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侵權責任編》逐條解析(四)

2020-10-16 棒打老虎手捧鼓

第一千一百六十八條 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本條講的是共同侵權行為的基本規則原則,即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損害結果,侵權行為的實施人承擔連帶責任。這裡與《侵權責任法》第八條的表述是一致的。

對於共同侵權行為的認定自《民法通則》時代至現在的民法典侵權責任編中的表述,存在一個自主觀立場逐漸向客觀立場過渡的演進歷程。

最早對於共同侵權行為的認定,主張的是一個主觀過錯標準,一定需要各行為主體之間存在共同故意或者共同過失,強調一定的意思聯絡;如果二人以上沒有意思聯絡,則這種侵權行為就不構成共同侵權,而應認定為分別侵權。但是司法實踐中,認定了分別侵權,就無法適用連帶責任,在無法辨認各自侵權行為對損害結果所應承擔的責任大小的時候,往往對於受害方的保護是不充分的。

2004年5月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將這種主觀過錯標準向前推進了一步,向客觀行為的結合過渡。根據該司法解釋第三條規定「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共同過失致人損害,或者雖無共同故意、共同過失,但其侵害行為直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後果的,構成共同侵權,應當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規定承擔連帶責任。」「二人以上沒有共同故意或者共同過失,但其分別實施的數個行為間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後果的,應當根據過失大小或者原因力比例各自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當中對於共同侵權與分別侵權行為做了明確,二人無共同故意或過失,但是二人行為直接結合造成損失的,是共同侵權,連帶責任,間接結合是分別侵權,按份責任。

最高院的思路是適當擴大共同侵權行為的認定標準,這樣可以加強對受害人的保護。但是在條文的設置上其實是存在一定的問題的。什麼叫直接結合?什麼叫間接結合?首先是不好理解,其次在司法實踐中很難去界定。單純的從行為時間上與空間上來看似乎也無法解決「結合」與否的認定問題。所以,到了編寫《侵權責任法》的時候,就採取了一個較為模糊的表述方式,就是《侵權責任法》的第八條「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直到現在的民法典侵權責任編,也同樣採取這樣的表述方式,即不考慮事實共同侵權行為的行為人之間是否存在意思聯絡,只要共同實施了侵權行為,就承擔連帶責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九條 教唆、幫助他人實施侵權行為的,應當與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

教唆、幫助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侵權行為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該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未盡到監護職責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

本條講的是侵權行為中,存在教唆人、幫助人的情況下,侵權行為的責任承擔問題。這裡講的教唆、幫助他人實施侵權行為,可以歸入共同侵權行為範疇,由於存在教唆與幫助行為,所以該等情況一定是主觀共同侵權行為,即存在共同故意的侵權行為。因為教唆人、幫助人與侵權行為實行人之間一定是存在意思聯絡的。所以,理論上在共同過失的侵權行為中一定不存在教唆人和幫助人的角色。

從本條兩款的內容上面看,分為教唆、幫助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和無民事行為人這三種情況。其中,第一款規定的是教唆幫助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的規則問題。這款很明確,即教唆人、幫助人和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畢竟行為人是一個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具有完全的自主意識和行為能力,這三者間構成共同侵權行為時,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只有在共同故意的侵權行為下才存在教唆、幫助的情形。共同侵權行為中存在實行人、教唆人、幫助人,通常認為教唆人與實行人承擔相同或者更重的責任,而幫助人則一般應當承擔相對較少的責任,要看幫助人在整個侵權行為實施過程中產生多大的作用。

本條的第二款,主要講的就是幫助、教唆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侵權行為的責任劃分問題。由於,行為人主體的特殊性,相應的責任承擔問題就會涉及到監護人。

最高人民法院於1988年發布的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這部司法解釋中,第148條對這個問題做過相應的規定。該條分三款,其中第二款規定「教唆、幫助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侵權行為的人,為侵權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明確了教唆、幫助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侵權行為,該教唆人、幫助人為侵權人。實際上將這裡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認定為教唆者和幫助者實施侵權行為的工具,這一理論與刑法中關於教唆犯、幫助犯的規定一脈相承;該條的第三款規定「教唆、幫助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侵權行為的人,為共同侵權人,應當承擔主要民事責任。」,與教唆、幫助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侵權行為不同,對於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考慮到其存在一定的民事行為判斷力,所以教唆人、幫助人在此承擔的是一個主要民事責任,當然這個主要民事責任應當按照教唆、幫助行為的原因力大小來判斷。

《民通意見》對於該等類型的侵權責任做了較細緻的區分規定,但值得注意的是這裡的責任承擔主體其實是有缺失的,那就是作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對於侵權責任的後果事實上是需要承擔一定的責任的。

在秉承《民通意見》對於該等問題思路的基礎上,《侵權責任法》和民法典侵權責任編都做了適當的補充。「該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未盡到監護職責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增加了未盡監護職責的監護人的責任承擔規則,教唆人、幫助人依照其教唆和幫助行為的原因力大小承擔主要責任的基礎上,監護人相應承擔一個補充的按份責任。

最後做一下分情況考慮責任分擔規則:

一、教唆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監護人無過失,教唆人全責。

二、幫助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監護人有過失,幫助人主要責任,監護人次要責任。

三、教唆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監護人有過失,教唆人主要責任,監護人次要責任。

四、幫助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監護人有過失,幫助人和監護人均分。


第一千一百七十條 二人以上實施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行為,其中一人或者數人的行為造成他人損害,能夠確定具體侵權人的,由侵權人承擔責任;不能確定具體侵權人的,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

本條講的是共同危險行為,對於共同危險行為最早是在2004年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中提出的。

所謂共同危險行為,就是二人以上,分別實施性質相同的行為,該行為具有至害危險性,其中一人或數人的行為造成損害結果,但是不能確定誰造成了危害結果,也無法確定過錯責任的大小,這個時候各行為人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舉個例子,狗剩與狗蛋兩個人在林子裡打鳥,兩人發現樹幹上有一隻很肥的鳥在那休息,於是同時瞄準,準備射擊。誰知道這不是鳥,是王五,他的愛好就是穿著胖鳥的卡通道具服在樹上睡覺。這個時候,狗剩與狗蛋同時射擊,只有一人的子彈擊中了王五,但是不知道是誰擊中的。由於無法確定是誰的行為造成了損害,但是肯定兩個行為中有一個人的行為造成了損害結果,為了更好的保護王五的權益,這時要求狗剩和狗蛋承擔連帶責任。條文很簡單,這裡不多做贅述。


第一千一百七十一條 二人以上分別實施侵權行為造成同一損害,每個人的侵權行為都足以造成全部損害的,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

本條講的是疊加的分別侵權行為,指數個沒有意思聯絡的行為人,每個單獨個人的行為都足以造成全部損害結果,數人的行為造成了一個損害結果。

描述的比較抽象,同樣舉個例子。孫悟空和豬八戒都喜歡吃鎮元子的人參果,自從上次被孫悟空偷過一次之後,鎮元子在後院的人參果樹下養了一隻狗,防止再有人來偷果子。某日,孫悟空和豬八戒不約而同的去偷果子,二人都不知道對方要去,為了防止被狗發現,分別在狗的碗裡下了毒藥,每個人下的毒藥都能夠毒死狗,於是狗吃了有毒的狗糧後就死了。此時,由於孫悟空和豬八戒的單獨行為都能夠弄死鎮元子的狗,所以由於無需查明是誰的行為造成了損害結果,此時兩人承擔連帶責任。


第一千一百七十二條 二人以上分別實施侵權行為造成同一損害,能夠確定責任大小的,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承擔責任。

本條講的是典型的分別侵權行為,與疊加的分別侵權行為相比,典型的分別侵權行為中,每個侵權行為人的單獨行為都無法造成全部損害結果,需要各侵權行為的累積才能造成全部損害結果,這種情況下,在能夠確定各自責任大小時,承擔一個按份責任;無法確定各自責任大小的,則簡單粗暴的平均承擔。本條也屬於簡單條文,不做贅述。

相關焦點

  • 《民法典——侵權責任編》逐條解析(五)
    其實應當是,有一個行為人造成了損害結果,但是行為人造成損害結果的原因是由於第三人造成的,第三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假設這裡只有第三人的話,這個條款也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因為可以直接歸入侵權責任的一般規定中,即由侵權人承擔責任。第三人原因應當作為一個行為人免責事由來理解。
  • 《民法典——侵權責任編》逐條解析(七)
    但是,按照本編第一章第一條的內容來看,侵權責任編所保護的法益應當包括民法典總則編所規定的所有民事權利。當中亦包括向債權這類無體的財產性權利,所以這裡的財產應當做擴大解釋,而不局限於財物範疇。本次編寫侵權責任編,在當中增加對於智慧財產權侵權行為的懲罰性賠償規則的背景,主要國家試圖加快產業升級,要求對智慧財產權領域增加保護的迫切需求。雖然設置了相關條文,但是對於請求懲罰性賠償的條件則設置的過分嚴苛,要求故意和情節嚴重,同時依舊沒有明確計算數額的標準。
  • 《民法典——侵權責任編》逐條解析(1)
    《民法典》各編的第一條大多採用這樣一種表述方式,即「本編調整因XX產生的民事關係」,看似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實際上較之《侵權責任法》還是做了很大調整的。本條對應的是《侵權責任法》第二條的相關內容,即「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
  • 《民法典——侵權責任編》逐條解析(九)
    第一千一百九十四條網絡用戶、網絡服務提供者利用網絡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本條講的是網絡侵權責任的一般規則。本條與《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六條第一款的規定基本一致,只是這裡增加了「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的規則。
  • 《民法典——侵權責任編》逐條解析(十一)
    第一千二百零二條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生產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本條講的是產品生產者侵權責任問題。產品責任適用的是無過錯責任原則,而對於確認產品責任而言,根本問題為產品缺陷這個構成要件。當該等觀察跟蹤以及補救措施未履行時,責任人應當對損害的擴大部分承擔侵權責任。另外,筆者認為本條不應作為產品質損的賠償請求權的依據,產品質損的賠償請求權依據應當是《消保法》和《產品質量法》。
  • PDF:民法典逐條精解課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行政協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理解與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適用手冊-最高人民法院 關於保險法司法解釋(四)理解與適用-最高法公報案例彙編(1985——2019)-著作權法-註冊會計師侵權責任法律適用與案例評析
  • 《民法典——侵權責任編》逐條解析(十三)
    比較突出的一個案件就是,某孕婦難產,其男友(丈夫)不同意剖腹產而堅持順產,結果造成一屍兩命的慘劇。要知道,知情權與決策權的權利人是患者本身,其近親屬只是代理人,代理人妨礙患者接受有效救治,某些時候可能會承擔嚴重的法律責任。
  • 民法典侵權責任編
    民法典侵權責任編積極回應新時代新問題北京齊致(蘭州)律師事務所主任 劉臨慶交通事故、高空拋物墜物、網絡侵權……生活中可能侵害你我權益的種種行為與方式越來越多,因此需要完善的侵權責任制度來進行預防和制裁。
  • 民法典侵權責任編的鮮明中國特色
    最後,民法典通過固有請求權不受訴訟時效限制(債的二次請求權例外),侵權請求權須受訴訟時效限制的規定,確定侵權請求權包括損害賠償請求權、恢復原狀請求權和不登記的動產返還財產請求權,對應損害賠償、恢復原狀和返還財產的民事責任方式,形成侵權請求權與侵權責任方式的完整體系。通過上述方法,民法典實現了侵權責任向債法的回歸。
  • 《民法典——合同編》逐條解析之一般規定
    筆者希望通過對於《民法典——合同編》條文的逐條解析,細緻周全的向讀者展現民事合同法律關係中的點點滴滴,幫助讀者處理好日常與合同相關的各類問題。能力有限,但也會盡力而為。本條規定了合同編內容所適用的範圍。產生民事法律關係最主要的兩個途徑,一是法律規定,比如在侵權責任法律關係中,法律明確規定了民事權利損害的各種類型情況以及發生相應侵權行為時,行為人應當承擔對應的損害賠償責任,這屬於法律規定的內容;二是由於平等民事主體之間基於自由意志自發形成的民事合同關係,合同關係導致民事法律關係的設立、變更、以及終止。
  • 法學匯|民法典侵權責任編的鮮明中國特色
    最後,民法典通過固有請求權不受訴訟時效限制(債的二次請求權例外),侵權請求權須受訴訟時效限制的規定,確定侵權請求權包括損害賠償請求權、恢復原狀請求權和不登記的動產返還財產請求權,對應損害賠償、恢復原狀和返還財產的民事責任方式,形成侵權請求權與侵權責任方式的完整體系。通過上述方法,民法典實現了侵權責任向債法的回歸。
  • 【法學匯】民法典侵權責任編的鮮明中國特色
    最後,民法典通過固有請求權不受訴訟時效限制(債的二次請求權例外),侵權請求權須受訴訟時效限制的規定,確定侵權請求權包括損害賠償請求權、恢復原狀請求權和不登記的動產返還財產請求權,對應損害賠償、恢復原狀和返還財產的民事責任方式,形成侵權請求權與侵權責任方式的完整體系。通過上述方法,民法典實現了侵權責任向債法的回歸。
  • 【法學匯】民法典侵權責任編的鮮明中國特色
    最後,民法典通過固有請求權不受訴訟時效限制(債的二次請求權例外),侵權請求權須受訴訟時效限制的規定,確定侵權請求權包括損害賠償請求權、恢復原狀請求權和不登記的動產返還財產請求權,對應損害賠償、恢復原狀和返還財產的民事責任方式,形成侵權請求權與侵權責任方式的完整體系。  通過上述方法,民法典實現了侵權責任向債法的回歸。
  • 法學匯|民法典侵權責任編的鮮明中國特色
    最後,民法典通過固有請求權不受訴訟時效限制(債的二次請求權例外),侵權請求權須受訴訟時效限制的規定,確定侵權請求權包括損害賠償請求權、恢復原狀請求權和不登記的動產返還財產請求權,對應損害賠償、恢復原狀和返還財產的民事責任方式,形成侵權請求權與侵權責任方式的完整體系。通過上述方法,民法典實現了侵權責任向債法的回歸。
  • 民法典侵權責任編:監護人責任
    民法典侵權責任編第15章 監護人責任民法典第1188條 【監護人責任】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盡到監護職責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一、解讀民法典第1188條是關於監護人責任的規定。民法典第27條規定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其他願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
  • 民法典·條文解析(第62條)|法定代表人職務侵權行為的責任由誰承擔
    法定代表人職務侵權行為的責任由誰承擔?法定代表人職務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是什麼?法人對法定代表人的追償權應當具備什麼條件?有無案例參考?我們一起去看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編「總則」第三章「法人」第一節「一般規定」第六十二條的解析吧!
  • 《民法典——侵權責任編》逐條解析之環境汙染與生態破壞
    引語:環境汙染、破壞生態相關的侵權責任看似離我們日常生活比較遙遠,但是實際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近年來由於環境汙染造成人身損害的案件頻發,受害者如何維權,代人受過的行為人又如何「伸冤」,都成為切切實實的問題所在。第一千二百二十九條 因汙染環境、破壞生態造成他人損害的,侵權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 《民法典——侵權責任編》逐條解析之動物致害
    第一千二百四十六條 違反管理規定,未對動物採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是,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造成的,可以減輕責任。本條對應《侵權責任法》第七十九條的內容,規定了因違反動物飼養管理規定或者未履行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結果的責任承擔問題。
  • 民法典侵權責任編:過錯責任原則與無過錯責任原則
    專欄《民法典(侵權責任編)》第2章 過錯責任原則與無過錯責任原則《民法典》第1165條 【過錯責任原則和過錯推定原則】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一、過錯責任原則過錯責任,是指行為人造成他人損害並不一定要承擔責任,有過錯就承擔責任,無過錯就不承擔責任,有部分責任就承擔部分責任。就如:好漢做事好漢當。
  • 「法學匯」民法典侵權責任編的鮮明中國特色
    最後,民法典通過固有請求權不受訴訟時效限制(債的二次請求權例外),侵權請求權須受訴訟時效限制的規定,確定侵權請求權包括損害賠償請求權、恢復原狀請求權和不登記的動產返還財產請求權,對應損害賠償、恢復原狀和返還財產的民事責任方式,形成侵權請求權與侵權責任方式的完整體系。通過上述方法,民法典實現了侵權責任向債法的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