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我講了作為一個心理學的學生所學習的心理學與人們眼中的心理學印象的不同。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有關心理學的歷史(這也是心理學的專業課之一哦!)。
說到心理學的歷史,由於在中國古代心理學主要是以一種唯心的形式存在,並沒有發展到通過實驗的方法得出科學的結論。所以,心理學史主要以西方心理學史為主。
心理學是一門有著漫長的過去,但卻只有短暫的歷史的一門學科。它在遙遠的過去就被人們所了解、認識,卻一直沒有一個明確的定位。於是,它一直被存在於其他學科的身影后,直到一個叫馮特的人出現。
1879年,馮特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這標誌著科學心理學的建立。自此,西方心理學建立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上面的一段話是每一個學習心理學的學生,在許多課本以及老師上課時都會提到的。
這個時期、這個人、這個行為標誌著我們所學習的科目在世界上正式誕生,就像我們需要知道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在1949年10月1日正式成立一樣。延續的後人要記住我們所學習、傳承的歷史的起源。
由此可見,馮特名副其實的可以稱得上是心理學它「爸爸」了!
說到馮特,人家在心理學的發展中可是了不得的。
1832年,馮特出身於德國的尼卡拉地區。最初,他希望成為一名生理學家。後來在獲得生理學的博士學位並擔任講師後,逐漸將興趣轉移到心理學上,並希望用實驗心理學的方法研究心理學的問題。再後來,他建立了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並於1881年創辦了實際上實驗心理學的第一種雜誌—《哲學研究》。
萊比錫大學心理學實驗室的建立,使得世界各國的青年學生紛紛來此學習。學生學成回國以後,或宣傳馮特的心理學,或創建實驗室,建立自己的心理學體系,成為各國心理學發展的先驅人物。也因此,為心理學在世界範圍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馮特在心理學的研究中,主張採用實驗法和內省法相結合,通過可以操縱的實驗條件來控制內省。即在實驗控制的條件下觀察自我的心理過程,來消除主觀內省所帶來的不利影響。
這也為後來以至我們現在的心理學研究提供了科學有效的方法。
加一句哦,馮特同時也是構造心理學的代表人物呢!至於構造心理學是什麼,這就要涉及到心理學體系流派的發展建立了,以後會慢慢講述的。
以上的有關馮特在心理學方面的描述只是他一生學術貢獻中的一小部分,他的很多發現、創造在具體的心理學學科內容中會被提及的。
當然了,人無完人,一門學科不可能在它剛創建的時刻便是完美的。所以,馮特的學說自然也有不足之處。但他依舊在心理學史的長河中熠熠閃光!
最後,還是那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