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者何人!」
「我乃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花果山水簾洞美猴王齊天大聖,現大唐上國駕前御弟前往西天取經者大徒弟,孫悟空是也!」
「說了一大串,不就是弼馬溫,一個猢猻嗎?」問孫悟空名號的妖怪此時大半嘲笑,甚至連豬八戒第一次與大師兄夜戰,知道對方時也不禁如此辱罵。
一般說到這,都能預測到下一步,孫悟空怒從心起,不是掄棒就打,就是痛斥對方,嘴炮還擊。
孫悟空不敢就形象問題還口的時候,不是唐僧就是菩薩斥罵他為「你這潑猴」「你這猢猻」時。
他生氣妖精嘲笑他是「猢猻」倒不是氣自己形象,而是對方輕視他的身份。他對自己的形象從出生之時就習慣了,與人身處千多年,也沒什麼,哪會在乎別人對他形象的指指點點,自己喊一聲變,想變什麼潮流帥哥就變怎麼樣。
下面就由《西遊記》裡的「孫悟空」親自介紹,他為何是猴子形象,而不是牛、豬、馬、虎什麼的。
孫悟空述(瞧清楚,不是悟空傳!):
說來話長,還得從「吳承恩」說起。這「吳承恩」,我就不多說了。我的火眼金睛裡,瞧出他是名擅長時空旅行的人。
「吳承恩」抓住了「唐三藏」這個關鍵字,在原唐玄奘時空基礎下,發現了好幾處平行宇宙開始出現了唐玄奘徒弟身影。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引發了這些宇宙次元的出現,但「吳承恩」對此很感興趣。
一個姓石頭戴箍的行者,更是被刻在了西域的壁畫上。接著,在一個「大唐三藏取經詩話」的次元中,有個自稱花果山八萬四千獼猴王的要隨唐僧西去,途經三十六國,歷百萬裡路程。
更有個次元就牛逼了,是個叫神猴哈奴曼的,是印度的神話英雄。他能飛能打,為了救羅摩妻子悉多,大戰羅剎惡魔羅波那。印度教和「唐三藏」取經的天竺有著緊密的關係。
這些種種次元造成的時空故事影響,把「吳承恩」打了個大大的激靈。結果當他想回自己時代時,被另一個更大的次元吸引掉進去,稱為「元劇西遊記」次元的。他這才發現,之前經歷過的次元,都已經穿梭在這個次元裡。「唐三藏」由原次元的「獨自偷跑出關」成為「聽觀音妙音奉旨取經」。
這時,我的真正前身出現了。在這個次元,「我」便是孫行者,那個獼猴王書生樣子的猴行者在這次元的變身,自號通天大聖。對,齊天大聖並不是「我」,「我」有姊妹五人,大姊驪山老母,二妹巫枝祗聖母,大兄齊天大聖。「我」偷了王母蟠桃仙衣獻給妻子金鼎國公主,被李天王帶兵徵討花果山,沒想到「我」會筋鬥雲會變化,他和哪吒都奈何不了「我」。直到觀音出現,把「我」收服,後來唐僧剛救了「我」,給我取法名「孫悟空」。
知道了吧,在這個次元,「我」才有了「孫悟空」這響亮的名字。
「吳承恩」回到自己次元,日夜恍惚,被自己經歷過的次元故事歷歷在目。他左思右想,在他那無邊念力的影響下,一個《西遊釋厄傳》,又稱「西遊記」的次元誕生了。
在這個次元裡,我真正成為了男一號。嗯,我的世界,「吳(吾)」作主!
「吳承恩」的功力真不是蓋的。他想,既然有個次元我叫「孫悟空」,這名字動聽響亮,就不必改了,而且有法力有神通,更不用改,但有些事情是必須動動手腳的。否則這個次元就太沒勁了。
既然我叫「孫悟空」,為了表現我的神通並不是凡夫俗子所能夠的,我的前身就是個仙石。老吳花了整整一個篇章來介紹我的由來。
為什麼仙石變得不是其它精靈蟲怪,非要是猴?老吳在第一回結尾寫下原因「鴻蒙初闢原無姓,打破頑空須悟空」。
是不是特牛?比那個次元觀音隨便起個佛教的名字來頭響亮多了!頑空頑空,是個無思無為、無知無覺的境界,而竟然是由我來打破它。我這不就像盤古開天地嗎,一個新的次元,就由我名號誕生而出!
這次,我的「猴」樣就有了高大上的光環。看老吳借須菩提老祖怎麼說的,須菩提便是我的第一位師傅。
祖師笑道:「你身軀雖是鄙陋,卻像個食松果的猢猻。我與你就身上取個姓氏,意思教你姓『猢』。猢字去了個獸旁,乃是個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陰也。老陰不能化育,教你姓『猻』倒好。猻字去了獸旁,乃是個子系。子者兒男也,系者嬰細也,正合嬰兒之本論,教你姓『孫』罷。」猴王聽說,滿心歡喜,朝上叩頭道:「好,好,好!今日方知姓也。萬望師父慈悲,既然有姓,再乞賜個名字,卻好呼喚。」祖師道:「我門中有十二個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輩之小徒矣。」猴王道:「那十二個字?」祖師道:「乃『廣大智慧真如性海穎悟圓覺』十二字。排到你,正當『悟』字。與你起個法名叫做『孫悟空』,好麼?」
姓「孫」,是不能姓「胡」,胡字在易理裡是老陰,不能化育(當然,胡字還有其它意思,老吳筆削春秋,這裡就不說了,懂的都懂)。而「孫」代表陽,子男系嬰,是「嬰兒之本論」含義。更何況,「孫」字去了獸旁,我就脫離了獸系。
但如果姓加上獸,便是「猢猻」,猢猻像猴又像猿。是的,整個次元裡,我動不動就心頭怒火中燒,老吳稱我為「心猿」。
就這些原因,我叫孫悟空,本身必須是猴子,有時是猿有時是猴,因為老吳時空旅行太多了,分不清,就這樣劃等號吧。
但老吳這個創紀元是成功的。從此之後,齊天大聖孫悟空就在數百元的次元裡聲名大振,從村落到皇宮,從戲臺到屏幕,不知道養活了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