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清華哲學女學霸,畢業不任要職剃度出家,背後原因太深奧

2021-01-11 閆湘說職場

分享職場故事,交流職場經驗,歡迎關注「閆湘說職場」。

很多人把高考作為人生中的第一大關,而第二大關可能就要數大學畢業後選擇職業這件事了吧?畢竟職業與職業之間有著很大的不同,一個不慎就可能與同期畢業的同學們過上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

所以,有的人想要去憑藉自己的努力創業,有的人想要去當公務員吃「皇糧」,有的人嘖選擇了符合自己專業的工作,成為一名工程師等等。每個人的選擇不同,這也構成個這個千姿百態的社會。

而今天就有一位清華大學的畢業生,一說到清華大學可能大家都會下意識覺得從裡面出來的學生一定能找到很好的工作,可是這位畢業生不一樣,她選擇成為一名法師。

01 哲學系的女學霸

智宏於1995年從清華大學哲學系畢業,在那個年代智宏已經是個妥妥的學霸了,如果用運氣來說明進入清華的機率的話,那就和中頭彩差不多。而且哲學系這個專業可能聽著很一般,其實這可是被譽為了科學中的科學!畢業後的就業機會可是擁有著其他專業不能比擬的優勢的!

很多人不理解:「搞哲學幹嘛?能當飯吃嗎!沒個手藝活怎麼養家餬口?」其實大眾們對於哲學專業的理解無疑是錯誤的。

要知道哲學系的畢業生們就業前景很好,一些哲學系的畢業生們普遍活躍於文教事業、新聞媒體亦或者是公司企業中,一些優秀的畢業生更是可以進入國家機關政府工作,乃至進入社科院!

工資待遇自然也不用多提了吧?一個哲學系的畢業生,還是清華大學的,月入過萬還不是簡簡單單?可能很多人下意識地和身邊學哲學的朋友作比較,但我們要清楚,在當時能成功進入清華並且順利畢業的學生,又有哪個是沒有能力的Loser呢?

那麼我們不難猜測,如果智宏沒有選擇做一名法師,很有可能如今能在一些企業或者是政府內部擔任要職。

02 萬夫所指我亦一往無前

智宏在畢業之後雖有大好前程,不過她卻沒有進入這個花花世界,反而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剃度出家,法號:智宏法師(前面把法師理解成那種可以空手搓火球的醒一醒,別太玄幻了!)

很多人都以為智宏是腦袋一熱,才選擇皈依佛門的。其實並不是,還在讀書的時候,智宏就已經在哲學的研究過程中深深思考:「我是誰?我從哪裡來?又要到哪裡去?」這些一直成為了她內心中的一旦難題,當然並不是生理方面的疑惑,而是靈魂方面的。

這個疑惑困擾了她的整個大學生涯,她想要尋找答案。但是每個人對於人生的看法都是不同的,她也很難從別人的答案中汲取到什麼關鍵的因素,於是她為了尋找答案,選擇了皈依佛門。她覺得:只有走進佛門,才能從現實中找到對應的答案。

1995年,她來到了秦嶺,在山腳下的寺廟中長期居住,一心研習佛法和哲學,只為尋求到自己內心中的寧靜。

這件事無疑引發了劇烈的社會反響,輿論幾乎都是一邊倒:為什麼一個高材生選擇剃度出家?一個清華大學畢業的女學霸,很多人都能看得到她未來的大好前程,到底是因為什麼可以讓她放棄人人豔羨的生活選擇皈依佛門?

智宏法師給出的答案是:沒有在哲學中找到自己想要的,所以選擇寂滅成佛。那些俗世的疑惑並沒有影響到智宏法師,她在這裡繼續尋找著自己的答案,繼續探索著哲學方面的命題。

03 智宏法師的大愛無疆

在2001年的夜裡,正在修讀佛法的智宏法師突然聽到了孩子啼哭的聲音,疑惑間循著聲音前去,發現在寺院的門口只有一個女孩孤零零地站著。智宏法師忙問孩子父母在哪,但是這個女孩卻好像什麼都不知道。

智宏法師選擇將女孩帶回寺院內,打探消息的同時也不停安撫啼哭的女孩。可是女孩父母杳無音訊,智宏法師又發現女孩其實身患重病,所以推測應該是父母無錢醫治,這才把女孩遺棄在了寺廟門前吧!

智宏法師選擇了收養她,並且取名為「德道」。驚喜的是女孩的重症在智宏法師收養之後,竟然一天天的好轉起來,最後女孩選擇跟隨智宏法師皈依佛門,甚至還考上了佛學院的研究生。

這條消息在當地廣為傳播,許多人都被她的慈悲心腸所打動,不過,許多人知道智宏法師會收養棄嬰後,就有許多不負責任的父母選擇把孩子丟在智宏法師的寺廟前。

迄今為止,智宏法師已經收養了26個孩子,20年如一日地照顧他們的飲食起居,還要負責他們的教育,更是要為他們四處求醫問藥。這讓本來也並不富裕的智宏法師更加艱難,可是她從來沒有後悔,她覺得:如果看到孩子受苦還能視而不見,那這佛修得是什麼?

其實對於我們來說,找工作這件事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追求,可能有的人就想要發揮自己的商業頭腦大展拳腳叱吒商界;有的人就想要安守三尺講臺為國家培養棟梁之才;有的人就想妙筆生花思緒迴轉寫出流芳百世的好文章…

既然如此,我們又何必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他人呢?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夢想,都有著自己的特長,而能做自己喜歡的工作,也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不是嗎?別人認為的好並不一定適合我們自己,自己的路永遠都是自己選擇的不是嗎?

就像智宏法師一樣,她選擇了一條自己的路,雖然不賺錢、雖然要承受巨大的社會輿論壓力,但不可否認的是,智宏法師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靈魂的富足。這種成就感不是賺多少錢就能得到的,而是靈魂的升華,是人生價值的體現。

其實賺錢也並不是人生的唯一出路不是嗎?我們不妨從靈魂層面思考一下一直讓智宏法師疑惑的問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又要到哪裡去?

相關焦點

  • 她是90年代清華哲學女學霸,畢業後出家雲海寺,原因世人理解不了
    1995年,一位女學生在大學畢業後放棄了在俗人看來遠大的前程,毅然剃髮為尼,遁入佛門,法號智宏。說起來即使在今天,一個孩子考入清華北大也非常值得驕傲了,更何況是在我國大學生入學率只有3.2%的1991年,考進大學本身就是一件小概率事件。
  • 90後清華女學霸,家中獨女,畢業後卻決定出家當尼姑
    清華、北大的名校光芒更是耀眼奪目,傳統印象中,這樣的名校高材生應該繼續深造或是擁有光鮮亮麗的職業道路。但就在25年前,一位清華畢業的女學霸卻選擇了削髮為尼。要知道,90年代恢復高考不久,考上大學已經是極其困難的事情,更何況還是清華大學。這在當時引起極大轟動,她就是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智宏法師,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她的起伏人生。
  • 90年代,清華哲學系女學霸,畢業後出家當尼姑,原因世人難理解
    總有人想搞清楚人與自然的關係,這個過程就產生了"哲學"。哲學是一門明智啟蒙的學問,是對"萬物存在"的本源問題的深刨。正如康德所說:"啟蒙思想就是人類脫離自己所加之於自己的不成熟狀態,這種不成熟的狀態是不經他人引導,就對運用自己的理智無能為力"。換句話說,人只要擺脫自身造就的蒙昧,就是啟蒙思想。
  • 25年前,那位畢業後選擇出家為僧的清華女學霸,現在過的怎麼樣?
    可是有這麼一位清華女學霸,她沒有選擇高薪的職位,而是選擇了出家,皈依佛門長伴青燈古佛。25年過去了,她現在過得怎麼樣呢?考上清華的女學霸我國社會不斷的發展進步在上個世紀,對很多家庭來說自己的孩子考上大學,這是多麼光宗耀祖的一件事,尤其是考上清華北大這樣的高等學府。前途一片光明,更是很多企業爭先恐後的想要你。這名女學霸的名字無從考究,人們都稱她為智宏法師。她在1995年考上了清華大學,這也讓她的父母非常高興,覺得自己的女兒很有前途。
  • 25年過去了,清華哲學系畢業後出家為尼的女學霸,如今怎樣?
    在大眾的觀念中,一個孩子讀書就是為了考大學,畢業出來後再找個好工作,然而結婚生子,孝敬父母。而考上清華北大,更是每個人孩子心中的夢想,夢想著讀清華北大,待畢業之後,不僅可以有更好的未來,還可以為國家出一份力量,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
  • 清華女學霸,為研究哲學出家為尼,25年後卻有了26個孩子
    從小我們就被教育努力讀書,大學畢業之後能夠有一個好工作,未來將有好的生活,所以大多數人都是朝著這個目標前進。上名牌大學,無疑是能完成這個目標的捷徑,清華和北大是我國最好的大學,大學畢業後,一定能有一份好的工作,一個好的未來,然而,卻有人在大學畢業後,完全放棄了這些,選擇出家為僧。
  • 她是90年代清華女學霸,畢業後卻選擇墮入空門,原因為何?
    清華畢業後不願走向世俗社會公認的"人生巔峰",追求信仰的路上選擇"皈依佛門"。25年前,一位女大學生從清華大學畢業,無論是她的家人或是世人都以為她應當找到一份體面、待遇豐厚的工作或者是繼續深造研習,可是她卻做出了抉擇驚人的抉擇:皈依佛門。
  • 25年前,那位畢業後選擇出家為僧的清華才女,結局怎樣?
    相較古代,現代的人要好混許多,只要有文憑,通常情況下還挺好找工作。且文憑越高、所就讀的學校越好,越是吃香,讀書的確能夠改變命運。為了掌握自己的命運,多少學子努力讓自己考上好的大學,尤其是90年代,在相較低的高考錄取率下,大學生還不那麼普遍,算是比較稀缺的人才。誰要是能獲得大學文憑,就算是光宗耀祖了。
  • 他是清華博士,12年前不顧父母反對剃度出家,如今後悔了嗎?
    在網上看到張明光的經歷,不由得被感觸,他實在太有勇氣了,張明光是清華博士,12年前不顧父母反對剃度出家,如今後悔了嗎?讀中學時,他勤奮自律,而且悟性很高,知識一點就透,是學霸級的人物,也是老師眼中清華北大的好苗子。
  • 有些清華北大的天才學霸出家,西工大畢業生卻忙著為國家「鑄劍」
    有些清華北大的天才學霸出家,西工大畢業生卻忙著為國家「鑄劍」。 當中國航天事業取得一個個成功,許多人就會將目光投入到一所西安高校——西北工業大學。 的確西北工業大學,是一所不錯的高校,但是比起來國內其他高校,實力似乎又遜色了不少。
  • 學霸出家很流行 盤點這些年走進佛門的高材生
    近年來高知出家頻現報導,甚至古剎名寺被喻北大清華分校,佛門學霸扎堆,社會廣泛關注,留給世人幾多遐思幾多猜測,一起來看這些年走入佛門的高材生。釋智宏,女,清華大學哲學系畢業。1995年,智宏法師於清華大學哲學系畢業,為了尋求"在哲學中沒有找到需要的答案",畢業之後她選擇了皈依佛門。後來,法師在秦嶺終南山下的慈悲蓮社削髮為尼;2001到2009年,她總共收養了26名棄兒,其中的20多名棄兒已經在國內的一些佛學院就讀或畢業。
  • 25年前,那個畢業後就皈依佛門的清華女大學生,現在怎樣了?
    在清華畢業之後,你可以有更好的選擇,有更加光明的人生,這是很多人羨慕嫉妒的。但是作為學霸們,但是他們的腦迴路和普通人還是有差別的,她們想法新奇,她們對未來有更多的見解,這些學霸畢業後,很多都不會步入預定的軌道,而是選擇一條讓常人不能理解的道路,也有很多人為他們感到惋惜,認為是他們將自己的美好前途給毀了。
  • 25年前,那位畢業後選擇出家為僧的清華女學霸,如今過得怎樣?
    然而在上個世紀末卻有這樣一位女學霸,考上了無數學子夢寐以求的清華大學,在畢業後的花樣年紀,卻直接選擇出家為僧?功名利祿盡拋卻,學府無涯入空門這位女學霸還有一個更出名的法號咋聽很是意外,但她的出家卻並非沒有淵源,她一直對人生的意義感興趣,考上清華大學後即就讀於哲學系。眾所周知,哲學主要也是研究人類本質以及和宇宙的關係等問題,於是她在本科期間更加孜孜不倦地探索這些哲學問題。
  • 還記得那位清華哲學系的才女嗎,25年前選擇出家為僧,如今怎樣?
    考上清華北大一直是無數學子的夢想,然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夢想也只能是夢想,畢竟清華北大的門檻很高,只有那些聰慧過人的學生才能金榜題名。人們大都認為進入清華北大就意味著拿到成功的通行證,未來的生活絕對衣食豐足,穩穩噹噹。
  • 北大哲學碩士生畢業後當和尚,不顧父母哭求,最後連父母也出家了
    天才學霸北大、清華畢業後出家當和尚,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是每每看到類似的新聞,都能讓人大吃一驚!畢竟不管是國家還是父母,培養一個大學生需要付出許多精力,而畢業後他們一旦走上出家不染凡塵這條路,未免讓人覺得可惜了。尤其是北大、清華生出家當和尚,更讓人痛惜不已,因為他們如果繼續深耕自己的專業,假以時日,定能做出一番事業,為國家和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 90後美女大學生出家當道長 盤點女大學生出家求佛心路歷程(組圖)
    90後美女大學生出家2016年4月26日,「陰陽開合,虛實相生!太極拳就像時下流行的慢跑運動,保持好節奏,追求身心的協調統一。」25歲的鐘嗣源道長向同屬『90後』的拳友們說道。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和弘揚傳統文化,1991年出生的鐘嗣源,在經過深思熟慮後,毅然選擇在2013年大學畢業的時候出家,而作為家中的獨生女,父母雖有不舍,但依然支持她的決定。鍾嗣源也因此成為瀘州市唯一的全真教龍門派『90後』道長。「愛國愛教和之本,上善若水道之精!
  • 還記得那位「削髮為僧」的清華女學霸嗎?得知現狀,網友不淡定了
    清華北大是我國最高學府,是無數考生夢寐以求的大學,考入清華北大就意味著你的人生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你會讓親朋好友對你刮目相看,會讓你父母在老家能抬低頭走路,向他人講述如何培養出清北學霸的方法。許多考生選擇清華北大,只是學校以及專業發展前景好,畢業後更容易就業,高薪工作不在話下,這是大多數人的選擇。
  • 清華學霸削髮終南山,成為26個孩子的母親,稱這才是念佛的意義
    許是參悟到這一點,那位畢業於清華大學的女學霸才會棄絕紅塵煙火,轉身投入青燈古佛常相伴的佛門生活之中,不再留戀這滾滾紅塵。清華畢業的她原本前途一片光明,卻要選擇遠避塵世。只是,自己的命運終究要掌握在自己手裡,她既已做出決斷,就不再躊躇。她的削髮之地,是有「華夏文明的龍脈中的一脈」之稱的終南山。也正是在這裡,她獲得了人生的第二個名字,也是要餘生一直使用的名字——智宏。
  • 清華哲學專業美女學霸,一心求佛當尼姑,20年來成26個孩子的母親
    ,從清華北大畢業的學生很多人都選擇了不同於常人的生活方式來度過自己的一生,在人生理念方面,他們也有著獨到的見解,雖然這種見解不見得被俗世所理解,但是我們還是應該尊重他們的選擇,今天小編介紹的這位主人公就是一位清華大學哲學專業的女學霸,她就是智宏法師。
  • 1995年,那位清華畢業後選擇出家為僧的女孩,後來過得怎樣?
    而我們今天所說的智宏法師,曾經的清華大學哲學系的的學霸,畢業之後便選擇皈依佛門去探尋人生的意義。,作為一所全國頂級學府的學生,畢業後的她本應該有著大好的前程,但是哲學使她徹底陷入了對人生的思考。要做什麼?普通人很少思考這些問題,但是她卻一直在思考,甚至一直在迷惑。為了弄清楚人生的真正意義在哪裡,畢業後的她並沒有拿著自己的文憑去找工作,而是做了一個驚人之舉:剃度出家,皈依佛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