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娃期間,家長往往會遇到這種情況,孩子不知道怎麼回事,突然變得非常「糟糕」,悲觀、易怒、性格急躁,具有破壞性。常常因為一點小事哭個不停、亂發脾氣,甚至動手打人,怎麼安撫都沒用。
為什麼會這樣?是父母的教育有問題?多半是孩子不知道如何面對和表達自己的情緒!
兒童教育學最新研究指出:6歲前的情感經驗對人的一生具有恆久影響,如果孩子無法集中注意力,性格急躁、易怒、悲觀、具有破壞性,或者孤獨、焦慮,對自己不滿意,會很大程度地影響其今後的個性發展和品格培養。
而且,如果負面情緒經常出現且持續不斷,還會對個人產生持久的負面影響,進而影響孩子身心健康和人際關係的發展。
因此,父母一定要重視孩子的情感要求,並對孩子的情緒做出正確引導,幫助他們認識、了解、控制、傾訴和表達自己的情緒。
3-4歲前,可以經常拍拍孩子、親親孩子,給予孩子情感上的滿足;5歲後多關注孩子的需求,錯了可以教,但是不要恐嚇威脅、視而不見。
豐富孩子的生活,多帶孩子出去走走,進行一些輕鬆、活潑、多樣化的活動;給孩子做出正確的情緒示範,不要大吵大鬧,亂發脾氣。
引導孩子認識情緒,表達情緒,尋找正確的發洩途徑,既不要亂發脾氣,也不要壓抑脾氣!
對於引導方法,講故事的效果可能會更好一些,小孩子也能輕鬆理解。這2本情緒管理繪本——《趕走黑夜的小兔子》和《大熊來幫忙》就非常不錯!
《趕走黑夜的小兔子》講述了一個小兔子因為不愛睡覺,任性地把黑夜關起來的故事。
小兔子不愛睡覺,於是就把黑夜關了起來,沒有黑夜就不用睡覺了。但是它很快就意識到黑夜的重要性:很多動物都需要黑夜,如果沒有黑夜,他最愛吃的胡蘿蔔就會被曬蔫……
後來小兔子把黑夜放了出來,聽著黑夜為它講述的晚安故事睡著了。
這是一個很好的睡前故事,既能解決孩子不想睡覺的問題,還能撫慰孩子的執拗任性,幫助孩子學會正確表達和處理情緒。
《大熊來幫忙》講述了一個小獾丟失玩具,大熊幫他找玩具的故事。
小獾心愛的泰迪熊不見了,獨自坐在石頭上哭個不停,大熊帶它一起尋找,他們去草地、灌木叢、湖中央、樹頂上……,可是小獾能找到他的泰迪熊嗎?
這是一個失去和尋找的故事,能夠讓孩子正確面對失去,幫助孩子處理失去帶來的各種不良情緒!
其實對於小孩子,繪本比喋喋不休的教育好用的多,各位父母可以運用起來,讓孩子正視自己的不良情緒,尋找應對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