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釐米,150個字,考古學家發現了什麼?

2020-12-11 閃電新聞

來源:浙江之聲記者高嵩、通訊員許超報導

12月9號中午,寧波市文化遺產管理研究院公布了餘姚市花園新村漢六朝遺址考古的發掘收穫。

2020年7月至11月,為配合餘姚市梨洲街道花園新村1-6號地塊的出讓建設,經國家文物局批覆同意後,寧波市文化遺產管理研究院聯合餘姚市文物保護管理所、復旦大學、四川大學等多家單位,對該地塊內前期勘探發現的漢六朝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

(發掘區全景)

遺址地處明清時期的餘姚縣城南城的巽水門外,地勢低洼。本次發掘平均深度約1.3米,地層堆積可分五層。遺址主體堆積為一處漢代瀕水遺存,也有少量的六朝遺存。共發現了河道、臨河護岸、木構設施、灰坑等遺蹟十餘處,出土各類小件標本300餘件,還採集了一定數量的動植物遺存。其中,考古人員根據臨河護岸的考古所得,推測出當時建有供舟船停靠的棧橋式碼頭,而一組木構設施旁的坑內則出土了多隻草鞋。一起來看

(臨河護岸)

(護岸與木構設施)

(護岸內側竹竿)

(木構設施南部竹籬)

(木構設施)

(草鞋)

(泥質陶罐、盆、缽)

(湘陰窯碗)

(鳥頭瓷塑)

(漢代銅錢)

(鹿角骨器)

簡牘類文書是本次考古發掘的一項重要收穫,發掘過程中出土了封檢、木觚、正反面墨書的木板各一件。封檢殘長22、寬5.6、厚0.8釐米,底部有封泥匣、穿孔和溝槽,檢面墨書經紅外掃描後或可釋讀為「王仲郵棨」。

(封檢)

木觚出土於河道堆積中,全長46釐米,由一根木材縱剖而成,正面六稜五行,刷朱漆,五行皆有隸體墨書。雖然有所殘損,仍可辨識出150餘字,初步釋讀可知,寫的內容為東漢永平十七年「天帝使者」為餘姚縣官□鄉臨江裡男子孫少伯祈福禳病而告社君的文書。(註:「□」代表該字暫時無法識別;天帝是東漢時期的至上神,「天帝使者」是天帝信仰的衍生物,常見於東漢時期的鎮墓文、買地券中)

(木觚)

據介紹,花園新村漢六朝遺址的考古發掘是浙江地區漢代基層聚落考古的重大收穫,對於全面認識本地區漢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遺址具有鮮明的瀕水特徵,木構設施中木、竹類材質的構築工藝皆可溯源自本地區的史前遺址。

遺址出土的木觚文書,是餘姚作為「文獻名邦」的實證,更是研究東漢早中期東南地區民間宗教信仰的重要材料。

同時,遺址瀕臨明清時期的餘姚南城,與東漢晚期以來的餘姚縣城隔江相望,可以說是餘姚南北雙城的雛形,對研究餘姚古代城市發展也具有重要價值。

相關焦點

  • 46釐米,150多個字,寧波餘姚出土的漢簡上寫了什麼?
    「沒有,這是第一次發現」,寧波餘姚市花園新村漢六朝遺址考古發掘現場負責人許超告訴記者,寧波有發掘過漢墓葬、漢窯址、漢城址,從未出現簡牘文字。 而本次發現的木觚,有可辨文字150餘字。經考古人員初步判斷,內容為一篇祭禱文。
  • 挪威考古學家發現可能埋有維京船的古墓遺址
    新華社奧斯陸10月15日電(記者張淑惠 梁有昶)挪威文化遺產研究所15日宣布,考古學家在挪威東南部地區發現了一處很可能埋有一艘維京船的古墓遺址。該研究所在一份聲明中說,考古學家在挪威東福爾郡哈爾登市的一處農場發現至少8個墳堆遺蹟。
  • 考古學家在馬來西亞發現首塊恐龍牙齒化石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2月18日報導,考古學家近日在馬來西亞彭亨州發現第一塊恐龍化石。據報導,這塊長2.3釐米,寬1釐米的恐龍化石是棘龍科恐龍的牙齒。這種恐龍有類似現代長吻鱷的頜部和牙齒,以魚類為主食。馬來亞大學教授曾根正敏博士說,由馬來亞大學和日本大學組成的考察隊在彭亨內陸一個村莊,發現了這塊化石。
  • 考古學家發現古代情趣玩具 已有300年歷史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鏡報》4月15日報導,考古學家日前在一個18世紀的廁所中發現了重口味逼真情趣玩具,經過考證,該假陽具可追溯至18世紀上半期,已有300年歷史。據悉,這個做工精緻長為8英寸(約為20.3釐米)的假陽具,前段部分由木料做成,是考古學家在波蘭格丹斯克的劍術學校挖掘而出。
  • 青海發現血渭一號大墓,長66米寬37米,考古學家解開未解之謎
    在1996年,青海海西蒙古族自治州都蘭縣察汗烏蘇鎮東南約10公裡的熱水鄉發現一座高33米,東西長55米,南北寬37的大墓,這個墓被起名為「血渭一號大墓」。它的周圍還有許多個小墓,但是不幸的是,小墓仍然沒逃過被盜的命運。大概是兩百多個小墓,沒有一個倖存下來。血渭一號大墓從正面看像一個「金」字,所以也有「東方金字塔」之稱。對於藏族人來說,宗教信仰是非常重要的。
  • 考古學家確定浙江大溪鎮遺址為戰國時期城址
    考古學家確定浙江大溪鎮遺址為戰國時期城址   2002年12月9日14:46在T5號坑中,考古人員發現在離地面只有20釐米的地方分布著密集交錯的供排水管道,最大內徑達18釐米。據專家考證,這些供排水管道屬於宋代(公元960-1127)。經過2個多月的勘察,考古專家認定遺址內的上層堆積物屬於宋代,下層堆積物屬於戰國時期。該遺址東西長390米,南北寬260米,面積約10萬平方米。遺址所在位置與方志記載中的古城基本吻合。
  • 許宏評《第五次開始》︱想像考古學家發現當下
    她知道她有個考古人爸爸,也引以為豪,但就是對考古無感,她應該沒有讀過我面向大眾、還有一定市場的考古小書。這也許代表了大部分人的想法:考古學家一般只勾勒過去尤其是遠古的圖景,講過去的事兒,那和我有什麼關係?在本書中,凱利教授卻沒有止步於過往,他從考古人獨特的超宏觀視角引你繼續看當下、看未來,試圖回答「史前史如何指示未來方向」的問題,回答人何以為人的問題。
  • 考古學家在 5 億年前發現了這幅壁畫那是在寒武紀誰在畫畫?
    人類僅僅用300萬年的時間,成功發展成為地球上高智慧生物,並且在短時間內迅速成為地球霸主,根據研究發現,地球距離現在已有46億年歷史,大約在38億年前地球出現了微生物,讓很多人不了解,短短300萬年內,人類是如何走上地球霸主之位?難道在人類之前沒有出現過其他文明嗎?
  • 考古學家發現龐貝古城千年前的路邊小吃攤!原來古人們就如此瀟灑
    就在最近,龐貝古城的考古團隊發現了一個有著千年歷史的「快餐」攤檔遺址——其實早在去年年初時,考古學家就在龐貝古城的Regio V.挖掘區域找到了一個灶臺樣式的玩意兒,通過初步的研究之後,確定了這是一個龐貝人曾使用過的小吃攤!
  • 英國市區重建發現完整馬賽克瓷磚,專家稱或有150年歷史!
    英國西米德蘭茲考文垂市政府早前進行市區重建,工人在拆卸建築物時,在地下發現一塊完好無缺的馬賽克瓷磚,專家近日表示,經研究後,相信該地板已有150年歷史,屬於一間曾經二戰倫敦大轟炸的已拆卸舊酒館所有。建築工人今年3月清拆舊建築,以便建設成休憩步行區,期間發現該塊馬賽克地板。地板依然完好,未有崩裂破損,其上圖案以朱紅、白及藍色為主調,中間位置用古雅字體砌出「白獅子酒館」(White Lion Pub)數個白色英文字。
  • 考古學家在以色列發現有1200年歷史的肥皂廠
    以色列古物局的考古學家在以色列南部拉哈特的發發現了這處古老的制皂工廠,該發現位於伊斯蘭時代一個富裕家庭的古老故居中,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生產固體肥皂的國家之一,並且無疑是當今以色列最古老的肥皂工廠。據考古團隊的研究,住在大院裡的富裕家庭可能通過生產和銷售橄欖油肥皂來積累財富。
  • 只有十四個字的草書,蓋了46個印,把秀健舒暢化為神品
    《苦筍帖》是唐人懷素所寫的一個絹本墨跡,縱25.1釐米,橫12釐米,現收藏於上海博物館。這個草書作品是懷素傳世的一件精品,或者神品。明代項元汴說:「《苦筍帖》通篇「用筆婉麗,出規入矩,未有越於法度外疇」。清代永瑆題《苦筍帖》:「千年《苦筍帖》,草法見藏真。食肉全無相,參禪有後人。
  • 考古學家發現了青龍偃月刀,重量很奇怪,學家:不符合關羽的形象
    而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在我國的貴州省考古學家們在古墓裡就發現了一把青龍偃月刀,因為該古墓出土的這把青龍偃月刀和書中記載的重量不太一樣,所以有些學者就說這把刀影響了人們對於關羽和其佩刀的看法。古代的文字大都是象形字,即字的形狀和都是根據物體的形狀來進行模仿的。而在我國的甲骨文當中,"刀"這個字就和書中記載的關於的青龍偃月刀非常的像。我們可以從甲骨文中發現,在古代"刀"的形象大都是以大刀的形象出現。
  • 史前社會到底是什麼面貌?考古學家們是如何還原說明的?
    一般我們認為這個詞的發明者是丹尼爾威爾遜,他是有據可查的最早也就是在1851年他的著作《蘇格蘭與史前學年鑑》他在這本書裡面是最早提到史前二字的,牛津詞典就是把威爾遜歸稱為是最早的。但是,其實實際上的最早的同樣不是威爾遜 不是英國人 ,而是法國人。法國人吐納1833年的時候他就使用了,他當時用pre historique,這個詞來表示法國南部發現的已經滅絕的動物化石共存的人骨化石的年代。
  • 考古學家發現傳說中的「小矮人」,身高12公分,習慣啃食生肉
    說到小矮人,大家是不是都在童話故事《白雪公主》裡面看到過,不過因為是童話故事,所以很多人都認為現實生活中不會有小矮人,可是在世界上的一個地方,考古學家卻有了新的發現。墨西哥的考古專家發現了五千年前的小人國,裡面的人、畜、植物等等尺寸都很小,並且只有我們的十二分之一,因此也讓很多人產生了疑問,難道童話故事中的小矮人真的在現實中存在過嗎?
  • 英考古學家在距巨石陣900米遠處發現新環形陣
    中新網7月22日電 據英國媒體報導 英國考古學家稱,在離巨石陣900米處發現了另外一個環形陣,這是50年來最令人興奮的發現。考古學家在位於巨石陣900米處的地方發現一個環狀溝渠,裡面還有一個更小的圓形深坑。
  • 考古學家不小心滑入池塘,摸到一塊石頭,卻發現驚天秘密!
    考古學家不小心滑入池塘,摸到一塊石頭,卻發現驚天秘密!首先要說的,就是紅山文化,他是我們發現的一個時間最早,文物也比較多的一個部落文化,坐落在河道的上遊,而紅山文化所覆蓋的面積是及其大的,超過了20多萬平方米,並且出土的文物也很完整,為考古學家對當時的文化和場景還原,給了很多建設性的幫助。
  • 法國挖出「抽象女神」,考古學家:2萬年前的「人體模特」
    法國最近發現了「史前維納斯」雕塑,一眼看上去是個胖嘟嘟的婦女,但考古學家說,這就是原始人認為最美的女神。舊石器時代人類的生活無聊嗎?如果和現代人泛濫的娛樂方式比起來,那答案是肯定的。當然,原始人也有信仰,他們雕刻出一些豐乳肥臀的女神,以祈求群體人丁興旺,所以,考古學家挖出來不少「抽象女神」。最近,考古學家在法國北部城市亞眠的勒南庫爾(Renancourt)史前遺址中,挖出了幾個4釐米高的「無臉」雕塑,從身體部位上判斷是位女性,因此被稱為「勒南庫爾的維納斯」。
  • 考古學家發現,古代人的宵夜可不止這些
    但考古人員發現,古人的飲食文化可不容小覷。 商周時期出現火鍋的雛形 考古學家表示,「鼎」在兩千多年前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們既能夠作為禮器,承擔著祭祀和傳承的任務。
  • 胡夫金字塔中是否有密室,考古學家利用機器人,給出這樣的回答
    如今,4600多年過去了,但胡夫金字塔依然保存完好,因此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探秘胡金字塔的秘密,也就成了西方考古學家們樂此不疲的事情。考古學家經過數百年的研究,也發現了胡夫金字塔的很多秘密。比如,胡夫金字塔整體有230多萬塊巨型石塊,完全就是直接堆砌的四錐形,試問古埃及人是如何做得千年不倒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