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侵權責任編》逐條解析(九)

2020-10-21 棒打老虎手捧鼓

第一千一百九十四條網絡用戶、網絡服務提供者利用網絡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本條講的是網絡侵權責任的一般規則。本條與《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六條第一款的規定基本一致,只是這裡增加了「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的規則。這也是為了有效協調本編規定與其他法律之間的關係,比如《電子商務法》;另外,畢竟網絡服務行業的發展是極其迅速的,制定法律的效率無法跟上新生事物的發展,必然存在一定的滯後性,這也為後續新出臺相關法律留有空間。

另外,這裡需要明確的是,包括《侵權責任法》和侵權責任編,對於網絡侵權,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規定都是一個相對擴大的民事權益概念,不僅僅是《電子商務法》中著重表述的智慧財產權的問題,應當做擴大解釋,包括名譽權、肖像權等在內的民事權益,但是不應擴大的某些財產或者人身權益範圍。

第一千一百九十五條 網絡用戶利用網絡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的,權利人有權通知網絡服務提供者採取刪除、屏蔽、斷開連結等必要措施。通知應當包括構成侵權的初步證據及權利人的真實身份信息。

網絡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後,應當及時將該通知轉送相關網絡用戶,並根據構成侵權的初步證據和服務類型採取必要措施;未及時採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權利人因錯誤通知造成網絡用戶或者網絡服務提供者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本條講的是避風港原則中的通知規則,即個人發現網絡上出現對其權益造成損害的行為時,有權通知網絡服務提供商,要求採取必要措施,排除侵權行為或者防止侵權損害進一步擴大。

本條第一款是對通知權權利人行使權力做的一般規定,即權利人認為行為人通過網絡服務侵犯通知權人民事權益時,有權通知網絡服務提供商,一般理解為網站經營者或者APP、小程序服務提供者,要求他們採取必要措施,比如刪除、屏蔽、斷開連結等措施,來保護權利人的權益不受進一步侵犯。同時要求權利人在行使通知權時,需要明確權利人的身份,並且要求提供初步證據證明構成侵權。《侵權責任法》中對於權利人行使通知權的規定中並不包括提供證據和明示身份兩點,這也造成了在實踐中,存在大量的濫用通知權的行為發生,不利於網絡信息傳播等業態的正常發展。

本條第二款的規定,是對網絡服務提供商在接到權利人通知後應當作出的反應的規定,包括採取必要措施和通知轉送。必要措施這裡不做贅述,通知轉送講的是,網絡服務提供商在接到通知後,需要告知網絡用戶(即行為人),其網絡行為,被權利人認定為侵權行為,同時平臺會採取必要措施,防止侵權行為造成損害結果的擴大。因為可能存在的侵權損害結果已經發生,或者被認為已經發生,雖然這個損害結果的發生不是由於網絡服務提供商的過錯導致的,但是其有義務防止損害結果進一步擴大,所以這裡才有了要求採取必要措施的規定,同時如果沒有做這個規定動作的話,那麼需要對擴大的損害結果部分承擔連帶責任,這個條文應該不難理解。

通知權人錯誤通知而造成損害結果的,通知權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這一點符合侵權責任的一般規定。

第一千一百九十六條 網絡用戶接到轉送的通知後,可以向網絡服務提供者提交不存在侵權行為的聲明。聲明應當包括不存在侵權行為的初步證據及網絡用戶的真實身份信息。

網絡服務提供者接到聲明後,應當將該聲明轉送發出通知的權利人,並告知其可以向有關部門投訴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網絡服務提供者在轉送聲明到達權利人後的合理期限內,未收到權利人已經投訴或者提起訴訟通知的,應當及時終止所採取的措施。

這裡就是前面提到的反通知規則,《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六條中只規定了通知規則,而沒有規定反通知的內容,而反通知規則原本是在《電子商務法》第四十三條中做出的規定。立法者也是覺得在實踐中,避風港規則的通知權權利人往往都較為強勢,在行使通知權以及網絡服務提供商採取措施後,網絡用戶的合法權益的維護往往缺乏法律依據,認為通知應當是一個你來我往的事情,所以參照《電子商務法》中的規定,在侵權責任編中增加了反通知權。

反通知規則講的是,通知人主張網絡行為侵權,要求採取必要措施後,網絡服務提供商需要向網絡用戶轉送通知,這時網絡用戶享有反通知權,有權向網絡服務提供商發出聲明,聲明沒有侵權並且提供證據證明不存在侵權行為,這裡的證據依然是一個初步證據,無需達到法庭認定事實的證明力要求。接到聲明後,網絡服務提供商同樣要轉送給通知權人,告知通知權人可以向有關部門投訴或者起訴。值得注意的是,在合理期限內採取投訴或者起訴行為,這個合理期限較為模糊,《電子商務法》中是明確規定十五天。筆者認為雖然《電子商務法》該規定主要是針對智慧財產權類糾紛,由於所需救濟權利的急迫性考慮,設置了十五天的期限, 但是侵權責任編所規定的的民事權益內容不限於智慧財產權類權利,但是同樣需要一個明確的期限規定來支持實踐中的運用,所以這裡大可以完全參照沿用,而不需模糊處理。

第一千一百九十七條網絡服務提供者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網絡用戶利用其網絡服務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未採取必要措施的,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本條講的是網絡侵權責任中的紅旗原則,所謂紅旗原則是指,網絡用戶的侵權行為是十分明顯的,僅依靠一般社會常識就可以做出判斷,網絡服務提供商有責任也有能力對侵權行為做出辨識。當網絡服務提供商在能夠辨識或者應當辨識網絡侵權行為時,沒有採取必要措施制止侵權行為或者防止損害擴大的話,那麼需要與侵權人即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相關焦點

  • 《民法典——侵權責任編》逐條解析(五)
    其實應當是,有一個行為人造成了損害結果,但是行為人造成損害結果的原因是由於第三人造成的,第三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假設這裡只有第三人的話,這個條款也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因為可以直接歸入侵權責任的一般規定中,即由侵權人承擔責任。第三人原因應當作為一個行為人免責事由來理解。
  • 《民法典——侵權責任編》逐條解析(四)
    第一千一百六十八條 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本條講的是共同侵權行為的基本規則原則,即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損害結果,侵權行為的實施人承擔連帶責任。這裡與《侵權責任法》第八條的表述是一致的。
  • 《民法典——侵權責任編》逐條解析(七)
    但是,按照本編第一章第一條的內容來看,侵權責任編所保護的法益應當包括民法典總則編所規定的所有民事權利。當中亦包括向債權這類無體的財產性權利,所以這裡的財產應當做擴大解釋,而不局限於財物範疇。本次編寫侵權責任編,在當中增加對於智慧財產權侵權行為的懲罰性賠償規則的背景,主要國家試圖加快產業升級,要求對智慧財產權領域增加保護的迫切需求。雖然設置了相關條文,但是對於請求懲罰性賠償的條件則設置的過分嚴苛,要求故意和情節嚴重,同時依舊沒有明確計算數額的標準。
  • 《民法典——侵權責任編》逐條解析(1)
    《民法典》各編的第一條大多採用這樣一種表述方式,即「本編調整因XX產生的民事關係」,看似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實際上較之《侵權責任法》還是做了很大調整的。本條對應的是《侵權責任法》第二條的相關內容,即「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
  • 《民法典——侵權責任編》逐條解析(十一)
    第一千二百零二條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生產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本條講的是產品生產者侵權責任問題。產品責任適用的是無過錯責任原則,而對於確認產品責任而言,根本問題為產品缺陷這個構成要件。當該等觀察跟蹤以及補救措施未履行時,責任人應當對損害的擴大部分承擔侵權責任。另外,筆者認為本條不應作為產品質損的賠償請求權的依據,產品質損的賠償請求權依據應當是《消保法》和《產品質量法》。
  • 《民法典——侵權責任編》逐條解析(十三)
    比較突出的一個案件就是,某孕婦難產,其男友(丈夫)不同意剖腹產而堅持順產,結果造成一屍兩命的慘劇。要知道,知情權與決策權的權利人是患者本身,其近親屬只是代理人,代理人妨礙患者接受有效救治,某些時候可能會承擔嚴重的法律責任。
  • PDF:民法典逐條精解課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行政協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理解與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適用手冊-最高人民法院 關於保險法司法解釋(四)理解與適用-最高法公報案例彙編(1985——2019)-著作權法-註冊會計師侵權責任法律適用與案例評析
  • 民法典侵權責任編
    民法典侵權責任編積極回應新時代新問題北京齊致(蘭州)律師事務所主任 劉臨慶交通事故、高空拋物墜物、網絡侵權……生活中可能侵害你我權益的種種行為與方式越來越多,因此需要完善的侵權責任制度來進行預防和制裁。
  • 民法典侵權責任編的鮮明中國特色
    最後,民法典通過固有請求權不受訴訟時效限制(債的二次請求權例外),侵權請求權須受訴訟時效限制的規定,確定侵權請求權包括損害賠償請求權、恢復原狀請求權和不登記的動產返還財產請求權,對應損害賠償、恢復原狀和返還財產的民事責任方式,形成侵權請求權與侵權責任方式的完整體系。通過上述方法,民法典實現了侵權責任向債法的回歸。
  • 《民法典——合同編》逐條解析之一般規定
    筆者希望通過對於《民法典——合同編》條文的逐條解析,細緻周全的向讀者展現民事合同法律關係中的點點滴滴,幫助讀者處理好日常與合同相關的各類問題。能力有限,但也會盡力而為。本條規定了合同編內容所適用的範圍。產生民事法律關係最主要的兩個途徑,一是法律規定,比如在侵權責任法律關係中,法律明確規定了民事權利損害的各種類型情況以及發生相應侵權行為時,行為人應當承擔對應的損害賠償責任,這屬於法律規定的內容;二是由於平等民事主體之間基於自由意志自發形成的民事合同關係,合同關係導致民事法律關係的設立、變更、以及終止。
  • 法學匯|民法典侵權責任編的鮮明中國特色
    最後,民法典通過固有請求權不受訴訟時效限制(債的二次請求權例外),侵權請求權須受訴訟時效限制的規定,確定侵權請求權包括損害賠償請求權、恢復原狀請求權和不登記的動產返還財產請求權,對應損害賠償、恢復原狀和返還財產的民事責任方式,形成侵權請求權與侵權責任方式的完整體系。通過上述方法,民法典實現了侵權責任向債法的回歸。
  • 民法典侵權責任編:監護人責任
    民法典侵權責任編第15章 監護人責任民法典第1188條 【監護人責任】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盡到監護職責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一、解讀民法典第1188條是關於監護人責任的規定。民法典第27條規定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其他願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
  • 民法典·條文解析(第62條)|法定代表人職務侵權行為的責任由誰承擔
    法定代表人職務侵權行為的責任由誰承擔?法定代表人職務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是什麼?法人對法定代表人的追償權應當具備什麼條件?有無案例參考?我們一起去看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編「總則」第三章「法人」第一節「一般規定」第六十二條的解析吧!
  • 【法學匯】民法典侵權責任編的鮮明中國特色
    最後,民法典通過固有請求權不受訴訟時效限制(債的二次請求權例外),侵權請求權須受訴訟時效限制的規定,確定侵權請求權包括損害賠償請求權、恢復原狀請求權和不登記的動產返還財產請求權,對應損害賠償、恢復原狀和返還財產的民事責任方式,形成侵權請求權與侵權責任方式的完整體系。通過上述方法,民法典實現了侵權責任向債法的回歸。
  • 【法學匯】民法典侵權責任編的鮮明中國特色
    最後,民法典通過固有請求權不受訴訟時效限制(債的二次請求權例外),侵權請求權須受訴訟時效限制的規定,確定侵權請求權包括損害賠償請求權、恢復原狀請求權和不登記的動產返還財產請求權,對應損害賠償、恢復原狀和返還財產的民事責任方式,形成侵權請求權與侵權責任方式的完整體系。  通過上述方法,民法典實現了侵權責任向債法的回歸。
  • 法學匯|民法典侵權責任編的鮮明中國特色
    最後,民法典通過固有請求權不受訴訟時效限制(債的二次請求權例外),侵權請求權須受訴訟時效限制的規定,確定侵權請求權包括損害賠償請求權、恢復原狀請求權和不登記的動產返還財產請求權,對應損害賠償、恢復原狀和返還財產的民事責任方式,形成侵權請求權與侵權責任方式的完整體系。通過上述方法,民法典實現了侵權責任向債法的回歸。
  • 《民法典——侵權責任編》逐條解析之動物致害
    第一千二百四十六條 違反管理規定,未對動物採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是,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造成的,可以減輕責任。本條對應《侵權責任法》第七十九條的內容,規定了因違反動物飼養管理規定或者未履行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結果的責任承擔問題。
  • 民法典侵權責任編:過錯責任原則與無過錯責任原則
    專欄《民法典(侵權責任編)》第2章 過錯責任原則與無過錯責任原則《民法典》第1165條 【過錯責任原則和過錯推定原則】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一、過錯責任原則過錯責任,是指行為人造成他人損害並不一定要承擔責任,有過錯就承擔責任,無過錯就不承擔責任,有部分責任就承擔部分責任。就如:好漢做事好漢當。
  • 民法典侵權責任編擬明確智慧財產權懲罰性賠償
    原標題:民法典侵權責任編擬明確智慧財產權懲罰性賠償新華社北京12月23日電(記者羅沙、王琦)民法典侵權責任編草案二審稿23日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草案明確了侵犯智慧財產權的懲罰性賠償。草案規定,故意侵害智慧財產權,情節嚴重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相應的懲罰性賠償。
  • 民法典課堂丨《民法典》侵權責任編七大亮點
    《民法典》共7編依次為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侵權責任編七大亮點1.確立「自甘風險」規則自願參加具有一定風險的文體活動,因其他參加者的行為受到損害的,受害人不得請求沒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其他參加者承擔侵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