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與梁思成

2021-02-23 人民文學出版社

與林徽因終成眷屬的是梁思成,梁啓超長子。思成之前梁家先有過一個夭折的男孩,因此平輩或晚輩都稱呼思成二哥或二叔、二舅。

梁思成個子瘦小,卻白淨秀氣,妹妹思莊眼裡的二哥,怎麼看他怎麼瀟灑,叫他「Handsome boy(漂亮小夥子)」。梁思成進入清華學校便是校園裡異常活躍的少年。喜愛繪畫,任《清華年報》美術編輯;喜愛音樂,當管弦樂隊隊長,吹第一小號;喜愛體育,獲得過校體育運動會跳高冠軍。他的外語也好,翻譯了王爾德作品《摯友》,發表於《晨報副鐫》;還與人合作譯了一本威爾司的《世界史綱》,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出乎意料,這麼活躍的大學生,留給同學們的強烈印象竟是「具有冷靜而敏捷的政治頭腦」。「五四」運動爆發,「他是清華學生中的小領袖之一,是『愛國十人團』和『義勇軍』中的中堅分子」(黃延復:《有政治頭腦的藝術家》)。

眾多兄弟姐妹裡,梁啓超最寄厚望於思成,從學業、婚姻到謀職,無不一一給予入微的關懷、照顧。思成結婚前夕梁啓超致信說:「你們若在教堂行禮,思成便用我的全名,用外國習慣叫做『思成梁啓超』,表示你以長子資格繼承我全部的人格和名譽。」(梁啓超手書)然而,梁啓超畢竟是開明的父親。對具備多方面發展潛能的梁思成,他沒有規定兒子一定走哪條人生道路,唯有不希望他再做政治家。最終影響梁思成獻身於建築科學的是戀人林徽因,談到此事梁思成曾說:

當我第一次去拜訪林徽因時,她剛從英國回來,在交談中,她談到以後要學建築。我當時連建築是什麼還不知道,徽因告訴我,那是包括藝術和工程技術為一體的一門學科。因為我喜愛繪畫,所以我也選擇了建築這個專業。

(見林洙:《困惑的大匠梁思成》) 

有幾種傳記根據這話,把林徽因、梁思成相識時間定在林徽因從英國歸來的一九二一年,將梁思成初次拜訪林徽因和他倆的相識時間混為了一談。應該說,在這次拜訪之前林徽因已經認識了梁思成。林、梁兩家世交,往來頻頻,林徽因出國前便有很多結識梁思成的機會。女兒梁再冰關於林徽因尚未出國時與梁思成見過面的記述是可信的:

父親大約十七歲時,有一天,祖父要父親到他的老朋友林長民家裡去見見他的女兒林徽因(當時名林徽音)。父親明白祖父的用意,雖然他還很年輕,並不急於談戀愛,但他仍從南長街的梁家來到景山附近的林家。在「林叔」的書房裡,父親暗自猜想,按照當時的時尚,這位林小姐的打扮大概是:綢緞衫褲,梳一條油光光的大辮子。不知怎的,他感到有些不自在。

門開了,年僅十四歲的林徽因走進房來。父親看到的是一個亭亭玉立卻仍帶稚氣的小姑娘,梳兩條小辮,雙眸清亮有神採,五官精緻有雕琢之美,左頰有笑靨;淺色半袖短衫罩在長僅及膝的黑色綢裙上;她翩然轉身告辭時,飄逸如一個小仙子,給父親留下了極深刻的印象。

(《回憶我的父親》)

正如梁再冰所說,梁啓超早已有了與林家聯姻的想法,林長民也很樂意有此通家之好。不過,梁啓超僅僅止於想法,未進而幹預子女婚事。他對兒女婚姻的態度相當民主,事後他說:「我對於你們的婚姻得意得了不得,我覺得我的方法好極了,由我留心觀察看定一個人,給你們介紹,最後的決定在你們自己,我想這真是理想的婚姻制度。」(《致梁思順等信》)儘管林長民至遲在農曆一九二二年底就提出為這對年輕人訂婚,但是梁啓超仍以為不必,覺得行此大禮可在四五年後。事實上,在此期間梁思成和林徽因都沒有失去再選擇的自由,他倆確又經歷了不短的戀愛過程,一個不再選擇的選擇過程。中國留學生中不乏愛慕、追求林徽因的同胞,無不是門第不凡、本人優秀的俊彥。但林徽因依舊情感獨鍾於梁思成,未曾有過絲毫旁騖之心。同在美國留學的顧毓琇回憶:「思成能贏得她的芳心,連我們這些同學都為之自豪,要知道她的慕求者之多有如過江之鯽,競爭可謂激烈異常。」(顧毓琇:《一個家庭兩個世界》)

梁、林真正戀愛開始在林徽因旅居英倫回國以後,並且排除了徐志摩無趣的幹擾。梁思成常常選在環境優美的北海公園與林徽因幽會,那裡坐落著新建的松坡圖書館,父親正是館長,做了梁思成的近水樓臺。禮拜天圖書館不開門,而思成衣袋裡有鑰匙。林徽因又跟隨梁思成去過郊外的清華學堂,觀看他參加的音樂演出;和他一起逛太廟,剛進廟門梁思成就失了蹤影,她正詫異,小夥子已爬上大樹喊她名字。那段時光於林徽因來說何其溫暖燦爛。

沒想到,加速他倆戀愛進程的竟是一場意外的車禍。一九二三年五月七日的國恥日,梁思成騎摩託和弟弟思永上街要參加示威遊行,摩託行到長安街被國務院裡權貴金永炎的汽車撞倒,思成滿身是血,思永帶傷回家報信。梁家慌成一團,當天幾房大大小小正在輪流為梁啓超的二弟請壽酒,不幸消息衝散了酒席。赴席的林長民全家也跟著挨餓。林徽因更是著急慌神,她還是頭一次遇著親人遭受如此災禍。梁家兩弟兄住院治療,思永傷輕不幾日出院,思成卻大傷了筋骨,落下殘疾,左腿比右腿短了小小一截。林徽因每天往醫院服侍,恰值初夏時節,梁思成汗水淋淋,她顧不得避諱,揩面擦身,無微不至。兩人戀愛以來從未如此頻繁親密地接近,戀情經受驚嚇、焦慮過後倒愈發顯得甜蜜。

因為車禍,梁思成本來計劃一九二三年赴美留學的日期只得推遲一年。這一遲,正等到林徽因中學畢業,她也考取了半官費留學資格。車禍又玉成了一件美事,兩人比翼齊飛地漂洋過海。越洋航船上年輕人雙雙敞開胸襟,迎向撲面的勁風,他們憧憬的前程頗似腳下的海面、頭上的天空,愈往前行,愈加遼闊、愈加湛藍。

1925年前後,林徽因與梁思成、梁思莊在明十三陵

到了大洋彼岸,身處異國他鄉,雙方家人都遠在萬裡之外,梁思成對林徽因愈發關愛體貼。朝夕相伴,感情彌篤,日益依戀。一九二五年林長民身亡,失怙的孤女依賴梁家已成必然。梁啓超隨即致信兒子,囑他轉告林徽因:

我和林叔的關係,他(她)是知道的,林叔的女兒,就是我的女兒,何況更加以你們兩個的關係。我從今以後,把他(她)和思莊(梁啓超二女兒)一樣的看待,在無可慰藉之中,我願意他領受我這種十二分的同情,度過他目前的苦境。他(她)要鼓起勇氣,發揮他(她)的天才,完成他(她)的學問,將來和你共同努力,替中國藝術界有點貢獻,才不愧林叔叔的好孩子。

(《與思成書》)

林徽因斷了自家的經濟後援,想不等完成學業就回國獨自謀生,因而梁啓超又說:「徽音留學總要以和你同時歸國為度。學費不成問題,只算我多一個女兒在外留學便了。」(《與思成書》)幾天後梁啓超就著手兌現承諾,致信問梁思成:林徽因留學費用還能支撐多長時間,囑他立刻回告,以便籌款及時寄到。當時梁家的經濟也很拮据,梁啓超準備動用股票利息解難,甚至說了這樣的話:只好對付一天是一天,明年再說明年的話。由此可見,梁啓超早把林徽因提前納入家庭的一員,對徽因多了一份舐犢之情。在給海外子女的信中他牽掛著孩子們:「思成、徽音性情皆近狷急,我深怕他們受此刺激後,於身體上精神上皆生不良的影響。他們總要努力鎮攝自己,免令老人耽(擔)心才好。」(《給孩子們書》)

捨去梁啓超所說的狷急,林徽因與梁思成性格差異實在很大。梁思莊的女兒吳荔明做過比較:「徽因舅媽非常美麗、聰明、活潑,善於和周圍人搞好關係,但又常常鋒芒畢露表現為自我中心。她放得開,使許多男孩子陶醉。思成舅舅相對起來比較刻板穩重,嚴肅而用功,但也有幽默感。」(吳荔明:《梁啓超和他的兒女們》)或許梁思成認定他對林徽因負有特殊責任,林徽因卻又覺得自己應當享受更加充分的自由。她是那麼受同學歡迎,常常陶醉在眾人的殷勤裡。兩人間的齟齬不可避免,大學第一年尤為激烈,梁啓超曾說,「思成和徽音,去年便有好幾個月在刀山劍樹上過活」(《給孩子們書》)!這是他倆必須經歷但必定安然度過的磨合期,他們的愛情基礎非常牢固,矛盾衝突一旦過去,不同性格反倒取長補短了。費慰梅描述:

在大學生時代,他們性格上差異就在工作作風上表現出來。滿腦子創造性的徽因常常先畫出一張草圖或建築圖樣,隨著工作的進展,就會提出並採納各種修正或改進的建議,它們自己又由於更好的意見的提出而被丟棄。當交圖的最後的期限快到的時候,就是在畫圖板前加班加點拼命趕工也交不上所要求的齊齊整整的設計圖定稿了。這時候思成就參加進來,以他那準確而漂亮的繪圖功夫,把那亂七八糟的草圖變成一張清楚整齊能夠交卷的成品。

(《梁思成與林徽因》)

畢竟志同道合,哪怕眼下沒有訂婚,終成眷屬的結局乃水到渠成。梁思成每去女生宿舍約會,等在樓下心情急切;愛打扮的林徽因,面容、髮式、衣襪,哪處都不肯草率,遲遲下不得樓來,經常叫梁思成等個二三十分鐘。弟弟思永寫了一副對子調侃他們:「林小姐千裝萬扮始出來;梁公子一等再等終成配。」橫批是「誠心誠意」。

1925年前後,林徽因與梁啓超、梁思莊在北京遊覽長城

令人擔憂的不是兩個戀愛者本人,憂在梁家兩個重要成員,首要一個是梁啓超夫人李蕙仙。李夫人為前清禮部尚書堂妹,由尚書大人做主、操辦,嫁給了梁啓超。這位大家閨秀年長夫君四歲,遇事果斷,意志堅決,支持梁啓超事業,不失閨中賢內助。老夫人在梁家說話舉足輕重,當家不怠。可是她的性情有點乖戾,對未進門的林徽因那樣不避諱男女大防、無所顧忌地服侍醫院裡的兒子,非常看不順眼,由此她成了這門親事的一大阻力。

不久李夫人病故,梁、林心理上剛剛釋下重負,不料李夫人長女梁思順又給他們帶來煩惱。梁啓超二十歲得頭生子女思順,隔八年才有思成。他對這個女兒自然寵愛無比,叫她「大寶貝」,為她的書房起名「藝蘅館」。藝蘅館主人不負其館名,果然頗具文才,編成了傳誦一時的《藝蘅館詞選》。李夫人病故,二夫人王桂荃老實厚道,遇事不拿什麼主意。已經成人的梁思順幹練精明,既是父親的助手,年齡又比弟妹們大出許多,是他們的長姐,在家庭事務中的意見,分量不比李夫人輕去多少。她雖與梁、林同輩,但反對他倆婚姻的態度有如思成的生母。梁、林留學美國,思順恰隨駐外使節的丈夫周國賢任職駐加拿大使館,愈加自覺負有就近看護弟弟的責任,便與林徽因發生了正面衝突。思永也在美國留學,偏袒未來嫂子,不斷寫信回國,求助梁啓超勸說思順,父親夾在其中十分為難。幸而數月後衝突化解,梁啓超欣喜不已,作數千言長信給海外子女們,重點是大談梁、林二人:「思順對於徽音感情完全恢復,我聽見真高興極了。這是思成一生幸福關鍵所在,我幾個月很怕思成因此生出精神異動,毀掉了這孩子,現在我完全放心了。」(《給孩子們書》)

一九二七年底,梁啓超在國內為身處海外的梁思成、林徽因舉行了隆重訂婚儀式。梁啓超二夫人王桂荃又請人選定陽曆十二月十八日為吉日。遵照梁啓超吩咐,三個月後林徽因和梁思成的結婚大禮舉辦於加拿大首都渥太華。婚期選定三月二十一日,為的是紀念宋代建築家李誡。史籍記載李誡生平極少,這天是宋代碑刻上留存的相關日期,也是關於李誡資料中唯一的日期。幾年後他們的新生男孩又取名「從誡」。

1928年3月,林徽因身著自己設計的民族服飾與梁思成在加拿大渥太華拍攝的結婚照

曾經阻撓婚姻的梁思順倒成了婚禮操辦人,她丈夫正擔任中國駐加拿大總領事,有了諸多方便。他們沒有遵照梁啓超的意思在教堂行儀,將婚禮改到了總領事館。縱然林徽因受了近四年美國文明的薰陶,看上去似乎相當洋氣,可骨子裡仍存有中國傳統理念,婚事上特別在意祖傳習俗。婚禮是人生一重大時刻,她的思緒飄至遙遠的故國。她不願像西方那樣穿一身白紗,接受牧師祝福。東方的新娘應該穿戴鮮紅的鳳冠霞帔,渥太華哪裡能找到這樣的婚服,她自行設計、縫製了一套別具色樣的穿戴,頭戴飾有嵌珠的頭飾,左右垂下兩條彩緞,也算有冠有帔了。領口袖口都配上寬條彩邊,比素淨潔白的西式婚紗來得喜慶。參加婚禮的記者把梁林結婚照登上報紙,引起了當地民眾的轟動。

1928年,林徽因、梁思成自美經歐洲返國途中

梁啓超寫信給新婚夫婦:「你們結婚後,我有兩件新希望:頭一件你們倆體質都不甚好,希望因生理變化作用,在將來健康上開一新紀元。第二件你們倆從前都有小孩子脾氣,愛吵嘴,現在完全成人了,希望全變成大人樣子,處處互相體貼,造成終身和睦安樂的基礎。」慈父的可憐之心很是感人,而這番叮囑並非多慮。儘管梁思成善於隱忍林徽因急躁性子,親戚戲稱思成是一柱出氣的「煙囪」,但是煙囪偶爾堵塞,便起了爭執。如有用人在旁邊,則兩人用英語交鋒。一九三六年初發生過一次爭吵,異乎尋常的激烈。梁思成隨即乘火車南下上海辦事,林徽因在家傷心不止,痛哭了二十四小時,中間只睡過三四個鐘頭。梁思成到底很快後悔,在火車上即連發兩個電報,同時還寄來了一封和解信,如往常一樣,家庭戰爭煙消雲散了。

梁思成在林徽因心目中終究是位溫和的君子,他對林徽因關愛無比,兩人精神上亦息息相通。民國時期文人中流行著一句俏皮話:「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梁思成改成「文章是老婆的好,老婆是自己的好」,這話也在朋友中流傳。誠然,兩人結伴一生難免齟齬,也起過波折,但不論一帆風順還是困頓顛躓,哪怕落在極度艱苦的境地,梁、林夫婦都始終相扶相攜,相濡以沫。林徽因自嘲兩人是一對「難夫難婦」。最後,「難夫」把「難婦」送到了她的人生終點,留下了國人稱頌不已的佳話。


本文選自陳學勇《蓮燈詩夢:林徽因》,人民文學出版社

關閱讀 點擊下方標題即可閱讀

林徽因的「太太客廳」

林徽因:什麼時候,心才懂得這時間的距離

林徽因:你是人間四月天

林徽因: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

女神林徽因的朋友圈,真是滿滿的愛恨情仇啊

這裡,給你一個最真、最美、最完整的林徽因

林徽因珍貴原版照片、手稿首次曝光

大量珍貴歷史文獻首次披露

林洙、梁從誡、方晶、吳荔明傾情支持

此書是嚴肅完備的林徽因傳記,作者此次又做了大量的修正和增訂。本書打破了以往林徽因傳記單純以時間順序記述的套路,採取新穎的切入角度為讀者展現了林徽因動人的一生。它不但糾正了以往林傳的謬誤,而且提供了大量第一手材料。書中基本收入了林徽因一生全部的照片,並輔以手稿、畫作,是集趣味性、學術性與可讀性於一體的好讀本。

掃上方二維碼即為京東購書頁面


 點下方「閱讀原文」,跳轉到噹噹購書頁面

相關焦點

  • 留學往事:梁思成與林徽因留學賓夕法尼亞大學
    這對情侶就是梁思成與林徽因。梁思成原準備上一年赴美留學的,但因傷休養了一年,恰逢林徽因也考取了半官費留學,兩人得以雙雙赴美深造。  遠在異國,雙雙經歷失去親人的苦痛  在梁思成與林徽因留學美國期間,恰逢梁、林兩家多災多難。先是梁思成母親病故;後遇林徽因父親不測,梁啓超又遭病痛折磨,生命多危。  梁思成與林徽因出國前夕,思成的母親李惠仙已經乳癌復發。為子女前程,堅強的母親忍痛放行。
  • 林徽因、梁思成、金嶽霖的瓜葛,與一本回憶錄有關
    1928年春,林徽因與梁啓超的兒子梁思成結婚。新婚之夜,梁思成問她,有個問題我只問一遍,以後再也不提,「為什麼是我?」林徽因說,這個問題我要用一生來回答。林徽因為何不正面作答?當今有著數不清的解讀。不過,迫切想解開的,恐怕莫過於曾參與人民英雄紀念碑、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等作品設計的梁思成。
  • 林徽因死後,照片被梁思成續弦摔碎,女兒怒扇後母,梁思成不吭聲
    林徽因大概是近代被誤解最多的女子吧?樹大招風,更何況才貌雙全的林徽因還有那麼多嫉妒她的人!林洙恩將仇報,嫁給梁思成,將林徽因描述成一個「綠茶」林洙是林徽因的學生,她的父親和林徽因是同鄉。當年,林洙隻身一人來北京考取清華大學,林洙的父親拜託林徽因幫助林洙。
  • 梁思成林徽因正約會,徐志摩也跟來,梁思成只寫一句英文,情敵徐志摩心涼了半截
    這時候的林徽因已經和梁思成在一起了,他們兩家的父親一直交好,希望梁思成和林徽因能夠在一起,林徽因考慮再三,也決定和梁思成在一起,當徐志摩想盡辦法接近林徽因的時候,林徽因卻和梁思成處於熱戀當中。他們兩個最愛一起去的地方就是北海公園的松柏圖書館,這個地方也算是當時林徽因和梁思成戀愛中約會的地方吧。
  • 《紐約時報》補發重要人物訃告 講述林徽因與梁思成
    美國當地時間4月11日,《紐約時報》在該欄目刊登了一篇文章介紹林徽因和梁思成的故事 —— 《林徽因與梁思成,中國古建築的編年史家》。有一種愛情,叫建築界的唯美愛情,講的就是林徽因與梁思成。但其實用八卦的方式談論梁思成和林徽因,是我們最大的無知。也許看完這篇文章,你會理解為何這樣說。自1851年以來,《紐約時報》的訃告一直以白人男性為主。
  • 梁思成女兒梁再冰回憶:父親第一次見到母親林徽因就心動了
    在林徽因的感情世界裡有三個男人,分別是丈夫梁思成、詩人徐志摩,還有學界泰鬥金嶽霖,而林徽因做出了最幸福的選擇是和梁思成相守到老,林徽因和梁思成的愛情也深深感染了子女,後來梁思成和林徽因女兒梁再冰在《回憶我的父親》中曾經回憶梁思成初見14歲林徽因的情景,梁思成初見林徽因就心動了。
  • 林徽因:在徐志摩和梁思成之間,我選擇現實
    也不得不說,林徽因的選擇,是極其明智的。後來嫁給徐志摩的陸小曼的經歷就是最好的應證。徐志摩一生所追求的自由與愛,使他這個人本身就不適合做一個丈夫。徐志摩聽聞林徽因回國後,便也匆匆結了學業追隨過去,想要用自己詩人的魅力贏回林徽因的心,卻不想此時的林徽因已與梁思成有了婚約,並於一個月後一起出國學習。
  • 林徽因、梁思成相親,其實是雙方父母有意為之
    在林長民和梁思成的安排下,林徽因與梁思成第一次相親(因為雙方家長都已經中意,就等兩孩子相互處一段時間看看彼此是否喜歡),梁思成第一次見林徽因不免有一些靦腆,還顯得比較緊張,不知道從哪裡談起,還是林徽因主動打開話匣子,第一次見面也不免談一談各自的見聞,梁思成雖然話不多但是很懂幽默,把自己所見所聞有意思的東西風趣地講給林徽因聽,林徽因聽得開心竟忘了他兩是第一次見面,仿佛是認識很久了一樣,或者說是相見恨晚
  • 一會兒是徐志摩,一會兒又是金嶽霖,梁思成對林徽因沒意見嗎
    民國時期,林徽因和梁思成是才子佳人的典範。然而,比起他們的婚姻,林徽因和徐志摩、金嶽霖的關係似乎更被人津津樂道,甚至有人還很疑惑:「身為丈夫的梁思成沒有意見嗎?」說到徐志摩和金嶽霖這兩個人和林徽因的關係,那得分開來說。
  • 林徽因、梁思成、金嶽霖的英文手稿 差別有多大?
    麼麼噠~林徽因、梁思成與金嶽霖三人都是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留學過的人,後期金嶽霖還在美國哥倫畢業大學取得博士學位。這三人的英文水平應該都是不錯的。那他們寫英文的水平怎麼樣呢?今天就一起來看看他們的英文手稿吧!
  • 林徽因去世後,梁思成為啥寧願眾叛親離,也非娶林洙不可?
    林徽因是當之無愧的民國女神,無數翩翩君子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最終梁思成成功抱得美人歸,他們不僅門當會對,而且志同道合,是人人稱羨的才子佳人,兩人都是優秀的作家和建築家,婚後走訪國內的文物古蹟,風雨同舟,這樣的感情讓人只羨鴛鴦不羨仙,梁思成曾當眾對林徽因表白,對於他來說,林徽因不只是妻子更是女神。
  • 【薩蘇】我真的不知道梁思成和林徽因是不是幸福
    下面這篇文章摘選與《那些中國人》或許你曾讀過,但今日再讀,也許又有新的感悟。 一個朋友是梁家親戚,回憶起家人談梁林,那種羨慕與略帶醋意的語調,即便隔了幾十年仍然讓人感覺撲面而來--林徽因在建築設計上有著過人的敏感,然而,只有她的家人知道,這位才女在和梁思成一起工作的日子裡,從來只肯畫出草圖便要撂挑子。
  • 「梁思成林徽因抄襲」引關注 作者朱濤暫未回應
    導讀:昨天,《城記》作者王軍在博客上撰文駁斥所謂「梁思成林徽因抄襲」與朱濤式表達。事件起因是香港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朱濤1月8日在其新作《梁思成與他的時代》發布沙龍上的言論——「林徽因借鑑了伊東忠太」。《梁思成與他的時代》一書被宣傳為「一部終結之書,終結了梁思成的神話」。
  • 林徽因女兒掌摑後母林洙後,父親梁思成的反應讓人意外!
    建築師、詩人林徽因死後的第七年,即1962年,其夫梁思成娶了小自己27歲的林洙。這樁婚姻如同激起千層浪的石子,它不僅激起了無數人的熱議,同時也將梁思成的生活徹底擾亂了。 因為梁思成娶了林洙,梁思成的弟妹們聯名給他寫了一封抗議信,梁思成與林徽因多年的好友張奚若和其他幾位好友也斷然與他絕交了。
  • 追憶老同學梁從誡及其父母梁思成林徽因
    我當時一點也沒有想到他是鼎鼎大名的梁啓超的長孫, 梁思成、林徽因的長子。這些情況是不久後系裡同學告訴我的。他對一般人從來不主動談自己的身世家庭。從此, 我們兩人在清華同室居住, 同班學習整整兩年。1952年高校院系調整後, 我們又一同轉到北大歷史系, 仍然同班同室。不過那時同班同學已增加到三四十人, 同屋室友也有8人之多。
  • 一代才女林徽因:選擇了並不浪漫的建築師梁思成,原因令人唏噓
    也許就是這樣一件事,讓林徽因下定了離開徐志摩的決心。林徽因是才女,她當然也會愛上徐志摩這樣的「俊才」,愛他的俊朗瀟灑,愛他的羅曼蒂克,愛他的詩才橫溢。但她絕不會把這些放在第一位。那她又會將什麼放在第一位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說到另一個男人,即與她一生相廝守的梁思成。
  • 新婚之夜梁思成問林徽因你為何選我 林徽因: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
    說起愛情,我們不得不提起梁思成跟林徽因的婚姻。雖然梁思成並不是林徽因的初戀,但他卻是林徽因一生最愛的人。大家都知道林徽因在英國留學期間有一位男友,這個男人就是徐志摩。而當時徐志摩已經有了妻子,而且還有一個兩歲的兒子。
  • 林徽因,與梁思成是假恩愛?她女學生的晚年回憶錄,被挖出答案!
    尤其重要的是,梁啓超老早就慧眼識珠,相中尚是小姑娘的林徽因,一心想為他木訥的次子梁思成牽橋搭線。林徽因聽聞,寸心如割,毫不避嫌,立即前往醫院悉心照料。所幸,後經治療,梁思成大命無恙,只留下了跛足小殘疾。
  • 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孩子都沒有考上清華?一行字讓林徽因淚流滿面
    林徽因是一位民國時期的傳奇女性,她的傳奇之處不僅在於她的才華,她的家庭教育更是引人稱道。在自己的兒子沒有考上清華大學建築系以後,執拗的她竟然要求重新翻看試卷,但是,令她意想不到的是,在看了兒子在試卷中寫的一段話的時候,她卻發現自己錯了......
  • 民國第一才女林徽因為何不選擇多情的徐志摩而選擇木訥的梁思成?
    在林徽因與梁思成結婚的那天晚上,梁思成問出了一直以來困惑他的問題,他問林徽因為何選擇他,而林徽因的回答竟是這樣的。林徽因是民國出了名的才女美女。林徽因的父親是清華的院士,從小出生在文香世家,因此接受的教育與男子無異,而在那時,像林徽因這樣兼具美貌與才識的女子簡直是鳳毛麟角。林徽因一生中除了自己的丈夫梁思成之外還有很多佳話流傳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