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翻番
生活如「蜜」
今天
【講扶貧故事】
小編帶給大家的是
秦家莊:
小蜜蜂釀出「甜日子」
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秦家莊鄉創新發展思路,充分依託獨特的資源優勢,通過「協會+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引導貧困群眾及弱勢勞動力發展中蜂養殖產業,走出了一條「甜蜜」的致富道路。
秦家莊鄉新村村,樹木茂密,環境幽靜,村民劉勇國的中蜂養殖場裡,50多個蜂箱,依次排開,蜜蜂們正舞動著翅膀,在枝頭花間採集著花粉。
眼看就到蜜蜂秋繁時節,輪椅上的劉勇國一邊做著準備工作,一邊盤算起自己一年的收穫。
劉勇國說
「今年在去年的基礎上,蜂基本上是翻了一番,蜂蜜產了400斤左右;一斤蜂蜜賣五十塊錢,要是都銷出去的話,也要有兩萬塊錢收入了。」
42歲的劉勇國是秦家莊鄉新村村建檔立卡貧困戶。
2001年,劉勇國在一場意外事故中,腰部以下受到重創,失去了勞動力,家裡的生活也一天不如一天。
2017年,在鄉村兩級和駐村幫扶工作隊的協調幫助下,縣蜂業協會為劉勇國捐贈了21箱中蜂。經過3年時間的發展,劉勇國不僅逐漸掌握了養殖技術,也提升了生活的信心和致富的決心。
「在床上就躺了四五年,不能動,那幾年也不知道是怎麼過來的,自從養上蜂以後,感覺日子充實了不少,每天看看蜂,到蜂場轉轉,生活過得很不錯了。」
——劉勇國說
劉勇國是秦家莊鄉以中蜂養殖帶動群眾脫貧致富的縮影。
脫貧攻堅工作以來,秦家莊鄉創新思路,充分利用山多坡廣、氣候溫涼、空氣清新、四季有花的資源優勢,採取「政府推動,示範帶動,服務啟動,市場牽動」四輪驅動的舉措,積極引導貧困群眾發展投資小、周期短、收益高、技術門檻低、勞動強度不大的中蜂養殖產業,拿出5萬餘元,為全鄉建檔立卡貧困戶發放了56箱蜂群和100餘個蜂箱,讓30餘戶貧困戶找到了可靠的增收門路,同時積極爭取縣蜂業協會的支持,為養蜂專業戶現場傳授了蜜蜂養殖的相關技術,培養起了一支中蜂養殖的技術骨幹。
秦家莊鄉魯山村養蜂技術員馬超信說:
「兩箱蜂可以頂一畝地,收入還是可以的,一般來說只要養好一箱蜂,每箱蜂收入五百塊錢是沒問題的。像我們村現在有五六個大戶養蜂已經有了初步規模,他們也嘗到了養蜂的甜頭。」
目前,秦家莊鄉全鄉中蜂養殖戶已達到100餘戶,養蜂規模達到500餘箱,年產土蜂蜜5000斤,實現經濟收入25餘萬元,養蜂戶戶均增收 2500元。
2020進入倒計時,脫貧攻堅也到了決戰決勝的最後時刻,日前,中共晉城市委網信辦和晉城市扶貧辦組織開展了脫貧攻堅網上集中宣傳。通過講扶貧故事、秀村播帶貨、展扶貧成效等專欄,講述我市脫貧攻堅工作中湧現出來的感人故事,展示我市各地特優農產品,展現我市脫貧攻堅取得的重大成就,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弘揚脫貧攻堅精神,增添持續奮進動力,續寫鄉村振興新篇。
11月12日起,太行日報微信平臺將陸續轉發該專欄文章,為您講述脫貧攻堅路上的晉城故事,敬請關注!
來源:網信晉城
編輯:裴楠 | 責編:張燕翔
關注太行日報微信平臺
重磅權威信息
您才不會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