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管理之父」穆藕初

2021-03-01 精益智造平臺

1909年夏,穆藕初赴美國留學,先後在威斯康辛大學、伊利諾斯大學、德克薩斯農工專修學校學習農科、紡織和企業管理等。

根據《管理進化簡史》的描述,穆藕初在美國留學期間曾幾次拜訪過被後人尊稱為「科學管理之父」的弗雷德裡克·溫斯洛·泰羅,結識了泰勒及其弟子,是唯一跟這位偉大的管理學家有過切磋的中國人。穆藕初對泰勒本人崇拜有加,對《科學管理原理》這本書也十分推崇。1916年,穆藕初等人將《科學管理原理》第一次譯成中文出版, 當時翻譯的書名為《工廠適用科學管理原理》,由上海中華書局出版。

今天來看,一百多年前穆藕初等的譯著,雖然語言上與今天有很大差異,但是,穆藕初對原著獨到深刻的解讀,對今天中國管理學的發展依然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1914年,穆藕初獲農學碩士,學成歸國。次年,與胞兄穆湘瑤共建德大紗廠,自任總經理。德大生產的棉紗在北京商品陳列質量比賽中名列前茅,一夜成名。1916年,在德大毗鄰處建厚生紗廠(現上棉三十一廠),機器全部購自美國隆克惠爾紡織機械廠,從建築廠房、訂購安裝機件、規劃督建等,他均親自參加,第二年正式投產。

穆藕初不僅是這本書的中文翻譯者,即便從世界範圍來看,他也是科學管理思想的早期傳播者和實踐者。他在自己創辦的企業中率先引進科學管理理論,並在實踐中探索如何跟中國企業的國情相結合。他白天下車間巡視,夜間制出各種生產報表。建立試驗間,搜集市上最上佳紗若干,逐一檢驗優點,試用於本廠所產寶塔紗上。他還開辦技術夜校,招收本廠技術工人入學,每天親自講課,並制訂管理制度,加強勞動紀律。因此,穆藕初的公司產品質量極佳,工廠管理也益見完善。1917年,他創辦的厚生紗廠,還因為科學管理的應用,一度成為華商示範工廠,引致當時企業紛紛效仿。

幾年後,穆藕初又成立鄭州豫豐紗廠,該廠擁有職工4000多人,已是中原地區最大的現代企業。穆藕初回國五年,開出三家工廠,一躍與張謇、榮家兄弟、周學熙並列成為棉紗業的「四大天王」之一。

1925年後,穆藕初逐步退出企業界,步入政壇。他曾當選上海總商會臨時委員會執行委員,出任過國民政府工商部常務次長和實業部中央農業實驗所籌備主任。1932年一二八事變發生後,他和史量才、黃炎培等人組織地方維持會,支持抗日。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先後擔任了上海市救濟委員會給養組主任、國民政府行政院農產促進委員會主委和經濟部農本局總經理等職。

穆藕初一生學貫中西,經歷坎坷,他從商、從政、從教,是一位人生歷練豐富並富有傳奇色彩的民族工業家、愛國實業家,是第一位把西方科學管理思想理論與中國工業實踐相結合的開拓者,對中國近代企業科學管理思想貢獻巨大,受到學術界的廣泛認同和讚譽,被稱頌為中國「科學管理之父」。

穆藕初興辦企業的同時,十分重視教育,他提出「興實業,必須先謀實學」,先後興辦了各類學校。

據浦東人物誌介紹,1920年,穆藕初向北京大學捐銀5萬,作為選派留學生的費用,當年受資助出國的有後來成為清華大學校長的羅家倫等人。羅家倫學成歸國後,於1937年集資設立穆藕初獎學金。而1940年獲得第一批穆藕初獎學金的有: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楊振寧,中國自由基化學奠基人、中國科學院院士劉有成等。

此外,1921年,穆藕初作為崑曲票友還資助創辦了崑曲傳習所。1922年,穆藕初等為籌募崑劇傳習所經費在滬組織的崑曲義演,與業餘崑曲演員張紫東等組織崑曲保存社等。他還著有《崑曲演出史稿》、《上海戲曲史料薈萃》戲曲論文。原上海崑劇團團長、曾經與程硯秋、梅蘭芳一起合演過京劇的俞振飛說:「崑曲得以保存於世,賴先生之力,其功不朽。」穆藕初對保護中國崑曲的貢獻,可見一斑。

由本文引發,需要更多學術研究和探秘的主題如下:

【探秘】如何重現「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諸子百家時代的光輝?

1) 管理的實踐很重要,管理的理論更重要。沒有實踐的理論,是空中樓閣海市蜃樓,缺乏實施落地的基礎;沒有理論的實踐,是簡單勞動重複作業,缺乏推廣升華的價值。德魯克說,管理是一種實踐,其本質不在於知,而在於行。儘管被稱為「現代管理學之父」,但德魯克一直認為自己首先是一名作家和老師,他一生的主要經歷是教學、諮詢和寫作。

2) 中國製造要走向全球、領先全球,從大到強,不僅需要更多卓越的企業家,也需要更多卓越的管理學家。在中國製造發展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反過來,又可以指導中國製造的實踐。

3) 全球最早的諮詢公司出現在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老子、孔子等那個時代的戰略諮詢大師,周遊列國,遊說布道,他們自己及後人將這些思想記錄下來,由此誕生了千年傳世的諸子百家。進入工業文明後,中國在大學教育、戰略和管理諮詢方面逐漸落伍於時代。如今,中國製造和中國經濟已經逐步走入世界舞臺的中央,如何在經濟和管理思想界,重現「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諸子百家時代的光輝?

相關焦點

  • 科學管理之父泰勒與《科學管理》
    弗雷德裡克·溫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1915) 一個在死後被尊稱為「科學管理之父
  • 科學管理之父:泰勒(上)
    【核心觀點】最近在開發《管理思想史》課程,系統梳理了一下管理思想的發展史,發現自己簡單化了「科學管理之父」泰勒。
  • 「管理聖經」《科學管理原理》
    上一篇文章,我們介紹了中國「科學管理之父」穆藕初,那麼全球「科學管理之父」泰勒,更是一位值得大書特書的人物。
  • 科學管理之父---泰勒
    生平簡歷弗雷德裡克·溫斯洛·泰勒(1856年3月20日—1915年3月21日),美國著名管理學家,經濟學家,被後世稱為「科學管理之父」。泰勒在親身的工作中感到了提升工作效率在工廠實踐中的重要性,並且在眾多的實踐中,創立了自己的管理理論——科學管理學說。泰勒的主要著作有:《計件工資制度》(1895年)、《車間管理》(1903年)、《科學管理原理》(1911年)。20世紀以來,科學管理在美國和歐洲大受歡迎。如今,科學管理學說仍舊被廣泛運用,仍舊是各界管理學者必須要學習以及借鑑的經典。
  • 戴明:世界質量管理日本精益管理之父
    領導了席捲全球的質量革命,因對世界質量管理發展做出的卓越貢獻而享譽全球,被譽為「質量管理之父」。 戴明博士在世界範圍內進行了大量的諮詢實踐工作,時間長達40多年。他的客戶包括製造業、服務業、電信業、政府機構,以及大學和研究機構。
  • 追記劉源張院士 被譽為「中國質量管理之父」
    1956年回國工作,先後任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數學研究所研究員,系統科學所研究員兼副所長,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大學管理學院教授,上海大學國際工商與管理學院名譽院長等職,1995年當選為國際質量科學院院士,200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 教育理論中的「之父」
    教育理論知識體系龐雜,包括的內容、學科很多,如教育學、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教育法律法規、教師職業道德,有些地方在考試中還會涉及到教學技能,甚至還有些地方在考試中會涉及到學生團隊管理和教學方法導論等內容。對於這麼龐雜的知識體系,很多非師範專業的考生在學習的時候就會蒙圈。
  • 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仕強先生在臺灣安詳辭世,享年84歲
    2018年11月11日晚,中國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仕強先生在臺灣的三軍統醫院安詳辭世,享年84歲。曾仕強先生曾在央視百家論壇節目中講解《易經的奧秘》還有《中國式管理》、《家庭教育》、《孫子兵法與人力自動化》等多系列的作品。
  • 「中國胰島素之父」甘忠如:一位科學家的管理哲學
    回國三年後,甘忠如組建的團隊研發出中國第一支基因重組人胰島素,中國成為全球第三個能夠生產第二代胰島素的國家。因此,甘忠如被譽為「中國胰島素之父」。同年,甘李藥業成立。到2001年,甘李藥業成功研發了第三代胰島素的生產技術。2006年,甘忠如遇到了啟明創投的主管合伙人梁頴宇,甘李藥業獲得了啟明創投十年的加持,並進一步邁出新藥研發和跨國出海的步伐。
  • 「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仕強去世,曾多次登《百家講壇》演講
    其微博11日晚間發布訃告:「11月11日19:54,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仕強先生在臺灣安詳辭世,享年84歲。曾仕強享有「中國式管理之父」尊譽,他一生致力於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著有《易經的奧秘》《中國式管理》《胡雪巖的啟示》等。而最讓大家熟悉的是他在《百家講壇》中的演講,講課生動有趣,讓人受益匪淺。
  • 「中國MPA之父」夏書章執掌華中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帥印
    >   中新湖北網5月23日消息:記者從華中科技大學獲悉,為培養一流的國家公務員,該校公共管理學院將聘請「中國MPA之父」夏書章執掌帥印。  現年82歲的夏書章,先後畢業於原國立中央大學和美國哈佛大學,是中國MPA教學指導委員會的惟一顧問和我國行政管理學界的泰鬥。夏老現為中山大學教授,兼任哈佛大學客座教授、聯合國文官制度改革國際研討會顧問等職。他此次任華中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名譽院長,不僅要參與學科建設,指導學科發展,還要親自帶研究生。
  • 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仕強因癌症在臺灣逝世
    國學大師曾仕強離世 曾在《百家講壇》主講易經網易娛樂11月12日報導 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仕強在11月11日19點54分在三軍總醫院辭世,享年84歲。
  • 李濟:中國考古學之父
    李濟(1896-1979),湖北省鍾祥縣人。亦初創了中國考古學嗣後70年間研究古代陶器、青銅器、石玉器方法的基礎。」堪稱「中國考古學之父」。李濟的學術涵蓋了考古學、歷史學、人類學三個領域。他的主要著作近年在大陸已陸續出版了幾種:1990年文物出版社出版《李濟考古學論文選集》,1996年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有《中國現代學術經典·李濟卷》;最近又有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民族的形成》和《中國文明的開始》。
  • 教綜考試中的60位「爹」●科學心理學之父-馮特
    教綜考試中的60位「爹」●近代教育學之父—誇美紐斯教綜考試中的60位「爹」●規範教育學之父、科學教育學之父
  • 這位「中國稻作科學之父」,給華農留下了最寶貴的財富
    同時,他身體力行,親自培育出多位棟梁之材,比如有「中國半矮稈水稻之父」之稱的黃耀祥院士,著名水稻遺傳育種學家、曾任華南農業大學校長的盧永根院士,著名水稻專家吳灼年教授,廣東省原副省長李灝等。1963年丁穎在指導吳炎龍與徐雪賓丁穎任教伊始,就十分重視教學、科研、生產(推廣)三者的密切聯繫,在教學中注意把三者結合起來,重視系、科與科研試驗機構的同步發展。
  • 2019事業單位備考之泰勒的科學管理理論
    一個在死後被尊稱為「科學管理之父」的人;一個影響了流水線生產方式產生的人;一個被社會主義偉大導師列寧推崇備至的人;一個影響了人類工業化進程的人一個由於視力被迫輟學的人;一個被工人稱為野普般殘忍的人;一個與工會水火不容,被迫在國會上作證的人;一個被現代管理學者不斷批判的人。
  • 「中國雜交水稻之父」可能不是袁隆平……
    中國水稻之父?中國雜交水稻之父? 也是目前學術界唯一沒有爭議的「中國水稻之父」或者「中國雜交水稻之父」 因為他真正意義上開創了中國的很多個第一 1926年第一次在廣州發現了野生稻 隨後一生都在從事水稻的雜交育種研究 1930年就育成了讓當時很多中國人都能吃飽飯的「千粒穗」
  • 公考常識積累:中國近代史上的各種「行業之父」
    中國實業之父——盛宣懷 盛宣懷,字杏蓀,號次沂,出生於江蘇常州,洋務派代表人物,被譽為「中國實業之父」、「中國商父」、「中國高等教育之父」。 中國雷達之父——束星北 束星北,江蘇揚州市人,理論物理學家,被譽為「中國雷達之父」。
  • 盤點中國十大之父,你知道幾位?
    ,詹天佑不僅是中國鐵路之父也是中國近代工程之父。 李四光是我國地質學的泰山北鬥,不僅如此,他也是中國第一個創建石油專業的人,第一任地質部部長,李四光一生為中國石油的勘探、開發;創立地質力學理論、為中國原子彈、氫彈的研製工作也做出巨大貢獻
  • 中國原子彈之父,錢三強
    原籍浙江湖州,生於浙江紹興,[2]中國原子能科學事業的創始人,中國「兩彈一星」元勳,中國科學院院士。193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預科。193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39年錢三強完成了博士論文——《α粒子與質子的碰撞》。1946年底,榮獲法國科學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