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3 17: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帶著娃駐村
撲下身扶貧
今天
【講扶貧故事】
小編帶給大家的是
張小軍:帶著孩子去扶貧
2020年9月,崇文鎮西龍門村駐村第一書記張小軍毅然放棄了讓孩子在市裡上小學的機會,把6歲的孩子帶到村裡上學,開始了「帶娃扶貧」的日子。他說,孩子在身邊,工作更放心。
在崇文鎮西龍門村駐村工作隊的宿舍裡,正在準備早飯的張小軍用最快的速度,給兒子張駿馳換著穿反的衣服,因為沒有帶娃經驗,3個多月過去了,「手忙腳亂」依舊是張小軍的帶娃常態,即便不適應,張小軍仍堅持帶娃來村。
「我下鄉五年多了,孩子上幼兒園時,一直沒有管過,現在兩個孩子,大孩子今年上一年級,還有一個小的孩子,家裡忙不過來經常打電話,我想著把他帶在身邊,最起碼能夠心靜下來,安心工作。"第一書記張小軍說。
張小軍今年34歲,2013年考入晉城市水務局工作。2015年,他被委派至陵川縣崇文鎮西龍門村擔任扶貧第一書記。下鄉扶貧5年來,張小軍用心扶貧,全力扶貧,在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基礎上,積極爭取各級扶持,申請各類資金共計407萬元發展扶貧產業,先後發展仁用杏280.4畝,帶動貧困戶97戶,非貧困戶22戶;發展肉驢養殖和苗木培育項目,貧困戶105戶、287人參與分紅;發展荒山連翹1000畝,惠及全體村民;引進晉城市科匯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流轉25戶102畝土地發展旱地蔬菜種植,涉及貧困戶20戶93畝土地,解決村裡勞動力12人,全村11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310人於2017年底實現了全部脫貧,現人均收入達到5700元。
5年來,張小軍用他的努力和堅守,讓村裡有了新的變化,通過實實在在的付出,贏得了貧困戶的信任,用真情換得了真心。
"環境變好了,路也修好了,路兩旁都栽上樹了,灰塵不落地,有人清掃衛生。水池修上了,對於老百姓來說,這就是百年大計,不缺水了。科匯流轉了100多畝地,老百姓可以去那打工,一個工掙50塊錢,夏天六七個人在那裡幹活,也是增收呢。流轉一畝土地500塊錢,這也是增收。"龍門村村民侯全友說。
「張書記人真真好,幹部社員心一條,制度優越威力大,改造自然換新貌,自然水咱通上,條條道路寬又平,感謝黨的好領導,拔掉窮根栽富苗,把個街道修得好,你說好不好!」村民李梅菊誇讚道。
面對家庭和工作的兩難選擇,張小軍選擇帶著孩子下村扶貧, 白天幹不完的工作,晚上加班幹。張小軍沒有因為帶著小孩扶貧耽誤工作,反而對工作越發認真細緻,他說帶著娃在身邊,就能更安心地工作,他一定要接著努力下去,進一步鞏固和提升好村裡的脫貧成效。
這是
中共晉城市委網信辦和晉城市扶貧辦
組織開展脫貧攻堅網上集中宣傳
在「晉城在線」「太行日報」等
主流媒體平臺
通過講扶貧故事
秀村播帶貨
展扶貧成效等專欄
講述我市脫貧攻堅工作中
湧現出來的感人故事
展示我市各地特優農產品
展現我市脫貧攻堅取得的重大成就
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弘揚脫貧攻堅精神
增添持續奮進動力
續寫鄉村振興新篇
END來源:陵川融媒
原標題:《【講扶貧故事】張小軍:帶著孩子去扶貧》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