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扶貧故事 | 秦家莊:小蜜蜂釀出「甜日子」

2020-12-14 騰訊網

收入翻番

生活如「蜜」

今天

【講扶貧故事】

小編帶給大家的是

秦家莊:

小蜜蜂釀出「甜日子」

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秦家莊鄉創新發展思路,充分依託獨特的資源優勢,通過「協會+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引導貧困群眾及弱勢勞動力發展中蜂養殖產業,走出了一條「甜蜜」的致富道路。

秦家莊鄉新村村,樹木茂密,環境幽靜,村民劉勇國的中蜂養殖場裡,50多個蜂箱,依次排開,蜜蜂們正舞動著翅膀,在枝頭花間採集著花粉。

眼看就到蜜蜂秋繁時節,輪椅上的劉勇國一邊做著準備工作,一邊盤算起自己一年的收穫。

劉勇國說

「今年在去年的基礎上,蜂基本上是翻了一番,蜂蜜產了400斤左右;一斤蜂蜜賣五十塊錢,要是都銷出去的話,也要有兩萬塊錢收入了。」

42歲的劉勇國是秦家莊鄉新村村建檔立卡貧困戶。

2001年,劉勇國在一場意外事故中,腰部以下受到重創,失去了勞動力,家裡的生活也一天不如一天。

2017年,在鄉村兩級和駐村幫扶工作隊的協調幫助下,縣蜂業協會為劉勇國捐贈了21箱中蜂。經過3年時間的發展,劉勇國不僅逐漸掌握了養殖技術,也提升了生活的信心和致富的決心。

「在床上就躺了四五年,不能動,那幾年也不知道是怎麼過來的,自從養上蜂以後,感覺日子充實了不少,每天看看蜂,到蜂場轉轉,生活過得很不錯了。」

——劉勇國說

劉勇國是秦家莊鄉以中蜂養殖帶動群眾脫貧致富的縮影

脫貧攻堅工作以來,秦家莊鄉創新思路,充分利用山多坡廣、氣候溫涼、空氣清新、四季有花的資源優勢,採取「政府推動,示範帶動,服務啟動,市場牽動」四輪驅動的舉措,積極引導貧困群眾發展投資小、周期短、收益高、技術門檻低、勞動強度不大中蜂養殖產業拿出5萬餘元,為全鄉建檔立卡貧困戶發放了56箱蜂群和100餘個蜂箱,讓30餘戶貧困戶找到了可靠的增收門路,同時積極爭取縣蜂業協會的支持,為養蜂專業戶現場傳授了蜜蜂養殖的相關技術,培養起了一支中蜂養殖的技術骨幹。

秦家莊鄉魯山村養蜂技術員馬超信說:

「兩箱蜂可以頂一畝地,收入還是可以的,一般來說只要養好一箱蜂,每箱蜂收入五百塊錢是沒問題的。像我們村現在有五六個大戶養蜂已經有了初步規模,他們也嘗到了養蜂的甜頭。」

目前,秦家莊鄉全鄉中蜂養殖戶已達到100餘戶,養蜂規模達到500餘箱,年產土蜂蜜5000斤,實現經濟收入25餘萬元,養蜂戶戶均增收 2500元。

2020進入倒計時,脫貧攻堅也到了決戰決勝的最後時刻,日前,中共晉城市委網信辦和晉城市扶貧辦組織開展了脫貧攻堅網上集中宣傳。通過講扶貧故事、秀村播帶貨、展扶貧成效等專欄,講述我市脫貧攻堅工作中湧現出來的感人故事,展示我市各地特優農產品,展現我市脫貧攻堅取得的重大成就,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弘揚脫貧攻堅精神,增添持續奮進動力,續寫鄉村振興新篇。

11月12日起,太行日報微信平臺將陸續轉發該專欄文章,為您講述脫貧攻堅路上的晉城故事,敬請關注!

來源:網信晉城

編輯:裴楠 | 責編:張燕翔

關注太行日報微信平臺

重磅權威信息

您才不會錯過

相關焦點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百花蜜釀出甜日子
    百花蜜釀出甜日子——平江縣石坪村蜂蜜產業小記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徐亞平通訊員 如蘭 茶林 香貴縣駐村扶貧隊員林永康稱,「每年還有兩三千箱周邊村養的蜂,放到石坪村採蜜。」養蜂能手湯元祥的養蜂基地,散布著30口蜂箱,他對記者說:「明年還要增加20箱!」「有信心嗎?」「有搞頭,自然信心足!」湯元祥開心地望著蜂箱。石坪村的「甜蜜產業」是如何發展升級的?
  • 百花蜜釀出甜日子
    百花蜜釀出甜日子———平江縣石坪村蜂蜜產業小記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徐亞平通訊員 馬如蘭 龔茶林 張香貴縣二中駐村扶貧隊員林永康告訴記者,「每年還有兩三千箱周邊村養的蜂放到石坪村來採蜜。」養蜂能手湯元祥的養蜂基地上,散布著30口蜂箱,其間一棵大梨樹上吊著3隻黑色袋子。「這些袋子做什麼用?」記者疑惑。「蜂群越冬後經過繁殖,群勢壯大,促成分蜂熱。如果讓蜂群順其自然地發展下去,就會造成蜂蜜減產。」
  • 小蜜蜂與花兒-故事大王講故事
    後來有一天,飛來一隻小蜜蜂,小蜜蜂在它身邊忙來忙去,順便跟它聊聊天,講他知道的各種稀奇古怪事,講蜜蜂群體中嚴格的的分工,講螞蟻王國之間的驚心動魄的大戰,講他遇到的各種各樣的花兒,.....小蜜蜂講得繪聲繪色,小花兒大開眼界,覺得世界好奇妙,覺得生活比以前幸福多了。即使小蜜蜂不與它說話,它看著他在自己身邊也覺得幸福。小蜜蜂每天早上來,下午回去。
  • 福建:長泰縣坂裡鄉湯建明丨釀出甜日子 走向幸福路
    好山好水出佳品,獨特的地理環境,綠色的自然生態,使當地人釀出的坂裡紅酒醇香甘甜,成了遠近聞名的特色產物。坂裡鄉建檔立卡貧困戶湯建明,依託鄉裡的扶貧政策,發揮釀酒特長,摘去「貧困」帽,走向了幸福生活。近日,記者來到坂裡鄉新春村湯建明的家中,湯建明正在家中樂呵呵地看著電視,一旁的廚房裡,妻子打掃著衛生,臉上滿是幸福神情。談起過去的經歷,湯建明打開了話匣子。
  • 【講扶貧故事】張小軍:帶著孩子去扶貧
    【講扶貧故事】張小軍:帶著孩子去扶貧 2020-12-23 17: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在苦瘠之地感受消費扶貧:用黑苦蕎釀出幸福滋味
    王祖敏 攝中新網北京8月13日電 題:在苦瘠之地感受消費扶貧:用黑苦蕎釀出幸福滋味中新網記者 王祖敏當網絡購物漸成現代人的一種生活方式時,一種人人可參與的「消費扶貧」公益新模式也應運而生——由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主辦的全國紅十字系統眾籌扶貧大賽(以下簡稱眾籌扶貧大賽)倡導「消費即慈善,
  • 【致富】農民如何種出「甜日子」?小檸檬背後有講究
    【致富】農民如何種出「甜日子」?「甜日子」潼南柏梓檸檬小鎮1顆檸檬值多少錢?回望十年前,種出了規模,卻賣不出效益,有時甚至不得不「賤賣」。現實倒逼潼南人琢磨出路:傳統的種賣模式不行,如何讓檸檬升值?按照「微笑曲線」理論,檸檬生產是底部,研發、品牌等是兩側揚起的高附加值領域。讓檸檬脫胎換骨,必須走全產業鏈之路。建廠,做精深加工——潼南檸檬的價值鏈開始從底部的生產領域向兩側延伸,向高端攀升。
  • 「小蜜蜂採書蜜」繪本故事走進鄉村小學
    3月4日上午,由市文旅體局、團市委主辦,市圖書館、桐浦鎮中心小學、壹元愛心公益服務中心承辦的「小蜜蜂採書蜜
  • 小班語言教案:蒲公英就小蜜蜂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小班語言教案:蒲公英就小蜜蜂 2012-02-17 14:37 來源:[標籤:來源]
  • 「講扶貧故事」王文勇:我和我的戰友
    侯老師和我並肩作戰,我心中說不出的感動!送政策、送技術、送項目、送服務、送文化、送溫暖、講收入,在「六送一講」活動中,縣委出臺了紅黑榜,我們使出了渾身解數,我帶著雪勇挨家挨戶講,一天走訪十幾家貧困戶。為了讓老人知道享受的政策,能說出自己的收入,能講清三個好,嘴皮都快磨破了。我們付出了太多努力,最終上了紅榜。
  • 辛勞的「小蜜蜂」(李萌陽)
    辛勞的「小蜜蜂」(李萌陽)作者:李萌陽河北學習平臺我的家鄉在「河北大米之鄉」唐山,萬畝稻田養育了家鄉人。藉助現代化農業技術、智慧農業技術,今年我家水稻的產量再創新高,我家也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越走越寬廣。今年,我家租種了100多畝稻田。
  • 「我的扶貧故事」把「小蜜蜂」養殖成「大產業」|黃平縣平溪鎮小地...
    孫文武查看蜜蜂情況2019年,平溪鎮黨委政府給小地村70萬元扶貧資金作為扶貧產業發展的基礎,我成立了養蜂專業合作社,並自告奮勇擔任蜜蜂養殖扶貧項目負責人。採取「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把扶貧資金與61戶貧困戶實行利益聯接保底分紅。
  • 我的脫貧故事丨李啟坤:釀酒釀出致富路
    我在想,要發展、要脫貧還是得靠自己的雙手,我把我會釀包穀酒的事告訴了幫扶幹部,幫扶幹部現場承諾幫助我把釀酒重新發展起來。當時我心裡也沒底,因為之前由於交通不便、信息不暢、生產不上規模,導致了有手藝無收入的尷尬境況,我擔心以後也會面臨這樣的困難,但心裡總有一句話在說:「天道酬勤,再努把力,有人幫助,說不定真的能發展起來。」
  • 「講扶貧故事」扶貧政策「照亮」裡進掌
    對症下藥,幫扶更要幫富李紅文是裡進掌建檔精準扶貧對象之一。自從該村定為山西農業大學「鄉村振興示範村建設」後,近50歲的李紅文從太原返鄉創業,得到村黨支部和駐村第一書記的大力幫助,同時給他做好了幫扶規劃。
  • 「講扶貧故事」何瑞魚:身殘志堅入深山 脫貧致富出真彩
    脫貧攻堅號角響,胡底幹群一條心,齊打攻堅戰,共幫貧困戶,湧現出一大批攻堅克難和貧困鬥爭的典型。何瑞魚,沁水縣胡底鄉李家山村人,2015年建檔立卡貧困戶,全家四口人,他和老婆都是殘疾人。村幹部、幫扶責任人得知消息後,多次上門為他開導,宣傳扶貧政策,在聽說他養過豬時,主動邀請畜牧獸醫部門送技術上門。一開始,何瑞魚不願意接受。在鄉村幹部、幫扶責任人的苦口婆心勸導之下,何瑞魚終於積極走上了技術養豬的道路,腦瓜聰明、勤奮好學的他,很快掌握了土豬養殖技術,他熱心助人,平時義務地當起了「防疫員」,附近哪家豬生病了,都找他診斷治療,成了小有名氣的「豬大夫」。
  • 天地出版社以文學扶貧書寫動人篇章:以"繡花"功夫講好扶貧故事
    原標題:以「繡花」功夫講好扶貧故事——天地出版社以文學扶貧書寫動人篇章 近年來,天地出版社聚焦脫貧攻堅工作,出版了一系列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群眾的脫貧攻堅主題的好書,如2018年推出了《高腔》《嚮往》《山神》等作品,其中《高腔》入圍2018年度「中國好書」,《山神》入選2018年度「中國好書
  • ...城鎮創新扶貧思路啟動贈送蜂箱活動 讓貧困戶成為勤勞「小蜜蜂」
    7月25日上午,海南文昌文城鎮創新扶貧思路,在青山村委會舉行愛心企業捐贈貧困戶蜂箱活動,幫助貧困戶發展穩定增收的「甜蜜」產業。文昌市委常委、文城鎮委書記徐健超出席活動,文城鎮委副書記林猷朗主持捐贈活動。
  • 鄭勇:醋缸裡釀出好生活
    2020年3月份,鄭勇隻身到山西省臨縣的一家醋廠學藝,醋廠老闆被他的誠心打動,毫不保留地將手工釀醋的先進手藝傳授給了鄭勇。兩個月後,鄭勇回村忙活起來,貸款、找場地、進設備、買原料……很快,一個佔地400平方米的手工醋廠在村裡建了起來。去年7月,鄭勇的第一鍋香醋出鍋,村民們嘗後,無不豎起大拇指誇讚。「大家說手工釀的純釀醋能吃出小時候的味道,這給了我極大的信心。」鄭勇說。
  • 講扶貧故事|張永新:脫貧引路人 黃芩變「黃金」
    獨木難成林百花方為春今天【講扶貧故事】小編帶給大家的是張永新:脫貧引路人 黃芩變「為此,張永新多次前往南方學習制茶工藝,「土洋結合」後逐漸摸索出了一套獨特的採茶、鮮葉、殺青、揉捻、炒茶、烘焙、提香等工序,做出的黃芩茶湯色金黃明亮,晶瑩清澈,口感爽滑,獨具特色。「過去茶文化是南方的天下,北方的黃芩茶很難打開市場。」憶及初期黃芩茶推廣的艱難,喬紅梅不無感慨道,「特別是黃芩茶作為藥茶,很難被市場接受,我們就一家一家送,請大家品鑑。」
  • 甘肅通渭:電商扶貧「搭橋」苦蕎麥種出「甜日子」
    儘管家人一度不理解,嘗試苦蕎麵粉時因技術不成熟而遭遇失敗,但是,他和合作夥伴一起堅持「點苦成金」,線下收購苦蕎麥,加工包裝苦蕎茶、苦蕎掛麵、苦蕎麵粉,線上開通網店,打通銷路,開展電商扶貧,讓苦蕎麥鼓起了當地農戶的「錢袋子」。通渭縣是甘肅省確定的深度貧困縣,貧困面大、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