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何為巫蠱之禍 漢武帝釀成一生的遺憾

2020-12-19 咩咩愛歷史

導讀:徵和二年(公元前91),丞相公孫賀之子公孫敬聲被人告發為巫蠱咒武帝,與陽石公主奸,賀父子下獄死,諸邑公主與陽石公主、衛青之子長平侯衛伉皆坐誅。武帝命寵臣江充為使者治巫蠱,江充與太子劉據有隙,遂陷害太子,並與案道侯韓說、宦官蘇文等四人誣陷太子,皇后衛子夫和太子劉據相繼自殺。久之,巫蠱事多不信。田千秋等上書訟太子冤,武帝乃夷江充三族,燒死蘇文。又修建「思子宮」,於太子被害處作「歸來望思之臺」,以誌哀思。

漢武帝晚年十分奢侈,常常大興土木,以致國庫空虛。漢武帝還喜歡任用酷吏,加重刑罰,從來也不把殺人當作一回事。而太子劉據則經常勸他與民休息,儘量減輕老百姓的負擔,實行寬厚仁慈的政策。於是,漢武帝逐漸對劉據產生了不滿和怨恨。

除太子劉據外,漢武帝後來還有5個兒子。在這6個兒子裡面,漢武帝最喜歡的是小兒子劉弗陵。漢武帝經常誇耀劉弗陵像自己,甚至打算廢了太子劉據,改立劉弗陵做太子。公孫敬聲為人驕奢不奉法,擅自動用軍費1900萬錢,事敗後被捕下獄。時值武帝下詔通緝陽陵大俠(此大俠非彼大俠,是漢代的黑社會)朱世安,公孫賀為贖兒子之罪,請求皇帝讓他追捕,武帝允諾。公孫賀歷經艱辛,將朱世安捕獲移送朝廷,其子之罪將以赦免。孰料朱世安懷恨在心,笑曰:「丞相禍及宗矣。南山之行不足受我辭,斜谷之木不足為我械。」[丞相把禍事引到自己家族裡了,我是個罪惡極多,書寫不盡的人,(也不在乎多一條誣陷之罪)]於是他在獄中上書朝廷,揭露公孫敬聲與武帝女兒陽石公主私通,且在皇帝專用馳道上埋藏木人以詛咒皇帝等事件。於是公孫賀父子死獄中,滿門抄斬。

武帝命寵臣江充為使者治巫蠱,江充與太子劉據有隙,遂陷害太子,江充是一個心狠手辣的傢伙,他與案道侯韓說、宦官蘇文等四人,到處發掘木頭人,並且還用燒紅了的鐵器鉗人、烙人,強迫人們招供。不管是誰,只要被江充扣上「詛咒皇帝」的罪名,就不能活命。沒過多少日子,他就誅殺了好幾萬人。

在這場慘案中,丞相公孫賀一家,還有陽石公主、諸邑公主,長平侯衛伉都被漢武帝斬殺了。江充見漢武帝居然可以對自己的親生女兒下毒手,就更加放心大膽地幹起來。他讓巫師對漢武帝說:「皇宮裡有人詛咒皇上,蠱氣很重,若不把那些木頭人挖出來,皇上的病就好不了。」於是,漢武帝就委派江充帶著一大批人到皇宮裡來發掘桐木人。他們先從跟漢武帝疏遠的後宮開始,一直搜查到衛皇后和太子劉據的住室,屋裡屋外都給掘遍了,都沒找到一塊木頭。

為了陷害太子劉據,江充趁別人不注意,把事先準備好的桐木人拿出來,大肆宣揚說:「在太子宮裡挖掘出來的桐木人最多,還發現了太子書寫的帛書,上面寫著詛咒皇上的話。我們應該馬上奏明皇上,辦他的死罪。」此時漢武帝在甘泉宮養病,不在長安。

太子劉據召問少傅石德,身為太子師傅的石德懼怕自己受誅連,說:「丞相公孫賀一家、兩位公主、長平侯衛伉都因為巫蠱死了,現在在太子的宮裡挖出桐木人,我們無法證明自己的清白,皇后和我們派去的人都被攔住不報,現在根本見不到皇上,甚至連皇上在不在了都不知道,奸臣做出這些事,難道太子忘了秦朝的太子扶蘇是怎麼死的嗎?」建議太子越權行事,拘捕江充等人及追查他們的陰謀,太子在情急下同意石德所言。

徵和二年(前91年)七月壬午,太子派人假冒使者收捕江充等人。江充助手韓說懷疑使者身份,不肯受詔,被來人殺了。太子派人稟告皇后,又分發武器給侍衛。太子向百官宣布江充謀反,把江充殺了。當時江充另一助手蘇文逃到武帝處,向武帝控訴太子,武帝開始並不相信此說,派使者召太子,但使者不敢到太子那裡,回報武帝說「太子反已成,欲斬臣,臣逃歸。」武帝大怒,下令丞相劉屈髦率兵平亂。太子糾集了數萬人,與丞相軍激戰五日,死者數萬人。長安城有流言說太子謀反,最終,太子勢孤力弱而兵敗,唯有逃離長安。漢武帝詔遣宗正劉長樂、執金吾劉敢奉策收皇后璽綬,衛子夫選擇了自殺。太子賓客多人亦被捕殺。

守門官田仁放太子逃出長安,太子逃到湖縣(今河南靈寶西)一戶貧家,戶主常賣屨以維持太子生活所需。不久,新安(今河南澠池東)縣令李壽知道了太子的下落,就帶領人馬來捉拿他。劉據無處逃跑,只好在門上拴了一條繩子,上吊死了。他的兩個兒子和那一家的主人,也被李壽手下的張富昌等人殺死了。

太子有三子一女,其中留名的是史皇孫劉進(即劉詢之父),全部因巫蠱之亂而遇害,只留下一位孫子劉詢,又稱劉病已,後為漢宣帝。田千秋等人上書訟太子冤說:「子弄父兵,罪當答;天子之子過誤殺人,當何罷哉!臣嘗夢見一白頭翁教臣言。」後來,漢武帝派人調查,才知道衛皇后和太子劉據從來沒有埋過木頭人,這一切都是江充蘇文等人搞的鬼。在這場禍亂中,他死了一個太子和兩個孫子,又悲傷又後悔。於是,他就下令滅了江充的宗族,宦官蘇文被活活燒死。其他參與此事的大臣也都被處死。

  最後,漢武帝越想越難過,就派人在湖縣修建了一座宮殿,叫作「思子宮」,又造了一座高臺,叫作「歸來望思之臺」,藉以寄託他對太子劉據和那兩個孫子的思念。

相關焦點

  • 「巫蠱之禍」後的天子之怒,是漢武帝的真情流露,還是欲蓋彌彰?
    今天給大家講一件出自《資治通鑑》的著名歷史事件「巫蠱之禍」。」巫蠱之禍「是漢武帝後期一件重大的政治事件,幾乎動搖了國本,因這起事件牽扯而死的人多達幾萬人。事件始末:漢武帝後期,宮中興起巫蠱之術,漢武帝對巫蠱之術心存疑懼,受漢武帝寵信的都尉江充就趁武帝生病之機,假稱武帝生病原因是因為巫蠱引起的,漢武帝就命江充去審查此事。江充之前得罪過太子,怕太子繼位後對自己不利,於是就指使人誣陷太子,聲稱從太子宮內搜到的木人最多。
  • 三次巫蠱之禍,十萬餘人喪命,雄才偉略的漢武帝因何晚景悽涼
    尤其是漢武帝,他提拔人才,開疆拓土,使漢朝的國力達到了空前的強大。然而,就是這樣一位一位文治武功的成功帝王,一生造成了三次巫蠱之亂,共計十萬餘人喪命。不僅引發了恐慌,還造成了朝廷空曠,皇位後繼無人等惡果。漢武帝也因此晚景悽涼,品嘗著自己迷信殘忍帶來的後果。第一次巫蠱之禍:廢后。
  • 巫蠱之禍後,漢武帝如何報復殘害太子的小人?天子之怒,伏屍百萬
    公元前91年,在強大的漢帝國中樞——長安,發生了一起史無前例的大型政治事件——巫蠱之禍。而這場事件,也給晚年的漢武帝,帶來了無數的後悔與傷痛。戾太子劉據,衛子夫侄子,也是漢武帝的第一個兒子。對於這個兒子,漢武帝起初對他傾注了所有的愛。為了培養他,曾花費了極大的成本。
  • 太子起兵誅滅丞相,四十萬人牽扯進的巫蠱之禍,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漢武帝在晚年頻頻發動巫蠱之禍,藉助有人對漢武帝劉徹本人施加的所謂「巫蠱之術」,對西漢時期的政治舞臺進行了大規模的清洗和換牌。這不僅導致了太子劉據和丞相劉屈氂之間的矛盾,直接導致了太子起兵誅殺當朝丞相的亂局,而且將都城長安將近四十餘萬人都牽扯進了對漢武帝劉徹的巫蠱詛咒案中。這場漢武帝末期的血雨腥風是如何發動的,結果又是如何呢?小編今天就帶大家來看看這場巫蠱之禍是如何發展的吧!
  • 漢武帝的鉤弋夫人到底因何而死?
    漢武帝一生中有三個尤其重要的女人,一個是年少時的陳阿嬌,但最終幽閉長門宮;一個是一代賢后衛子夫,但因巫蠱之禍自殺;第三個是下一代君王劉弗陵的生母——鉤弋夫人,但關於鉤弋夫人之死,卻有兩個完全不一樣的說法。
  • 賣官鬻爵、迷信巫蠱、逼子殺妻—漢武帝開疆拓土背後的「黑歷史」
    漢武帝劉徹雄才大略,一生徵戰無數,三次大戰大破匈奴使得「漠南無王庭」;平定南越國、東甌國叛亂;攻陷衛滿朝鮮,設置樂浪四郡;開發西南諸夷;開闢絲綢之路,經營西域……其功績,配一個「武」字綽綽有餘。衛青、霍去病屢次大破匈奴的戰績,在史書上不過區區數百字、半頁紙,但今天的我們都明白一個道理:打仗,打的就是錢糧;那麼如此多的戰事,錢糧從何而來?除了文景之治數十年積攢的財富之外,劉徹本身「掙錢」的手段也頗為豐富。
  • 漢武帝犯一錯誤,搭上2個老婆10個子孫,賠上昭帝劉弗陵一生幸福
    他這個錯誤不但造成了十多萬人死亡,他也搭上2個老婆10個子孫,賠上愛子漢昭帝劉弗陵一生幸福。漢武帝晚年越來越捨不得離開至高無上的皇權,他猶如秦始皇一樣,迷信長生不老之術,積極尋找長生不老之藥,被騙無數越挫越勇。他害怕意外死去,對能詛咒害人的巫蠱之術極害怕,認為其能殺人於無形,凡是被巫蠱牽連的人員,若查不清楚便一殺了之。
  • 漢武帝劉徹的一生,漢朝皇帝劉徹簡介
    漢朝皇帝劉徹的雄才偉略以及治國安邦的本領,讓當時的漢朝成為了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漢朝皇帝劉徹也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非常偉大的皇帝,那麼漢武帝劉徹的一生你了解多少呢?漢朝皇帝劉徹生於公元前156年,漢武帝劉徹是在十六位的登基。劉徹初名彘,天生聰穎過人,慧悟洞徹,進退自如。在劉徹三歲的時候,漢景帝就將他抱在身上,問到,你喜歡做天子嗎?
  • 鮮為人知的「巫蠱之亂」,一封信就要了一群人的命
    巫蠱的傳說在中國流傳已久,據說在做好的小假人上寫上生辰八字和姓名,再通過某種咒語和針刺、火燒手段便可無視距離直接將人殺死。在中國古代史上,秦皇漢武總是被相提並論。漢武帝劉徹一生功勳顯著。可是他在位時,宮中卻上演了一幕幕巫蠱鬧劇,史稱「巫蠱之亂」,這為漢武帝的檔案灑上了一個永遠都洗不清的汙點。那麼,漢武帝後宮中怎麼會發生巫蠱之亂呢?在漢朝,巫蠱屬於被嚴厲打擊的邪教行為。據說,這是一種殺人於無形的高明法術。只要在小木人的身上刻上被害人的名字和惡毒的語言,埋在地下日夜詛咒,就能使被害人死於非命。
  • 衛子夫死後,漢武帝有過一丁點的後悔嗎?
    衛子夫在巫蠱之禍中被人誣陷,迫不得已自殺。事後漢武帝查明了巫蠱真相,對衛子夫皇后的死,漢武帝到底後悔過沒有,作為現代人,很難猜透。古代帝王的心思,就像女人一樣,你別去猜,猜也猜不透。但這並不是無蹤可尋,我們可以從歷史脈絡和歷史事件的發展過程分析和發現出端倪。
  • 漢武帝殺江充全家,是為了報復他陷害太子嗎?漢武帝另有用意
    漢武帝在壺關三老令孤茂以及田千秋為太子劉據申辯下,把誣陷太子劉據的江充夷滅三族,並且把另一個污衊劉據的蘇文燒死在橫橋上。同時,漢武帝還專門修建了一座「思子宮」來懷疑太子劉據。歷史上認為,漢武帝之所以會用殘忍的手段對待陷害太子的江充家人以及蘇文,是漢武帝醒悟過來,後悔了,因此才做了這樣的事情。
  • 漢武帝晚年荒唐,此事表現最明顯
    2公元前128年,29歲的漢武帝終於等來了自己的第一個兒子,劉據。漢武帝欣喜異常,又是命大臣寫賦,又是修建婚育之神高禖之祠,舉國歡慶。劉據出生後,他的生母衛子夫便被漢武帝立為皇后,劉據的身份也隨之變為嫡長子。
  • 漢武帝賜十車肉,霍去病放臭掉也不分食士兵,26年後才知用意何為
    「飲馬翰海,封狼居山,西歸大河,列郡祁連」這是班固對霍去病的讚譽,表露了霍去病戎馬一生的寫照。霍去病是中國歷史上很是少有的少年軍事天才,他的傳奇一生讓很多保家衛國的將士們所傳唱,17歲跟隨舅舅衛青出擊匈奴,率八百輕騎奔襲數百裡,殺敵兩千人之多,更是俘虜匈奴重要首領任務,首發任務就功蓋全軍,被漢武帝委以重任拜將封侯,賜封「冠軍候」,後以其犀利的戰法,快速的閃擊作戰,收復河西走廊,在狼居胥山築壇祭天,隨後帶兵追擊匈奴至貝加爾湖境
  • 漢武帝既然悔悟戾太子之死,為什麼不給其平反,厚待戾太子後人
    巫蠱之禍連歲不決,直到後元二年(前 87)二月,還餘波未息。當時武帝患病,往來長楊、五柞宮,因望氣的方士說長安獄中有天子氣,就派遣專使疏錄京師各官府獄中案犯,不分輕重,一概處殺。戾太子孫詢,也險些遭害。詢原名病已,生數月就遇上巫蠱禍起,受牽連入郡邸獄。
  • 範煒:漢武帝為何要將自己最愛的獅子座女人「鉤弋夫人」賜死?
    加上之前的「金屋藏嬌」陳皇后,有6位姬妃在漢武帝一生當中是比較受寵的,陳皇后、衛皇后、王夫人、李夫人、尹婕妤和趙婕妤。《漢書·外戚列傳》記載,「拳夫人進為婕伃,居鉤弋宮,大有寵。」「婕妤」,又稱「倢伃」。「倢」,言接幸於上也;「伃」,美稱也。《漢書·外戚傳序》:「至武帝制婕妤、榮華、充依,各有爵位……倢伃視上卿,比列侯。」
  • 逼死皇后衛子夫,漢武帝後悔嗎?不可能後悔,因為這就是他策劃的
    第二位皇后王娡,在入宮之前曾經嫁給普通農家,後來其母親測到她是大貴之人,才找了很多關係將其送進了太子宮,得到了太子劉啟、也就是後來的漢景帝的寵愛,生下的兒子就是劉徹。我們再看看漢武帝。漢武帝的首個皇后姓陳,是當初幫助他登上太子之位的姑姑家的女兒,也就是自己的表妹。
  • 漢武帝冊封大臣為丞相,大臣悲嘆:我大難臨頭了!結果家族滅亡
    漢武帝太初二年(公元前103年)正月,漢朝丞相石慶去世。於是經過兩個多月的深思熟慮,漢武帝在朝堂上下旨:任命公孫賀為大漢丞相。這一任命下來,百官都對公孫賀連連道喜,畢竟人家升任丞相,而丞相乃是百官之首,以後就是他們的上司了,而公孫賀為人謙遜律己,口風極好,大臣們都是發自肺腑地祝賀。
  • 漢武帝因讒言錯殺太子,猛然醒悟後,復仇不按套路出牌
    另外,她的外甥霍去病少年英才,深受漢武帝器重。如此一來,劉據又多了左膀右臂,太子之位穩如泰山。但是,福禍相依,何況有些事情根本無法預料,隨著時間的推移,劉據前途也不甚明朗起來。家族勢力逐步瓦解,父子感情疏離公元前119年,漢、匈大戰於漠北。此戰過後,匈奴再遁,霍去病登臨瀚海,封狼居胥,衛青「卸甲歸田」遭冷落。
  • 兒女慘死,絕望自盡,漢武帝沒給她平反
    她遇見漢武帝確實幸運,但漢武帝在位時間太長,又導致了她的結局悽慘。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在位54年,衛子夫就當了38年皇后,漢武帝一生都愛美人,衛子夫卻沒法讓容顏保鮮,她一天天地衰老,漢武帝身邊有了傾國傾城李夫人,年輕貌美趙婕妤。 衛青霍去病都先衛子夫一步走了,她在宮裡繼續生活了17年。衛子夫以為,自己公正處事善待嬪妃、太子劉據性格仁厚,就沒人能害他們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