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保護檢察故事|大山裡多了一個編外護林員
何名不是護林員,但需要做護林員一樣的工作,每周跟隨護林員巡山護林3天。據了解,他因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需要「以勞代償」。 原來,何名為了防止野雞食用自家即將成熟的紅豆,在竹林中設置用扎絲製成的套索,數天後共獵捕2隻野雞。經鑑定,涉案的2隻野雞為原雞,屬於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每隻價值5000元。
-
全國「最美護林員」:大山深處護林人
34年紮根大山,慶元吳曉青榮獲全國「最美護林員」稱號——大山深處護林人 34年來,慶元林場隆宮林區主任吳曉青堅守在大山深處,翻山越嶺,披荊斬棘,只為守護好這片鬱鬱蔥蔥的山林。在不久前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布的全國「最美護林員」名單中,吳曉青榜上有名,他也是我省唯一獲此殊榮的護林工作者。
-
全南縣大吉山鎮林業工作站護林員李益軍:大山裡的平民英雄
大山裡的平民英雄 ——記全南縣大吉山鎮林業工作站護林員李益軍 他是一名常年奮戰在森林防護一線的普通護林員,茫茫林海中默默巡護;他又是大山裡一位平民英雄,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在洪峰浪尖裡勇救3名孩子……他就是全南縣大吉山鎮林業工作站護林員李益軍
-
通訊:大山深處的護林員:雖然孤獨但是驕傲
通訊:大山深處的護林員:雖然孤獨但是驕傲 2017-10-24 2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李泊靜 中新網南江10月24日電 題:大山深處的護林員
-
大山深處寫人生——記全國優秀護林員獲得者聶森林
一首樸實的山歌在山谷間迴蕩,唱的是生態護林員生活的真實寫照。近年來,隨著國有林場的改革,聶森林的身份轉變為生態護林員。護林工作有多苦,三天三夜也說不盡。夏天,蚊蟲猖獗,巡邏回來,滿身都是蜱蟲,最多的時候,聶森林在衣服上抓出了200多隻。冬天,風高路陡,遇到雨雪天氣,山路黃泥巴粘鞋,步步難行。
-
生態護林員堅守大山四十餘載:「深山是充滿希望的」
董小臘凝視大山 吳拯 攝中新網湖州1月12日電(施紫楠 錢嵐 沈婷婷)凌晨5點,位於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國有林場的光耀林區薄霧籠罩,巍峨而靜謐。山腳下一間低矮的平房裡,護林員董小臘身穿迷彩服,腰系柴刀,佩戴巡防員紅袖章,攜帶水壺和乾糧準備上山。
-
郭新梅:我是英語大山裡的護林員
郭媽與英語教育的緣分開始於2000年的青島,生物學專業畢業的她,最初是用英語教授生物知識,第一堂課的受眾是一群40多歲的職稱英語考生,這讓當時只有20多歲的她很緊張。45分鐘的試課,她拿出幾倍的時間來準備。試課之後的報名情況這讓她對自己產生了認同,「認真做下去,自己是可以做好英語教育的」。後來,她從青島來到濟南。
-
魯山縣西竹園村護林員劉青:大山深處的護山使者
12月1日,魯山縣堯山鎮西竹園村的護林員劉青感慨道。今年51歲的劉青從小便上山打柴、採藥,雖沒讀過幾年書,但對山上的石斛、靈芝、過橋草這些卻如數家珍。他家共有六口人,是2016年識別的建檔立卡戶,孩子常年在外打工,他和老伴就在家門口靠打零工維持生活。劉青對這座大山有著深厚的感情,覺得只有在這裡才真正踏實,起山火的時候他每次都衝在最前面。
-
【日照十佳護林員】吳希平:我是護林員我驕傲!
將截斷的樹枝帶裡山林,防止樹下堆積成隱患森林防火期,哪些樹枝需要砍斷防止引燃也是個技巧 編者按:有這麼一群人,他們常年與孤獨作伴,視山林為親人,他們每天堅守在一望無際的大山上他們是巡防在大山一線的護林員和森林消防隊員,把最美的年華播撒在林海,用無窮的熱情染綠山間。即日起,日照大眾網將陸續刊發「日照市十佳護林員」「日照市十佳森林消防隊員」系列新聞,講述那些發生他們身上的動人故事。
-
山高林密狼出沒,沒水沒電沒人陪 護林員:大山是我家,甘當防火牆
柏油路、水泥路、土路,9日早上6點半,坐著林場的森林消防車,經過一個多小時的顛簸,我們來到了濟南東南部的一個村子,為了給我們指路,護林員劉合健提前下山在村頭等著。8點半,在劉合健的帶領下,我們開始上山。 劉合健走得很快,我們一路小跑跟在後面還是被甩出去好遠。為此,他不得不走走停停。
-
寧夏:六盤山護林員堅守「無火」新春
護林員的巡山日常。新華社銀川1月25日電(記者謝建雯)雪落六盤,霧凇林立。雪色中,身著橙紅隊服的鄢小元一行四人十分顯眼。他們手拿鐵鍬、肩背水箱、胸前掛著望遠鏡,走在雪地上發出咯吱聲響,一步一個腳印地守護著這座大山。
-
專職護林員抒寫著一段段「護林故事」
這些專職的護林人員,骨子裡始終保留著一種對大山的崇敬和對森林的熱愛之情。在防範森林火災、保護生態的同時,抒寫著一段段「護林故事」。 森林防火衝一線 出生於1953年的吳德順老人是我市嶽西縣店前鎮後河村的一位護林員。
-
護林員丁傑的日記:「今天無人入山」
作為護林員的丁傑,對樹木砍伐最敏感。 丁傑是遼寧省本溪市桓仁滿族自治縣八裡甸子林場的一名護林員,1.1萬畝的林地一共有丁傑和李富強兩個護林員,他們每3天倒一次班,主要負責巡查林子裡是否有著火點,是否有偷盜木材和偷獵的情況。春季,他們還要從事造林、除草等生產性工作。 冬季的山溝裡,靜得出奇,除了丁傑巡山時的歌聲和留下的一排腳印,山裡再沒有人的痕跡。
-
走近高山護林員
他們是全局護林員的一個縮影、一個典型,他們身上有許多閃光點,最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就是他們這種奉獻精神和敬業精神。就是因為這裡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所以我們驅車百餘公裡來了解和體驗護林員生活。阿斯克德望火樓始建於1962年,位於柴河林業局哈布氣林場施業區內海拔1280多米的阿斯克德山上。
-
喜報丨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最美生態護林員」加林局職工榜上有名
在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開展的「尋找最美生態護林員」活動中,加林局罕諾河管護區王玉生榮獲「生態護林員標兵」稱號,白樺林場於洪生、那都裡管護區謝玉山榮獲「優秀生態護林員」稱號。王玉生,男,1967年10月出生,1985年8月參加工作,現任罕諾河管護區資源、防火內外業主任。他紮根大山16年,每天早出晚歸,伴隨在身上的只有一個手繪地圖和GPS。
-
守護大山,只為綠滿乾坤
近日,筆者走進這裡,去探訪這群默默守候在大山深處的護林員,聽聽他們平凡的故事。 「哪有那麼多原因,我只知道我以前是一名軍人,現在是一名護林員!」 4月的太河,樹葉泛出層層新綠,山間的鳥兒啼唱著歡樂的歌兒。
-
常年不回家的護林員:巡山時經常就著雪水啃幹饃
站裡有9位同事,和往年春節一樣,今年大部分留在山裡過年。幾天前,他們自己炸了油饃饃,買了一些肉。夜晚看看電視,天亮了照常去巡山。 寂靜的大山裡確實沒什麼年味,只有寒風裹挾的沙塵,一不小心就吹進了眼睛,令人淚眼婆娑。隆暢河早已結冰,護林員們裹著軍大衣,站在門口迎接到訪的記者,身後的大山巍峨荒涼。
-
青山相伴守初心:平江縣森工林場護林員陳藝文護林35載
青山相伴守初心——平江縣森工林場護林員陳藝文35載護林記事一頂草帽、一個塑膠袋、一雙解放鞋、一身迷彩服、一把長柄砍刀,是他巡山護林的全部裝備。 今年53歲的陳藝文,是一個「林二代」。18歲那年,他從父親手中接過砍刀,成了一名護林員。單調、孤苦的護林工作和生活,他堅守了35年。 一個人巡山,一片林陪伴。選擇了護林,便是選擇了艱苦、寂寞和危險。森工林場共有1.8萬畝林地,陳藝文剛參加工作那會兒,林區一沒通車,二沒通電。
-
賀蘭山護林員:腳板築牢防線見證生態變遷
走進寧夏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護林員們向記者講述了賀蘭山生態保護的動人故事。故事裡,這些可愛的護林員自豪地稱自己是賀蘭山人。一個人的堅守——把一草一木繫心頭鄭自福是寧夏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蘇峪口管理站的一名護林員。當護林員12年了,今年32歲的鄭自福皮膚黝黑,目光卻格外清澈。
-
最美護林員丨新疆張東權:愛林勝愛家 韶華獻青山
近日,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宣傳中心組織開展的尋找「最美護林員」宣傳活動落下帷幕,22名基層護林員獲得全國「最美護林員」榮譽。 今天小編向您介紹把青春奉獻給大山的新疆唐布拉管護所所長張東權。在護林員工作中他勤勤懇懇,默默無聞,嚴格按照森林管護員崗位責任制的要求,堅持森林管護員每月25天巡山並有詳細的記錄。實行「管護員互檢」的辦法,通過查制度落實,查森林管護執行力度,總結工作經驗,揚長避短,促進規範化、科學化管理。 2003年底,他主動請纓,要求到一線森林管護所工作至今。