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綜考試中的60位「爹」●近代教育學之父—誇美紐斯
教綜考試中的60位「爹」●規範教育學之父、科學教育學之父 -赫爾巴特
教綜考試中的60位「爹」●社會學之父-孔德
教綜考試中的60位「爹」●幼兒園教育之父-福祿貝爾
教綜考試中的60位「爹」●實用主義教育學之父-杜威
教綜考試中的60位「爹」●「中國現代教育之父」-蔡元培
教綜考試中的60位「爹」●中國幼兒園教育之父-陳鶴琴
(一)生平簡介
威廉·馮特(Wilhelm Wundt,1832年8月16日―1920年8月31日),德國心理學家、哲學家,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的創立者,構造主義心理學的代表人物。他的《生理心理學原理》是近代心理學史上第一部最重要的著作。1836年馮特獲得醫學博士學位,1875年任萊比錫大學哲學教授,1879年在該校建立世界上第一座心理實驗室。
(二)主要教育思想
威廉·馮特將內省實驗法引入了心理學。他請對方向內反省自己,然後描寫他們自己對自己的心理工作方法的看法。他創造了特殊的方法來訓練對方,讓他們更仔細和完善地來看待自己,但不過分地解釋自己的心理。這個工作方式與當時的心理學非常不同。當時的心理學更多的是哲學的一個分支。
威廉·馮特認為,心理與生理是互相關聯的。他的認識論結合了斯賓諾莎、萊布尼茨、康德和黑格爾的理論。
馮特自稱他的心理學為內容心理學,他的某些觀點由鐵欽納繼承,發展成為構造心理學。他的主要貢獻是使心理學轉變成為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獨立學科。
19世紀中期的心理學家在馮特以前開始進行一些心理學實驗,但那時的研究大都結合在實驗生理學之中,是在生理學實驗室裡進行的,由於馮特在理論和研究工作兩方面的努力,才使心理學既脫離哲學又同生理學分開走向真正獨立的道路。
馮特的生理心理學是指一種以生理學方法研究的心理學。他認為心理學是研究人的直接經驗的,它和一切以間接經驗為研究對象的科學不同,因此必須找出一種能夠測定直接經驗的特殊實驗方法。這種實驗方法就是在他所創立的第一個心理實驗室中採用的內省實驗法。
在他之前,由於心理實驗和生理實驗難以區分,純內省的的哲學心理學仍然佔有一定的優勢。馮特依循實驗程序得出的內省報告使純內省的哲學心理學開始變為歷史,另一方面,由於內省實驗的研究對象是以直接經驗為特徵的心理活動,因而馮特又使實驗心理學和生理心理學實驗嚴格區分開來。儘管馮特的內省實驗法仍有許多難以克服的缺陷,以至引起後繼實驗家的許多非難,但心理學家大都承認他作為第一位實驗心理學家的歷史貢獻。
2019陝西特崗公告發布在即
掃碼預約公告即可免費領取特崗筆試資料
純乾貨,免費送
參與方法:掃碼預約後跳轉下載頁面,根據學段下載對應資料
陝西特崗筆試課程全省火熱開課中
報名即可享受大額優惠,優惠截止公告當天
現可交押金佔優惠,詳詢:400-078-6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