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獵豹移動AI事業部副總裁李良:用AI賦能產品 觸達用戶核心需求

2020-12-13 上遊新聞

 4月26日,獵豹移動全新AI交互學習產品小豹AI單詞寶在達令家首發,僅開售十分鐘就破千臺,當日2800臺全部售罄。

  小豹AI單詞寶是一個什麼樣的產品,為何剛推出就會受到如此青睞?獵豹移動為何會選擇在達令家首發?接下來獵豹移動在AI上有何戰略和計劃?為此,光明網記者採訪了獵豹移動AI消費產品事業部副總裁李良。

獵豹移動AI消費產品事業部副總裁李良

  光明網:獵豹移動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應該說有著很深厚的積澱,但在AI領域,似乎更像一位新兵,是從2016年才開始進入,三年時間裡取得了哪些成績?

  李良:2016年,我們投資了人工智慧公司獵戶星空。通過三年時間,獵戶星空已經逐步搭建了一整套包括晶片+算法、全感知視覺識別、語音合成技術、麥克風陣列、七軸機械臂和室內導航平臺等在內的行業唯一的全鏈條AI技術。當下,獵豹移動正從傳統移動網際網路向AI驅動的產業網際網路戰略升級,我們的AI業務其實同時覆蓋了B端和C端市場。

  具體來講,在B端,獵豹移動主要針對11大場景提供了一系列機器人智能解決方案,幫助博物館、政務機構、銀行、商場等提質增效,有效解放重複勞動力,進而創造更大價值。比如豹小秘,今年已經實現了復購,目前,已落地到智能導覽、智能導購、智能政務、智能會務等20餘個場景,行業遍布博物館、酒店、銀行、新零售等,平均每日語音交互接待頻次高達10萬次。還有機械臂豹咖啡、販賣機器人豹小販等。

  在C端,我們打造了小豹AI家族產品矩陣,意在針對不同的細分人群解決具體消費痛點,提升工作生活品質,比如我們針對出國社交、口語學習、商務社交需求,推出了破解語言翻譯難題的小豹AI翻譯棒,還有這次首發的小豹AI單詞寶則是希望解決孩子們記單詞難等痛點。

  光明網:獵豹移動在B端和C端同時發力,有著怎樣的考慮?

  李良:B端和C端其實都是要先找到目標市場和細分場景,然後快速打通渠道。不過二者的市場需求完全不同,對技術和產品的要求也不同。

  在C端,其實我們是儘可能地選擇合作夥伴。因為消費領域是個巨大的市場,也是最激烈的競爭場。

  我們通過廣泛的合作,一方面是和合作夥伴一起去擴大我們的用戶群,第二是能夠建立我們相關的一個生態。我相信這個行業非常大,我們自己也不能全做,所以去找好的合作夥伴深入捆綁,能夠真正地一起做大做強。

  在AItoB這個產業網際網路領域,我們更多的是推出自己獨立的產品。比如豹小秘,除了晶片不是獵豹移動生產的,其實所有的技術代碼、所有的這些智慧財產權都是獵豹移動投資的獵戶星空一行一行寫出來的。我們的AItoB領域主戰場就是,真正把技術包裝成自己獨立去推廣的產品。

  通過AItoC和AItoB兩個行業不同的策略,我們希望能夠在真正人工智慧爆發的時代,走在這個行業的前面。

小豹AI單詞寶

  光明網:此前,獵豹移動在C端有推出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銷量都十分喜人的小豹AI翻譯棒,這次推出的小豹AI單詞寶又獲得成功,您覺得它們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李良:說到小豹AI單詞寶,我們最早做這個產品的時候很有意思。獵豹三年前投資入局了AI領域,基本上圍繞著整個AI全套戰略我們都去做了,做了之後,我們又一個一個去嘗試。

  第一個是小豹AI翻譯棒。在翻譯層面上,在中國我們肯定不是NO.1,因為還有其它的友商做了很久。當時我們在做一款產品的時候,更多的是想的怎麼讓用戶好用。市場上大部分的產品在做翻譯的時候,操作比較複雜,需要不斷地切換硬體。我們覺得這一點是有問題的,因為用戶反饋會經常按錯,比如說講英文的時候按中文鍵,講中文的時候按英語鍵,那翻譯出來的全是錯的,尤其是在戶外不太清楚、比較著急的情況。

  我們就想能不能用一個按鍵去解決呢?讓機器能夠聽懂你在說什麼語言,並且還不是一種語言,這個背後的技術難度是很高的,整個團隊花了很久的時間做這樣的探索。很榮幸我們做出來了。

  另外,在戶外用的時候,用戶反饋市面上產品在充電和維護上非常不方便,差不多用兩三小時、或者三四小時就沒電了。我們的小豹AI翻譯棒,對外宣布待機半年時間。

  所以,我覺得正因為產品具備這樣的特點,我們的用戶需求受到挖掘,才導致我們的產品在上市之後很短的時間內能賣爆。

  當我們研發了翻譯產品之後,我們想到底什麼樣的用戶在用我們的產品?用完之後有沒有什麼問題?所以我們請了很多小豹AI翻譯棒的用戶,全國各地、男女老少都有。我們發現在中國這個市場裡面,小豹AI翻譯棒被買回去之後,大約有70%的用戶核心是媽媽。她買了去給孩子做英語口音的校正,因為我們整個小豹AI翻譯棒的發音非常標準。

  基於這樣一個需求,加上和用戶的訪談,我們就說能不能把小豹AI翻譯棒做進一步的升級,專門為孩子學習場景做一些適配。所以,我們就請用戶做整個的需求研究,發現面對3年級以下的小朋友群體,他們在家裡面學英語、背單詞是最重要的任務,而背單詞時首先是單詞的聽寫和複習,這一件事情對媽媽們很頭疼。

  我在想能不能用我們的技術解決它呢?我們團隊大概做了將近3個多月的時間,做出了小豹AI單詞寶。幹嘛用的呢?特別簡單。

  第一,用AI的方式引導孩子們背誦單詞、複習單詞。第二,在他的發音中有效地幫他糾錯。第三,生成學習報告,幫助家長逐步了解孩子學習的時候,哪些方面比較薄弱、哪些方面需要加強。這是我們在AI和英語學習上的第一次集合。

  光明網:那獵豹移動在C端產品或戰略方向的選擇上是如何考慮的?

  李良:有兩點:第一,圍繞獵戶星空的技術路徑,做AI工具產品。獵戶星空的技術路徑首先是語音,而且我們的語音是做得非常深的,所以在和語音相關的路徑下,AI工具類的產品,我們會考慮觸及,作為我們的潛在方向。

  在這個方向下,獵豹移動有沒有在這些池子裡面縱深,如果有縱深,我們就選擇做。有些可能可以做但沒有縱深,我們就不做。

  不管小豹AI翻譯棒還是小豹AI單詞寶,核心的縱深是,在正常的通用語音之外,我們在技術上又專門做了基於翻譯的東西.翻譯是通用語音裡面的一個細分,在這個裡面我們做了很多縱深。比如說做正常的多語言轉換、語音到音節的糾錯與識別、聲音的適配,就是用你的聲音來講同樣一段話,講中文、英文,這些我們是有縱深的覆蓋。

  基於獵豹移動AI的技術路徑,做AI工具;另外,是在能選擇的方向裡面,選擇有背景、做過技術縱深的業務,來出產品,大約是這個情況。

4月24日,獵豹移動與新電商達令家在京舉辦戰略合作籤約暨小豹AI單詞寶全網首發儀式

  光明網:這次為什麼會選擇把小豹AI單詞寶放在達令家首發?

  李良:在這個產品出來之後,我們一直在想我們跟什麼樣的合作夥伴合作,能夠接觸到爸爸媽媽們。其實大家知道像京東、天貓,我自己認為這是一些泛平臺,更能適用一些通用化的產品,並不見得適用我們這種學習化、專屬、有特定場景、關注孩子成長和教育的用戶群。我們找的是場景類的渠道或者合作夥伴,能夠和用戶第一時間產生互動。因為這款產品很新,需要更快地去弄懂用戶想要什麼東西。畢竟我們做完用戶調研之後,在辦公室裡做出一臺產品,可能並不是用戶百分之百想要的。

  這次有特別好的機會,我們接觸到了達令家。我覺得這個平臺能夠特別好地幫助我們接觸到用戶,同時能夠快速拿到用戶反饋,所以我們很快一拍即合,雙方共同地在AI學習產品上建立戰略合作,一代又一代地推出新產品。

  光明網:AI的規模和市場越來越大,接下來獵豹移動會有哪些戰略布局或者計劃?

  李良:在國內,我們現在主要在做AI的輔助教育,我們已經出了小豹AI家教機器人,它就是非常典型的用AI的方式輔助你學英語,那個比小豹AI單詞寶更複雜一些,教句子。所以,我們在這條路上陸陸續續有更多的產品線推出來,現在還處於保密階段。(肖春芳)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AI賦能 獵豹移動小豹AI翻譯棒持續高速增長
    出國遊在暑假期間受到了強烈的追捧,數據顯示,截至8月5日,從跟團遊、自由行、定製遊等各類出境旅遊產品的預訂出行數據看,今年出境旅遊市場需求依然旺盛,截至目前,暑期出遊人數同比增長超過30%,一二三四線數百個城市都有大量市民通過手機端和線下門店報名,到達的國家增加到124個。
  • 對話深思考CEO楊志明:從AI技術走到用戶需求
    ,圍繞用戶需求來研發,而不是盲目圍繞技術閉門造車。創業三年,楊志明認為最關鍵的就是找到剛需場景,用AI技術賦能這些場景,產生更好服務,最大的挑戰是如何用技術來解決這些場景下的產品化問題。深思考目前更多地將多模態深度語義理解技術應用在醫學健康領域。
  • 獵豹移動與達令家戰略合作 小豹AI單詞寶突圍社交電商
    獵豹移動董事長兼CEO傅盛表示,推出小豹AI單詞寶是獵豹移動在AI教育領域的嘗試和探索,如今AI正助力教育產業效率提升,而藉由小豹AI單詞寶在用戶畫像清晰且粘度性強的電商平臺達令家首發,獵豹移動也將進一步豐富小豹AI家族產品矩陣,並通過"內容+社交+零售"的新電商模式,帶給消費者更豐富多元的消費選擇和場景體驗。
  • 預告| 需求多變的AI安防行業,需要什麼樣的AI視覺計算引擎?
    然而,在整個行業迅猛發展的同時,也有諸多產品和業務層的棘手問題,成為行業和企業難以解決的新痛點。首先在產品層面,眾多企業的解決方案,均存在視頻分析時間長、比對速度慢、準確率有限、運算成本高,且後期維護繁雜等弊病。而在業務層,在面對雜亂需求以及碎片化的場景時,客戶急需選購一款性能強勁、通用性較強、適配度高、定製周期短的軟硬體一體化產品。
  • 勵步英語新十年新產品發布,用ai驅動完整學習
    (勵步英語「用ai驅動 完整學習」新十年•新產品發布會現場)新十年新產品勵步英語發布3.0完整學習產品科學的英語學習應該實現「語言的完整學習由此,勵步英語推出3.0完整學習產品,提出「用ai驅動 完整學習」的全新理念。勵步英語總經理曹偉在題為《勵步新十年,用ai驅動》的演講中介紹了勵步3.0教育公式:(有愛的老師+有愛的內容)*科技智能=孩子完整的學習體驗。
  • 看TDGo如何助力品牌方 180ai成為智能化數字營銷時代的先鋒
    2018年4月,180.ai攜首款重量級產品TDGo 以「三五生態模式」解密人工智慧數字營銷應用:TDGo三大產品優勢人工智慧技術驅動的TDGo而TDGo程序化投放時,系統可以記錄每一個觀看廣告用戶的cookie或設備ID,當這個用戶再次到來時按客戶要求的順序播放另一條素材,從而達到「針對一個用戶按照多種輪播方式進行素材播放」;TDGo還可以根據DMP的判別達成「不同人群匹配不同創意」,來達到更加貼合消費者的溝通效果。一張圖讀懂TDGo:
  • 華為首次投資國內AI公司,多模態深度語義理解技術成競逐焦點?
    據悉,深思考目前基於AI多模態深度語義理解技術與人機對話產品,已經在智慧醫療健康、智能汽車、手機智能移動終端、智能家居等應用場景實現落地。在醫療行業,病理診斷和篩查是醫學診斷的「金標準」,是醫生對病人進行正確治療的基石,也是防治癌症的重中之重。AI賦能醫療,則讓病理細胞診斷和篩查技術開始走到了前沿,讓人們看到了新希望。
  • 外媒高度關注小豹AI翻譯棒進軍美國 獵豹移動AI業務全球化正式起航
    (VentureBeat:《獵豹移動推出小豹AI翻譯棒》)美通社也對小豹翻譯棒的出海進行了關注,它表示,小豹AI翻譯棒的小巧輕便的外型和一鍵式設計是其在中國廣泛採用的關鍵。美通社文章稱,小豹AI翻譯棒在中國市場受到了消費者的歡迎,此次在美發售,將令全球用戶欣賞到語言翻譯的精確性。
  • 工具業務轉型成功,AI業務蝶變進化,獵豹移動走出低谷時刻
    工具業務方面,通過回歸國內市場和發力會員服務模式進行業務調整,AI和機器人業務方面,聚焦核心場景,打透實際需求。獵豹移動逐步化挑戰為機遇,在一定程度上釋放出了較好的發展信號。 不可否認,時至今日仍有不少人對獵豹移動的認知還停留在工具類產品階段。的確,從最初推出PC端的工具產品金山毒霸、網址導航、獵豹瀏覽器,到轉戰移動端推出電池醫生、手機助手、獵豹清理大師,獵豹移動無不顯示出其極強的工具基因。
  • 入駐九數,180ai 成攜手京東開創程序化精準營銷新模式
    通過合作,180自有的科學家和專家研發團隊將利用其智能產品對模型進行分析,學習、定製並訓練數據,獲取精準的目標人群,並利用各種機器學習算法及策略來滿足不同的媒介策劃需求。本次入駐 ISV,180 將作為京東數據開放和智能數據分析方面的合作夥伴,通過九數,廣告主可以實現受眾的定製化挖掘與生意的定製化分析,無論是潛在客戶的洞察、獲取,還是老客戶的交叉分析,流失預測都可以實現。
  • 獵豹移動傅盛出席香港Rise大會 透露本周發布AI翻譯新品
    近日,獵豹移動董事長兼 CEO 傅盛出席亞洲最大的科技盛會之一——香港  Rise 大會,並發表英文主題演講——《中國機器人的新機遇》。他在演講中透露,獵豹移動聯合旗下獵戶星空將在本周發布AI翻譯硬體產品,解決不同語種用戶間的溝通難題。
  • 這次是移動端神經網絡框架基準測試項目MobileAIBench
    MobileAIBench(https://github.com/xiaomi/mobile-ai-bench)。眼下大多數開發者面臨著同樣一個困境,即如何選擇滿足應用計算需求同時具有高性價比的硬體,以及如何選取硬體適合的神經網絡計算框架。除此之外,開發者還需要權衡模型量化壓縮以及模型的精度損失,對於應用或者算法開發者而言,如何做出合適的選擇,往往需要進行多方位的嘗試,耗時耗力。在用戶對智能性、低延遲和隱私保護的訴求變得越來越高的當下,行動裝置上的離線神經網絡應用變得越來越普遍。
  • 2020百度雲智峰會智能計算論壇召開,百度集團副總裁侯震宇詳解AI...
    在下午舉行的智能計算專題論壇上,百度集團副總裁侯震宇、百度智能雲副總經理謝廣軍等業務負責人出席並分享了百度AI-Native雲計算架構及產品方案矩陣,還發布和升級了包含百度太行彈性高性能計算實例、ARM一體機在內的4大新品以及8大產品平臺解決方案。
  • AI科技賦能平安福 如何深度連結服務用戶
    在 「金融+科技」、「金融+生態」 的戰略規劃指引下,平安將創新科技聚焦於大金融資產、大醫療健康兩大產業, 通過 「一個客戶、多種產品、一站式服務」 的綜合金融經營模式,依託本土化優勢,踐行國際化標準的公司治理,平安持續推動「科技賦能金融、科技賦能生態、生態賦能金融」,為 1.96億個人客戶和5.76億網際網路用戶提供具有AI科技屬性的金融生活產品及服務。
  • 易讀|獵豹移動發布的AI新品小豹翻譯棒 嘗鮮價149元
    網易科技訊 7月19日消息,獵豹移動今日發布基於社交場景的翻譯新品小豹AI翻譯棒,該產品採用了獵豹和微軟雙引擎,整機重量只有45克,尺寸為35*136mm,售價299元,前10000名購買者嘗鮮價149元。
  • 金融界對話兌吧副總裁李佳:做銀行的「經營合伙人」
    與會期間,兌吧副總裁兼銀行事業部總經理李佳與金融界展開了一場行業對話。 兌吧是一家用戶運營SaaS服務商及互動廣告運營商,通過精細化的運營服務,滿足企業個性化運營的需求。兌吧SaaS擁有三大核心產品—積分商城管理工具、互動運營工具和養成籤到系統,以用戶運營SaaS業務為基礎,幫助企業 「盤活」存量用戶,實現流量變現、降本增效。
  • AI內參|目標檢測算法YOLO更新;Zoom集成AI會議速記功能
    而且波士頓動力還宣布,他們部署的醫療機器人所使用的硬體和軟體,均將開源,可以在其他移動機器人平臺上進行部署。不過,以波士頓動力機器狗「一輛豪車」的售價,價格至少要數十萬了,單純實現這些簡單的功能,恐怕有些過於強調噱頭,大材小用了。
  • 80萬年薪仍難求AI人才,企業如何破局?Auto ML 平臺R2.ai來幫您!
    以國內某知名IT服務商為例,該服務商使用R2 Learn產品後,直接減少了數據科學家三分之一的工作量,大大緩解了公司近幾年陡增的人力成本。更難得的是,建模的自動化、操作的便捷化和低門檻化,大大減少了項目對數據科學家的依賴度,從而解決了昂貴數據科學家資源同市場需求的不匹配的行業難題,使其「有項目的時候沒人,有人的時候沒項目」的尷尬局面成為過去。
  • 品友全面升級集團戰略 AI賦能商業決策
    知名經濟學家李稻葵教授、京東雲事業部生態業務萬象部負責人杜宇甫、凡普金科創始合伙人兼CEO董祺、商湯科技副總裁柳鋼、微軟蘇州副院長童先明、大數據專家宋星、香港科技大學教授人工智慧專家姚遠等重磅嘉賓出席本次大會,為業界帶來兼具廣度和深度的思維碰撞。
  • 亞馬遜悄然收購AI安全公司harvest.ai,增強雲服務安全
    雷鋒網消息,,亞馬遜的雲服務部門AWS很可能已經悄然收購了網絡安全公司harvest.ai。據外媒TechCrunch報導harvest.ai創始團隊中包括兩位前NSA員工,他們用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的方式,分析一家公司關鍵IP上的用戶行為,從而識別和阻止有針對性的攻擊,防止信息洩露。harvest.ai的旗艦產品是MACI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