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不順心?掌握這4個思維方式,解決職場煩惱!

2020-12-19 甜知國風

最近,最火的綜藝莫過於《乘風破浪的姐姐》,年齡30歲以上,是參加節目的女明星唯 一的共同點。

在這些姐姐中,有的履歷輝煌,現在要證明自己擁有的不止過往;

有的追求業務精進,卻遭遇的質疑;

還有的在步入30歲後,陷入瓶頸,尋求突破,像極了30+職場女性最真實的狀態。

對女性而言,想要在職場乘風破浪,可以從跳出思維陷阱開始,一點點做出改變。

兵聖孫子在《行軍篇》中說:「與敵人交戰,需要觀察周圍的形勢。經過山谷時,要沿著溪谷行進,必須駐紮在居高向陽處。

若在河中遇敵,不要在河中迎擊。渡河之後,必須迅速遠離河岸,避免被敵人圍追堵截。

穿越沼澤地帶,不要逗留。若在沼澤地區開戰,必須靠近草木茂盛之地。

在平原地帶,必須依託高地,前低後高最好。」

職場道路上會有很多的困難、關卡,就好像我們在不同環境中行軍打仗一樣。

孫子在《行軍篇》的開頭就提到了山谷、河流、沼澤、平原四種不同環境遇到危險時的應對策略,從中能夠感悟出職場的四種逆境狀況。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第一種環境:山谷

孫子說:「軍隊經過山谷時,要沿著溪谷行進。」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每個人都是在最低谷時期過渡而來的,一步一個腳印,十分的艱難,需要小心謹慎,才能避免危險。

而當走出低谷攀向高峰的時候,也不能忘記初衷,得意自滿,不然就有跌下谷底的危險。

有一個很有名的成語叫:紙上談兵。說的是在戰國時期,趙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學習兵法很有天分,無所不知,但是缺乏實踐經驗。

後來他接替廉頗成為了大將軍,在長平之戰中,自信滿滿,不知道變通,結果被秦軍打敗。

所以,在身居高位的時候,不要急於前進,而是應該停下腳步反思自己,使自己更加精進。

因為職場道路才走了二分之一,應該以更高的山頂為目標。這樣不論前方的路有多遠,我們依舊能無限的走下去。

走向高山秘訣:進入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使自己充滿求知慾,不斷地向前邁進。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第二種環境:河流

河流都存在著危險,因為水,本身就有坎坷的含義。身在河流之上,水流一湍急,就有落水的危險。

而且天上一旦下起大雨,就會有翻船的可能。

職場也是這樣,充滿了各種未知的難題,才會令人十分恐懼。

孫子說:「若在河中遇敵,不要在河中迎擊。」

而是應該迅速上岸,到達安全之地,觀察整體局勢,構思解決辦法。

直白一點來說,就是告誡我們不要在困難中打轉。河流就象徵著困難的旋渦。一般人在遇到難題時,很容易被煩惱深漩其中,不知所措。

這種情況下,遠離難題的中心,從另一個角度,觀察大局,找尋解決問題的辦法。

因為當問題的河流越來越大,任憑個人再怎麼掙扎,也會被水流吞噬。

同理,只有先遠離問題的中心,從另一個角度就能更好地找到答案。

解決難題的秘訣:遠離難題,找尋答案。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第三種環境:沼澤

沼澤是一個恐怖的地帶,人一旦陷進去,就會動彈不得,而且身體還會在極度恐懼之中,一點一點的向下落。

職場中的困難,也是這樣,使人的心情仿佛在沼澤中一樣,在這種情況下,必須要早日脫離這種困境。

但這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想要從這種逆境爬出來,往往伴隨著極大的心理痛苦。

一旦心理鬆懈,往往陷得更深。

只有找尋心靈上的助力,才會將自己慢慢拖拽出來。

那麼什麼是心靈助力?

例如:

①養一隻可愛的寵物,每天下班回家,它都會撲進你的懷中,使你煩惱全無?

②學習彈吉他撫慰心靈上的創傷。

③學習寫書法陶冶自己的情操。

總之,不要讓工作全部佔據自己的內心,留出一絲空間,反而生活才會有意思。

走出困境的秘訣:找尋心靈助力。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第四種環境:平原

平原地帶就是前方沒有任何障礙物,一帆風順的狀態。

孫子說:「在平原地帶,必須依託高地,防止背後有敵人。」

因為人在沒有阻力的狀態下,往往只會往前衝,而忽略身後的危險存在。

我有一個認識的朋友,是在海南做旅遊生意的,從零開始創業,吃過不少苦頭,但最終還是挺了過來,累積了不少家產。

就在上兩年,他和另一位文化學者策劃文旅生意,在某酒會上,因為高興飲酒過度,導致心臟病復發,幸虧搶救及時,才沒有生命危險。

這是一則真實的案例,可以看得出來,我們在身處平坦地帶的時候,更應該存有危機意識,說不定在某個盲區,就存在致命危險。

身處平原地帶:抱有危機意識。

職場中的四種逆境狀況:

1.走向高峰——小心謹慎——設立長遠目標

2.身處河流——遠離漩渦——觀察大局

3.陷入沼澤—找尋心靈助力

4.平原地帶——抱有危機意識

掌握職場逆境思維方式,像姐姐一樣乘風破浪吧!

本文引用古代典籍《孫子兵法》——《行軍篇》

——凡處軍相敵,絕山依谷,視生處高。

——絕水必遠水,客絕水而來,勿迎之於水內。

——絕斥澤,惟及去無留,若交軍於斥澤之中,必依水草而背眾樹。

——平陸處易,右背高,前死後生。

相關焦點

  • 掌握4個關鍵詞,擺脫職場負面情緒,做一個成熟的職場人
    情緒是每個人正常的身心反應,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大量體驗著喜怒哀樂的情緒,管理得當會對我們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而管理失當,也會影響學習、工作和生活。4個關鍵詞,助你駕馭和管理自己的職場情緒。
  • 職場工作不順心,導致壓抑大該怎麼辦?
    一:找出不順心的原因職場上會有很多讓你不開心的原因,有的是外在的,有的是內在的;有的是可以解決的,有的是不能解決的;有的是需要自己解決的,有的是需要別人才能解決的。那麼因為這些不開心的事情,我們壓抑,就會一直壓抑下去嗎?肯定是會有解決方法的,有的人解決方法是逃避,有的人是面對問題,進行解決了。
  • 尋找職場人生新拐點—職場心理學課
    很顯然,無論從職位還是收入來說,小軍得痛苦都是相對「高級」的煩惱,可他仍然會不自覺地掉入「職場瓶頸」這個黑洞。然而,掌握這門知識,既不需要你是天才,也不需要具備強悍的天賦,只要你掌握科學的認知方法論,它就能讓你的人生收益多達幾倍甚至十幾倍。因此,我們邀請到了職場心理圈內的大神級人物——墨多先生,為大家帶來實用易懂、人人必修的職場心理學課程。點擊下方藍字,尋找職場新拐點↓
  • 新入職場,這3個學生思維不改變:再優秀的學生,也混不好職場
    思維不是技巧,沒有那麼多種。我學生時代,成績非常好,當時我到職場也有典型的學生思維。總結起來,有三種典型的學生思維需要改變。在職場初期,只要先改變這三種學生思維,就會有非常明顯的職場進步。他們會把自己放在領導的位置,探究每一個人物背後的真正意圖,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二、變集中努力的學生思維為持續努力的職場思維學校每年都有寒暑假,高三時老師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熬過這一年你們就解放了」。大學每門功課結業考試後,第一件事就是扔掉教科書。所以學校的努力都是間歇性的。
  • 職場新人配不配有生活?掌握這3個職場經驗,讓老闆刮目相看
    職場新人配不配有生活?掌握這3個職場經驗,讓老闆刮目相看對於職場新人來說,職場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輕鬆,可能很多人進入職場的當天,就會碰到不少的麻煩。而要說職場新人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自己的生活。在很多公司,職場新人都有著很重的任務,經常需要面臨加班的情況,而對此,老闆大多只會說:先做完工作再說,完全不給之後職場新人繼續說話的機會。那麼,職場新人配不配有生活?掌握這3個職場經驗,讓老闆刮目相看。職場新人配不配有自己的生活?
  • 參加職場飯局,有這三種思維方式的下屬,能被領導刮目相看
    ;當公司的部門組織聚餐時,大部分年輕人都是不喜歡參加的,但是領導都是一批比較年長的人,於是只能硬著頭皮去參加;既然職場酒局是無法避免的,那麼大家就要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在酒桌上表現好自己,才能夠夠讓領導刮目相看。
  • 從職場小白蛻變為職場大牛,你需要拆除固定思維這堵圍牆
    職場小白固定型思維嚴重是因為他們具有焦點效應和錯誤的歸因模式。大學畢業開始工作,是一道人生的分水嶺。在大學校園裡學到的知識只佔人生大學的5%,剩餘的95%需要在社會這所大學中慢慢學習體會。擁有固定思維的人,認為工作就是用來證明自己的,如果證明不了,只能選擇放棄。拿小寧的例子來說吧。
  • 職場乾貨|《靠譜》:掌握「假設性思考」,才是深度成長的思維
    它從溝通技巧、思考技巧、資料製作技巧、職業精神等四個方面將基本工作技巧總結成了30個職場技能。廣泛適用於各行各業,是職場之路的穩固基石。這本書的語言平實易懂,實操性強,既是一本值得坐下來仔細研讀並學習的好書,又是一本可以隨時拿在手中解答疑惑的職場寶典。《靠譜》的作者大石哲之畢業於日本歷史最悠久的私立研究型綜合大學,慶應義塾大學。
  • 職場的4種頂級思維,你務必知道,看看聰明人如何思考
    在職場中,隱藏著這4種世界級的頂級思維,你務必要懂得,這才是聰明人思考問題的方式。1、墨菲定律。任何事情都有內在規律,不像表面那麼簡單,事情解決的所需時間都會比你所預估的時間長,而如果你內心有所擔憂,那麼它出錯的可能性就會更大。這種負面的心理暗示經常會打擊我們的心態,因此,在職場上,我們首要的則是克服墨菲定律,要堅定自信,以穩定的心智、積極的心態來應對工作,而非感情用事,消極思考。
  • 做事不留名是職場大忌!犯這4個錯,職場菜鳥馬上黑掉
    摘要不論新人或老鳥,在職場中八卦、不查證、小團體、口說無憑,這4件事是大忌!小心預防,避免形象黑掉,可以讓職場生活更順利。曾經在工作中與一位有英國碩士的同事A共事,剛進這家公司時,發現同事A除了有學歷光環之外,更因為外表豔麗而受到身邊同事的歡迎。
  • 這三個好習慣你都沒有,還想解決職場中的難題?別白日做夢了
    這些80%以上職場新人都會遇到的問題,是否能引起你的共鳴。今天我分享美國著名管理學大師,史蒂芬·柯維《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的三個知識點來為你提供解決方案。我們不能改變職場長存的誤解現況,那就改變自己的思維定式,轉個心態看問題。史蒂芬·柯維在書中提到第一個好習慣就是「積極主動」。提到積極主動,很多人認為就是在做事上主動。我在這提到的「積極主動」並不代表行動力。
  • 行走職場,這三種思維方式影響員工的職業前途,聰明人會積極改正
    在職場中有很多員工,其實在公司裡之所以無法受到領導重視,一方面是因為這些年輕人能力有問題,而且在公司裡並不願意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另外一方面就是因為這些年輕人的思維方式,可能被領導看到以後也是非常失望,大家在職場中確實需要改變自己的錯誤的拖延的思維方式,這樣才能夠通過良好的工作態度獲得領導賞識
  • 普通人和職場高手的思維差在哪裡?不懂這3點,職場混不好
    思維差距會導致採取應對問題的方式不同,應對問題方式不同也就導致了結果的不同,普通人之所以和職場高手差距很大,核心的還是思維差距所導致的,正是因為思維差距,所以在面對同樣一個職場問題或者事情的時候
  • 作為職場人,這5個職場生存法則,你必須要懂!
    在職場中有很多規則存在,而利於我們適應職場環境的規則與方法,就稱之為"生存法則",今天就說說玩轉職場必須掌握的"五個職場生存法則,哪怕暫時做不到,但一定要懂,未來用得上。但在職場中卻不能這樣,不管我們有多討厭一個人,都要打起精神與之溝通,在職場中最可怕的不是勾心鬥角,而是因為自己的不願意、不樂意、不喜歡(我行我素),最終被團隊孤立,一旦到了那種境遇,就很容易被淘汰掉,所以想辦法嘗試與同事溝通,用溝通來拉近彼此的距離,並且以此來培養默契和信任度,這會有助於未來工作的開展,更使自己快速的融入到團隊中去。
  • 2020年畢業季來臨,職場老鳥教你如何破局職場中的「學生思維」
    導讀「學生思維」,什麼是學生思維?同學們想一想,你們在學校的時候是不是總是被牽引,被教導,被安排,被影響。這就是一種「學生思維」。對於即將進入職場的同學們要有一個蓬勃發展的事業,擺脫這種「學生思維」是必不可少的。
  • 職場潛規則:人在職場混,掌握這3個意識,輕鬆掌握主動權
    他不知道如何工作,但他不敢輕易辭職,因為他擔心辭職後找不到更高的薪水。實際上,人在職場混,掌握這3個意識,輕鬆掌握主動權。1、不要靠感覺做事通過手段而不是通過感覺的意識是什麼?坦率地說,我不在乎你說什麼,我只相信事情是否在控制之中。
  • 職場為何人與人不同?思考方式註定差異性,敏捷性思維助你更聰明
    劃重點,思維方式不同決定了行為差異性。思維方式是大腦的思考路徑,或者停滯不前,或者努力奮進。小李是局限性思維即批判性思維,他更多的是對於現有事件的客觀評判,雖然是站在一個「局外人」的角度分析,不帶有個人的情緒色彩,只是理性的認識整個事件,或者完全接納,或者全盤否定。
  • 職場中,好員工一定要有這三個思維方式,想不優秀都難!
    職場中,好員工一定要有這三個思維方式,想不優秀都難!職場中,什麼叫好員工?好員工,不僅僅是看你的工作能力有多強,最重要的是你要知道你的領導是怎麼想的,你的老闆是怎麼想的。而一個好員工,在職場必須具備這三個思維方式:1、從領導的利益出發以你的領導的利益出發,而不是你個人的利益出發。比如,晚上九點多了,你的領導給你打電話說有事讓你過來,從你個人角度來說,這麼晚肯定是不願意去的,但是從利益角度來說你一定要去。所以,你的回答就是,好的,我馬上到。
  • 職場新人,掌握這三大成長策略,脫穎而出不再是難事
    大學師妹玲玲,在上學時就對工作抱有美好的憧憬,她認為自己只要在大學期間掌握紮實的基礎,就能夠如願找到合適的工作,在進入職場後的玲玲,她發現每個人的起點是不一樣的,有的是名校畢業
  • 新入職場的大學生,從職場菜鳥到職場雄鷹,思維轉變是關鍵
    熬夜,只會消耗自己正所謂變則立,不變則廢。意識到問題的小葉,希望能夠找回在這裡的工作狀態,我意識到這不是小葉一個人才會遇到的憂慮。而是很多新入職場的大學生,都會遇到短暫迷茫期,包括我自己。當我聽完他所陳述的目前遇到的相關問題及困惑以後,經過慢慢的梳理和分析,他開始意識到所有問題的癥結究竟在哪裡。我也希望通過我的疏導,可以幫助他建立更好的職場人思維,完成從學生到職場人真正的蛻變。同時我也希望這篇文章對那些同小葉、還有我一樣迷茫過的新入職大學生能夠有所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