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侵權責任編》逐條解析之動物致害

2020-11-09 棒打老虎手捧鼓

引言:當今社會,人類與寵物的關係越來越密切。很多人會選擇在自己身邊養一隻寵物,除了傳統意義上的貓、狗以外,諸如蜥蜴、蟒蛇、食人魚這類具有一定危險性的動物也出現在寵物隊列中,除了給飼養者帶來歡樂以外,某些情況下也會帶來或多或少的麻煩,比如在動物飼養過程中的傷害性事件就時有發生。在飼養動物之餘,需要對相關的責任承擔問題有一個明確的了解。


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條 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是,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擔或者減輕責任。

本條規定了飼養動物責任的一般規則。飼養動物損害責任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即損成立損害責任的構成要件中不要求包含過錯要件因素,法律推定行為人具有過錯,同時被侵權人在訴訟中亦不承擔行為人過錯的舉證責任。

除了一般歸責原則以外,本條後半段規定了行為人減輕或者免除責任的情形,即行為人能夠證明損害結果是因被侵權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擔或者減輕責任。此處的「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與後面的「不承擔或者減輕責任」並非一一對應的關係。此處應當理解為,行為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與損害結果產生的關聯度大小,即通過判斷行為的原因力大小來確定責任的承擔。

第一千二百四十六條 違反管理規定,未對動物採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是,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造成的,可以減輕責任。

本條對應《侵權責任法》第七十九條的內容,規定了因違反動物飼養管理規定或者未履行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結果的責任承擔問題。根據筆者了解,國家並沒有統一的關於寵物飼養管理的相關政策條例,各地一般都會自行制定相關的規定,比如上海於2011年出臺了《上海市養犬管理條例》規定了包括需要申領養犬登記證在內的一系列規定。所以,條文中規定的違反管理規定指的就是違反飼養動物所在地的各類行政條例等。對於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未採取安全措施這種情形,則相對容易理解,在此不做贅述。

與《侵權責任法》第七十九條的內容相比,此處增加了但書條款,規定了行為人的減輕責任事由,即在證明被侵權人對損害結果有故意的時候,可以減輕行為人的責任,但是不能免責。

第一千二百四十七條 禁止飼養的烈性犬等危險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本條規定的是飼養烈性犬等危險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責任承擔問題。本條為絕對責任條款,即不存在任何的減輕或者免除責任事由。理由在於,所飼養的動物屬於烈性犬或者是其他禁止飼養的危險動物,飼養該類動物行為本身已被相關規定所禁止,故而不存在任何的減輕或者免除責任事由。

第一千二百四十八條 動物園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園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是,能夠證明盡到管理職責的,不承擔侵權責任。

本條規定的是動物園飼養動物致害的責任承擔問題。與飼養動物損害責任的一般規則所不同的是,此處適用的是過錯推定責任,較之於一般規則下的無過錯責任做出了較大的限縮性處理,即動物園能夠證明其盡到了管理職責的,就可以免除責任。

筆者對於這個條文的規定持反對態度,要知道動物園中飼養的動物可不僅僅局限於寵物狗或者一般烈性動物,獅子、老虎等野生猛獸應當屬於一般動物園的標配。試想一般人飼養烈性犬等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一般是人身損害),都要承擔無過錯責任,而動物園飼養猛獸造成損害結果卻適用過錯推定責任,道理似乎是說不通的。這樣與舉輕以明重的一般法理認識背道而馳。

第一千二百四十九條 遺棄、逃逸的動物在遺棄、逃逸期間造成他人損害的,由動物原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承擔侵權責任。

本條講的是遭遺棄或者自行逃逸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責任問題。這裡要求能夠查明原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的,要求其承擔侵權責任。

筆者認為這個條文本身的意義其實不大,因為如果能確認這些遭遺棄或者自行逃逸的寵物的飼養人或者管理人,就能夠確認責任主體了,是否有本條文的規定,其實不重要。而一般流浪狗被認為大多數是無主的,這部分流浪狗造成人身損害結果的,受害人只能自認倒黴,流浪狗造成損害,沒有責任主體。

現實中,大概率無法區分致害寵物到底是遺棄、逃逸還是原生流浪。所以,筆者認為,想要有效解決流浪動物致害的問題,需要主管部門加強管理,充分運用各項手段救濟受害主體,比如成立專門的流浪動物收留中心,成立流浪動物致害補償基金等,資金方面可以通過寵物飼養者繳納的登記費用籌集,當然也可以考慮引入商業保險等手段。

第一千二百五十條因 第三人的過錯致使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向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第三人請求賠償。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賠償後,有權向第三人追償。

本條規定了動物致害中的第三人責任問題。與前面各章節中規定的第三人責任規則相一致,動物致害中的第三人責任依然是不真正連帶責任,即第三人責任中存在中間責任以及最終責任承擔問題。被侵權人有權選擇動物飼養人、管理人承擔侵權責任,也可以選擇向直接責任人的第三人請求損害賠償。當動物飼養人、管理人承擔了損害賠償責任後,可以向第三人進行追償,當然第三人是否有賠償能力則不在考量範圍內,因為被侵權人的損害救濟是第一位的,這是本法條的立法出發點。

第一千二百五十一條 飼養動物應當遵守法律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妨礙他人生活。

本條為宣言性的條文,在此不做進一步闡述。

相關焦點

  • 《民法典——侵權責任編》逐條解析(五)
    第一千一百七十五條 損害是因第三人造成的,第三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本條講的是第三人原因致害的責任承擔問題。其實應當是,有一個行為人造成了損害結果,但是行為人造成損害結果的原因是由於第三人造成的,第三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假設這裡只有第三人的話,這個條款也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因為可以直接歸入侵權責任的一般規定中,即由侵權人承擔責任。第三人原因應當作為一個行為人免責事由來理解。
  • 《民法典——侵權責任編》逐條解析(四)
    對於共同侵權行為的認定自《民法通則》時代至現在的民法典侵權責任編中的表述,存在一個自主觀立場逐漸向客觀立場過渡的演進歷程。根據該司法解釋第三條規定「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共同過失致人損害,或者雖無共同故意、共同過失,但其侵害行為直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後果的,構成共同侵權,應當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規定承擔連帶責任。」「二人以上沒有共同故意或者共同過失,但其分別實施的數個行為間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後果的,應當根據過失大小或者原因力比例各自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 《民法典——侵權責任編》逐條解析(七)
    但是,按照本編第一章第一條的內容來看,侵權責任編所保護的法益應當包括民法典總則編所規定的所有民事權利。當中亦包括向債權這類無體的財產性權利,所以這裡的財產應當做擴大解釋,而不局限於財物範疇。本次編寫侵權責任編,在當中增加對於智慧財產權侵權行為的懲罰性賠償規則的背景,主要國家試圖加快產業升級,要求對智慧財產權領域增加保護的迫切需求。雖然設置了相關條文,但是對於請求懲罰性賠償的條件則設置的過分嚴苛,要求故意和情節嚴重,同時依舊沒有明確計算數額的標準。
  • 《民法典——合同編》逐條解析之一般規定
    筆者希望通過對於《民法典——合同編》條文的逐條解析,細緻周全的向讀者展現民事合同法律關係中的點點滴滴,幫助讀者處理好日常與合同相關的各類問題。能力有限,但也會盡力而為。本條規定了合同編內容所適用的範圍。產生民事法律關係最主要的兩個途徑,一是法律規定,比如在侵權責任法律關係中,法律明確規定了民事權利損害的各種類型情況以及發生相應侵權行為時,行為人應當承擔對應的損害賠償責任,這屬於法律規定的內容;二是由於平等民事主體之間基於自由意志自發形成的民事合同關係,合同關係導致民事法律關係的設立、變更、以及終止。
  • 民法典侵權責任編的鮮明中國特色
    民法典侵權責任編對侵權責任基本屬性的改變2009年,我國單獨制定侵權責任法,該法是在民法通則將民事責任單獨規定,並在其中詳細規定「侵權的民事責任」的基礎上,單獨制定的民法單行法。這一立法背離了大陸法系民法典的立法傳統,改變了侵權責任之債的性質,使侵權責任脫離債法而歸屬於民事責任的範疇。
  • 動物致害責任的認定問題
    有學說認為, 此種情形下的損害不是因動物的獸性本能, 而是因動物作為一個物體處於不當位置, 阻擋道路通行而產生, 因而此種情形應納入物件致人損害的類型。另有學說認為, 動物加害行為不必為積極狀態, 消極狀態如牛靜臥路軌致火車顛覆亦可。我國實務贊同第二種學說, 認為動物作為消極的交通障礙而致損害應適用動物致害責任。
  • 《民法典——侵權責任編》逐條解析(1)
    《民法典》各編的第一條大多採用這樣一種表述方式,即「本編調整因XX產生的民事關係」,看似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實際上較之《侵權責任法》還是做了很大調整的。本條對應的是《侵權責任法》第二條的相關內容,即「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
  • 法學匯|民法典侵權責任編的鮮明中國特色
    民法典侵權責任編對侵權責任基本屬性的改變2009年,我國單獨制定侵權責任法,該法是在民法通則將民事責任單獨規定,並在其中詳細規定「侵權的民事責任」的基礎上,單獨制定的民法單行法。這一立法背離了大陸法系民法典的立法傳統,改變了侵權責任之債的性質,使侵權責任脫離債法而歸屬於民事責任的範疇。
  • 【法學匯】民法典侵權責任編的鮮明中國特色
    這一立法背離了大陸法系民法典的立法傳統,改變了侵權責任之債的性質,使侵權責任脫離債法而歸屬於民事責任的範疇。經歷多年的立法發展,最終發現這種立法方法並不妥當,不僅民事責任統一規定的做法不當,而且否定侵權責任之債的屬性亦屬不當。民法典對此作出了全面的改變。
  • 【法學匯】民法典侵權責任編的鮮明中國特色
    這一立法背離了大陸法系民法典的立法傳統,改變了侵權責任之債的性質,使侵權責任脫離債法而歸屬於民事責任的範疇。經歷多年的立法發展,最終發現這種立法方法並不妥當,不僅民事責任統一規定的做法不當,而且否定侵權責任之債的屬性亦屬不當。  民法典對此作出了全面的改變。
  • 民法典侵權責任編
    民法典侵權責任編積極回應新時代新問題北京齊致(蘭州)律師事務所主任 劉臨慶交通事故、高空拋物墜物、網絡侵權……生活中可能侵害你我權益的種種行為與方式越來越多,因此需要完善的侵權責任制度來進行預防和制裁。
  • PDF:民法典逐條精解課
    民法典逐條精解課    如有需要,聯繫文末客服另有好書目錄:
  • 法學匯|民法典侵權責任編的鮮明中國特色
    民法典侵權責任編對侵權責任基本屬性的改變2009年,我國單獨制定侵權責任法,該法是在民法通則將民事責任單獨規定,並在其中詳細規定「侵權的民事責任」的基礎上,單獨制定的民法單行法。這一立法背離了大陸法系民法典的立法傳統,改變了侵權責任之債的性質,使侵權責任脫離債法而歸屬於民事責任的範疇。
  • 「法學匯」民法典侵權責任編的鮮明中國特色
    民法典侵權責任編對侵權責任基本屬性的改變2009年,我國單獨制定侵權責任法,該法是在民法通則將民事責任單獨規定,並在其中詳細規定「侵權的民事責任」的基礎上,單獨制定的民法單行法。這一立法背離了大陸法系民法典的立法傳統,改變了侵權責任之債的性質,使侵權責任脫離債法而歸屬於民事責任的範疇。
  • 《民法典——侵權責任編》逐條解析(九)
    第一千一百九十四條網絡用戶、網絡服務提供者利用網絡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本條講的是網絡侵權責任的一般規則。本條與《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六條第一款的規定基本一致,只是這裡增加了「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的規則。
  • 《民法典——侵權責任編》逐條解析(十一)
    第一千二百零二條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生產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本條講的是產品生產者侵權責任問題。產品責任適用的是無過錯責任原則,而對於確認產品責任而言,根本問題為產品缺陷這個構成要件。當該等觀察跟蹤以及補救措施未履行時,責任人應當對損害的擴大部分承擔侵權責任。另外,筆者認為本條不應作為產品質損的賠償請求權的依據,產品質損的賠償請求權依據應當是《消保法》和《產品質量法》。
  • 「民法典時代」:物業服務侵權責任有哪些?
    物業服務企業員工從事高空作業致害責任《民法典》侵權責任編第一千二百四十條規定,從事高空、高壓、地下挖掘活動或者使用高速軌道運輸工具造成他人損害的,經營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是,能夠證明損害是因受害人故意或者不可抗力造成的,不承擔責任。被侵權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重大過失的,可以減輕經營者的責任。
  • 檢察沙龍丨民法典解讀第二彈——侵權責任編
    網絡侵權責任如何承擔?動物咬傷他人飼養人應該承擔什麼責任?帶著諸多疑問,8月20日下午,大同區檢察院召開了「檢察沙龍」活動,第三檢察部主任熊東來通過遠程會議的方式,為全市幹警講解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的「侵權責任編」。
  • 《民法典——侵權責任編》逐條解析之環境汙染與生態破壞
    引語:環境汙染、破壞生態相關的侵權責任看似離我們日常生活比較遙遠,但是實際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近年來由於環境汙染造成人身損害的案件頻發,受害者如何維權,代人受過的行為人又如何「伸冤」,都成為切切實實的問題所在。第一千二百二十九條 因汙染環境、破壞生態造成他人損害的,侵權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 民法典在線|產品責任侵權禁令你知道多少?
    民法典在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於2020年5月28日表決通過,標誌著中國邁入了「民法典」時代,這是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民法典共7編、1260條, 被譽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民法典,覆蓋一個公民生老病死的全部生活,作為新時代人民權利的「宣言書」,民法典充分體現了時代特色。 包頭市公安局教育培訓支隊特在鹿城警務在線開設民法典在線系列欄目,通過以案說法,努力在廣大人民群眾中營造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氛圍,積極幫助廣大人民群眾解決生活中的遇到的各類民事法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