹:《西方文學經典鑑賞》課程從公元前8世紀到19世紀末2600餘年西方文學史中,精選出《伊利亞特》《神曲》《堂吉訶德》《哈姆萊特》《浮士德》《紅與黑》《簡·愛》等10部成就突出、內容健康的經典作品,從而進行獨闢蹊徑的分析,旨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拓展學生的文學知識領域,豐富審美趣味,增強對西方文化的了解,並能掌握一些鑑賞、分析外國文學作品的方法。
  • 相信大家從小就都開始接觸到文學,下面介紹一下鑑賞文學的步驟
    (三)文學鑑賞的步驟文學鑑賞一般可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是解說文學作品蘊含的深刻思想,從中獲得人生的啟迪;二是領略文學作品的藝術風格和表現手法,從而體驗審美的情趣。前者可視為文學作品內容,後者可視為文學的形式,當然形式也即內容,兩者並不能截然分割開來。文學作品是一個結構系統,其要素可分為題材、主題、語言、情節、體裁,等等,這一結構系統可分為若干結構層次。要尋找作品的底蘊,必須分析作品的結構。一般而言,文學作品包括四個層面:第一層面是語言符號層,這是文學作品最外層的結構。
  • 《中國文學鑑賞辭典大系》數字版上線
    8月13日,中國古典文學愛好者心目中的經典《中國文學鑑賞辭典大系》的數字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多媒體數字閱讀平臺——篤學問道APP」在上海辭書出版社舉行產品首發式暨座談會。《中國文學鑑賞辭典大系》是上海辭書出版社的代表性圖書品牌,紙質版產品的編纂歷時三十餘年,開創了中國文學鑑賞辭典出版之先河,並成為該領域的典範之作,陸續形成了18個品種,收錄了自先秦以迄當代、涵蓋詩、詞、文、曲、賦等各種文學體裁的經典名篇近2萬篇(首),撰寫鑑賞文章的有俞平伯、夏承燾、唐圭璋、臧克家、施蟄存、蕭滌非、錢仲聯、程千帆、周汝昌、馬茂元、葉嘉瑩、袁行霈等一大批著名學者
  • 撰寫文學研究論文也需要「小清新」
    基於閱讀的寫作形式可以很多樣,比如讀後感、書評、文學評論等等,而這其中最能夠集中體現出閱讀深度和質量的寫作形式,當屬論文寫作。它不僅是檢驗語文綜合知識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方法,也是思維發展到較高層次的一種形式體現。 在IBDP文學課程的翻譯作品學習中,有一項書面作業就是要完成一篇文學研究論文。
  • 通解語言是鑑賞的第一步——文學鑑賞談之一
    北京 王俊鳴一說到「文學」,一般就會想到「鑑賞」。過去,人教社編印的語文教材,更明碼標價,高一年級第一冊第一單元就是「鑑賞」,而且是「詩歌鑑賞」——相對於散文、小說,詩歌的鑑賞有更大的難度。所謂「鑑賞」,是說鑑別而欣賞,就是辨高下,析優劣,賞其高而玩其優,怡情養性,審美享受。
  • 如何撰寫文學研究論文
    基於閱讀的寫作形式可以很多樣,比如讀後感、書評、文學評論等等,而這其中最能夠集中體現出閱讀深度和質量的寫作形式,當屬論文寫作。它不僅是檢驗語文綜合知識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方法,也是思維發展到較高層次的一種形式體現。   在IBDP文學課程的翻譯作品學習中,有一項書面作業就是要完成一篇文學研究論文。
  • 《中國文學鑑賞辭典系列》(珍藏本)全國首發
    4月21日,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文學鑑賞辭典系列》(珍藏本)在山西太原舉辦全國首發式,在首推精裝大字配圖本《唐詩鑑賞辭典》、《宋詞鑑賞辭典》、《元曲鑑賞辭典》、《古文鑑賞辭典》四種精品力作的同時,還為讀者帶來了「中國文學與經典鑑賞大系
  • 人生是什麼,文學寫什麼
    ——白先勇■人生是什麼,文學寫什麼文|lilya白先勇先生在《白先勇細說紅樓夢》裡開篇對《紅樓夢》第一回的解讀,就提出來「文學寫什麼」的大命題。《紅樓夢》從小到大看過不下數十遍了,但各種紅學評論基本很少看,也不太感冒各種揭秘紅樓夢的各種流派。在基於《紅樓夢》文本結構、寫作技巧這個角度來從文學本身談紅樓夢的創作動機,這種純文學的討論深得我心。我愛的是這部作品,愛的是裡面各色鮮活的人,愛的是曹雪芹這支妙筆。
  • 當青年遇到現代文學經典,會發出怎樣的新聲?
    大賽由上海文學發展基金會發起、主辦,上海市作家協會華語文學網承辦,《萌芽》雜誌社、上海市作家協會雲文學網協辦。經初評委、中評委、終評委評選,評委會複試,本屆大賽評選出一二三等獎作品共計25篇,入圍獎共201篇。本次大賽的參賽對象為海內外可以用中文寫作的在校高中生、在校大學生,以及30周歲以內(以2019年12月31日年滿30周歲為限)的青年學子。
  • 切實加強文學評論工作 推動當前文學批評健康發展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切實加強文學評論工作,12月3日至4日,中國作協加強文學評論工作會議在京舉行。現摘發部分同志發言,以饗讀者。
  • 關於上海辭書出版社的「中國文學鑑賞辭典大系」版本考證
    2007年我看到一本書《唐詩鑑賞辭典》,她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有了她其它就不用看了,關於中國古典文學的全部問題都可以解決了。這是一個書系,上海辭書出版社推出的「中國文學鑑賞辭典大系」。1983年,第一種《唐詩鑑賞辭典》推出,石破天驚,從此開創了這種全新的書籍形式。
  • 漢語言文學專業就業前景怎樣,好不好?
    很多高三畢業,即將踏入大學的學生不知道選擇怎樣的專業才好。對於專業的選擇,不僅要考慮到個人的興趣,還需要看重這個專業的就業前景好不好,要是就業前景不好的話,那麼會對日後的事業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選擇一個好的專業是比較重要的,有些同學想選擇漢語言文學專業,但是不知道漢語言文學專業就業前景怎樣,好不好?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主要課程有: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現代漢語、語言學概論、訓詁學、聲韻學、美學、民間文學、中國文化概論、中國歷代文論、文學概論、外國文學、文藝心理學、中國文學批評史、西方文論、兒童文學、比較文學、文字信息處理等等。
  • 【文學評論】江銘記|空生崖畔花浪藉(一)
    淺讀幾篇,揮筆狂書,洋洋灑灑,數千數萬字的文章立就,這樣的速度和文字功力,我不能。我寫一篇數千字評論,一般得通讀全書,然後重點篇章再細讀,仍然思路模糊,則從頭再讀,如是再三,方可提筆。創作是靈崖仙姝,不可褻瀆;評論是夙世的虔誠,不可輕率。我讀吳至華的《野草齋文集》先後通讀過三遍,還是不敢提筆,從拿到這本書已經三個多月,一直在讀,越是讀得多了,越是不敢放肆筆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