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6」號塑料杯遇熱有毒 專家稱熱飲可放心喝

2020-12-19 中國新聞網

  這幾天,有關熱飲杯子上的那個數字,在網上傳得很熱鬧。

  網友說,熱飲杯蓋上、三角形裡面的那個「6」字,說明杯蓋的材料是6號塑料聚苯乙烯(PS),它在高溫下會釋放化學物質,對人體有害。喝熱飲最好不要直接對著熱飲杯蓋喝,把杯子蓋拿走再喝比較安全。

  也有人說三角形裡的數字是7,就可以安全地用杯蓋直飲熱飲了。

  這個數字到底代表什麼意思?它真的會釋放有害物質嗎?

  熱飲杯蓋上幾乎都寫著

  一個小小的數字「6」

  昨天,記者分別去麥當勞、星巴克買了兩杯熱飲,順便又去85℃以及路過的幾家奶茶店看了看,熱飲杯蓋上三角形內的數字均為「6」,下方還有「PS」字樣。

  那麼冷的天,大多數人會選擇喝熱飲。邊走邊喝,當然不會拿走杯蓋,使用蓋子上的飲用口,不僅方便,而且飲料也不會灑出來。

  但是正在看文章的你,應該也跟我街頭採訪的幾位小夥伴差不多,不太留意杯蓋上的這個數字吧。

  「你注意過杯蓋上的三角形標誌嗎?」我問一位年輕小哥。

  「注意過,它就在開口的邊上,拿起來喝就看到了,但不知道什麼意思,一直想知道,一直不知道。」小哥說。

  「你知道這個6是什麼意思嗎?」我問一位女同學。

  「沒特別留意哎。有什麼奇怪的嗎?」女同學很疑惑我問她這個問題。

  網友稱標註「6」號的杯蓋

  用來喝熱飲有毒

  近日在微博上,這個「潛伏」在杯蓋上的數字突然爆出驚人消息,帶「6」的杯蓋是不安全的。

  有網友發微博稱: 「6」號熱飲杯蓋遇熱有毒!以後買熱飲時,一定要看一下外帶杯蓋的型號,是「5」還是「6」,「5」的安全溫度是130℃,「6」號的是70℃。如果熱飲超過70℃就可能會溶解出有毒物質,現在市場上普遍都是「6」號蓋。

  有網友還給出了非常科學的「指點」:最常用的6號塑料材料是聚苯乙烯,遇熱可能會「放毒」,喝熱飲最好不要帶蓋喝。

  這些帶著「求擴散」的微博在網上流傳,很多小夥伴在喝熱飲時,已經取下了杯蓋,看著嫋嫋的熱氣從杯子上飄走,也不心疼了。

  真這樣,那不是要絕了我們直接用杯蓋喝熱飲的路?記者遍尋飲料店,熱飲杯蓋上難見「5」的影子。

  數字「6」代表聚苯乙烯

  用於食品包裝沒問題

  這個小小的「6」字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昨天,我在線採訪了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工作人員給我發來一份國家關於《塑料製品的標誌》文件,編碼GB/T16288-2008。

  原來,這「6」是某一種塑料的代號,配合上一個小小的三角形,你還可以看見旁邊有兩個字PS。代表的塑料具體學名叫聚苯乙烯。

  記者了解到,塑料一共有140多個品種,不同的塑料有不同的代號,就跟我們人一樣都有自己的姓名,這樣便於塑料摒棄以後的回收利用,因為不同種類的塑料混在一起沒法處理,同一種類的可以混在一起進行處理。

  就6號而言,聚苯乙烯可以用於食品包裝,只要有生產許可證QS,用於食品包裝是沒有問題的。

  「6」號塑料杯杯蓋,在熱飲時是穩定的

  對「6」號材料聚苯乙烯做成的杯蓋,是否像微博裡傳說的那樣,不能用於直接飲用熱飲?

  記者採訪了浙江工業大學材料學院教授馮傑(浙江省塑料工程學會理事兼副秘書長),他說:「聚苯乙烯是發泡塑料的主要材料,我們日常所用的泡沫快餐盒、飛機上的航空水杯、泡沫箱等都是聚苯乙烯做的。它的耐熱溫度約為90度,網上說的蓋著蓋子喝熱飲會析出有害物質,我認為有點誇張了。」

  飲料在製作過程中,需要加入各種配料,加上攪拌,蓋上蓋子之前,溫度不會超過90℃。

  「6號聚苯乙烯和5號聚丙烯本身都是很穩定的單體。」馮傑解釋,在生產其他塑料製品時,可能會添加增塑劑等一些小分子材料,小分子材料受熱是很容易被析出的。「而6號聚苯乙烯和5號聚丙烯的流動性非常好,在生產的時候不需要添加增塑劑等加填料。也就說,用它做的塑料製品很難會有其他物質析出來。」

  如果需要做成不同的顏色,就需要加各種顏料。顏料在油性物質中比較容易析出來,而一般飲料都是水性的,是不會在喝飲料中析出的。

  「再來說熱飲,我們在喝熱飲時,一般能入口最高也就是七八十度,而且時間很短,喝一口就放下了。所以,我認為這種材料對喝熱飲的影響沒網上說得那麼誇張。在我們行業內,聚丙烯和聚苯乙烯是最簡單、最穩定、最安全的材料之一,如果這兩種材料都不安全,那其他塑料製品就更不可靠了。」

  小夥伴們,放心喝吧。

  《塑料製品的標誌》文件裡有這些規定,看看塑料製品上,三角形裡的數字到底意味著什麼?

  「01」——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礦泉水瓶、碳酸飲料瓶都是用這種材質做成的。耐熱至70℃,不宜裝酸鹼性飲料(此句記者標註,下同)。

  「02」——HDPE(高密度聚乙烯)

  常見於藥瓶、清潔用品、沐浴產品。

  「03」——PVC(聚氯乙烯)

  易產生兩種有毒有害物質,已較少用於包裝食品。

  「04」——LDPE(低密度聚乙烯)

  保鮮膜、塑料膜等都是這種材質。耐熱性不強,超過110℃時會出現熱熔現象。

  「05」——PP(聚丙烯)

  微波爐餐盒採用這種材質製成,耐130℃高溫。

  「06」——PS(聚苯乙烯)

  這是用於製造碗裝泡麵盒、發泡快餐盒的材質。

  「7號」——PC是其他塑料代碼

  由於它質量輕、抗衝擊和透明性好,主要用於製造水壺、水杯、奶瓶。PC中殘留有有毒的物質雙酚A,溫度愈高,釋放愈多,速度也愈快。使用時不要加熱,不要在陽光下直曬。(本報記者 陳偉利/文 梁津銘/製圖)

相關焦點

  • 網傳「6號」塑料杯有毒 熱飲快餐超過70度慎用
    記者實驗「6號」遇熱變形且發出異味,「5號」基本不變形 業內說法熱飲快餐超70℃慎用「6號」業內說法但近日網傳一些連鎖快餐店和咖啡店提供的杯蓋被發現使用了6號聚苯乙烯(PS),「它們遇熱有毒」的消息讓不少喜愛熱飲的人產生不安。泉州市場熱飲包裝上所使用的是什麼杯蓋?它們遇熱後又有什麼變化?近日,記者進行了實驗。
  • 6號塑料杯蓋遇熱有毒? 專家稱沒那麼懸乎
    又到冬日熱飲熱賣的時候,一則「6號塑料杯蓋遇熱有毒」的消息近日經網絡熱傳,引人關注。北京晨報記者向專家求證得知,所謂「遇熱有毒」的說法誇大其詞,6號塑料的耐熱穩定溫度為90℃,而絕大多數能握在手裡的熱飲僅在60℃左右,不至於讓其分解有毒物質,因此消費者不必過於恐慌。
  • 喝熱飲時注意符號 「6號」塑料杯蓋遇熱有毒
    不過你是否知道,熱飲和杯蓋「親密接觸」可能會析出有毒物質。近日網絡上有專家提醒,6號聚苯乙烯(PS)杯蓋溫度達90℃時,會發生變形,可能會釋出致癌物質。  12月29日,記者走訪了市區部分飲品店,發現大多商家使用的是「6號」塑料杯蓋。
  • 網傳6號杯蓋遇熱有毒 專家:每天喝640杯才有害
    一個實驗  實驗人員購買了三個常見餐飲品牌的熱飲和空杯,分別裝有咖啡、豆漿和橙汁。將它們分成三組,每組是同品牌接觸過熱飲的杯蓋和空杯杯蓋。  經過溶解分離等實驗步驟後,空杯杯蓋和接觸過熱飲的杯蓋中的苯乙烯含量沒有差別。  昨日,央視《焦點訪談》關注了網絡熱傳的「6號杯蓋」有毒一事。
  • 6號塑料杯蓋遇熱有毒 喝熱飲最好不要帶蓋喝
    近日網上有消息稱,很多熱飲的杯蓋上,都有一個三角符號,中間寫著數字6。這說明,杯蓋的材料是6號塑料聚苯乙烯(PS)。這種塑料在高溫下會釋放化學物質,對人體有害。專家表示,這種塑料遇熱確實會「放毒」,而且耐熱性能不夠好,喝熱飲的時候最好不要帶蓋喝。探訪:奶茶店熱飲多用「6」號杯蓋昨天,現代快報記者走訪了幾家飲料店、洋快餐店,發現不少咖啡、紅茶等熱飲,都是使用帶蓋的包裝。有的熱飲杯蓋是白色的,有的是黑色的,杯蓋上都有一個三角形符號,寫著材料的數字編號。
  • 買熱飲的時候你注意過塑料杯底部的標識嗎?
    近日,市民韓女士向記者反映,她在市政廣場附近一處早餐亭購買的杯裝熱飲經常會喝出一股濃濃的塑料味,很多早餐店和奶茶店都會用塑料杯裝飲料,這樣究竟安全嗎?
  • 6號杯蓋有毒? 教授:長期飲用確實對人體有危害
    □商報記者 籽言  熱飲杯蓋多用6號  昨天上午,記者走訪了市區多家連鎖熱飲店和洋快餐店,一杯杯熱乎乎的熱飲被消費者捧在手心。調查發現,這些熱飲大多使用紙杯,配著或白色或透明的塑料杯蓋。杯蓋大體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需要取蓋後才能飲用的,另一種則是杯蓋上有孔可以連著杯蓋飲用。這些杯蓋上都有一個三角形符號,寫著數字編號。
  • 星巴克最常見的「6號」杯蓋遇熱有毒?
    浙江在線12月18日訊 這幾天,有關熱飲杯子上的那個數字,在網上傳得很熱鬧。  網友說,熱飲杯蓋上、三角形裡面的那個「6」字,說明杯蓋的材料是6號塑料聚苯乙烯(PS),它在高溫下會釋放化學物質,對人體有害。喝熱飲最好不要直接對著熱飲杯蓋喝,把杯子蓋拿走再喝比較安全。
  • 熱飲塑料杯及杯蓋會析毒 你知道嗎?
    塑料水杯    熱飲用紙杯,冷飲用塑料杯。但是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經歷:在買奶茶或者別的一些熱飲的時候,店員會使用塑料杯來盛放,並用塑料塑封杯口。聚苯乙烯的熱變形溫度為70℃-100℃,在受熱情況下可能會加速分解出有毒的聚合物單體,進而遷移到食品中,危害人體健康。    但消費者不必恐慌。因為絕大多數能握在手裡的熱飲僅在60℃左右,不至於讓其分解有毒物質。消費者在選用與食品有關的塑料製品時,要甄別安全材料,認準藍白兩色的「QS」標識是鑑別安全塑料製品的好辦法。其次要科學使用。
  • 網傳新鮮銀耳有毒不可食用? 專家闢謠可放心吃
    東南網3月1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朱麗萍)最近網傳「新鮮銀耳有毒不可食用」,其中稱,新鮮銀耳中含光感物質「卟啉」,進入血管後可能導致食用者的皮膚瘙癢紅腫,甚至呼吸困難。記者諮詢專家後得知,「食用新鮮銀耳可致日光性皮炎」的說法有誤。
  • 臺醫師:女性少碰熱飲塑料杯蓋 影響生育能力
    臺灣婦產科醫學會警告,女性應避免從熱飲紙杯上的塑料小孔飲用熱飲,因為塑料杯蓋可能含有雙酚A化合物,進入人體的傷害。臺灣《聯合晚報》  中新網2月12日電 據臺灣《聯合晚報》報導,許多人常買快餐店、連鎖咖啡店的熱咖啡,更直接從塑料杯蓋小孔飲用,但臺灣婦產科醫學會警告,年輕女性千萬要避免,因為大部分塑料杯蓋都含有雙酚A化合物,這些環境荷爾蒙一旦進入人體,恐將造成無法彌補的遺憾。
  • 網傳麥當勞可樂杯遇熱掉色
    最近麥當勞推出的可樂杯,的確引起一股收集狂潮,這也使得關於可樂杯遇熱的實驗結果頗受關注。有網友對這款杯子做了一個實驗,並寫下實驗步驟,「將100℃熱水倒在可樂杯裡10分鐘後,倒在一個紙杯裡和清水對比,發現從可樂杯倒出來的水明顯地變成了綠色。」這位網友的帖子裡還配發了圖片,從圖片對比上看,標明從可樂杯裡倒出的溫水在視覺上的確有變色的嫌疑。
  • 塑料杯蓋和飯盒 會被「吃」進肚子裡嗎
    近日,網上一則「6號塑料杯蓋」有毒的消息爆紅,稱市面上「5號塑料杯蓋」相對安全,而「6號杯蓋」遇熱可能會溶解出有毒物質。消費者趙女士表示,有一次在家用某知名品牌保鮮盒放在微波爐裡熱飯,雖然保鮮盒本身註明可用於微波爐加熱,可飯熱好後,保鮮盒居然變形了,不知道會不會產生有毒物質呢?
  • 臺醫師:女性少碰熱飲塑料杯蓋 影響生育能力_新聞中心_中國網
    臺灣婦產科醫學會警告,女性應避免從熱飲紙杯上的塑料小孔飲用熱飲,因為塑料杯蓋可能含有雙酚A化合物,進入人體的傷害。圖片來源:臺灣《聯合晚報》中新網2月12日電據臺灣《聯合晚報》報導,許多人常買快餐店、連鎖咖啡店的熱咖啡,更直接從塑料杯蓋小孔飲用,但臺灣婦產科醫學會警告,年輕女性千萬要避免,因為大部分塑料杯蓋都含有雙酚A化合物,這些環境荷爾蒙一旦進入人體,恐將造成無法彌補的遺憾。
  • 標「6」杯蓋遇熱可能「放毒」
    熱飲杯蓋多用6號  近日,記者走訪了市區多家連鎖熱飲店和西餐店調查發現,這些熱飲大多使用紙杯,配著白色或透明的塑料杯蓋。杯蓋大體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需要取蓋後才能飲用的,另一種則是杯蓋上有孔可以連著杯蓋飲用。這些杯蓋上都有一個三角形符號,寫著數字編號。
  • 兒童塑料杯PP材質更安全 專家:少用塑料杯喝牛奶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檢測顯示聚丙烯(PP)材質的塑料杯更安全,可放在微波爐中加熱、消毒。  PC遇熱易析出酚,超標可能引起慢性中毒  此次江蘇省消協比較試驗的50個兒童塑料飲水杯,從實體店和網上隨機購買。其中,聚丙烯(PP)材質塑料杯25個、聚碳酸酯(PC)材質塑料杯22個、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AS)材質的2個、聚苯乙烯(PS)材質1個。
  • 【健康一刻】用錯水杯喝水等於喝毒,玻璃杯、不鏽鋼杯、塑料杯…哪種最安全?
    塑料杯也是不受歡迎的一種。因為塑料中常添加有增塑劑,其中含有一些有毒的化學物質,用塑料杯裝熱水或開水的時候,有毒的化學物質就很容易稀釋到水中。塑料杯總結:裝熱水容易析出有毒物質健康指數:★★☆☆☆【買塑料水杯認準底部的數字】不是所有塑料杯都適合當水杯,在選購時一定要認準是否有QS標誌,同時在杯子的底部有一個小三角形的符號,這是它們的身份證。
  • 別用一次性紙杯喝熱飲!15分鐘釋放數萬個塑料顆粒進入身體!
    然而,一項新研究發現,長期用一次性紙杯喝熱咖啡或熱飲會損害健康。 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愛喝咖啡,無論是外賣、外帶還是自助咖啡機,很多時候熱熱的咖啡都被直接裝在了紙杯裡。在現代化的辦公環境中,紙杯與自動售貨機和其他熱飲機配合使用。全球外賣服務數量不斷增加,也推動了對一次性產品的需求。
  • 塑料遇冷遇熱都釋放毒素?這是癌症起因?是時候說說清楚了
    視頻中還列舉了一系列「證據」,包括「用塑料有雙酚A威脅」「塑料瓶放入冰箱,會產生戴奧辛」「塑料接觸熱力,產生52種致癌物質」,同時還提醒「塑膠袋中有聚乙烯,不可裝任何熱的食物」「塑料杯子製作添加聚氯乙烯,高溫時會釋出,造成慢性中毒」「塑料器皿含四氯化碳,不可在微波爐中將食物加熱」……網傳視頻截圖對於這條流傳很廣的傳言,上海闢謠平臺早在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