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往事:梁思成與林徽因留學賓夕法尼亞大學

2020-12-12 搜狐

  1924年6月,一對風華正茂的情侶啟程,去往大洋彼岸的美國,就讀賓夕法尼亞大學。這對情侶就是梁思成與林徽因。梁思成原準備上一年赴美留學的,但因傷休養了一年,恰逢林徽因也考取了半官費留學,兩人得以雙雙赴美深造。

賓夕法尼亞大學

  聰穎林徽因三年獲得美術學士學位

  海船一路歷經風浪,於7月6日抵達了紐約綺色佳(Ithaca)的康乃爾大學(CornellUniversity)。梁思成與林徽因先在這裡利用暑假補習幾門課程。於9月正式入讀費城賓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Ivania),而賓大建築系那時不收女學生,林徽因沒能如願去建築系學習,只得落在了美術系,但她的良好功底和成績使她一入學就上了三年級,她的註冊英文名字叫菲莉斯(Lin Phyllis Whei-Yin)。幸好美術系和建築系同屬美術學院,加上梁思成在建築系,林徽因得以便利旁聽了建築課程。

  林徽因的天性,以及此前她隨父親在英國生活一年多的經歷讓她便很快融入了已過異國的校園,她成為賓大中國留學生會社會委員會的委員。美術系三年級共有四名學生,林徽因與伊莉莎白蘇特羅(Elizabeth Sutro)友誼最深,她經常到蘇特羅父母家裡做客。蘇特羅晚年依然清晰地記得,林徽因「是一位高雅的、可愛的姑娘,像一件精美的瓷器……而且她具有一種優雅的幽默感」。

  聰穎的林徽因,在大學生聖誕卡設計競賽中獲獎。那是用點彩技法畫的一幅聖母像,大有中世紀歐洲聖母像的蒼古感,這件珍貴的文物至今保存在學校的檔案館中。她用兩年時間,如期取得了美術學士學位,又作為建築系旁聽生,竟然不到兩年就受聘擔任建築設計教師助理,不久更成為這門課程的輔導教師。

  遠在異國,雙雙經歷失去親人的苦痛

  在梁思成與林徽因留學美國期間,恰逢梁、林兩家多災多難。先是梁思成母親病故;後遇林徽因父親不測,梁啓超又遭病痛折磨,生命多危。

  梁思成與林徽因出國前夕,思成的母親李惠仙已經乳癌復發。為子女前程,堅強的母親忍痛放行。梁思成到美國僅一個多月,母親病情急速惡化,梁啓超發電報急召思成回國,然而未待思成啟程,母親就撒手人寰。思成無奈放棄床前盡孝的遠行,悲痛不已。

  對林徽因的深重打擊,則是留學第二年冬天,傳來父親林長民身亡的噩耗,林長民一直是女兒成長的精神導師和堅強後盾。現在父親故去,全家失去了唯一經濟來源,未成年兒女和全家的生計都成了問題。

  與林家交好多年的梁啓超,看到好友之女失去了父親,成為孤女,深感憐惜,隨即致信思成,囑他轉告徽因:「我和林叔的關係,他(她)是知道的,林叔的女兒,就是我的女兒,更何況你們兩個的關係。我從今以後,把他(她)和思莊(梁啓超二女兒)一樣看待……目前他要度過苦境,要鼓起勇氣,發揮他的天才,完成他的學問,將來和你共同努力,替中國藝術界有點貢獻,才不愧為林叔叔的好孩子。」(《與思成書》)梁啓超還直接給林徽因寫了長信,安慰和開導她。

  在異國痛失父親是林徽因人生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打擊,也斷了她繼續求學的經濟來源。林徽因想不待學成就回國謀生,又考慮在美國打工一年,自己解決留學經費,梁啓超得知後不予同意,他在給梁思成的家書中說,「徽因留學總要以和你同時歸國為度。學費不成問題,只算我多一個女兒在外留學便了。」(《與思成書》)

  幾天後梁啓超就著手兌現,致信問梁思成:林徽因留學費用還能支撐多少時間,囑他立刻回告,以便籌款及時寄到。當時,梁家經濟也很困難,梁啓超準備動用股票利息解難,甚至說,「只好對付一天是一天,明年再說明年的話。」由此可見,梁啓超對林徽因又多了一份舔犢之情。

  經受了異國失去親人的深深痛苦,在梁啓超父親般關愛和梁思成親切撫慰下,林徽因愈發成熟起來,她不再僅僅是那個單純、活潑的富家小姐,而更具有了獨立、憂患意識,更渴望學好本領,報效祖國,自立於社會。

  賓大畢業,哈佛研讀,立志回國研究中國古代建築

  在賓大讀書期間,梁思成常常沉迷於藏書豐厚的圖書館看書畫圖,是賓大出了名的。有一次,中國同學相約出外郊遊,梁思成仍在畫圖,同學們與林徽因打賭,問她是否能請得動梁思成一同出遊,林徽因特意換了身兒漂亮衣服,神採飛揚地敲開梁思成的畫室,梁思成饒有興趣地跟林徽因講起了他正在研究的一處古建築結構,林徽因幾次想打斷他,最後硬著頭皮跟他說:一起去郊遊吧,我跟同學打過賭了,你不去太不給我面子了!梁思成卻說:你跟他們去玩吧,我還要畫圖。林徽因只好失望而去。可見梁思成是個多麼專心用功的學生。

  梁思成以其鑽研精神和優異成績榮獲了他大學時代的兩枚設計金獎。儘管如此,他還是感到不滿足,寫信告訴了父親。梁啓超對他的忠告是:「你覺得自己的天才不能符合你的理想,又覺得這幾年專做呆板工夫生怕會變成工匠。你有這種感覺,就是你的學問在進步的象徵,我聽見倒很喜歡。」

  1927年,梁思成和林徽因雙雙從賓夕法尼亞大學畢業。梁思成2月拿了建築學士學位,7月獲得碩士學位。林徽因以高分獲得美術學士學位,四年學業三年完成。

  此時,梁思成已取得建築師資格,但他還想在美國工作一段時間,學會怎樣教書。他明白要教書,就得對學術文獻有更廣泛的了解。他尤其想知道,他特別感興趣的中國建築,這些年在西方出版的著述。1927年8月,梁思成向哈佛人文藝術研究所提出了入學申請,理由是「研究東方建築」。哈佛錄取了他,於9月離開費城來到麻州劍橋。

  在哈佛這段時間,梁思成通過哈佛圖書館的豐富藏書,開始了密集閱讀,來熟悉用東西方文字寫成的相關建築文獻。哈佛的東方藝術講師,朗敦華納(Langdon Warner)幫他找到主要的參考書,看西方人究竟如何看待中國藝術和建築。而梁思成後來在1947年評論道:「這些作者都不懂中國建築的『文法』。他們以外行人的視角描述中國建築,語焉不詳。「

  在哈佛圖書館,梁思成四處搜羅有關建築的中文書籍。可惜藏書頗少,除了一些散頁外,幾乎一無所獲。梁思成在哈佛閱書時做了大量資料卡片,但他發現,有關中國建築史部分,他在哈佛學到的東西很少。無數的宮殿、廟宇、塔樓、園林,中國自己還不曾根據近代科學技術觀念對它們進行過研究。中國建築結構上的奧秘、造型和布局上的美學原則,在世界學術界中,還是一個未解之謎。至此,梁思成也立志回國研究中國的古典建築,解答未解之謎。

  轉至下一年2月,梁思成完成了他去哈佛研修的目的,準備歸國。

  而對戲劇心存嚮往的林徽因,在賓大取得學士證書後,便進入耶魯大學戲劇學院跟隨著名的G. P. 帕克教授學習舞臺設計,她成為中國第一個在國外學習現代舞臺美術的女留學生。她的天賦及美術和建築基礎,使她在這個專業也出類拔萃。那時常有同學臨到作業交卷時請她救急,其中一位請他救過急的學弟後來成了百老匯的著名舞美設計師。

  這時,梁思成說服林徽因縮短了她學習舞臺設計的課程,並正式提議結婚。於是他們雙雙去往渥太華,梁思成的姐夫在那裡當總領事。

  1928年3月21日,梁思成與林徽因在總領館舉行婚禮。這一天是宋代為建築家李誡所立碑刻上的唯一日期,他們選擇這個日子,是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中國古代建築師。

  還是在賓夕法尼亞大學讀書期間,梁啓超給思成寄去一本新發現的古書《營造法式》重印本。這是北宋京城宮殿建築的營造手冊,為宋徽宗時工部侍郎李誡所著。梁啓超在信中評論道:「一千年前有此傑作,可為吾族文化之光寵也。」正是父親所寄的這本書,為梁思成夫婦打開了一扇研究中國建築史的重要大門。

  婚禮一完成,他們便啟程到歐洲度蜜月,轉而回到祖國。(文陽子)

相關焦點

  • 林徽因、梁思成、金嶽霖的英文手稿 差別有多大?
    麼麼噠~林徽因、梁思成與金嶽霖三人都是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留學過的人,後期金嶽霖還在美國哥倫畢業大學取得博士學位。這三人的英文水平應該都是不錯的。那他們寫英文的水平怎麼樣呢?今天就一起來看看他們的英文手稿吧!
  • 林徽因與梁思成
    (見林洙:《困惑的大匠梁思成》) 有幾種傳記根據這話,把林徽因、梁思成相識時間定在林徽因從英國歸來的一九二一年,將梁思成初次拜訪林徽因和他倆的相識時間混為了一談。應該說,在這次拜訪之前林徽因已經認識了梁思成。林、梁兩家世交,往來頻頻,林徽因出國前便有很多結識梁思成的機會。
  • 賓夕法尼亞大學走出的建築大家
    梁思成、林徽因,一對學者伉儷,在離去多年後,他們的名字漸漸地走入公眾的視野,人們傳說著他們不同尋常的家世學識,傳說著她的美麗、才華、愛情,傳說著他半個世紀前對一座古城的痴迷和眷戀。眾多記述和傳奇讓他們離我們更近,又仿佛更遠。1915年,十四歲的梁思成進入了清華學堂,和梁思成同屆的同學,有聞一多、梁實秋、黃自、孫立人。
  • 梁啓超看到徐志摩和林徽因在新月社,替兒子梁思成做出了一個決定
    1923年,徐志摩帶著滿腔對林徽因的愛戀回到國內,但是讓他失落的是,林徽因這時候已經在和梁思成談戀愛了,但徐志摩卻不死心,依舊經常去找林徽因,甚至在林徽因和梁思成約會的時候都要厚著臉皮跟著,他們二人坐在圖書館裡看書,徐志摩就心緒不寧地在圖書館外徘徊一下午,這個時候徐志摩已經沒有單獨接觸林徽因的機會了
  • 梁思成留學時代的圖稿,與浪漫無關
    2 選課如果一定要與徐志摩在遊歐歸途中吟唱的詩篇相對應,那麼可以看看梁思成在美國留學時期親筆所繪的另一批圖稿。1923年,22歲的梁思成從清華學校畢業,19歲的林徽音(1935年更名「林徽因」)從培華女子中學畢業,二人在一年前已有婚約,計劃一同赴美留學。
  • 賓夕法尼亞大學比較出名的中國校友
    賓夕法尼亞大學比較出名的中國校友賓夕法尼亞大學是美國第一所現代意義上的大學。從這裡走出去不少的知名人物。今天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知名的中國校友吧!郎鹹平中國臺灣學者、經濟學家郎鹹平,中國臺灣學者、經濟學家。 1974-1978年就讀於臺灣東海大學經濟系。
  • 林徽因與東北的建築緣
    她與梁思成都畢業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系,兩人學成歸來後,在東北小試牛刀,是他們建築夢之啟航的地方。當時,建築系初創,屬於工程學院,高惜冰為院長,後來他誠邀赴美學成歸來的梁思成與林徽因主建建築系。當時,東北大學建築系就只有他們兩個教師,梁思成任系主任,林徽因任教授,教學上所有的事情他們都要親力親為。由於當時中國建築高等教育還是一片空白,他們便採用了拿來主義的辦法,在教學理念和教育模式上沿襲了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模式。
  •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本科的入學要求有哪些?
    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位於美國費城,是美國第四古老的高等教育機構,也是美國第一所現代意義上的大學。該校是著名的常春藤盟校之一。美國第九任總統哈裡森、投資大師沃倫巴菲特、經濟學家郎鹹平、語言學家喬姆斯基、建築師梁思成、林徽因等傑出人物均畢業於此校。
  • 梁思成女兒梁再冰回憶:父親第一次見到母親林徽因就心動了
    在林徽因的感情世界裡有三個男人,分別是丈夫梁思成、詩人徐志摩,還有學界泰鬥金嶽霖,而林徽因做出了最幸福的選擇是和梁思成相守到老,林徽因和梁思成的愛情也深深感染了子女,後來梁思成和林徽因女兒梁再冰在《回憶我的父親》中曾經回憶梁思成初見14歲林徽因的情景,梁思成初見林徽因就心動了。
  • 建築師林徽因:少有人走的路
    文章摘自《當年明月在:林徽因往事》作者:慕容素衣倘若要林徽因做一個自我介紹的話,她會如何給自己定位呢?詩人、作家,還是梁啓超的兒媳,林長民的女公子?這些都是籠罩在她頭上的一系列光環,光環之下的林徽因,可能只願意這樣平實地介紹自己:我是建築師林徽因。
  • 梁思成問林徽因:為什麼選擇我?她用一生去闡述了這九個字
    林徽因和梁思成是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開始的,而在這期間,他們雖然也經歷過一些事情,但還是攜手度過,一直到林徽因病逝,兩人相依相伴了31年,最終,成就了近代愛情史上的一段佳話。梁思成是梁啓超的兒子,從小家教良好,品學兼優。梁思成長大後,先是在清華讀書,後來進入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建築學碩士。
  • 《紐約時報》補發重要人物訃告 講述林徽因與梁思成
    美國當地時間4月11日,《紐約時報》在該欄目刊登了一篇文章介紹林徽因和梁思成的故事 —— 《林徽因與梁思成,中國古建築的編年史家》。有一種愛情,叫建築界的唯美愛情,講的就是林徽因與梁思成。但其實用八卦的方式談論梁思成和林徽因,是我們最大的無知。也許看完這篇文章,你會理解為何這樣說。自1851年以來,《紐約時報》的訃告一直以白人男性為主。
  • 林徽因第一女建築師,參與國徽的設計,她的一生充滿傳奇
    16歲的林徽因在歐洲留學時,遇見了正在英國留學的徐志摩,兩人產生愛情,因為徐志摩有家室,林徽因對愛情的要求純潔無瑕的,控制住了自己的感情,回來中國。如果說徐志摩對林徽因是生命裡無法忘懷的記憶,那與梁思成的相知相遇相愛,則是命運註定。梁思成也對明媚秀麗的林徽因愛慕有加,但是命運就這麼巧合。
  • 林徽因、梁思成相親,其實是雙方父母有意為之
    在林長民和梁思成的安排下,林徽因與梁思成第一次相親(因為雙方家長都已經中意,就等兩孩子相互處一段時間看看彼此是否喜歡),梁思成第一次見林徽因不免有一些靦腆,還顯得比較緊張,不知道從哪裡談起,還是林徽因主動打開話匣子,第一次見面也不免談一談各自的見聞,梁思成雖然話不多但是很懂幽默,把自己所見所聞有意思的東西風趣地講給林徽因聽,林徽因聽得開心竟忘了他兩是第一次見面,仿佛是認識很久了一樣,或者說是相見恨晚
  • 不願梁思成代筆,想寫英文版《漢武帝傳》,這樣的林徽因你知道嗎?
    端莊大方的國徽設計圖樣、溫潤優雅的瑪瑙耳環、精緻小巧的景泰藍藝術對罐、色彩絢麗的手繪古建築圖樣、形神兼備的書法扇面……這些世人難得一見的梁思成、林徽因珍貴文獻和生活實物,近日亮相上海藝術品博物館舉辦的《源流——梁思成、林徽因文獻藝術展》。
  • 你是人間四月天——走近林徽因
    林徽因不是花瓶,她的才情,她的溫婉的性格天生具有不可抗拒的魅力,他們一起漫步劍橋大學,談論詩詞文學,頗有相見恨晚之感,沉浸其中的徐志摩甚至忘記了自己已有妻室,忘記了自己已是兩個孩子的父親。和林徽因相處使他如沐春風,靈感泉湧,之前並未賦詩的徐志摩詩興大發,一發而不可收拾。
  • 林徽因為什麼嫁給梁思成,而不是徐志摩呢?
    梁啓超這兩位都是富爸爸。 梁啓超收入豐厚,他曾經在給大女兒梁思順的信中說:「吾若稍自貶損,月入萬金不難。」萬金是什麼概念?當時一般職員或工人的月收入是8元左右,我們的領袖毛主席在北大圖書館當管理員時月薪就是8元,所以,月入萬元絕對是個天文數字。 這些錢是怎麼掙的呢?
  • 新婚之夜梁思成問林徽因你為何選我 林徽因: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
    說起愛情,我們不得不提起梁思成跟林徽因的婚姻。雖然梁思成並不是林徽因的初戀,但他卻是林徽因一生最愛的人。大家都知道林徽因在英國留學期間有一位男友,這個男人就是徐志摩。而當時徐志摩已經有了妻子,而且還有一個兩歲的兒子。
  • 民國四大美女之一——林徽因
    林徽因出生(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中國建築學家、詩人、作家。在文學上,著有散文、詩歌、小說、劇本、譯文和書信等。代表作有《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小說《九十九度中》,《林徽因詩集》(1985年)等。
  • 選擇做林徽因校友
    【MBA中國網訊】1924年,林徽因和梁思成雙雙赴美,在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建築學。由於當時的賓大沒有招收女生的先例,林徽因只能選擇了美術系,旁聽建築系課程,而且取得了優異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