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腫瘤並非無跡象,排便後瞅一眼,便便4種異常是「求救信號」

2021-01-21 瀟湘名醫

腸腫瘤是胃腸道中常見的惡性腫瘤,其發病率僅僅次於胃腫瘤和食管腫瘤。腸腫瘤來臨時並不是沒有任何症狀,一般能從大便上展現出來,每次拉完大便後可以看一看糞便情況,只要發現糞便有以下異常需及時就醫。

哪4種大便情況是大腸「求救信號」?

1、大便形狀發生改變

正常情況下,人們的腸腔是一個圓柱體,因此排出來的大便也呈現圓柱狀,是垂直下降的狀態。但患有腸胃炎以及不良的飲食結構等會使得大便短時間內發生變化,一般2~3天後能恢復正常。若最近排出來的大便形狀發生改變,如大便一側凹陷、大便扁條狀且細,需警惕腸腫瘤。腸道內出現異常佔位後會減少腸腔空間,尤其是發生在直腸內的腫瘤變。大便通過時,腫瘤腫瘤會壓迫糞便,從而使得大便形態發生改變。

2、排便時裡急後重感

腸道的長度比身高的5~6倍還要多,進入體內的食物根本不能快速被消化,因此食物殘渣堆積到一定程度後,可形成神經反射,讓人們有強烈的便意,促進大便排出。若最近頻繁出現便意,但每次排大便都很困難或根本拉不出大便,需警惕腸腫瘤。特別是生長在直腸內的低位腫瘤,可刺激周圍神經系統,壓迫肛門部位,使得人們頻繁有便意。另外腫瘤腫瘤在發展過程中也會誘發腸梗阻症狀,人們往往出現腹痛和腹脹,排出大便異常困難。

3、大便氣味發生改變

從出生的那一刻起,排出的大便都有臭味,不過人們已經習慣正常大便的氣味。若最近大便氣味突然發生變化,尤其是腥臭味很難聞,大便出現黑色柏油狀,需警惕上消化道出血,這是結腸腫瘤的一種表現。因為結腸離肛門部位遠,即使有出血症狀時,血液並不會立即跟隨著糞便排出體外,而是在腸道中發生氧化,血紅蛋白會快速跟硫化物結合一起,使得大便顏色發生改變,常常伴有濃烈的腥臭味。

4、無痛性便血

一般肛腸疾病如肛裂、肛瘻或痔瘡等會引起大便出血,拉大便或大便後,血液不會跟糞便混合在一起,常常附著在糞便表面,而且會有疼痛感。但腸腫瘤不一樣,血液會跟糞便混合在一起,一般呈現暗紅色或鮮紅色,有時會出現膿液樣或粘液樣血便,便血過程中幾乎沒有疼痛感。

溫馨提示

硒又被稱為抗腫瘤之王,硒能阻斷腸道腫瘤細胞營養供應。腸道中腫瘤細胞生長需足夠營養供應,不然腫瘤細胞會逐漸枯萎和消亡。硒元素能促進身體快速形成某種抗腫瘤生成的抑制因子,抑制腫瘤新生血管網生成。可以從堅果類動物肝臟、海鮮產品以及大蒜中獲取硒,吸收率和活性比較高。另外合理安排每日飲食,多吃蔬菜水果,適當增加粗糧和雜糧比例,不能吃得過於精細。保持適度運動,能促進胃腸道蠕動,利於糞便排出,預防腸腫瘤。腸腫瘤高危人群定期去醫院做糞便隱血檢查。

【來源:家庭醫生在線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早上排便後瞅一眼,4種顏色的尿液,是身體異常信號,別不當回事
    吃喝拉撒睡是人們正常的生理需要,排便排尿也是我們每天都在做的事情。糞便和尿液中含有人體的各種代謝廢物和毒素,通過觀察其性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身體的情況。早上排便後回頭瞅一眼,4種顏色的尿液,是身體求救信號,別不當回事。
  • 42歲男子,腸道長滿腫瘤,提醒:排便出現4種情況,儘早檢查
    提醒:排便出現4種情況,及時查查腸道,不能再拖了 1、大便性狀異常 排便後,最好多看一眼,正常的大便,應該呈現圓柱形條狀。
  • 男子便便帶血以為的「小毛病」結果肛門沒了!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
    拉便便的時候出血了,什麼情況?除了排便有血,有點不順暢,可這不是小毛病嗎?怎麼就是癌呢!」被確診為直腸癌時,蔡先生始終不敢相信。明州醫院肛腸外科趙峰主任醫師告訴他,排便有血和不順暢就是身體異常發出的信號。痔瘡和直腸癌都會有便血,但便血也是有區別的。痔瘡便血往往在大便的表面,與糞便不混合,顏色鮮紅並且無黏液。
  • 4種異常或是宮頸發出的「求救」信號
    很多人往往認為宮頸是埋在女性身體內部的一個部位,只能通過常規的宮頸篩查才能發現其病變端倪,因此對於一些生活中身體的跡象變化,總是認為跟宮頸病症無關。但其實,宮頸作為女性體內一處承上啟下的關鍵部位,其一些相關的病症反應也可以通過一些身體跡象變化反襯出來,值得引起每位女性朋友的足夠重視。
  • 大便異常的3種信號,早發現能救命
    大便異常的3種信號,早發現能救命 本文來源 騰訊醫典 各位小主兒 我知道我既不美又很臭 不過 您回眸多看我一眼是極有必要的 我可以告訴您身體發生了什麼異常
  • 便便出現5個變化是腸癌信號,別忽視
    大家也不必把這件事看得太難,其實,主要每天上廁所時瞄一眼便便,就相當於是給身體做了個小體檢了! 便便出現5個變化,是腸癌來臨的信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排便規律。偶爾出現腹痛或腹瀉,但只要排便後這些症狀消失了,那麼也不必特別擔心。
  • 每天這個時間排便的人可能更長壽!醫生:上完廁所後的一個動作非常關鍵!
    排便是人體的重要反射行為,如果有便秘、腹瀉症狀並超過12周,就屬於長期排便異常,很可能與消化系統疾病相關。其中有3類病症較為常見。大塊的食物經過咀嚼進入胃部,一般會停留4個小時左右。另外上完廁所後的一個動作非常關鍵那就是——回頭看一眼便便的形態
  • 仔細觀察排便:若有這4種異常,或是腸癌已「到訪」
    另外,遺傳因素影響,不正確的飲食行為都會讓腸癌有機可乘,發病期間排便就會有特殊表現。1、排便腹痛在排便的時候腹部經常疼痛,很可能是疾病發出的信號。局部腫瘤慢慢發展,體積逐漸增大,在排便的過程中受到糞便的擠壓局部通常會有疼痛感,是很多人腹痛的原因。隨著病情的發展腫瘤體積變化,不需要排便擠壓,局部的組織受到壓迫、牽拉,同樣會產生疼痛感。
  • 36歲男子,腸癌晚期,上完廁所多看一眼,有3種異常,去查腸道
    當醫生了解過其日常生活中,不禁感嘆:身體早有異常求救信號,卻沒有在意,一拖再拖,才拖到了如此嚴重的地步。 上完廁所多看一眼,有3種異常,去查查腸道 1、大便帶血
  • 每天這個時間排便的人更健康!醫生:上完廁所後的一個動作非常關鍵!
    排便是人體重要的反射行為,如果有便秘、腹瀉症狀並超過12周,就屬於長期排便異常,很可能與消化系統疾病相關。其中有3類病症較為常見。大塊的食物經過咀嚼進入胃部,一般會停留4個小時左右。胃黏膜分泌的胃酸可以溶解掉較硬的食物外殼,將其分解為更容易消化的食糜,即小塊食團,然後送入小腸。
  • 指甲出現2個變化,是肝腎在求救!沒事瞅一眼,給身體做個小體檢
    不過有些時候,指甲異常,的確是身體疾病的一種反映。比如下面這幾種情況—— 指甲這2個表現,是肝腎在求救! 1. 杵狀指 杵狀指,表現為手指或腳趾末端肥大並向上拱起,指甲面的弧度顯著增大,看上去就像一根鼓槌。
  • 解讀寶寶的「信號」,哭鬧、少眠、便便異常,應該怎麼辦?
    寶寶抵抗力差,面對許多疾病「入侵」經常難以招架,雖然寶寶不懂怎麼講,但他們的身體會因為疾病而發出「求救信號」,我們要做的,就是了解寶寶這些「反常」行為的原因。我根據寶媽的投稿和我自己的經驗,總結了這三個信號和應對措施給各位新手寶媽:1. 哭鬧不停因為寶寶不會說話,哭是他們表達自己訴求的唯一方式。
  • 腸息肉「拖」出來的腸癌,很致命!便便的4種變化,警惕腸息肉
    排便出現4種變化,警惕有腸息肉大便性狀改變。本來之前的大便是圓柱形的,後來變成細條狀或扁形,甚至出現了血痕,就要注意。因為腸道息肉,就像便便道路上的「絆腳石」,原本暢通無阻的腸道,突然長了一塊肉,便便因此受擠壓,變了樣。2、大便時間和次數改變出現便秘或者是不明原因的腹瀉等問題,尤其是當便秘和腹瀉交替反覆出現時,需要提高警惕,因為很有可能是腸息肉的原因。
  • 腸癌拉出來大便的圖片 大便有4種異常表現,可能是腸癌的預兆
    與其它腫瘤相比,腸癌預後好,是很容易早期發現和治癒的腫瘤,患者治療後5年生存率高達90%以上。它最初就是一枚很不起眼的腺瘤性腸息肉,經過5~15年的時間演化而來。如能在癌變前發現並切除,就能避免悲劇發生。所以了解結直腸癌的危險因素、警惕症狀及篩查方法,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對防治結直腸癌起著重要作用。那麼腸癌拉出來大便的圖片是什麼樣的呢?
  • 一天排便一次身體才健康?你想多了!便便頻率在這個範圍內都OK
    便秘患者每周排便少於三次,並且排便費力,每次排便量少,便便硬成塊;腹瀉患者每日排便次數增多,遠超平時,並且便便中水分增加,像水一樣,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血、黏液,常有大便急迫、肛門不適、失禁等症狀。綜合上面所說的,我們能得出,當便便頻率在每周三次到每天三次之間時,不會讓我們感到不適,可以看成正常排便。
  • 排便有這3種特徵,十有八九是腸癌,四類人最好去查一下
    提醒,腸道出現問題,首先會影響到排便。排便有這3種特徵,十有八九是腸癌,四類人最好去查一下特徵1:便便形狀改變排便後,最好多看一眼,正常的大便,呈現出圓柱形條狀。一旦大便條變細、或呈扁條狀、槽溝狀、細條狀等,需警惕腸道癌變。多是腸道內有腫瘤物質,壓迫糞便所致。
  • 4種「便便」是嚴重疾病的徵兆,再不注意就晚了
    大便是人體排出的多餘廢物,所以在平時我們對其都不是特別關注,甚至不會回頭看一眼就按下了衝水鍵。但實際上大便也並不是全無用處,通過觀察大便的形態、顏色等等,能分辨出消化器官的健康與否,所以說大便和身體健康也是息息相關的。
  • 「排便」出現3個異常,十有八九是腸癌,及時去查一下,切莫拖延
    所以,生活中,要留心觀察腸道給出的「信號」,發現異常,及時就醫檢查。 「排便」出現3個異常,十有八九是腸癌,及時去查一下,切莫拖延 1、便便形狀改變
  • 身體出現4種異常信號,可能是腸道在求救,別忽視,趕緊治療
    癌症,在臨床上也叫做惡性腫瘤,它源於上皮組織,癌症具有細胞分化和增殖異常,轉移性等特徵,所以只要遊戲包的地方就有可能發生癌變。就現在的醫療技術水平來說,早期癌症的治癒率還是很高的,等到癌症發展到晚期,手術治癒是很困難的,最多只能減輕患者的痛苦。
  • 得了結腸癌,身上頻有異常,4個信號,別後知後覺
    近年來結腸癌已經佔據胃腸道腫瘤的第三位,大部分患者確診時已經是晚期。大數據顯示,每年都會有很多人,結腸癌是一種多發生於直腸和結腸的交界處的惡性腫瘤,一般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比較多見,與人們的飲食和不良習性有著非常大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